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高空作业平台及铁路公路两用车 |
申请号 | CN201210426204.2 | 申请日期 | 2012-10-31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56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IPC分类号 | B;6;6;F;1;1;/;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宏平路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海涛;李新慧;郁文心;闫丰刚;陈亮明 |
代理机构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滨生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及铁路公路两用车。高空作业平台,包括回转机构、底座、伸缩臂、折叠臂、驱动油缸和工作斗,回转机构包括支撑座、回转座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回转支承,底座固定在回转座上;固定臂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下调平油缸,滑动臂与折叠臂之间还设置有上调平油缸,折叠臂与滑动臂的铰接处还铰接有第一链轮,上调平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一链轮的边缘铰接,折叠臂与工作斗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固定在工作斗上,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固定臂与下调平油缸和底座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链轮与上调平油缸和滑动臂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实现提高了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包括回转机构、底座、伸缩臂、折叠臂、驱动油缸和工作斗,所述伸缩臂的固定臂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折叠臂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伸缩臂的滑动臂上,所述工作斗铰接在所述折叠臂的另一端部,所述驱动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臂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支撑座、回转座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齿条,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为齿圈结构,所述齿条与所述外圈啮合,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回转座上;
所述固定臂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下调平油缸,所述下调平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臂铰接,所述下调平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滑动臂与所述折叠臂之间还设置有上调平油缸,所述上调平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臂铰接,所述下调平油缸的有杆腔体与所述上调平油缸的有杆腔体连接,所述下调平油缸的无杆腔体与所述上调平油缸的无杆腔体连接;所述折叠臂与所述滑动臂的铰接处还铰接有第一链轮,所述上调平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链轮的边缘铰接,所述折叠臂与所述工作斗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固定在所述工作斗上,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并且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相同;所述固定臂和所述底座的铰接处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下调平油缸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滑动臂的铰接处与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上调平油缸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所述工作斗上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铰接在所述折叠臂上,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折叠臂与所述安装支架的铰接处;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工作斗上设置有推拉油缸,所述推拉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工作斗上,所述推拉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滑动臂上还铰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折叠臂还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还铰接有折叠油缸,所述折叠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折叠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折叠臂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连接后形成V型简支梁结构,所述折叠油缸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铰接处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座、导向块和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在所述导向座上,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套中,所述滑动套的端部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导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导向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位于所述齿条的外侧,所述导向块抵靠在所述齿条的侧壁上;所述导向座的上部和所述支撑座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板,所述齿条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所述固定臂的两侧壁和上壁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块,所述滑动臂的两侧壁和下壁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包括固定套、耐磨塞、蝶形弹簧和调整螺栓,所述耐磨塞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套中,所述调整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的端部,所述蝶形弹簧位于所述调整螺栓与所述耐磨塞之间;所述固定臂上的调整块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固定臂上的调整块的耐磨塞抵靠在所述滑动臂上,所述滑动臂上的调整块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所述滑动臂上,所述滑动臂上的调整块的耐磨塞抵靠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固定臂的下壁和所述滑动臂的上壁分别设置有耐磨板,两个所述耐磨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滑动臂之间。
2.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高空作业平台的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高空作业平台及铁路公路两用车\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铁路公路两用车,尤其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及铁路公路两用车。\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铁路公路两用车因其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又可以在铁路上运行,被广泛的应用于轨道运输行业。铁路公路两用车通常用于铁路牵引、抢修、施工和抢险等作业,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公路两用车主要包括:底盘、轮胎、导向轮以及高空作业平台。轮胎和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底盘的底部,高空作业平台装配在底盘上。铁路公路两用车在公路上,可以通过轮胎行驶;在铁路上,可以通过导向轮导向,使铁路公路两用车沿着导轨行驶。高空作业平台通常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底座、伸缩臂、折叠臂以及工作斗,为了实现高空作业平台在底盘上转动,底座上通常设置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包括支撑座、回转座和电机,回转座的转轴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座上,电机通过皮带或链条与回转座的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回转座转动,高空作业平台的底座固定在回转座上。而为了调节工作斗的位置,使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现有技术中的高空作业台通常采用液压缸的伸缩来调节工作斗的位置状态。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机构由于采用电机带动回转座转动,回转机构的转动角度不易控制,且回转机构运动不平稳,而单独采用液压缸调整工作斗的位置,容易出现工作斗长时间工作出现倾斜的现象,导致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较低。\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及铁路公路两用车,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较低的缺陷,实现提高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n[000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包括回转机构、底座、伸缩臂、折叠臂、驱动油缸和工作斗,所述伸缩臂的固定臂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折叠臂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伸缩臂的滑动臂上,所述工作斗铰接在所述折叠臂的另一端部,所述驱动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臂的中部,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支撑座、回转座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齿条,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为齿圈结构,所述齿条与所述外圈啮合,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固定臂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下调平油缸,所述下调平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臂铰接,所述下调平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滑动臂与所述折叠臂之间还设置有上调平油缸,所述上调平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臂铰接,所述下调平油缸的有杆腔体与所述上调平油缸的有杆腔体连接,所述下调平油缸的无杆腔体与所述上调平油缸的无杆腔体连接;所述折叠臂与所述滑动臂的铰接处还铰接有第一链轮,所述折叠臂与所述工作斗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固定在所述工作斗上,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并且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相同;所述固定臂和所述底座的铰接处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下调平油缸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滑动臂的铰接处与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上调平油缸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n[0005] 本发明提供的高空作业平台,通过液压缸带动齿条往复移动,齿条将驱动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以实现回转座的转动,齿条与齿圈结构的外圈配合,可以准确的控制回转座的转动角度,齿条与外圈啮合,可以确保回转座更加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高空作业平台能够更加平稳的转动;另外,通过联动设置的下调平油缸和上调平油缸控制工作斗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控制工作台处于水平状态,并且工作斗长时间使用发生倾斜时,可以通过两个链轮配合进一步的调节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实现提高了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n[0006] 如上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座、导向块和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在所述导向座上,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套中,所述滑动套的端部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导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导向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位于所述齿条的外侧,所述导向块抵靠在所述齿条的侧壁上。\n[0007] 如上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导向座的上部和所述支撑座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板,所述齿条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n[0008] 如上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工作斗上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铰接在所述折叠臂上,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折叠臂与所述安装支架的铰接处;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工作斗上设置有推拉油缸,所述推拉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工作斗上,所述推拉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销轴上。\n[0009] 如上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滑动臂上还铰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折叠臂还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还铰接有折叠油缸,所述折叠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折叠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折叠臂上。\n[0010] 如上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折叠油缸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铰接处的一侧。\n[0011] 如上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固定臂的两侧壁和上壁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块,所述滑动臂的两侧壁和下壁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包括固定套、耐磨塞、蝶形弹簧和调整螺栓,所述耐磨塞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套中,所述调整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的端部,所述蝶形弹簧位于所述调整螺栓与所述耐磨塞之间;所述固定臂上的调整块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固定臂上的调整块的耐磨塞抵靠在所述滑动臂上,所述滑动臂上的调整块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所述滑动臂上,所述滑动臂上的调整块的耐磨塞抵靠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固定臂的下壁和所述滑动臂的上壁分别设置有耐磨板,两个所述耐磨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滑动臂之间。\n[0012]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底盘,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所述高空作业平台的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盘上。\n[0013] 本发明提供的铁路公路两用车,通过液压缸带动齿条往复移动,齿条将驱动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以实现回转座的转动,齿条与齿圈结构的外圈配合,可以准确的控制回转座的转动角度,齿条与外圈啮合,可以确保回转座更加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高空作业平台能够更加平稳的转动;另外,通过联动设置的下调平油缸和上调平油缸控制工作斗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控制工作台处于水平状态,并且工作斗长时间使用发生倾斜时,可以通过两个链轮配合进一步的调节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实现提高了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n附图说明\n[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15] 图1为本发明高空作业平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0016] 图2为本发明高空作业平台实施例中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17] 图3为图2中C-C向剖视图;\n[0018] 图4为图3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n[0019] 图5为本发明高空作业平台实施例中的导向装置的剖视图;\n[0020] 图6为图1中A向局部剖视图;\n[0021] 图7为图1中B向局部剖视图;\n[0022] 图8为图1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n[0023] 图9为图8中F向局部剖视图;\n[0024] 图10为本发明高空作业平台实施例中的调整块的剖视图;\n[0025] 图11为本发明高空作业平台实施例中下调平油缸与上调平油缸的连接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6]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n[0027]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高空作业平台,包括回转机构1、底座2、伸缩臂3、折叠臂4、驱动油缸5和工作斗6,伸缩臂3的固定臂31铰接在底座2上,折叠臂4的一端部铰接在伸缩臂3的滑动臂32上,工作斗6铰接在折叠臂4的另一端部,驱动油缸5的一端铰接在底座2上,驱动油缸5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臂31的中部;回转机构1包括:支撑座\n11和回转座12,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13和回转支承14,回转支承14的内圈141固定在支撑座11上,回转支承14的外圈142固定在回转座12上,液压缸13的活塞杆31上连接有齿条15,回转支承14的外圈142为齿圈结构,齿条15与外圈142啮合,底座2固定在回转座12上。固定臂31与底座2之间还设置有下调平油缸71,下调平油缸71的一端与固定臂31铰接,下调平油缸71的另一端与底座2铰接;滑动臂32与折叠臂4之间还设置有上调平油缸72,上调平油缸72的一端与滑动臂32铰接,下调平油缸71的有杆腔体712与上调平油缸72的有杆腔体722连接,下调平油缸71的无杆腔体711与上调平油缸72的无杆腔体722连接;折叠臂4与滑动臂32的铰接处铰接有第一链轮81,上调平油缸72的另一端与第一链轮81的边缘铰接,折叠臂4与工作斗6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链轮82,第二链轮82固定在工作斗6上,第一链轮81与第二链轮82之间设置有链条83,并且第一链轮81与第二链轮82相同;固定臂31和底座2的铰接处与固定臂31和下调平油缸71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链轮81和滑动臂32的铰接处与第一链轮81与上调平油缸72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n[0028]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高空作业平台为了实现平稳的转动,回转机构1中的回转座\n12固定在回转支承14的外圈142上,液压缸13通过齿条15与外圈142配合将驱动回转座\n12转动。由于采用齿条15与外圈142啮合的方式传递动力,可以更加准确的控制回转座\n12的转动角度,另外,齿条15与外圈142啮合连接,可以确保回转座12更加平稳的转动,避免采用皮带或链条传动出现打滑或脱扣的现象。进一步的,为了对齿条15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16,导向装置16包括导向座161和导向块162,导向块162设置在导向座161上,导向座161固定在支撑座11上并位于齿条15的外侧,导向块\n162抵靠在齿条15的侧壁上。具体的,通过导向块162可以对齿条15进行导向和定位,确保齿条15与外圈142可靠的啮合传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座161上设置有两个导向块162。更进一步的,为了减少齿条15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座\n161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套163,导向块162滑动连接在滑动套163中,滑动套163的端部设置有调节螺栓164,螺栓164与导向块162之间设置有弹簧165。具体的,通过弹簧165对导向块162施加压力,使导向块162始终紧密的贴在齿条15上,从而减少了齿条15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为了使齿条15能够平稳的滑动,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座161的上部和支撑座11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板17,齿条15位于两个导向板17之间。具体的,导向板17为黄铜板,具有导向和耐磨的作用,使齿条15在两个导向板17之间能够平稳顺畅的滑动。其中,为了使外圈142受力均匀,本实施例中的回转支承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装置。通过液压缸13带动齿条15往复移动,齿条15将驱动回转支承14的外圈142转动,以实现回转座12的转动,齿条15与齿圈结构的外圈142配合,可以准确的控制回转座12的转动角度,另外,齿条15与外圈142啮合,可以确保回转座12更加平稳的转动,实现提高了回转机构1的可靠性。\n[0029] 本实施例高空作业平台为了方便调节工作斗6的位置,确保工作斗6处于水平状态,通过联动设置的下调平油缸71和上调平油缸72配合,下调平油缸71和上调平油缸72相同,当伸缩臂3通过驱动油缸5带动进行俯仰运动时,下调平油缸71随着伸缩臂3联动,下调平油缸71的有杆腔712伸长一定长度时,上调平油缸72的无杆腔721就缩短相同的长度,这一组油缸组成原理上的液压平行四连杆机构,从而确保在伸缩臂3进行俯仰运动时,通过上调平油缸72同步带动第一链轮81转动,由第二链轮82带动工作斗6处于调节好的水平状态。其中,第一链轮81与第二链轮82组成的是机械上的四连杆机构,上调平油缸72带动第一链轮81转动时,由于固定臂31与下调平油缸71和底座2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链轮81与上调平油缸72和滑动臂32的铰接处之间的距离,当因固定臂31转动使下调平油缸71伸长或收缩一定距离后,上调平油缸72会相对应的收缩或伸长相同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链轮81转动的角度与固定臂31转动的角度相同但方向相反,第一链轮81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链轮82一起转动,和第二链轮82连接的工作斗6就会始终保持在水平位置。另外,当工作斗6长时间工作或者是由于液压油泄露造成工作斗6不平时,可以单独控制上调平油缸72带动第一链轮81与第二链轮82进行手动调整水平。上下调平链轮和链条组成机械上的四连杆机构,当本实施例高空作业平台举升下降时,液压和机械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始终保持水平,确保工作斗6的位置保持水平。\n[0030]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单独控制工作斗6在水平面内进行摆动,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斗6上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转轴60,转轴60上设置有安装支架61,安装支架61铰接在折叠臂4上,第二链轮82设置在折叠臂4与安装支架61的铰接处;安装支架61上设置有销轴\n611,销轴611与转轴60平行,工作斗6上设置有推拉油缸62,推拉油缸62的一端铰接在工作斗6上,推拉油缸62的另一端铰接在销轴611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高空作业平台作业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工作斗6的位置进行小幅度的调整,此时若用回转机构1,则调整动作不精确,不易操作,同时必须对本实施例高空作业平台整个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所需要的能量较大。而通过推拉油缸62的伸缩,使工作斗6绕着转轴60转动,实现对工作斗6的位置进行单独调整,达到了工作斗6位置小幅度调整的目的,提高了动作的精确度和车辆的灵活度;同时也减少了回转机构1的使用频率,节省了能量,提高了机械效率。\n[0031] 又进一步的,为了增大折叠臂4的俯仰角度,实现增大折叠臂4的摆动幅度,以满足工作要求,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臂32上还铰接有第一连接板42,折叠臂4还铰接有第二连接板43,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3铰接在一起,安装支架61与第二连接板43之间还铰接有折叠油缸41,折叠油缸4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板43上,折叠油缸41的另一端铰接在折叠臂4上。具体的,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3铰接连接后形成V型简支梁结构,折叠油缸41通过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3驱动折叠臂4做出俯仰动作,由于折叠油缸41不是直接连接在折叠臂4上,并且折叠油缸41、折叠臂4、第一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3组成连杆结构,可以实现折叠臂4更大幅度的摆动。优选的,为了使折叠臂4的摆动幅度达到±90°,折叠油缸41与第二连接板43的铰接处,位于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的铰接处的一侧。\n[0032] 更进一步的,为了自动调整滑动臂32与固定臂31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滑动臂32自动对中的功能,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臂31的两侧壁和上壁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块33,滑动臂\n32的两侧壁和下壁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块33;调整块33包括固定套331、耐磨塞332、蝶形弹簧334和调整螺栓333,耐磨塞332滑动连接在固定套331中,调整螺栓333螺纹连接在固定套331的端部,蝶形弹簧334位于调整螺栓333与耐磨塞332之间;固定臂31上的调整块33通过固定套331固定在固定臂31上,固定臂31上的调整块33的耐磨塞332抵靠在滑动臂32上,滑动臂32上的调整块33通过固定套331固定在滑动臂32上,滑动臂32上的调整块33的耐磨塞332抵靠在固定臂上;固定臂31的下壁和滑动臂32的上壁分别设置有耐磨板34,两个耐磨板34分别位于固定臂31和滑动臂32之间。具体的,在伸缩臂3伸缩作业时,滑动臂32容易出现偏移中心的现象,通过设置调整块33可以实现滑动臂32自动对中。在伸缩臂3装配调试过程中,利用调整螺栓333调节对蝶形弹簧334施加的压力,使滑动臂32处于对中的状态。在运动过程中,若滑动臂32出现左右偏移,会压紧相应侧面的耐磨块33,进而压缩滑动臂32内部的蝶形弹簧334,因之前蝶形弹簧334已处于压缩状态,因而会对滑动臂32施加相反方向的压力,平衡滑动臂32的偏移,使滑动臂32自动对中,以确保伸缩臂3能够可靠的运行。\n[0033] 本实施例高空作业平台,通过液压缸带动齿条往复移动,齿条将驱动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以实现回转座的转动,齿条与齿圈结构的外圈配合,可以准确的控制回转座的转动角度,齿条与外圈啮合,可以确保回转座更加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高空作业平台能够更加平稳的转动;另外,通过联动设置的下调平油缸和上调平油缸控制工作斗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控制工作台处于水平状态,并且工作斗长时间使用发生倾斜时,可以通过两个链轮配合进一步的调节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实现提高了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n[003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底盘,还包括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平台的支撑座固定在底盘上。\n[0035]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高空作业平台可以采用本发明高空作业平台实施例中的高空作业平台,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发明高空作业平台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11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n[0036] 本实施例铁路公路两用车,通过液压缸带动齿条往复移动,齿条将驱动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以实现回转座的转动,齿条与齿圈结构的外圈配合,可以准确的控制回转座的转动角度,齿条与外圈啮合,可以确保回转座更加平稳的转动,从而实现高空作业平台能够更加平稳的转动;另外,通过联动设置的下调平油缸和上调平油缸控制工作斗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控制工作台处于水平状态,并且工作斗长时间使用发生倾斜时,可以通过两个链轮配合进一步的调节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实现提高了高空作业平台的可靠性。\n[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法律信息
- 2021-08-03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7.21
专利权人由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变更为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地址由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宏平路9号变更为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宏平路9号
- 2016-02-2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变更为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地址由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宏平路9号变更为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宏平路9号
- 2015-05-20
- 2013-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6F 11/04
专利申请号: 201210426204.2
申请日: 2012.10.31
- 2013-02-0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1-12-06
| | |
2
| | 暂无 |
2011-05-03
| | |
3
| | 暂无 |
2010-12-31
| | |
4
| | 暂无 |
2010-12-27
| | |
5
| | 暂无 |
2012-10-31
| | |
6
| | 暂无 |
2002-07-18
| | |
7
| | 暂无 |
1977-01-24
| | |
8
| | 暂无 |
2010-09-08
| | |
9
| | 暂无 |
2008-08-13
| | |
10
| | 暂无 |
2011-06-1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