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车辆轮对存放装置 |
申请号 | CN200920169966.2 | 申请日期 | 2009-09-14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G1/02 | IPC分类号 | B;6;5;G;1;/;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山西省大同市前进街1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张向;刘明杰;王敬 |
代理机构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该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包括有底架,该底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梁和连接在两横梁之间的纵梁,在两横梁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限制轮对的轴向和径向自由度的定位部,该两横梁上的多个定位部的横向位置相对应。采用该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能够安全、可靠地存放车辆轮对,从而减少车辆轮对存放和运输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一种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包括有底架,该底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梁和连接在两横梁之间的纵梁,在两横梁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限制轮对的轴向和径向自由度的定位部,该两横梁上的多个定位部的横向位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横梁上设置有两列错位设置的沿横梁长度方向分布的定位部,其中一横梁上内侧的一列多个定位部与另一横梁上外侧的一列多个定位部横向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U型槽钢,在该U型槽钢的U型槽内设置有多对定位块,每一对定位块与该对定位块之间的U型槽共同形成一个定位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横梁均由两根U型槽钢横向连接而成,在每根U型槽钢的U型槽内均设置有多对定位块,每一对定位块与该对定位块之间的U型槽共同形成一个定位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具有定位斜面,每一对定位块的定位斜面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的定位斜面的倾斜角为3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还包括有放置在上下层轮对之间的夹板,该夹板包括定位上层轮对的轮外圆的上定位槽和定位下层轮对的轮外圆的下定位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的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分别具有弧形定位面和位于弧形定位面两侧的定位侧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定位槽位于同一侧的定位侧板一体形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槽和/或下定位槽由两个以上的定位槽通过连接杆相连接而成。
车辆轮对存放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存放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车辆轮对存放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轮对的存放方式,主要是采用场地存放。由于受存放场地环境条件的约束,轮对大部分存放在铁路的轨道边上和厂房的行人安全道上及漏天场地,可谓杂乱无章。尽管能满足轮对的存放要求,但存放所需的空间场地较大,给其防护及运输带来一定的困难,轮对不仅容易碰伤而且安全性差,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成本也高。\n[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存放车辆轮对的装置,来存放车辆轮对,以克服现有车辆轮对存放所存在的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能够安全、可靠地存放车辆轮对,从而减少车辆轮对存放和运输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n[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包括有底架,该底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梁和连接在两横梁之间的纵梁,在两横梁上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限制轮对的轴向和径向自由度的定位部,该两横梁上的多个定位部的横向位置相对应。\n[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每一横梁上设置有两列错位设置的沿横梁长度方向分布的定位部,其中一横梁上内侧的一列多个定位部与另一横梁上外侧的一列多个定位部横向位置相对应。\n[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横梁为U型槽钢,在该U型槽钢的U型槽内设置有多对定位块,每一对定位块与该对定位块之间的U型槽共同形成一个定位部,从而通过该对定位块限制车辆轮对的轮的径向位移,通过U型槽的侧壁限制车辆轮对的轴向位移,将车辆轮对稳定定位在底架上。\n[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的每一横梁均由两根U型槽钢横向连接而成,在每根U型槽钢的U型槽内均设置有多对定位块,每一对定位块与该对定位块之间的U型槽共同形成一个定位部。\n[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定位块具有定位斜面,每一对定位块的定位斜面相对设置,以对车辆轮对的轮的外圆进行定位。\n[0010] 在上述例子中,所述的定位块的定位斜面的倾斜角为30度。\n[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还包括有放置在上下层轮对之间的夹板,该夹板包括定位上层轮对的轮外圆的上定位槽和定位下层轮对的轮外圆的下定位槽。\n[0012]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所述夹板的上定位槽可具有弧形定位面和位于弧形定位面两侧的定位侧板。所述下定位槽可具有弧形定位面和位于弧形定位面两侧的定位侧板。所述上、下定位槽位于同一侧的定位侧板可一体形成,从而将上、下定位槽连接在一起。\n[0013] 所述上定位槽和/或下定位槽可由两个以上的定位槽通过连接杆相连接而成。\n[0014]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其效果是显著的:由于在两横梁上设置有多个限制车辆轮对的轮的轴向和径向自由度的定位部,车辆轮对的两个轮子分别由两横梁上的横向位置对应的定位部定位,从而限制该车辆轮对的滚动和移动自由度,使得车辆轮对安全、稳定地存放在该车辆轮对存放装置上。特别是,通过夹板在上下层车辆轮对之间的定位,使得车辆轮对可以多层稳定叠放在一起,从而在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空间的同时,达到安全可靠、存放简单和降低成本的实际功效。\n附图说明\n[0015]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并不代表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的意图。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底架结构立体示意图;\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底架俯视结构示意图;\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U型槽钢横梁的定位部结构示意图;\n[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夹板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夹板的定位槽结构示意图;\n[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存放车辆轮对状态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2]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应用或使用。在描述中,在此所使用的某些术语仅用于参照,因此并不意味着进行限制。\n[0023] 如图1一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存放车辆轮对3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该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包括有底架1,该底架1用于对第一层车辆轮对3进行定位,该底架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梁11、12和连接在两横梁11、12之间的纵梁13,在两横梁11或12分别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限制车辆轮对的轴向和径向自由度的定位部14,两横梁11、12上的多个定位部14的横向位置相对应,从而可以将车辆轮对3的两个轮子放置在两横梁11、12的横向位置对应的定位部14上,通过该定位部14的定位作用使得车辆轮对3稳定地放置在底架1上,从而限制了该车辆轮对3的滚动和移动自由度,使得车辆轮对\n3安全、稳定并且有序地存放在该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底架1上,有效解决了现有车辆轮对存放存在的杂乱无章、安全性差等问题。\n[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例子中,如图1所示,横梁11、12可为U型槽钢,在该U型槽钢的U型槽内设置有多对定位块141、142,每一对定位块141、142与该对定位块141、\n142之间的U型槽143共同形成一个定位部14,从而通过该对定位块141、142限制车辆轮对3的轮的径向位移,通过U型槽143的侧壁限制车辆轮对3的轴向位移,将车辆轮对3稳定定位在底架1上。\n[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横梁11或12上可以设置一列定位部14(图中未示出),使得车辆轮对3并排放置在底架1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每一横梁11或12上设置有两列错位设置的沿横梁11或12长度方向分布的定位部14,其中一横梁11或12上内侧的一列多个定位部14与另一横梁12或11上外侧的一列多个定位部14横向位置相对应。这样,如图4所示,车辆轮对3可以错开放置在底架1上,提高车辆轮对3存放的密集度,减少存放空间,降低存放成本。在该例子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每一横梁11、12可均由两根U型槽钢横向连接而成,如图2所示,在每根U型槽钢的U型槽内均设置有多对定位块141、142,每一对定位块141、142与该对定位块141、142之间的U型槽\n143共同形成一个定位部14。\n[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例子中,如图1所示,定位块141、142具有定位斜面145,每一对定位块141、142的定位斜面145相对设置,以对车辆轮对3的轮的外圆进行定位。如图3所示,该定位块141、142的定位斜面145的倾斜角可具体为30度。\n[0027] 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还可包括有放置在上下层车辆轮对3之间的夹板4,该夹板4包括定位上层轮对3的轮外圆的上定位槽41和定位下层轮对3的轮外圆的下定位槽42。这样,如图6所示,当第一层车辆轮对3被稳定放置在底架1上后,可以将每四个夹板4分别卡在每两组车辆轮对3的相对的轮辋、轮缘上,然后再在夹板4上放置第二层车辆轮对3,车辆轮对3之间靠夹板4和底架1上的定位部14相互靠紧。\n由于第一层车辆轮对3的轮的部分上部外圆被定位于该夹板4的下定位槽42内,第二层车辆轮对3的轮的部分下部外圆被定位于夹板4的上定位槽41内,而第一层车辆轮对3的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已经被底架1上定位部14所限制,从而将第二层车辆轮对3稳定定位。\n如图4所示,以此类推,车辆轮对3可以根据需要存放成多层,形成车辆轮对的立体存放,从而在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空间的同时,使得车辆轮对3的存放安全可靠、存放简单。\n[0028]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夹板4的上定位槽41可具有弧形定位面411和位于弧形定位面411两侧的定位侧板412、413。所述下定位槽42也可具有弧形定位面421和位于弧形定位面421两侧的定位侧板。所述上、下定位槽41、42位于同一侧的定位侧板可一体形成,从而将上、下定位槽41、42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上定位槽41和下定位槽42可由两个以上的定位槽通过连接杆43相连接而成,图2中示出了上定位槽41和下定位槽42分别由两个定位槽通过连接杆43连接而成的例子。当然,作为该例子的变形,也可以上定位槽41是由一个整体定位槽构成而仅下定位槽42由两个定位槽连接而成;\n或者下定位槽42是由一个整体定位槽构成而仅上定位槽42由两个定位槽连接而成,图中未示出。\n[0029]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车辆轮对的存放及运输。存放轮对的数量根据场地的情况数量确定,底架1的长度可任意有螺栓连接组合,夹板4的数量可根据轮对数量而定。其工作原理是靠底架1的定位部14和夹板4来支撑固定轮对3的轴向位移和角度变化。\n[0030]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的传力压靠固定过程如下:轮对3→夹板4→轮对3→底架1(定位块141、142→U型槽钢构成的横梁11、12)→存放地。\n[0031]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可以根据轮对3的轨距尺寸和轮的滚动园直径、轮辋厚度及场地环境的要求,设计一组或多组轮对的存放架数量。首先准备好一组存放架(一组底架1和若干组夹板4),依据轮对3内侧距控制好U型槽钢构成的两横梁11、12之间距离,用角钢或槽钢构成的纵梁13连接组成。根据轮对3的摆放情况。按照轮对3的数量准备多组焊接好的底架1及夹板4。将轮对3错开摆放在组焊的底架1的横梁11、12的定位部14的U型槽143内控制其轴向,由定位块141、142控制其径向,放好第一层轮对3后,同时将所需夹板4卡在两组轮对3的轮辋、轮缘上摆放好,将所要求的轮对3数量放入夹板4中形成第二层,轮对3之间靠定位块141、142和夹板4互相靠紧。这样依此类推,按照每组轮对的数量存放,装上轴颈保护套,最终实现各种车辆轮对的整体存放。\n[0032]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对存放装置可按照实际工作场地面积的空间大小任意改变存放轮对的数量,它与以往传统的各种车辆轮对存放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外型尺寸小,节约了大量存放空间;②结构紧凑;③稳定可靠,④成本低,⑤可实现在运输工具上安全运输。\n[0033]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仅为示例性的属性,因此没有偏离本实用新型要旨的各种变形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这些变形不应被视为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法律信息
- 2016-11-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5G 1/02
专利号: ZL 200920169966.2
申请日: 2009.09.14
授权公告日: 2010.05.19
- 2010-05-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1-12-09 | 2011-12-09 | | |
2 | | 2011-08-05 | 2011-08-05 | | |
3 | | 2011-08-05 | 2011-08-05 | | |
4 | | 2011-12-09 | 2011-12-09 | | |
5 | | 2014-12-31 | 2014-12-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