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组装及焊接设备 |
申请号 | CN201310610209.5 | 申请日期 | 2013-11-27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624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IPC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周俊雄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统昇东路5号(厂房B)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周俊雄 |
代理机构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银惠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及焊接设备;它包括转盘装置、第一自动上料装置、第二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及一焊接装置,其中,所述转盘装置处于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第二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下料装置的中间位置,以便于方便快捷的实现组装元件的上下料操作;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发明的组装及焊接设备进行生产时,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将待组装于一起的元件分别放在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上,启动该设备后,设备自动通过转盘装置、第一自动上料装置、第二自动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及自动下料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行组装与焊接,最后只需从第三治具上取出成品即可,使得本发明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实现最大程度的自动化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
1.一种组装及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转盘及设置于转盘上用于放置工件的辅助治具;
第一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位于所述转盘装置的第一侧边,它包括第一工作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上的多个用于放置第一工件的第一治具、设置于第一工作台上的第一上料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一治具循环推入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的第一控制机构及第一机械手;
第二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与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互成90度角设置,以使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位于所述转盘装置的第二侧边,它包括第二工作台、设置于第二工作台上的多个用于放置第二工件的第二治具、设置于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二上料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二治具循环推入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的第二控制机构及第二机械手;
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下料装置位于所述转盘装置的第三侧边,它包括第三工作台、设置于第三工作台上的多个用于放置成品的第三治具、设置于第三工作台上的下料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三治具循环推入至所述下料工位的第三控制机构及第三机械手;
及一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靠近所述第三机械手的位置处设置,以便于所述第三机械手将从辅助治具中取出的已组装于一体的工件放置于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并将焊接完成的成品放置于被推入至所述下料工位的第三治具上;
所述第一机械手为吸盘式机械手;
所述第二机械手为吸盘式机械手;
所述第三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
所述焊接装置为电阻焊机。
组装及焊接设备\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组装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自动化组装及焊接设备。\n背景技术\n[0002] 产品组装与产品焊接在产品制造工序中尤为重要,而且,很多产品是由先组装再焊接来完成成品的,而这两个过程就会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现有技术要么时采用人力对产品进行组装再焊接,要么就必须将组装与焊接分开进行,很显然,第一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不合格产品,增加劳动成本,而且全程人工操作对操作人员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第二种方式虽然相对简化了人工操作,但还是很难达到高效率的要求。藉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组装及焊接的设备显得很有必要。\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组装及焊接设备难以实现全自动化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组装及焊接设备。\n[0004]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n[0005] 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转盘及设置于转盘上用于放置工件的辅助治具;\n[0006] 第一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位于所述转盘装置的第一侧边,它包括第一工作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上的多个用于放置第一工件的第一治具、设置于第一工作台上的第一上料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一治具循环推入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的第一控制机构及第一机械手;\n[0007] 第二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与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互成90度角设置,以使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位于所述转盘装置的第二侧边,它包括第二工作台、设置于第二工作台上的多个用于放置第二工件的第二治具、设置于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二上料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二治具循环推入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的第二控制机构及第二机械手;\n[0008] 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下料装置位于所述转盘装置的第三侧边,它包括第三工作台、设置于第三工作台上的多个用于放置成品的第三治具、设置于第三工作台上的下料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三治具循环推入至所述下料工位的第三控制机构及第三机械手;\n[0009] 及一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靠近所述第三机械手的位置处设置,以便于所述第三机械手将从辅助治具中取出的已组装于一体的工件放置于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并将焊接完成的成品放置于被推入至所述下料工位的第三治具上。\n[0010]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n[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械手为吸盘式机械手。\n[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械手为吸盘式机械手。\n[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n[0014]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装置为电阻焊机。\n[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n[0016] 其一,本发明的组装及焊接设备采用转盘模式运转,自动旋转的转盘使上、下料变得更方便,也更减小了机械手的操作范围。\n[0017] 其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执行端,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机械手的执行端,所述自动下料装置的工作台上同样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机械手的执行端,以便于在作业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各机械手进行相应的灵活切换。\n[0018] 其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均为吸盘式机械手,所述第三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便于进行灵活的取放产品,实现高智能自动化,大大节约人力。\n[0019] 其四、在使用本发明的组装及焊接设备进行生产时,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将待组装于一起的元件分别放在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上,启动该设备后,设备运转,自动通过转盘装置、第一自动上料装置、第二自动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及自动下料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行组装与焊接,最后只需从第三治具上取出成品即可,使得本发明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实现最大程度的自动化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n附图说明\n[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组装及焊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n[0021] 图中:转盘装置10;转盘101;辅助治具102;\n[0022] 第一自动上料装置20;第一工作台201;第一治具202;第一上料工位203;第一机械手204;\n[0023] 第二自动上料装置30;第二工作台301;第二治具302;第二上料工位303;第二机械手304;\n[0024] 自动下料装置40;第三工作台401;第三治具402;下料工位403;第三机械手\n404;\n[0025] 焊接装置50。\n[0026]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n具体实施方式\n[0027]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n[0028]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组装及焊接设备包括转盘装置10、第一自动上料装置20、第二自动上料装置30、自动下料装置40及一焊接装置50,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装置10处于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20、第二自动上料装置30及自动下料装置40的中间位置,以便于方便快捷的实现组装元件的上下料操作。\n[0029] 具体地,所述转盘装置10包括转盘101及设置于转盘101上用于放置工件的辅助治具102。\n[0030] 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20位于所述转盘装置10的第一侧边,它包括第一工作台\n201、设置于第一工作台201上的多个用于放置第一工件的第一治具202、设置于第一工作台201上的第一上料工位203、用于将所述第一治具202循环推入至所述第一上料工位203的第一控制机构及第一机械手204;其中,所述第一上料工位203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工件是否在位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被推入的第一治具202上没有放置第一工件,检测器告知第一控制机构,第一控制机构立即将下一个第一治具202推入至第一上料工位203;同时,所述第一机械手204设有感应第一工件是否在位的传感器,若传感器感应到第一上料工位203上放置有第一工件,就会调动程序,将从第一上料工位203上取出第一工件,放置于转盘101上的辅助治具102上。\n[0031] 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30与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20互成90度角设置,以使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30位于所述转盘装置10的第二侧边,它包括第二工作台301、设置于第二工作台301上的多个用于放置第二工件的第二治具302、设置于第二工作台301上的第二上料工位303、用于将所述第二治具302循环推入至所述第二上料工位303的第二控制机构及第二机械手304;其中,所述第二上料工位303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工件是否在位的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被推入的第二治具302上没有放置第二工件,检测器告知第二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立即将下一个第二治具302推入至第二上料工位303;同时,所述第二机械手304设有感应第二工件是否在位的传感器,若传感器感应到第二上料工位303上放置有第二工件,就会调动程序,从第二上料工位303上取出第二工件,并将第二工件装配于上述辅助治具102上的第一工件上,藉此,即完成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的组装。\n[0032] 所述自动下料装置40位于所述转盘装置10的第三侧边,它包括第三工作台401、设置于第三工作台401上的多个用于放置成品的第三治具402、设置于第三工作台401上的下料工位403、用于将所述第三治具402循环推入至所述下料工位403的第三控制机构及第三机械手404;所述第三机械手404设有感应上述组装完成的工件是否在位的传感器,若传感器感应到辅助治具102上放置有组装完成的工件,就会调动程序,取出工件。\n[0033] 所述焊接装置50靠近所述第三机械手404的位置处设置,以便于所述第三机械手\n404将上述从辅助治具102上取出的工件放置于焊接装置50上进行焊接,并将焊接完成的成品放置于被推入至所述下料工位403的第三治具402上。\n[0034] 此外需说明的是,作为优选的,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上料装置20的第一工作台201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机械手204的执行端,所述第二自动上料装置30的第二工作台301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机械手304的执行端,所述自动下料装置40的第三工作台401上同样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机械手404的执行端,以便于在作业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各机械手进行相应的灵活切换,因机械手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便不作具体描述。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手204与第二机械手304均为吸盘式机械手,所述第三机械手\n404为四轴机械手,便于进行灵活的取放产品,实现高智能自动化,大大节约人力。\n[0035] 同时,所述焊接装置50为电阻焊机。\n[0036]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在使用本发明的组装及焊接设备进行生产时,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将待组装于一起的元件分别放在第一治具202和第二治具302上,启动该设备后,设备运转,自动通过转盘装置10、第一自动上料装置20、第二自动上料装置30、焊接装置50及自动下料装置40的相互配合进行组装与焊接,最后只需从第三治具402上取出成品即可,使得本发明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实现最大程度的自动化操作,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事半功倍的作用。\n[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法律信息
- 2019-04-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由516255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统昇东路5号(厂房B)变更为516255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统昇东路5号(厂房B)
- 2017-03-15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7.02.23
专利权人由周俊雄变更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由516057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群工业园(东江职校附近)变更为516255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统昇东路5号(厂房B)
- 2015-12-02
- 2014-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3K 37/00
专利申请号: 201310610209.5
申请日: 2013.11.27
- 2014-03-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5-02
|
2011-10-09
| | |
2
| | 暂无 |
1994-12-19
| | |
3
| |
2012-10-17
|
2012-07-04
| | |
4
| | 暂无 |
2012-08-06
| | |
5
| |
2013-07-10
|
2013-03-28
| | |
6
| |
2013-09-04
|
2013-05-30
| | |
7
| | 暂无 |
2007-09-28
| | |
8
| | 暂无 |
2001-03-30
| | |
9
| |
2013-08-14
|
2012-02-06
| | |
10
| | 暂无 |
2011-12-14
| | |
11
| |
2008-01-30
|
2007-08-30
| | |
12
| |
2013-01-30
|
2012-08-10
| | |
13
| | 暂无 |
2011-06-24
| | |
14
| | 暂无 |
2013-11-27
| | |
15
| | 暂无 |
2009-05-07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