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 |
申请号 | CN201420037595.3 | 申请日期 | 2014-01-21 |
法律状态 | 放弃专利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IPC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山水东路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发明人 | 闻海波;华丹;顾若波;徐跑;杜兴伟 |
代理机构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殷红梅;涂三民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在集水箱内放置有培养箱,在培养箱上开设有溢流孔,在集水箱上方架设有内循环进水管道,在对应每个培养箱位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道上开设有喷水孔,内循环进水管道的进水端位于储水箱内,在储水箱上设有回流管道,在储水箱的箱底板上安装有排污管道,在内循环进水管道上安装有内循环水泵,在集水箱的箱底板上安装有内循环排水管道,内循环排水管道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内;外循环进水管道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内,在外循环进水管道上安装有外循环水泵、过滤器与外循环进水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外两套循环系统,可定时补充新鲜水体及适口饵料,长期保持水质良好,显著提高了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成活和生长。
1.一种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集水箱(1)、储水箱(2)、内循环水泵(3)、外循环水泵(4)、内循环进水管道(5)、内循环排水管道(7)、回流管道(8)、排污管道(9)、外循环进水管道(10)、过滤器(11)、培养箱(12)、外循环进水调节阀(13)与喷水孔(15),其特征是:集水箱(1)位于储水箱(2)的上方,在集水箱(1)内放置有培养箱(12),在培养箱(12)上开设有溢流孔(17),在集水箱(1)上方架设有内循环进水管道(5),在对应每个培养箱(12)位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道(5)上开设有喷水孔(15),内循环进水管道(5)的进水端位于储水箱(2)内,在储水箱(2)上设有回流管道(8),在储水箱(2)的箱底板上安装有排污管道(9),在内循环进水管道(5)上安装有内循环水泵(3),在集水箱(1)的箱底板上安装有内循环排水管道(7),内循环排水管道(7)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2)内;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10)的进水端位于外界水源内,外循环进水管道(10)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2)内,在外循环进水管道(10)上安装有外循环水泵(4)、过滤器(11)与外循环进水量调节阀(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是:还设有水箱支架(16),所述集水箱(1)放置在水箱支架(16)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溢流孔(17)的朝向与喷水孔(15)的朝向呈相反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是:在储水箱(2)上方的内循环进水管道(5)上连接有喷水量控制管(18),喷水量控制管(18)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2)范围内上方位置,在喷水量控制管(18)上安装有喷水量控制阀(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10)从储水箱(2)的上方伸入储水箱(2)内,在储水箱(2)箱口沿上方的外循环进水管道(10)上开设有防回流孔(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溢流孔(17)距离培养箱(12)的箱底板高度为15~25cm。
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淡水贝类养殖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淡水珍珠的品质与价值主要取决于珍珠的大小、性状、颜色、光泽及表面光洁度等\n5大指标。其中颜色是影响珍珠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际市场以彩色珍珠最为名贵,特别是绚丽的黑色珍珠尤为人们所宠爱,一颗10mm的黑色珍珠比同样大小的白色珍珠的价值高出10倍以上,售价高达数千美元。目前,我国淡水珍珠培育主要以三角帆蚌和日本的池蝶蚌为主,而以这两种育珠蚌培育的珍珠多为白色、粉色系列,所产珍珠颜色相对单一,无法满足顶尖国际市场对珍珠品质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淡水珍珠珍珠品牌和价值的提升。\n[0003] 紫黑翼蚌(Potamilus alatus),也称紫踵劈蚌,翼溪蚌,分布于美国南北的湖泊和河流,主要在密西西比河、大湖、墨西哥湾等流域,属大型淡水贝类,成蚌个体达20 cm以上,珍珠层厚实,呈紫黑色,且光滑细腻,极富光泽,外形、内部结构与我国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有一定的相似,主要栖息在淤泥或沙砾底质中。华丹的研究结果表明:紫黑翼蚌是培育紫黑色珍珠的优质品种,其个体的优势也是提高珍珠产量的保证。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及理工大学淡水贝类保护中心,华丹通过一系列的繁殖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首次突破了紫黑翼蚌的人工繁殖关键技术,2011年获得了世界上首批人工繁育的紫黑翼蚌幼蚌。201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引进了该批人工繁育的紫黑翼蚌幼蚌,在国内进行人工驯养技术研究,将为我国淡水紫黑珍珠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n[0004] 由于紫黑翼蚌为溪流性贝类,且为异地引种,幼蚌的人工驯养技术难度极大,其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在国际上仍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我国开展紫黑翼蚌的幼蚌驯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风险。如何提高紫黑翼蚌幼蚌驯养的成活和生长是我国发展淡水紫黑珍珠养殖业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n发明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长时间保持系统内水质良好、使用灵活、寿命长、可节能减排、使用成本低且清洗便捷的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n[0006]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集水箱、储水箱、内循环水泵、外循环水泵、内循环进水管道、内循环排水管道、回流管道、排污管道、外循环进水管道、过滤器、培养箱、外循环进水调节阀与喷水孔,集水箱位于储水箱的上方,在集水箱内放置有培养箱,在培养箱上开设有溢流孔,在集水箱上方架设有内循环进水管道,在对应每个培养箱位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道上开设有喷水孔,内循环进水管道的进水端位于储水箱内,在储水箱上设有回流管道,在储水箱的箱底板上安装有排污管道,在内循环进水管道上安装有内循环水泵,在集水箱的箱底板上安装有内循环排水管道,内循环排水管道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内;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的进水端位于外界水源内,外循环进水管道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内,在外循环进水管道上安装有外循环水泵、过滤器与外循环进水量调节阀。\n[0007] 还设有水箱支架,所述集水箱和储水箱放置在水箱支架上。\n[0008] 所述溢流孔的朝向与喷水孔的朝向呈相反设置。\n[0009] 在储水箱上方的内循环进水管道上连接有喷水量控制管,喷水量控制管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范围内上方位置,在喷水量控制管上安装有喷水量控制阀。\n[0010] 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从储水箱的上方伸入储水箱内,在储水箱箱口沿上方的外循环进水管道上开设有防回流孔。\n[0011] 所述溢流孔距离培养箱的箱底板高度为15~25cm。\n[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外两套循环系统,可定时补充新鲜水体及饵料,长期保持水质良好,显著提高了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成活和生长;\n[0013]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外循环水泵和内循环系统增氧机交替定时运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也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n[0014] 本实用新型中幼蚌培育箱的大小、数量、底质类型、水流流速等均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和调节,具有使用灵活、清洗便捷等优点。\n附图说明\n[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n[0017] 该紫黑翼蚌早期幼蚌的双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集水箱1、储水箱2、内循环水泵3、外循环水泵4、内循环进水管道5、内循环排水管道7、回流管道8、排污管道9、外循环进水管道10、过滤器11、培养箱12、外循环进水调节阀13与喷水孔15,集水箱1位于储水箱2的上方,在集水箱1内放置有培养箱12,在培养箱12内铺设细沙作为底质,在培养箱12上开设有溢流孔17,在集水箱1上方架设有内循环进水管道5,在对应每个培养箱12位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道5上开设有喷水孔15,内循环进水管道5的进水端位于储水箱2内,在储水箱\n2上设有回流管道8,在储水箱2的箱底板上安装有排污管道9,在内循环进水管道5上安装有内循环水泵3,在集水箱1的箱底板上安装有内循环排水管道7,内循环排水管道7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2内;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10的进水端位于外界水源内,外循环进水管道\n10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2内,在外循环进水管道10上安装有外循环水泵4、过滤器11与外循环进水量调节阀13。\n[0018] 还设有水箱支架16,所述集水箱1、储水箱2放置在水箱支架16上。\n[0019] 所述溢流孔17的朝向与喷水孔15的朝向呈相反设置。如果溢流孔17朝向外侧,则喷水孔15朝向内侧;如果溢流孔17朝向内侧,则喷水孔15朝向外侧。\n[0020] 在储水箱2上方的内循环进水管道5上连接有喷水量控制管18,喷水量控制管18的出水端位于储水箱2范围内上方位置,在喷水量控制管18上安装有喷水量控制阀6。\n[0021] 所述外循环进水管道10从储水箱2的上方伸入储水箱2内,在储水箱2箱口沿上方的外循环进水管道10上开设有防回流孔14。\n[0022] 所述溢流孔17距离培养箱12的箱底板高度为15~25cm。\n[0023] 所述过滤器11中使用200um的尼龙过滤袋过滤,并定期进行清洗。\n[0024]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循环系统由内循环水泵3将水从立式储水箱2抽出,通过内循环进水管道5、喷水量控制管18及单侧喷水孔15喷至长方形集水箱1中的幼蚌培育箱12内,培育箱12内的水再通过溢流孔17流至长方形集水箱1内,水再通过集水箱1的排水口返回到立式储水箱2内。根据紫黑翼蚌幼蚌规格,调节喷水量控制阀6,使每只培育箱12内流量在4~8L/min;采用8个时段定时器使外循环水泵3与增氧机每1.5小时交替工作;根据池塘水体适口藻类浓度,调节外循环进水量调节阀13,使储水箱2内的藻类浓度保持在\n5 6 \n1×10~5×10 cells/L。\n[0025] 所述立式储水箱2中间设溢水口,储水箱2的最高水位应低于长方形集水箱1的排水口,水流通过溢水口、回流管道8返回到外界水源中;底部设置微孔增氧管,定时进行曝气和增氧;储水箱2的箱底板设有排污管道9,便于清洗。\n[0026] 所述内循环进水管道5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内循环水泵3的出水管用活接相连,从始端至末端具一排同向喷水孔15,对应每个培育箱12位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道5上具有一组喷水孔15,每组内相邻两个喷水孔15之间间隔2~4cm。\n[0027] 所述幼蚌培育箱12的溢流孔17设置在箱的一侧,它距箱底高度为15~25cm;若干培育箱12紧密排列放置于长方形集水箱1内,保持喷水孔15的喷水方向为溢流孔17水流方向的相对一侧。\n[0028] 所述喷水量控制系统是用喷水量控制管18将内循环进水管道5分出一支,将水回流至立式储水箱2中,由喷水量控制阀6调控回流水量,从而调节喷水孔15的喷水流量和流速。\n[0029]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循环系统由外循环水泵4将外界水源抽出,依次通过外循环进水管道10、过滤器11、外循环进水量控制阀13进入立式储水箱2内;其中过滤器11选用袋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采用200微米的过滤网袋,可将外界水源非适口饵料生物过滤去除;\n外循环进水量控制阀13用于调节外循环的进水量。
法律信息
- 2015-06-17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
申请日: 2014.01.21
授权公告日: 2014.07.16
放弃生效日: 2015.06.17
- 2014-07-1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1-21 | 2014-01-21 | | |
2 | | 2014-01-21 | 2014-01-21 | | |
3 | | 2014-09-16 | 2014-09-16 | | |
4 | | 2014-09-16 | 2014-09-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