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组膜机械手 |
申请号 | CN201220037265.5 | 申请日期 | 2012-02-06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IPC分类号 | B;2;5;J;9;/;0;8;;;B;2;5;J;1;5;/;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振宇达科技(吉安)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大道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振宇达科技(吉安)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振宇达科技(吉安)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范家强;邓志辉 |
代理机构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建军 |
摘要
一种组膜机械手,包括手臂A、手臂B、负压吸头、手臂B的移动机构、导向机构和移动限位机构、负压吸头的转动机构和转动限位机构;手臂B一端通过手臂B移动机构和导向机构横向与手臂A移动导向连接,另一端下侧与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连接;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连接在手臂A上,其限位件与手臂B配合实现手臂B移动限位;负压吸头或其组件转动连接在手臂B上,负压吸头转动机构连接手臂B与负压吸头或其组件;转动限位机构连接在手臂B,其限位件与负压吸头或其组件的结构相配合实现负压吸头或其组件的转动限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背光源组件的膜片装配自动化,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装配质量不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质量稳定。
1.一种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A、手臂B、负压吸头、手臂B移动机构、手臂B导向机构、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负压吸头转动机构和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
所述手臂B一端与所述手臂A横向相交并通过所述手臂B移动机构和手臂B导向机构与所述手臂A移动导向连接,该手臂B的另一端下侧与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连接在所述手臂A上,该移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所述手臂B相配合实现手臂B的移动限位;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手臂B连接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一端,所述负压吸头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手臂B与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所述转动限位机构连接在所述手臂B上,该转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所述负压吸头的结构相配合实现所述负压吸头的转动限位或该转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该负压吸头组件的结构相配合实现所述负压吸头组件的转动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B移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支架A、浮动接头和浮动接头连接板,该支架A连接在所述手臂A上,该汽缸或油缸连接在该支架A上且该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轴线方向与所述手臂B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相同,该浮动接头一端连接该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另一端连接该浮动接头连接板,该浮动接头连接板与所述手臂B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B导向机构包括导向件A和导向件B,该导向件A和导向件B包括相互配合沿所述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轴线方向的移动导向配合面和防止所述手臂B转动的防转动导向配合面;所述导向件A与所述手臂A连接、所述导向件B与所述手臂B连接,或所述导向件A与所述手臂B连接、所述导向件B与所述手臂A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A为长条形导向块,所述移动导向配合面包括该导向件A两个相对的直立外侧表面和该导向件B与该两个相对的直立外侧表面移动配合的内侧表面,所述防转动导向配合面为所述移动导向配合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手臂A上分别与所述手臂B两侧限位配合、保证所述手臂B的移动距离的两个移动限位部件,每个移动限位部件包括连接在手臂A上的固定件、与该固定件螺纹配合的限位件、与该限位件配合限制该限位件转动的止动件,所述限位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手臂B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限位件限位端表面与所述手臂B限位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头转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该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直立连接在所述手臂B连接所述负压吸头的一端,该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并可驱动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手臂B连接所述负压吸头一端的U形支架、与该U形支架上下两端螺纹配合的上下限位件,该上下限位件的限位端表面与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限位配合部分相配合,保证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转动角度范围。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头组件包括负压吸头和连接在负压吸头上侧的角度连接块,所述负压吸头组件通过该角度连接块与所述手臂B转动连接、与所述负压吸头转动机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手臂A连接并驱动所述手臂A升降移动或与所述手臂A连接并沿与所述手臂B移动方向横向相交的方向水平移动的移动机构。
一种组膜机械手\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背光源组件的组膜机械手。\n背景技术\n[0002] 背光源组件的传统组膜方式为:将膜片进行有规律的层叠,在膜片层叠完成后,用回字型黑胶框将膜片组与背光源板粘贴固定。随着背光源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结构更轻巧、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的背光源产品结构设计,该结构设计将膜片一端插入背光源组件半成品的插槽中,膜片另一端用一段黑胶固定即可,该结构节省了原材料成本,并提高了背光源产品的可靠性。\n[0003] 但是,目前组装上述改进结构的背光源组件需要依靠人工作业将膜片插入背光源组件半成品的插槽中,使得背光源产品的人工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受操作人员人为因素影响、不易控制。\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膜机械手,克服现有背光源组件装配需要依赖人工作业的缺陷,降低背光源产品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n[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组膜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A、手臂B、负压吸头、手臂B移动机构、手臂B导向机构、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负压吸头转动机构和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n[0006] 所述手臂B一端与所述手臂A横向相交并通过所述手臂B移动机构和手臂B导向机构与所述手臂A移动导向连接,该手臂B的另一端下侧与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连接;\n[0007] 所述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连接在所述手臂A上,该移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所述手臂B相配合实现手臂B的移动限位;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手臂B连接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一端,所述负压吸头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手臂B与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所述转动限位机构连接在所述手臂B上,该转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所述负压吸头的结构相配合实现所述负压吸头的转动限位或该转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该负压吸头组件的结构相配合实现所述负压吸头组件的转动限位。\n[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所述手臂B移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支架A、浮动接头和浮动接头连接板,该支架A连接在所述手臂A上,该汽缸或油缸连接在该支架A上且该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轴线方向与所述手臂B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相同,该浮动接头一端连接该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另一端连接该浮动接头连接板,该浮动接头连接板与所述手臂B连接。\n[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所述手臂B导向机构包括导向件A和导向件B,该导向件A和导向件B包括相互配合沿所述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轴线方向的移动导向配合面和防止所述手臂B转动的防转动导向配合面;所述导向件A与所述手臂A连接、所述导向件B与所述手臂B连接,或所述导向件A与所述手臂B连接、所述导向件B与所述手臂A连接。\n[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所述导向件A为长条形导向块,所述移动导向配合面包括该导向件A两个相对的直立外侧表面和该导向件B与该两个相对的直立外侧表面移动配合的内侧表面,所述防转动导向配合面为所述移动导向配合面。\n[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所述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手臂A上分别与所述手臂B两侧限位配合、保证所述手臂B的移动距离的两个移动限位部件,每个移动限位部件包括连接在手臂A上的固定件、与该固定件螺纹配合的限位件、与该限位件配合限制该限位件转动的止动件,所述限位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手臂B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一致,所述限位件限位端表面与所述手臂B限位配合。\n[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所述负压吸头转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该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直立连接在所述手臂B连接所述负压吸头的一端,该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并可驱动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n[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所述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手臂B连接所述负压吸头一端的U形支架、与该U形支架上下两端螺纹配合的上下限位件,该上下限位件的限位端表面与所述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限位配合部分相配合,保证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转动角度范围。\n[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所述负压吸头组件包括负压吸头和连接在负压吸头上侧的角度连接块,所述负压吸头组件通过该角度连接块与所述手臂B转动连接、与所述负压吸头转动机构连接。\n[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中,包括与所述手臂A连接并驱动所述手臂A升降移动或与所述手臂A连接并沿与所述手臂B移动方向横向相交的方向水平移动的移动机构。\n[0016]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其有益效果是:\n[0017] 1.实现了由机械手自动完成将膜片插入背光源组件半成品的插槽中的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n[0018] 2.装配质量不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质量稳定。\n附图说明\n[0019]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n[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膜机械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n[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膜机械手图1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二。\n[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膜机械手图1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n[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膜机械手图1实施例的主视图。\n[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膜机械手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n[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膜机械手图1实施例的左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6]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膜机械手包括手臂A6、手臂B2、负压吸头131、手臂B移动机构、手臂B导向机构、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负压吸头转动机构和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n[0027] 手臂B2的一端与手臂A6横向相交。手臂B2通过手臂B移动机构和手臂B导向机构与手臂A6移动导向连接,负压吸头131上侧与角度连接块132连接成负压吸头组件13,手臂B2的另一端下侧与负压吸头组件中的角度连接块132通过连接在手臂B2下侧的轴承座135、轴承134和轴133转动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负压吸头131上设置转动连接结构,可以直接将负压吸头131与手臂B2的转动连接。\n[0028] 在本实施例中,手臂B移动机构采用如下结构:手臂B移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7、支架8、浮动接头9(该浮动接头是现有产品,相当于联轴器,用于消除制造、安装误差,保护相关部件及使设备运行平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在保证制造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接头,如固定结构的接头等)和浮动接头连接板10,支架8连接在手臂A6上,汽缸或油缸7连接在支架8上,汽缸或油缸7的活塞杆轴线方向与手臂B导向机构(见下述)的导向方向相同,浮动接头9一端连接汽缸或油缸7的活塞杆、另一端连接浮动接头连接板10,浮动接头连接板10与手臂B2连接。连接汽缸或油缸7的活塞杆伸缩运动,驱动手臂B2沿手臂B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手臂B移动机构可以采用其他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例如,采用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将电机安装在手臂A6上、齿条安装在手臂B2上,或将电机安装在手臂B2上、齿条安装在手臂A6上,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端的齿轮与齿条啮合,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n[0029] 手臂B导向机构包括相互导向配合的导向件A和导向件B,导向件A和导向件B包括相互配合沿汽缸或油缸7的活塞杆轴线方向的移动导向配合面和防止手臂B2转动的防转动导向配合面。导向件A与手臂A6连接、导向件B与手臂B2连接,或导向件A与手臂B2连接、导向件B与手臂A6连接。\n[0030] 在本实施例中,手臂B导向机构采用如下结构:导向件A采用长条形导向件141,导向件B采用与该长条形导向件141相配合的带槽形的导向块14,移动导向配合面包括导向件141的两个相对的直立外侧表面和导向块14与导向件141的两个相对的直立外侧表面移动配合的内侧表面,这样,导向块14的内侧表面卡套在导向件141的外侧表面上导向配合,同时也实现了防止手臂B转动的目的,此时,防转动导向配合面即为移动导向配合面。本实施例采用两对相互配合的长条形导向件141和导向块1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采用一对相互配合的长条形导向件141和导向块14。\n[003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手臂B导向机构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导向件A采用带燕尾形导向槽或T形导向槽的长条形导向件,导向件B对应采用与该燕尾形导向槽或T形导向槽配合的燕尾形条状件或T形条状件,既实现了移动导向,又实现了防止手臂B2转动的目的。\n[0032] 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连接在手臂A上。该移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手臂B相配合实现手臂B的移动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采用如下结构:手臂B移动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手臂A6上分别与手臂B2两侧限位配合、保证手臂B2的移动距离的两个移动限位部件11、12。每个移动限位部件包括连接在手臂A6上的固定件122、与该固定件\n122螺纹配合的限位件123、与该限位件123配合限制该限位件转动的止动件124,限位件\n123的轴线方向与手臂B2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一致,限位件123的限位端表面与手臂B2限位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止动件124采用转动连接在固定件122的折边121上、端面与限位件123配合的螺栓。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123采用调节螺栓时,止动件124可以采用常用的螺栓止动结构,如螺母加止动垫片等。\n[0033] 负压吸头131或负压吸头组件(负压吸头131上侧与角度连接块132连接成组件)转动连接在手臂B2连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一端。负压吸头转动机构连接手臂B2与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该转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负压吸头的结构相配合或该转动限位机构的限位件与该负压吸头组件的结构相配合实现负压吸头组件的转动限位。\n[0034] 在本实施例中,负压吸头转动机构采用如下结构:负压吸头转动机构包括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1,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1直立连接在手臂B2连接负压吸头的一端,直线运动汽缸或油缸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连接负压吸头组件中的角度连接块132)并可驱动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负压吸头转动机构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采用采用电机驱动的齿轮加内齿圈机构,将电机安装在手臂B2上,将内齿圈安装在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上,内齿圈的圆心为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转动中心,齿轮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并与内齿圈啮合。\n[0035] 在本实施例中,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采用如下结构: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手臂B2连接负压吸头一端的U形支架4、与该U形支架4上下两端螺纹配合的上下限位件3、5,该上下限位件3、5的限位端表面与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限位配合部分相配合,保证该负压吸头或负压吸头组件的转动角度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负压吸头转动限位机构可以采用其他常用限位机构。\n[0036]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组膜机械手升降移动,可以设置与手臂A6连接并驱动手臂A6升降移动的移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移动机构的具体结构采用常用结构。为了实现组膜机械手沿手臂B2的移动方向的横向移动,可以设置与手臂A6连接、沿与手臂B2移动方向横向相交的方向水平移动的移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移动机构的具体结构采用常用结构。
法律信息
- 2018-03-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25J 9/08
专利号: ZL 201220037265.5
申请日: 2012.02.06
授权公告日: 2012.11.07
- 2012-11-0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3-12-31 | 2013-12-31 | | |
2 | | 2014-08-01 | 2014-08-01 | | |
3 | | 2013-12-31 | 2013-12-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