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装载结构件 |
申请号 | CN201310004756.9 | 申请日期 | 2013-01-06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514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D21/04 | IPC分类号 | B;6;5;D;2;1;/;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都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小胜则次,小林智己,石阪贤二,南馆康宽 |
代理机构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结构件,该装载结构件包括:放置物品的底板,支撑底板的支撑台,一对第一柱,一对第二柱,连接一对第二柱的第一梁,连接第一柱和第二柱的一对第二梁,以及支撑物品的远侧表面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台包括第一支撑件、竖直部分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放置在地板上并与地板平行地延伸,竖直部分直立在第一支撑件的端部处,第二支撑件与地板平行地从竖直部分的上端部延伸,第二支撑件具有悬臂结构,并且底板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所述一对第一柱和所述一对第二柱在第一柱和第二柱的下端部由支撑台的第一支撑件或竖直部分支撑的状态下直立。所述支撑构件在由支撑台的第二支撑件支撑的状态下直立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1.一种装载结构件,该装载结构件包括:
底板,物品放置在该底板上;
支撑台,该支撑台从所述底板的下方支撑所述底板,从而将所述底板提升到地板上方;
一对第一柱,这一对第一柱分别直立在所述装载结构件的近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
一对第二柱,这一对第二柱分别直立在所述装载结构件的远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
位于所述远侧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梁,所述第一梁将所述一对第二柱彼此连接;
一对第二梁,所述一对第二梁分别位于右侧和左侧并且从所述近侧向所述远侧延伸,每个所述第二梁将所述第一柱中的相应一个第一柱连接至所述第二柱中的相应一个第二柱;以及
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直立在使得该支撑构件不会朝向所述远侧伸出超过所述一对第二柱的远侧位置处,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物品的远侧表面;
其中,所述支撑台包括第一支撑件、竖直部分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放置在地板上并与地板平行地延伸,所述竖直部分直立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处,所述第二支撑件与地板平行地从所述竖直部分的上端部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悬臂结构,并且所述底板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柱和所述一对第二柱在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的下端部由所述支撑台的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竖直部分支撑的状态下直立;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在由所述支撑台的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状态下直立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其中,所述支撑台具有这样的构造,即:所述第一支撑件从所述远侧向所述近侧延伸,所述竖直部分直立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近侧端部处,并且所述第二支撑件在其近侧端部由所述竖直部分的上部支撑的状态下朝向所述远侧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通过由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侧端部支撑而直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结构件,该装载结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减震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结构件,该装载结构件包括左右一对振动阻尼器,这一对振动阻尼器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二柱并面向所述支撑构件的左外表面和右外表面,这一对振动阻尼器与所述左外表面和所述右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这一对振动阻尼器抑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侧端部的左右振动。
装载结构件\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结构件。\n背景技术\n[0002]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平6-156499号公报,例如公开了一种用于存放货物并允许另一搁架叠放在其上的搁架。该搁架包括放置货物的底部框架和连接至该底部框架的四个柱。为了存放用途,将在它们的底部框架上保持货物的多个搁架上下叠放。\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地吸收外部冲击的装载结构件。\n[000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装载结构件包括:底板,物品放置在该底板上;支撑台,该支撑台从所述底板的下方支撑所述底板,从而将所述底板提升到地板上方;一对第一柱,这一对第一柱分别直立在所述装载结构件的近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一对第二柱,这一对第二柱分别直立在所述装载结构件的远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位于所述远侧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梁,所述第一梁将所述一对第二柱彼此连接;一对第二梁,所述一对第二梁分别位于右侧和左侧并且从所述近侧向所述远侧延伸,每个所述第二梁将所述第一柱中的相应一个第一柱连接至所述第二柱中的相应一个第二柱;以及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直立在使得该支撑构件不会朝向所述远侧伸出超过所述一对第二柱的远侧位置处,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物品的远侧表面。所述支撑台包括第一支撑件、竖直部分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放置在地板上并与地板平行地延伸,所述竖直部分直立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处,所述第二支撑件与地板平行地从所述竖直部分的上端部延伸,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悬臂结构,并且所述底板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一对第一柱和所述一对第二柱在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的下端部由所述支撑台的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竖直部分支撑的状态下直立。所述支撑构件在由所述支撑台的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的状态下直立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n[0005] 根据第二方案的装载结构件,所述支撑台具有这样的构造,即:所述第一支撑件从所述远侧向所述近侧延伸,所述竖直部分直立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近侧端部处,并且所述第二支撑件在其近侧端部由所述竖直部分的上部支撑的状态下朝向所述远侧延伸。所述支撑构件通过由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侧端部支撑而直立。\n[0006] 根据第三方案的装载结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减震器。\n[0007] 根据第四方案的装载结构件包括左右一对振动阻尼器,这一对振动阻尼器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二柱并面向所述支撑构件的左外表面和右外表面,这一对振动阻尼器与所述左外表面和所述右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这一对振动阻尼器抑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侧端部的左右振动。\n[0008] 与装载结构件不具有包括第一支撑件、竖直部分和从该竖直部分延伸并具有悬臂结构的第二支撑件的支撑台的情况相比,根据第一方案的装载结构件会更有效地吸收外部冲击。\n[0009] 在根据第二方案的装载结构件中,与具有悬臂结构的第二支撑件在远侧、左侧或右侧被支撑的情况相比,用于插入和移除物品的开口的高度更不可能由于物品的插入和移除而变化。\n[0010] 在根据第三方案的装载结构件中,与装载结构件不包括减震器的情况相比,会更有效地防止支撑台由于物品的重量而过度变形。\n[0011] 在根据第四方案的装载结构件中,与装载结构件不包括振动阻尼器的情况相比,会更有效地防止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件由于过度振动而接触外部物品或者更有效地防止支撑台变形。\n附图说明\n[0012] 将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n[0013]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载结构件的运输搁架的立体图;\n[0014] 图2是移除了物品的运输搁架的立体图;\n[0015]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运输搁架的立体图,其中底板和顶板被移除;\n[0016] 图4A和图4B示出了带子的结构,其中图4A是带子的侧视图,图4B是带子的平面图;\n[0017] 图5是当从后下方看时运输搁架的立体图;\n[0018] 图6是运输搁架的前视图;\n[0019] 图7是运输搁架的右视图;\n[0020] 图8是运输搁架的平面图;\n[0021] 图9是安装有顶板的运输搁架的平面图;\n[0022] 图10是缠绕有带子的后框架的剖视图;\n[0023] 图11是示出了将运输搁架插入另一个运输搁架内的过程的平面图;以及[0024] 图12是以嵌套方式上下叠放的六个运输搁架的立体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5] 参照附图,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n[0026]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载结构件的运输搁架T的立体图。\n[0027] 图1中所示的运输搁架T既用作在集装箱等中运输物品MC时使用的运输搁架,还用作在物品MC存放在仓库等中时使用的存放搁架。典型地,放置在运输搁架T上的是工业产品。例如,物品MC是诸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之类的办公机器。物品MC通过图1中所示的运输搁架T的右侧放置在该运输搁架T上和从该运输搁架T移除。这里,将运输搁架T的放置和移除物品MC所经过的一侧称为近侧F,将与近侧F相反的一侧称为远侧B。还将背离/指向近侧F和指向/背离远侧B的方向统称为前后方向FB。将从运输搁架T的近侧F看时,位于运输搁架T的右侧一侧称为右侧R,位于其左侧的一侧称为左侧L。还将背离/指向左侧L和指向/背离右侧R的方向统称为左右方向LR。将运输搁架T的面向地板的一侧称为下侧D,并且将运输搁架T的竖直面向上的一侧称为上侧U。还将背离/指向上侧U和指向/背离下侧D的方向统称为上下方向UD。\n[0028] 运输搁架T是可重复使用的搁架。当将装有物品MC的运输搁架T运输到其目的地之后,不用将运输搁架T拆开而将物品MC从运输搁架T移除。然后将已经移除物品MC的运输搁架T返回到出发地(例如物品MC的制造厂家或仓库),并且用于输送另一物品。\n[0029] 运输搁架T的结构允许在容纳有物品MC的状态下将另一个具有相同结构的运输搁架T叠放在其上。多个运输搁架T根据存放空间(例如集装箱或仓库)的容量上下叠放。运输搁架T包括定位成围绕物品MC的四个柱3和4。当将多个运输搁架T上下叠放时,其中一个运输搁架T的柱3和4支撑叠放在其上的其它运输搁架(T)的载荷。物品MC利用带子9固定至运输搁架T,但不固定至柱3和4。\n[0030] 图2是移除了物品MC的运输搁架T的立体图。\n[0031] 运输搁架T包括底板1、支撑台2、前柱3、后柱4、后梁5、侧梁6、后框架7、顶板8和带子9。图2示出了移除了带子9(参见图3)的运输搁架T。\n[0032] 这里,前柱3是本发明的第一柱的示例,而后柱4是本发明的第二柱的示例。后梁5是本发明的第一梁的示例,而侧梁6是本发明的第二梁的示例。后框架7是本发明的支撑构件的示例,而带子9(参见图1)是本发明的带状构件的示例。\n[0033] 底板1是用于在上面放置物品MC(参见图1)的元件。底板1是由例如木材制成的大致矩形的平板。杆状带扣12附装至底板1以紧固其中一个带子9的端部(参见图1)。\n[0034] 支撑台2从底板1下方支撑底板1,从而底板1被提升到地板上方。支撑台2具有供未示出的手摇起重机或叉车的叉齿插入或移除的空间。叉齿可从近侧F、远侧B、左侧L或右侧R插入支撑台2或从支撑台2移除。\n[0035] 后框架7是支撑放置在底板1上的物品MC(参见图1)的远侧B表面的元件。后框架7在远侧B直立在支撑台2上。\n[0036] 顶板8是这样的构件,其在运输搁架T被使用时,在物品MC(参见图1)被容纳在该运输搁架T中时,从上方覆盖物品MC以保护物品MC不会掉落或者免受任何其它危险源。顶板8是由例如树脂制成的大致矩形平板。顶板8安装在侧梁6上。当运输搁架T不使用时,将顶板8从侧梁6移除并放置在底板1上。\n[0037]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运输搁架T的立体图,其中底板1和顶板8被从该运输搁架T移除。\n[0038] 底板1固定至支撑台2。尽管无论运输搁架T是否被使用,底板1都利用螺纹始终结合至支撑台2的上部,但图3及后续附图为了结构的可视性都示出了将底板1移除的状态。缓冲构件71附装至后框架7,从而插设在后框架7和物品MC之间。缓冲构件71是例如聚氨酯泡沫垫。缓冲构件71防止物品MC由于与后框架7接触而被损坏。缓冲构件71还减少了冲击的传递。然而,为了使得后框架7清晰可见,在图3中仅仅以虚线示出了缓冲构件71的位置。\n[0039]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用作减震器的的隔振橡胶件25安装在支撑台2上,以协助支撑台2支撑物品MC的载荷。隔振橡胶件25根据容纳在运输搁架T中的物品MC的重量而附装至运输搁架T或从运输搁架T移除。隔振橡胶件25的布置位置可以根据物品MC的重量和形式而改变。减震器的材料的示例除了橡胶之外还包括诸如聚氨酯泡沫之类的材料。下面将详细描述隔振橡胶件25。\n[0040] 图3示出了附装至运输搁架T的三个带子9。这三个带子9中的一个带子9附装至底板1的带扣12。如图1中所示,当运输搁架T处于使用中时,附装至底板1的带子9从物品MC的底部跨过物品MC的前表面和上表面延伸至后框架7(图3)的外侧(后侧),从而缠绕物品MC。\n其余两个带子9的端部被附装至后框架7。如图1中所示,当运输搁架T处于使用中时,带子9从物品MC的后侧跨过物品MC的右表面、前表面和左表面延伸,从而缠绕物品MC。\n[0041] 图4A和图4B示出了每个带子9的结构。图4A是带子9的侧视图,图4B是带子9的平面图。\n[0042] 这三个带子9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每个带子9的大部分都由织物制成,在每个带子9的端部附装有环形带扣91。在每个带子9的一个表面上布置有钩环紧固件的环92和钩环紧固件的钩93,环92和钩93间隔开。每个带子9的全长X1比可能放置在运输搁架T上的物品MC的外周(一圈)长。带子9的全长X1足以应对例如大型打印机的尺寸,并且为例如大约\n2680mm。带子9的宽度Y1为大约200mm。如图1中所示,围绕物品MC缠绕的带子9在它们的带扣\n91处被向回折叠(参见图4),并且当环92和钩93结合至彼此时,物品MC通过带子9被紧固并固定至后框架7和支撑台2。每个带子9的最厚部分(环92和钩93布置在该部分处)的厚度Z1为大约5mm。\n[0043] 图5是从后下方看时的运输搁架T的立体图。图6是运输搁架T的前视图。图7运输搁架T的右侧视图。图8是运输搁架T的平面图。为了使得结构清晰可见,图5至图8示出了顶板8和带子9被移除的运输搁架T。图5和图6示出了底板1也被移除的运输搁架T。图7以虚线示出了物品MC和底板1。\n[0044] 参照图3和图5至图8,将进一步描述运输搁架T的结构。运输搁架T的支撑台2、前柱\n3、后柱4、后梁5、侧梁6和后框架7由诸如铁之类的金属制成的杆状物形成。更具体地说,这些元件通过用焊接或其它方式将铁管结合在一起而形成。\n[0045] 支撑台和后框架的结构\n[0046] 现在描述支撑台2和后框架7的结构。支撑台2包括三个第一支撑件21(21a、21b和\n21c)、三个竖直部分22(22a、22b和22c)和三个第二支撑件23(23a、23b和23c)。首先,将描述构成支撑台2的左侧L形区段的第一支撑件21a、竖直部分22a和第二支撑件23a。第一支撑件\n21a放置在布置运输搁架T的地板(未示出)上并与地板平行地从远侧B向近侧F延伸。竖直部分22a固定至第一支撑件21a的近侧F端部并直立在第一支撑件21a的该端部处。第二支撑件\n23a的近侧F端部固定至竖直部分22a的上端部,并且第二支撑件23a从竖直部分22a的上端部开始与地板平行地从近侧F向远侧B延伸。底板1固定至第二支撑件23a的上部。第一支撑件21a、竖直部分22a和第二支撑件23a被布置成共同形成横卧的U形。第二支撑件23a是由竖直部分22a的上端部支撑的悬臂。第一支撑件21c、竖直部分22c和第二支撑件23c构成了支撑台2的与左侧区段具有相同构造的右侧R区段。第一支撑件21b、竖直部分22b和第二支撑件23b构成了支撑台2的位于左侧L和右侧R之间的中间区段,该中间区段具有与左侧区段相同的构造。\n[0047] 一对前柱3通过被支撑台2支撑而在近侧F的左侧L和右侧R直立在支撑台2上。一对后柱4通过被支撑台2支撑而在远侧B的左侧L和右侧R直立在支撑台2上。更具体地说,在这一对前柱3当中,左侧L前柱3的下侧D端部固定至竖直部分22c并固定至左侧L第一支撑件\n21a的近侧F端部。右侧R前柱3的下侧D端部固定至竖直部分22c并固定至右侧R第一支撑件\n21c的近侧F端部。\n[0048] 向上侧U竖直直立的纵梁24附装至包括左第一支撑件21a和右第一支撑件21c在内的三个第一支撑件21a、21b和21c的远侧B端部。纵梁24将第一支撑件21a、21b和21c的远侧B端部连接在一起。纵梁24比底板1更靠近远侧B布置。直立纵梁24的最高点位于底板1上方。\n一对后柱4的下端固定至纵梁24的上部。在下文中,将形成支撑台2的左区段、右区段和中间区段的元件统称为第一支撑件21、竖直部分22和第二支撑件23。\n[0049] 后框架7固定至第二支撑件23a、23b和23c的远侧B端部,并且基本竖直地直立在该端部处。后梁7包括多个管,这些管相互固定并且被布置成形成与前后方向FB基本垂直相交的平坦平面。\n[0050] 如图7所示,支撑台2的第二支撑件23支撑物品MC,其中底板1位于第二支撑件23与物品MC之间,后框架7支撑物品MC,其中缓冲构件71(参见图3)介于后框架7与物品MC之间。\n利用带子9将物品MC保持在第二支撑件23和后框架7上。第二支撑件23和后框架7用作由竖直部分22的上端部支撑的悬臂。后框架7由支撑台2支撑。通过该结构,当运输搁架T受到诸如冲击之类的外力时,支撑台2的第一支撑件21、竖直部分22和第二支撑件23弹性变形,并且保持物品MC的第二支撑件23和后框架7独立于位于地板上的第一支撑件21移动。更具体地说,第二支撑件23和后框架7移动,从而围绕竖直部分22在有限角度范围内在上下方向UD和左右方向LR上旋转。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运输搁架T中,外部冲击被第一支撑件\n21、竖直部分22和第二支撑件23的弹性变形吸收。这样,与运输搁架T不具有悬臂结构的情况相比,运输搁架T向物品MC传递的冲击更小。因而,运输搁架T还可用于例如物品MC的集装箱运输。\n[0051] 冲击还被由金属制成的第一支撑件21、竖直部分22和第二支撑件23的弹性变形吸收。由于金属比橡胶材料具有更大的弹性模量,因此与运输搁架T仅具有例如橡胶制成的减震器的情况相比,运输搁架T的第二支撑件23和后框架7(因而物品MC)移动(或移位)的距离更小。特别地,与代之使用由例如橡胶制成的减震器的情况相比,更不容易在左右方向LR上发生过度移动(移位)。\n[0052] 隔振橡胶件25(参见图7)插设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3之间。隔振橡胶件\n25补充支撑物品MC的载荷或在上下方向UD上的载荷。与运输搁架T不包括隔振橡胶件25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运输搁架T更可能防止第一支撑件21、竖直部分22和第二支撑件23过度变形和振动。\n[0053] 在后框架7的左侧L和右侧R布置有一对振动阻尼器41。每个振动阻尼器41都通过将金属板弯折成L形而形成,并且布置成面向后框架7的左外表面或右外表面,其中在其自身与所述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振动阻尼器41分别固定至后柱4。振动阻尼器41抑制第二支撑件23的远侧B端部的左右LR振动。这防止了后框架7和第二支撑件23由于过度振动而与外部物品接触,或者防止支撑台2变形。\n[0054] 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运输搁架T中,竖直部分22布置在支撑台2的近侧F,并且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3的近侧F端部固定至竖直部分22。换言之,包括第二支撑件\n23的悬臂由布置在运输搁架T的近侧F的竖直部分22支撑。当将物品MC放置在运输搁架T上或从运输搁架T移除时,第二支撑件23的竖直位置(取向)根据物品MC的重量变化而变化。这里,由于包括第二支撑件23的悬臂在运输搁架T的近侧F被支撑,所以第二支撑件23距离地板的高度在近侧F的变化程度比在远侧B小。因而,底板1在近侧F的高度(通过近侧F将物品MC放置在运输搁架T上或从运输搁架T移除)的变化程度比该悬臂在远侧B、左侧L或右侧R被支撑的情况下都小。这便于将物品MC放置在运输搁架T上和从运输搁架T移除。根据容纳在运输搁架T中的物品MC的重量,第二支撑件23在远侧B比在近侧F向下移动更大的距离。这样,物品MC的载荷更可能作用在布置有后框架7并且与放置和移除物品MC所经过的近侧F相反的远侧B上。因而,相比于悬臂在远侧B、左侧L或右侧R被支撑的情况,物品MC被更稳定地放置。\n[0055] 支柱和梁的结构\n[0056] 将描述运输搁架T的外框架的结构。\n[0057] 在运输搁架T中,前柱3和后柱4布置在与物品MC的四个角部对应的位置处(参见图\n1),并且后梁5和侧梁6布置在物品MC上方。前柱3、后柱4、侧梁6、后梁5、第一支撑件21和纵梁24构成了外框架结构件E,该外框架结构件E形成了运输搁架T的轮廓。\n[0058] 所述一对前柱3分别布置在支撑台2的近侧F的左右部分处,并且在上下方向UD上笔直地延伸。这一对前柱3通过由支撑台2的第一支撑件21和竖直部分22支撑而直立。\n[0059] 所述一对后柱4分别布置在支撑台2的远侧B的左右部分处,并且在上下方向UD上笔直地延伸。这一对后柱4通过由第一支撑件21经由支撑台2的纵梁24支撑而直立。更具体地,后柱4直立在纵梁24上,而纵梁24直立在第一支撑件21的远侧B端部处。\n[0060] 后梁5布置在远侧B并在左右方向LR上延伸。后梁5将所述一对后柱4彼此相连。后梁5固定至这一对后柱4的上部。后梁5的两个端部在左右方向LR上伸出超过这一对后柱4。\n[0061] 侧梁6的前端部固定至前柱3的上部,并且侧梁6朝向远侧B延伸。侧梁6的后端部分别固定至后梁5的左右端。这样,侧梁6借助于后梁5的左右端固定至后柱4。\n[0062] 尺寸关系\n[0063] 现在描述运输搁架T的各部分的尺寸。图6和图8示出了表示各部分的尺寸的尺寸线。图9是安装有顶板8的运输搁架T的平面图。在该图中,J1表示一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J2表示一对侧梁6的外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J3表示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J4表示一对侧梁6的内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J5表示一对后柱4的外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J6表示一对后柱4的内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J7表示后框架7在左右方向LR上的外部尺寸,J8(参见图\n8)表示底板1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而J9(参见图9)表示顶板8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n[0064]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运输搁架T的一对后柱4定位成在从前侧观察时比一对前柱3更靠内,如图6中所示。换言之,一对后柱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5小于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而且,一对侧梁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4大于一对后柱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5,但是小于一对前柱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n[0065] 纵梁24在左右方向LR上的尺寸小于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底板1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J8基本等于纵梁24在左右方向LR上的尺寸。这样,底板1的宽度J8小于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后框架7在左右方向LR上的外部尺寸J7小于一对后柱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5。另外,后框架7布置成在左右方向LR上以及朝向远侧B不伸出超过该对后柱4。\n[0066] 具体地说,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运输搁架T中,满足关系式J1>J2>J3>J4>J5>J6>J7。\n[0067] 图8示出了从上方观看时的运输搁架T。在图8中,运输搁架T的底板1的左右侧缘在侧梁6后方由虚线示出。底板1具有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J8,当从上方观察运输搁架T时,该宽度J8小于运输搁架T的外框架结构件E(不包括底板1)的外部尺寸。底板1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LR上不伸出超过外框架结构件E。外框架结构件E中所包括的前柱3布置在底板1的近侧F的左右部分处。底板1的宽度J8小于一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1。外框架结构件E中所包括的纵梁24布置成比底板1更接近远侧B。底板1的宽度J8基本等于纵梁24在左右方向LR上的尺寸。换言之,底板1的宽度J8小于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n[0068] 顶板8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J9(参见图9)小于一对侧梁6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2,但是大于一对侧梁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4。顶板8的宽度J9小于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n[0069]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1在运输搁架T中在左右方向LR上是最大的。优选地,一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1在从大约700mm(含700mm)到大约800mm(含800mm)的范围内。\n[0070] 当一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1为大约700mm或更大并且每个前柱3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为大约30mm时,运输搁架T能够容纳宽度在大约640mm以下的打印机。海运中最广泛使用的集装箱为40英尺集装箱(标准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的内部尺寸为大约12米长,2.34米宽,2.34米高。如果运输搁架T在左右方向LR上的最大尺寸为大约800mm或更小,则一对侧梁6之间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2为大约760mm。这样,三个运输搁架T可成行并排地容纳在宽度为大约2.34米的40英尺集装箱中。这里,最大尺寸为800mm,其三倍为2.4m,这超过了集装箱的宽度。然而,通过使其中一个运输搁架T在前后方向FB上偏移从而使得三对前柱3彼此不对齐,能够将三个运输搁架T成行地并排布置,每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是运输搁架T在左右方向LR上的最大距离。然而,由于成行并排布置在集装箱中的三个运输搁架T中的一个已经在前后方向FB上偏移,因此上述布置对运输搁架T应该装载到集装箱中或从集装箱卸载的顺序带来了限制。这里,如果一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1(即,运输搁架T的最大尺寸)为770mm或更小,则可以避免该限制。\n[0071] 可在集装箱中容纳高度不超过2.34m的运输搁架T。如果高度不超过1.1m,则能够将两个运输搁架T上下叠放。\n[0072] 下面将示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运输搁架T的各部分的尺寸示例,但运输搁架T的各部分的尺寸并不限于这些示例。\n[0073] 一对前柱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1:800mm\n[0074] 一对侧梁6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2:760mm\n[0075] 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740mm\n[0076] 一对侧梁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4:700mm\n[0077] 一对后柱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5:690mm\n[0078] 一对后柱4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6:570mm\n[0079] 后框架7的外部尺寸J7:560mm\n[0080] 底板1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J8:720mm\n[0081] 顶板8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J9:720mm\n[0082] 每个前柱3在左右方向LR上的尺寸为30mm,每个后柱4在左右方向LR上的尺寸为\n60mm。另外,下面示出在上下方向UD和前后方向FB上的尺寸的示例。\n[0083] 总高H1:1320mm\n[0084] 从地板到底板1的上表面的高度H2:133mm\n[0085] 从底板1的上表面到后框架7的最高点的高度H3:900mm\n[0086] 支撑台2的每个第一支撑件21与相应的第二支撑件23之间的间隙H4(当没有承载物品MC时,参见图7):55mm\n[0087] 总长K1:950mm\n[0088] 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运输搁架T中,前柱3和后柱4在上下方向UD上延伸。这样,当将具有相同结构的不同运输搁架T叠放在该运输搁架T的顶部时,该运输搁架T从下方支撑所述不同运输搁架T。因而,均放置有物品MC的多个运输搁架T能够根据存放空间的容量而被上下叠放。\n[0089] 既固定至底板1又固定至后框架7的物品MC由形成悬臂结构的第二支撑件23支撑。\n这样,物品MC独立于构成外框架结构件E的前柱3、后柱4、后梁5、侧梁6和第一支撑件21移动。这样,与运输搁架T不具有悬臂结构的情况相比,运输搁架T传递给物品MC的外部冲击更少。\n[0090] 当从上方观看运输搁架T时,放置有物品MC的底板1在左右方向LR上的尺寸J8小于运输搁架T的外框架结构件E(不包括底板1)的外部尺寸。底板1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LR上不伸出超过外框架结构件E。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运输搁架T撞上外部物品时,防止了底板1被外部物品直接撞击。用于固定物品MC的后框架7在左右方向LR上的外部尺寸J7小于一对后柱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J5,后框架7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或朝向远侧B都不伸出超过一对后柱4。因而,防止了后框架7被外部物品直接撞击。\n[0091] 空置的运输搁架\n[0092] 已经在目的地移除了物品MC的空置运输搁架T返回到出发地以重复使用,或者存放在某处。在这种情况下,运输搁架T的顶板8被从侧梁6移除并放置在底板1上以被容纳在运输搁架T中。\n[0093] 顶板8在左右方向LR上的宽度J9(图9)大于一对侧梁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4,但是小于一对前柱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J3。因而,当运输搁架T处于使用中时,顶板8安装在一对侧梁6上。当运输搁架T不使用时,通过将顶板8从近侧F经过一对前柱3之间的空间插入运输搁架T内而将顶板8安放在底板1上。\n[0094] 带子9围绕后框架7缠绕以便存放。\n[0095] 图10是缠绕有带子9的后框架7的剖视图。\n[0096] 带子9围绕后框架7缠绕多次。后框架7直立成在其自身与每个后柱4之间具有间隙G1。间隙G1具有这样的尺寸,即能够容纳围绕后框架7缠绕的带子9。当例如后框架7的外部尺寸J7(参见图6)为大约560mm并且带子9的全长X1(参见图4)为大约2680mm时,带子9围绕后框架7缠绕几乎三圈。当带子9的最厚部分的厚度Z1(参见图4)为大约5mm时,带子9的三个重叠层的最大厚度为大约15mm。这样,大约为20mm或更大的间隙G1能够容纳围绕后框架7缠绕的带子9。大约为25mm或更大的间隙G1能够以足够的空间余量容纳带子9。大约为30mm或更小的间隙G1允许后框架7的外部尺寸J7大到足以支撑物品MC。\n[0097] 为了统一运输多个空置的运输搁架T,以嵌套方式将多个运输搁架T上下叠放。具体地说,将第一运输搁架T插入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二运输搁架T内。当将第一运输搁架T插入第二运输搁架T中时,第一运输搁架T的支撑台2被安放在第二运输搁架T的底板1上(更具体地说,安放在置于第二运输搁架T的底板1上的顶板8上)。也就是说,第一运输搁架T被一直提升到高于安装在第二运输搁架T的支撑台2上的底板和顶板8上方的位置,并且从近侧F向远侧B插入第二输送搁架T。在使带子9围绕相应的后框架7缠绕的状态下将多个运输搁架T上下叠放。\n[0098] 图11是将一个运输搁架插入到另一个运输搁架中的过程的平面图。图11示出了两个运输搁架T1和T2。运输搁架T1和T2具有在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相同结构,并且具有相同取向。图11示出了将位于图11的下侧的运输搁架T2提升并插入到位于图11的上侧的运输搁架T1内的过程。\n[0099] 在每个运输搁架T1和T2中,一对后柱4的外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小于一对侧框架6的内表面之间在左右方向LR上的距离。这样,图11的下侧的运输搁架T2的一对后柱4穿过图11的上侧的运输搁架T1的一对侧梁6之间的空间,朝向图11的上侧的运输搁架T1的远侧B移动。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每个运输搁架T(T1和T2)中,后框架7都直立在位于远侧B的支撑台2上(参见图3)。这样,位于图11的上侧的运输搁架T1的后框架7不会阻挡位于图11的下侧的运输搁架T2插入运输搁架T1。因而,运输搁架T(T1和T2)能够以嵌套方式上下叠放。\n[0100] 图12是示出了以嵌套方式上下叠放的六个运输搁架的立体图。\n[0101] 多个运输搁架T可如图12中所示那样以嵌套方式上下叠放。当在使用之后将运输搁架T回收时,运输搁架T存放在比运输搁架T被用来运输物品MC时占据的空间小的存放空间内。运输搁架T用作运输搁架和存放搁架。而且,运输搁架T在使用之后被回收时占据更小的存放空间。这降低了运输和存放成本。如图12中所示,多个运输搁架T在顶板8分别置于底板1上的状态下上下叠放。\n[0102] 尽管图12示出了其中叠放六个运输搁架的示例,但可以以嵌套方式将任何可行数量的运输搁架上下叠放。\n[0103]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在左右方向LR上两端均伸出超过一对后柱4的后梁5描述为本发明的第一梁的示例,并且将分别借助于后梁5的左右端部固定至一对后柱4的一对侧梁6描述为本发明的一对第二梁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这一对第二梁可以直接固定至这一对后柱4。\n[0104]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通过组合多个管形成的后框架7描述为本发明的支撑构件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示例,也可以由例如板来制成。\n[0105]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由织物制成并具有钩环紧固件的带子9描述为本发明的带状构件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示例。带状构件的示例包括橡胶带和具有钩而不是钩环紧固件的带。带状构件的宽度不必像带子的宽度那样大,还可以像绳线的宽度那样小。\n[0106] 为了图示和描述之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其目的并非穷举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此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而想到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设想的具体应用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法律信息
- 2018-12-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5D 21/04
专利号: ZL 201310004756.9
申请日: 2013.01.06
授权公告日: 2016.09.21
- 2016-09-21
- 2015-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D 21/04
专利申请号: 201310004756.9
申请日: 2013.01.06
- 2013-10-3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4-06-07
| | |
2
| | 暂无 |
2004-11-16
| | |
3
| | 暂无 |
2006-03-17
| | |
4
| | 暂无 |
2008-08-2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