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蓝莓育苗方法 |
申请号 | CN201310555042.7 | 申请日期 | 2013-11-1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44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IPC分类号 | A01H4/00;A01G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大连爱思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登沙***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大连爱思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大连爱思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翠萍;王琳;李祥英;宋云 |
代理机构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龙锋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育苗方法,主要包括的步骤有组织培养扩繁、室内生根、棚内生长和大田炼苗,通过配制两种不同的培养基,一种是WPM正常培养基,一种是激素培养基,使得种苗在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快速获得大量的蓝莓种苗,繁殖系数高,减少育苗耗时。使用本发明的蓝莓育苗方法,可使蓝莓种苗繁育时间比国内同期缩短半年以上,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保证了种苗的纯度和优良根系,植株定植后长势良好,结果率比扦插蓝莓苗提高10%以上,可完善国内蓝莓组培快繁流程和工厂化育苗体系,加快蓝莓的工厂化育苗和商品化建设。
1.一种蓝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组织培养扩繁:
A.配制培养基:配制两种不同的培养基,一种是WPM正常培养基,另一种是激素培养基,即在WPM正常培养基中加激素;所述激素为玉米素,用量为每升WPM加 1.5-3mg的玉米素;
B. 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蓝莓种苗在超净工作台中转接;
C. 培养室内培养:条件是温度为23-27℃,光照时间为16h;先在激素培养基中培养
1-1.5个月,再转接到WPM正常培养基中培养1.5-2个月;
(2)室内生根:将蓝莓种苗剪成3-5cm小段,蘸取生根剂溶液,扦插到生根基质中,并将完成生根操作的蓝莓种苗放置在温度22-27℃,光照时间16h的环境中,配以水肥管理1-2个月;所述生根剂溶液为ABT-1号生根粉溶液,浓度为0.3g/L-0.8g/L;
(3)棚内生长:将生根良好的种苗,先移到棚内驯化1-2个月,然后移栽到营养钵中,配以水肥管理,管理时间2-3个月;
(4)大田炼苗:将健壮、无病虫害,根系长满营养钵的小苗转移到营养袋中,配以水肥管理,直到成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基质为碎苔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钵的尺寸为
10cm*10cm-12cm*12cm,营养钵中装有草炭土、珍珠岩与园土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袋的尺寸为
15cm*15cm-25cm*25cm,营养袋中装有松树皮、草炭土与园土的混合物及底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蓝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肥为缓释肥或控释肥。
一种蓝莓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的植物育苗方法,具体来说是蓝莓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橘、蓝浆果,为杜鹃花科越橘属(Vaccinium. )植物,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蓝莓低糖、低脂肪、抗氧化能力列所有果品、蔬菜之首,具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果树树种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蓝莓、树莓、沙棘、酸枣等因具有独特风味及营养保健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被列入世界第三代水果的行列,作为第三代果品,蓝莓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美国、智利、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它的生产早已进入产业化栽培阶段。
[0003] 而在我国,由于苗木供应不足,目前栽培面积还相当有限。一方面传统的扦插技术存在繁殖系数低、生根难、繁殖规模受限及生产出的苗木在生长势、果实品质等方面较差等缺点,一时还无法成为蓝莓繁育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虽然有些公司已经采用用材少、繁殖系数高的蓝莓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但由于材料所限,也存在育苗周期长,苗木质量层次不齐等问题,致使蓝莓产业发展缓慢,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市场上苗木需求量大,生产发展快速等问题,加快蓝莓的工厂化育苗和商品化建设,本发明通过调控蓝莓繁育过程中的激素水平、温度、光照控制,完善蓝莓种苗生产体系,加速蓝莓育苗进程。
[0005]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组织培养扩繁
[0007] A.配制培养基:配制两种不同的培养基,一种是WPM正常培养基,另一种是激素培养基,即在WPM正常培养基中加激素;
[0008] B.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蓝莓种苗在超净工作台中转接;
[0009] C.培养室内培养:条件是温度为23-27℃,光照时间为16h;先在激素培养基中培养1-1.5个月,再转接到WPM正常培养基中培养1.5-2个月;
[0010] (2)室内生根:将蓝莓种苗剪成3-5cm小段,蘸取生根剂溶液,扦插到生根基质中,并将完成生根操作的蓝莓种苗放置在温度22-27℃,光照时间16h的环境中,配以适当的水肥管理1-2个月,适当的水肥是指肥料控释肥每株0.3-0.8克,水分根据季节、天气以及蒸发量而确定每日浇灌水量;
[0011] (3)棚内生长:将生根良好的种苗,先移到棚内驯化1-2个月,待其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后,移栽到营养钵中,配以适当的水肥管理,管理时间2-3个月;
[0012] (4)大田炼苗:将健壮、无病虫害,根系长满营养钵的小苗转移到营养袋中,配以适当的水肥管理,管理时间3-4个月,适当的水肥是指肥料控释肥每株0.3-0.8克,水分根据季节、天气以及蒸发量而确定每日浇灌水量。
[0013] 本发明中所述激素为玉米素,用量为每升WPM加 1.5-3mg的玉米素。
[0014] 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剂溶液为ABT-1号生根粉溶液,浓度为0.3g/L-0.8g/L。
[0015] 本发明中生根基质优选为碎苔藓。
[0016] 本发明中所述营养钵的尺寸为10cm*10cm-12cm*12cm,营养钵中装有草炭土、珍珠岩和园土的混合物。
[0017] 本发明中所述营养袋的尺寸为15cm*15cm-25cm*25cm,营养袋中装有松树皮、草炭土与园土的混合物,同时营养袋中施有底肥,底肥优选为缓释肥或控释肥。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蓝莓育苗生产体系,可使蓝莓种苗繁育时间比国内同期缩短半年以上,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保证了种苗的纯度和优良根系,植株定植后长势良好,结果率比扦插蓝莓苗提高10%以上,可完善国内蓝莓组培快繁流程和工厂化育苗体系,加快蓝莓的工厂化育苗和商品化建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0020] 将长势良好的蓝莓组培种苗转接到WPM+2mg/LWPM Zeatin的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培养1个月后,再转接到WPM培养基中,繁殖系数可达到8,放到培养室中继续培养1.5个月,连续转接3次,待种苗叶片较大、茎部粗壮时,使用ABT-1生根剂进行生根,放在人工控制光照、温度(为23℃,光照时间为16h)的生根室中管理2个月,待根系长约5厘米,植株长势良好时,移到驯化室中驯化1个月,然后移栽到暖棚内的营养钵中,生长2个月后,待根系长满整个营养钵,营养钵的尺寸为10cm*10cm,植株高度大于1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炼苗区的营养袋中,营养袋的尺寸为15cm*15cm,生长3个月,即可获得粗壮、健壮的蓝莓种苗,繁育时间比现有繁育水平缩短了半年以上,且种苗健壮、无病毒感染,由于是组培育苗,根系发育良好,有效的达到了前述发明目的。
[0021] 实施例2:
[0022] 将长势良好的蓝莓组培种苗转接到WPM+3mg/LWPM Zeatin的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培养1.5个月后,再转接到WPM培养基中,繁殖系数可达到6,放到培养室中继续培养2个月,连续转接2次,待种苗叶片较大、茎部粗壮时,使用ABT-1生根剂进行生根,放在人工控制光照、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6h)的生根室中管理3个月,待根系长约4厘米,植株长势良好时,移到驯化室中驯化2个月,然后移栽到暖棚内的营养钵中,生长3个月后,待根系长满整个营养钵,营养钵的尺寸为12cm*12cm,植株高度大于10厘米时,移栽到大田炼苗区的营养袋中,营养袋的尺寸为20cm*20cm,生长4个月,即可获得粗壮、健壮的蓝莓种苗,繁育时间比现有繁育水平缩短了半年以上,且种苗健壮、无病毒感染,由于是组培育苗,根系发育良好,有效的达到了前述发明目的。
[0023] 实施例3:
[0024] 将长势良好的蓝莓组培种苗转接到WPM+1.5mg/LWPM Zeatin的培养基中,在培养室培养1个月后,再转接到WPM培养基中,繁殖系数可达到7,放到培养室中继续培养2个月,连续转接2次,待种苗叶片较大、茎部粗壮时,使用ABT-1生根剂进行生根,放在人工控
法律信息
- 2020-10-3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H 4/00
专利号: ZL 201310555042.7
申请日: 2013.11.11
授权公告日: 2015.08.12
- 2015-08-12
- 2014-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H 4/00
专利申请号: 201310555042.7
申请日: 2013.11.11
- 2014-03-0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