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定型冷却装置 |
申请号 | CN202123144886.1 | 申请日期 | 2021-12-1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IPC分类号 | B;2;9;C;4;5;/;7;2;;;B;2;9;L;3;1;/;5;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揭阳市越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揭阳市揭阳空港经济区西寨村工业区(乌石洋田片)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揭阳市越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揭阳市越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林浩勤;林旭平 |
代理机构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定型冷却装置,包括温控器、侧板、输送机构、传动机构和起伏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电机和传动辊,两根传动辊可转动地设于两块侧板之间;起伏机构包括壳体、滑动板、转轴和第一齿轮,壳体置于输送带内侧,转轴可转动地置于壳体内,两块滑动板位于转轴两侧,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以提供使转轴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的驱动力;温控器设置在输送机构的顶部。滑动板的顶部反复将输送带顶起和下放,使得上方的鞋底底部能够暂时与输送带分离,从而使得温控器制造的冷温能够有效的传递到鞋底底部,有利于使鞋底整体的冷却均匀,防止鞋底变形,并且能够防止鞋底与传送带表面发生粘连。
1.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器(1)、侧板(2)、输送机构(3)、传动机构(4)和起伏机构(5);
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31)、电机(32)和传动辊(33),两根所述传动辊(33)可转动地设于两块侧板(2)之间并分别位于两侧板(2)的两端,所述输送带(31)套置于两传动辊(33)外侧,其中一根传动辊(33)的一端驱动连接有电机(32);
所述起伏机构(5)包括壳体(51)、滑动板(52)、转轴(53)和第一齿轮(54),所述壳体(51)置于输送带(31)内侧且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连接,所述壳体(51)具有内腔且上方敞口,所述转轴(53)可转动地置于壳体(51)内,两块带有齿条的所述滑动板(52)可上下滑动地置于壳体(51)内并分别位于转轴(53)两侧,所述转轴(53)上设有能与滑动板(52)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54);
所述传动机构(4)与转轴(53)传动连接以提供使转轴(53)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的驱动力;
所述温控器(1)设置在输送机构(3)的顶部且温控器(1)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温控器(1)的一侧设有能调节温控器(1)温度变化的控制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有所述电机(32)的一根传动辊(33)远离电机(32)的一端设有贯穿侧板(2)的转块(34),所述转轴(53)的一端向外贯穿转块(34)所在的一侧侧板(2)且该穿出端设有第二齿轮(55),所述转块(34)所在的侧板(2)外侧设有导向条(21),所述导向条(21)位于第二齿轮(55)底部;
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传动齿条(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转块(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沿垂直于转块(34)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连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与传动齿条(4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条(43)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条(21)上并与第二齿轮(55)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伏机构(5)设置有多个并沿输送带(31)输送方向均匀排布,每个所述起伏机构(5)的转轴(53)均通过第二齿轮(55)与传动齿条(4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板(52)的顶部均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辊(521),每根所述转动辊(521)的长度均与输送带(31)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1)采用网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1)沿输送带(31)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控制器(11)能分别控制每个温控器(1)的温度。
定型冷却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定型冷却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鞋底的制作一般为注塑成型,刚热注塑完成的鞋底温度较高,形状没有完全固定,需要进行充分冷却以保持外型。现目前常规的鞋底定型冷却装置,主要结构为传送带,并在输送路径上设置有温控组件,传送带不断输送待冷却的鞋底并通过温控组件进行降温冷却。但是此类装置在冷却鞋底的过程中,鞋底底部与传送带表面大面积接触,温控组件难以对鞋底底部进行有效冷却,使得鞋底底部的冷却速度相较其他部位较慢,导致鞋底整体冷却不均匀,进而导致鞋底在冷却过程中易变形,且鞋底长时间与传送带表面静止接触,易与传送带表面发生粘连。\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定型冷却装置,以解决现目前常规的鞋底定型冷却装置在冷却鞋底的过程中,鞋底底部与传送带表面大面积接触导致温控组件难以进行有效冷却,导致鞋底整体冷却不均匀,进而导致鞋底在冷却过程中易变形,且鞋底长时间与传送带表面静止接触,易与传送带表面发生粘连的问题。\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型冷却装置,包括温控器、侧板、输送机构、传动机构和起伏机构;\n[0006]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电机和传动辊,两根所述传动辊可转动地设于两块侧板之间并分别位于两侧板的两端,所述输送带套置于两传动辊外侧,其中一根传动辊的一端驱动连接有电机;\n[0007] 所述起伏机构包括壳体、滑动板、转轴和第一齿轮,所述壳体置于输送带内侧且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连接,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且上方敞口,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置于壳体内,两块带有齿条的所述滑动板可上下滑动地置于壳体内并分别位于转轴两侧,所述转轴上设有能与滑动板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n[0008] 所述传动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以提供使转轴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的驱动力;\n[0009] 所述温控器设置在输送机构的顶部且温控器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温控器的一侧设有能调节温控器温度变化的控制器。\n[001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型冷却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将鞋底置于输送带上进行输送,通过控制器调节温控器出风口处的温度以对输送带上的鞋底进行冷却降温,在此过程中,传动机构控制转轴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以驱使两块滑动板反复进行上下滑动,进而使滑动板的顶部反复将输送带顶起和下放,使得上方的鞋底底部能够暂时与输送带分离,从而使得温控器制造的冷温能够有效的传递到鞋底底部,有利于使鞋底整体的冷却均匀,防止鞋底变形,并且通过起伏机构将鞋底底面与输送带暂时分离,能够防止鞋底长时间与传送带表面静止接触导致的鞋底与传送带表面发生粘连。\n[0011] 进一步的,连接有所述电机的一根传动辊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贯穿侧板的转块,所述转轴的一端向外贯穿转块所在的一侧侧板且该穿出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转块所在的侧板外侧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位于第二齿轮底部;\n[0012]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传动齿条,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转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沿垂直于转块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齿条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条上并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借助电机的驱动力,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使传动齿条在导向条上往复滑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驱使转轴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n[0013] 进一步的,所述起伏机构设置有多个并沿输送带输送方向均匀排布,每个所述起伏机构的转轴均通过第二齿轮与传动齿条传动连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起伏机构顶起和下放输送带的频率,增加鞋底底部与输送带分离的时长,加快鞋底的冷却。\n[0014]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均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辊,每根所述转动辊的长度均与输送带的宽度一致。有利于减小滑动板顶部与输送带接触时的摩擦力。\n[0015]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采用网面结构。有利于使冷温能更好地传递到鞋底底部。\n[0016]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器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控制器能分别控制每个温控器的温度。操作控制器使各个温控器之间的温度呈逐级递减趋势,有利于避免急速冷却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n附图说明\n[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型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型冷却装置隐藏温控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0]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型冷却装置中的起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型冷却装置中的起伏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n[0023] 附图标记:\n[0024] 温控器1,控制器11;\n[0025] 侧板2,导向条21;\n[0026] 输送机构3,输送带31,电机32,传动辊33,转块34;\n[0027] 传动机构4,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传动齿条43;\n[0028] 起伏机构5,壳体51,滑动板52,转动辊521,转轴53,第一齿轮54,第二齿轮55。\n具体实施方式\n[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n[0030]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定型冷却装置,包括温控器1、侧板2、输送机构3、传动机构4和起伏机构5。\n[0031] 请参见图2,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31、电机32和传动辊33,两根传动辊33可转动地设于两块侧板2之间并分别位于两侧板2的两端,输送带31 套置于两传动辊33外侧,其中一根传动辊33的一端驱动连接有电机32。连接有电机32的一根传动辊33远离电机32的一端设有贯穿侧板2的转块34。具体的,输送带31采用网面结构,有利于使冷温能更好地传递到鞋底底部。\n[0032] 请参见图2‑图5,起伏机构5包括壳体51、滑动板52、转轴53和第一齿轮54,壳体51置于输送带31内侧且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连接,壳体51具有内腔且上方敞口,转轴53可转动地置于壳体51内,两块带有齿条的滑动板 52可上下滑动地置于壳体51内并分别位于转轴53两侧,应该注意的是,两块滑动板52的顶部应与输送带31抵接,转轴53上设有能与滑动板52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54,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轴53以使两块滑动板52作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且两块滑动板52滑动方向相反。转轴53的一端向外贯穿转块34所在的一侧侧板2且该穿出端设有第二齿轮55,转块34所在的侧板2 外侧设有导向条21,导向条21位于第二齿轮55底部。优选的,每个滑动板 52的顶部均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辊521,每根转动辊\n521的长度均与输送带31 的宽度一致,有利于减小滑动板52顶部与输送带31接触时的摩擦力。\n[0033] 传动机构4与转轴53传动连接以提供使转轴53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的驱动力。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传动齿条43,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转块34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沿垂直于转块34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连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与传动齿条43转动连接,传动齿条43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条21上并与第二齿轮55传动连接,传动机构4借助电机 32的驱动力,通过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驱使传动齿条43在导向条21 上往复滑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55驱使转轴53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n[0034] 请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起伏机构5设置有多个并沿输送带31输送方向均匀排布,每个起伏机构5的转轴53均通过第二齿轮55与传动齿条43 传动连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起伏机构5顶起和下放输送带31的频率,增加鞋底底部与输送带31分离的时长,加快鞋底的冷却。\n[0035] 请参见图1,温控器1设置在输送机构3的顶部且温控器1底部设有出风口,温控器1的一侧设有能调节温控器1温度变化的控制器11。为了避免急速冷却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故在一实施例中,温控器1沿输送带31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控制器11能分别控制每个温控器1的温度,有利于操作控制器11使各个温控器1之间的温度呈逐级递减趋势。\n[0036] 在具体使用时,将鞋底置于输送带31上进行输送,通过控制器11调节温控器1出风口处的温度以对输送带31上的鞋底进行冷却降温,在此过程中,传动机构4控制转轴53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以驱使两块滑动板52 反复进行上下滑动,进而使滑动板52的顶部反复将输送带31顶起和下放,使得上方的鞋底底部能够暂时与输送带31分离,从而使得温控器1制造的冷温能够有效的传递到鞋底底部,有利于使鞋底整体的冷却均匀,防止鞋底变形,并且通过起伏机构5将鞋底底面与输送带31暂时分离,能够防止鞋底长时间与传送带表面静止接触导致的鞋底与传送带表面发生粘连。\n[0037]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