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包封青蒿素的血红素纳米囊泡、制备方法和用途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2110114353.4
  • IPC分类号:A61K31/366;A61K31/555;A61K45/06;A61K47/54;A61K9/127;A61P35/00
  • 申请日期:
    2021-01-27
  • 申请人:
    中国药科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包封青蒿素的血红素纳米囊泡、制备方法和用途
申请号CN202110114353.4申请日期2021-01-27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21-06-04公开/公告号CN112891339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A61K31/366IPC分类号A;6;1;K;3;1;/;3;6;6;;;A;6;1;K;3;1;/;5;5;5;;;A;6;1;K;4;5;/;0;6;;;A;6;1;K;4;7;/;5;4;;;A;6;1;K;9;/;1;2;7;;;A;6;1;P;3;5;/;0;0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中国药科大学当前权利人中国药科大学
发明人孙晓莲;王晴;郭敬儒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代理人冒艳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包封青蒿素的血红素纳米囊泡、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囊泡包括内核层和外壳层,所述外壳层由磷脂‑氯高铁血红素结合物和其他磷脂组成,所述外壳层包覆在内核层的外表面,囊泡的直径为100‑200nm。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囊泡可以靶向聚积在肿瘤部位,并且在肿瘤微环境下释放血红素,同时刺激青蒿素充分发挥抗肿瘤作用,达到治愈肿瘤的效果。另外,本文所述纳米囊泡具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且可以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源性细胞死亡(ICD),激起机体免疫反应进一步杀死肿瘤细胞。由于其优异的靶向性和癌症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无副作用的口服抗癌剂。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