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蓄水池、预热池、深水井、风机室、和培育大棚;蓄水池中的自然海水进入预热池,利用深水井井水的地热加温后进入培育大棚;
所述的深水井设有提水泵及封闭的水循环加热管道,水循环加热管道穿过预热池和风机室,分别对预热池内的养殖用水和风机室空气加热;
所述风机室内把经过地热加温后的空气经过通风管、培育大棚内北墙上的风机口吹入培育大棚;
所述的培育大棚东西走向,为半倾不对称结构,其南墙比北墙矮,表层棚顶为不对称结构,棚脊靠近北墙,形成坡面增加朝阳面积;培育大棚内建1个半地下养殖池,底质为泥沙底,养殖池的长度、宽度与培育大棚的长度、宽度相等;
所述的预热池与养殖池的容积比为1:5-1:8;
所述的培育大棚的顶部为双层保温架构,即表层棚顶和培育大棚内悬挂的一层保温薄膜;
所述的养殖池池底具有一个角度的坡,坡顶靠近北墙,坡底靠近南墙边,位于养殖池底的坡底端具有一个底面低于养殖池底的集污槽,集污槽的长度与养殖池相等;
进水管道连接预热池和培育大棚中的养殖池,在培育大棚内进水管道位于养殖池底的坡顶端,进水管道上间隔设有进水口,水流从进水口中急速流出,沿养殖池底的坡顶端冲向坡底端,从而把养殖池底的污物带入集污槽内;
所述的培育大棚的排水口位于集污槽底部,排水口通过排污管连接位于培育大棚南墙外的排水沟,集污槽底部的污物在养殖用水的压力下从排水口通过排污管进入排水沟;
所述的集污槽内排水口处设置防逃网框,排污管在排水沟处连接排水控制管;
所述的培育大棚内设有东西走向的人行过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大棚长60-100m,宽8-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口之间的距离为8-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为3-
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顶部与大棚顶部的距离为1-2m,并且在南墙和北墙分别设立通风窗,通风窗之间的距离为5-
1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之间的距离为5-1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污槽宽度为30-60cm,深度为20-40cm,集污槽底部和侧面为混凝土筑制。
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海水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n技术背景\n[0002] 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是依托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等设备进行高产、高效养殖的系统。我国集约化养殖模式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21世纪随着大菱鲆的引进,集约化养殖模式很快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普及,并向河北、天津等省市推广,并延伸到浙江、福建沿海。由于集约化养殖具有占地少、污染小、高投入、高产出、能减少外界环境干扰等明显优势,逐步成为水产养殖重要的养殖模式之一。\n[0003] 目前,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主要以工厂化养殖方式为主,养殖工艺简单、绝大部分工作靠人工完成,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且工厂化养殖多应用水泥池,由于室内水泥池养殖环境与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养殖生物生长慢且易发病,而仿生态的土池室内集约化养殖系统由于池底清污困难,造成养殖密度低、养殖生物生长速度慢、成活率低等现象。因此,构建一种仿生态、易清污、节能型的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对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构建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本发明系统具有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易于清污、节省能源的特点,解决了现有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清污困难、养殖生物生长速度慢、养殖密度低、易患病等问题;并且该系统利用自然能源提高养殖系统温度,节约养殖成本。\n[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n[0006] 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预热池、深水井、风机室、和培育大棚;蓄水池中的自然海水进入预热池,利用深水井井水的地热加温后进入培育大棚;\n[0007] 所述的深水井设有提水泵及封闭的水循环加热管道,水循环加热管道穿过预热池和风机室,分别对预热池内的养殖用水和风机室空气加热;\n[0008] 所述风机室内把经过地热加温后的空气经过通风管、培育大棚内北墙上的风机口吹入培育大棚;\n[0009] 所述的培育大棚东西走向,为半倾不对称结构,其南墙比北墙矮,表层棚顶为不对称结构,棚脊靠近北墙,形成坡面增加朝阳面积;培育大棚内建1个半地下养殖池,底质为泥沙底,养殖池的长度、宽度与培育大棚的长度、宽度相等;\n[0010] 所述的预热池与养殖池的容积比为1:5-1:8;\n[0011] 所述的培育大棚的顶部为双层保温架构,即表层棚顶和培育大棚内悬挂的一层保温薄膜;\n[0012] 所述的养殖池池底具有一个角度的坡,坡顶靠近北墙,坡底靠近南墙边,位于养殖池底的坡底端具有一个底面低于养殖池底的集污槽,集污槽的长度与养殖池相等;\n[0013] 进水管道连接预热池和培育大棚中的养殖池,在培育大棚内进水管道位于养殖池底的坡顶端,进水管道上间隔设有进水口,水流从进水口中急速流出,沿养殖池底的坡顶端冲向坡底端,从而把养殖池底的污物带入集污槽内;\n[0014] 所述的培育大棚的排水口位于集污槽底部,排水口通过排污管连接位于培育大棚南墙外的排水沟,集污槽底部的污物在养殖用水的压力下从排水口通过排污管进入排水沟;\n[0015] 所述的集污槽内排水口处设置防逃网框,排污管在排水沟处连接排水控制管;\n[0016] 所述的培育大棚内设有东西走向的人行过道。\n[0017] 进一步,所述的培育大棚长60-100m,宽8-20m;\n[0018]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口之间的距离为8-10m。\n[0019] 进一步,所述的角度为3-7°;\n[0020] 进一步,所述的薄膜顶部与大棚顶部的距离为1-2m,并且在南墙和北墙分别设立通风窗,通风窗之间的距离为5-12m。\n[0021]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口之间的距离为5-10m。\n[0022] 进一步,所述的集污槽宽度为30-60cm,深度为20-40cm,集污槽底部和侧面为混凝土筑制。\n[0023] 进一步,所述的排水口距离为6-10m。\n[0024] 蓄水池中的自然海水进入预热池,深井水通过水泵泵入封闭的热水循环管内,预热池的海水经过封闭的热水循环管加热后进入培育大棚的进水管,通过进水管上的进水口流入养殖池内,由于养殖池底面具有一个坡,进水管内的养殖用水从坡的顶端流入养殖池,在水流的冲击下,养殖池底的污物汇入集污槽,当集污槽内的污物汇集到一定程度,拔掉排水控制管,集污槽内的污物在养殖水体的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污管进入培育大棚外的排水沟。\n[00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n[0026] 1)本发明培育大棚养殖池为半地下养殖池,能够充分利用地温热量、减缓热量的散失,有利于冬季低温季节养殖生物的生长。\n[0027] 2)本发明培育池为泥沙底质,其生活环境接近自然生态环境,养殖生物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品质好。\n[0028] 3)本发明培育大棚棚顶采用半倾不对称结构。有利于接受光照,增加大棚内的温度以及加速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n[0029] 4)本发明利用深水井的地热资源进行大棚内温度的调控,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减少能量消耗。\n[0030] 5)本发明培育池具有自动清污的功能,池底存在一个角度的坡,能够通过换水时产生的水流将池底的粪便和残饵冲入集污槽内,从而解决了养殖池清污难的问题。\n[0031] 6)本发明大棚内为横向多排水口排污,进水和排污口对流距离短,利用池底的斜坡进行换水排污,换水率和排污率高。\n附图说明\n[0032] 图1为本发明养殖系统的结构平面图:1进水渠,2蓄水池,3培育大棚,4防逃网框,5排水口,6南墙,7排水控制管,8通风窗,9集污槽,10排水沟,11水循环加热管道,12深水井,\n13预热池,14风机室,15进水口,16风机口,17充气管,18人行过道,19北墙,20门。\n[0033] 图2为本发明养殖系统的结构剖面图:21棚脊,22表层棚顶,23保温薄膜,24通风管,25水面,26地面,α角度。\n具体实施方式\n[0034]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养殖系统做进一步的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n[0035] 实施例1\n[0036] (1)水产养殖系统的构建\n[0037] 一种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见图1、图2,包括蓄水池2、预热池13、深水井12、风机室14和培育大棚3。蓄水池中的自然海水进入预热池,利用深水井井水的地热加温后进入培育大棚;\n[0038] 深水井12设有提水泵及封闭的水循环管道11,水循环加热管道11环绕预热池13和风机室14,深水井12内的高温水通过提水泵将水泵入封闭的水循环加热管道11内,为预热池13和风机室14提供热量。风机室14与风机口16经通风管相连,风机口16设立在培育大棚内靠近北墙处,风机口16之间的距离为8-10m,在风机室14内经过地热加温后的空气经过通风管24、培育大棚内北墙上的风机口16吹入培育大棚3内;\n[0039] 所述的培育大棚3东西走向,长80m,宽15m,表层棚顶高3m。培育大棚3为半倾不对称结构,其南墙比北墙矮,培育大棚南墙6高出地面26为1m,北墙19高出地面1.5m,棚脊21靠近北墙19,棚脊21与北墙的水平距离为5m,使表层棚顶形成坡面,增加朝阳面积,培育大棚3内最高水面以下的墙体用混凝土浇筑,上面的墙体用砖垒砌,同时南墙和北墙上均设置通风窗,通风窗8之间的距离为10m。\n[0040] 所述的培育大棚3内建1个半地下养殖池,底质为泥沙底,养殖池的长度、宽度与培育大棚的长度、宽度相等,长80m,宽15m;所述的养殖池池底具有一个角度α=4°的坡,坡的顶端位于培育大棚的北墙,坡的底端位于培育大棚的南墙处,坡的最底端距地面垂直高度为1.5m;\n[0041] 所述养殖池底的坡底端具有一个底面低于养殖池底的集污槽9,集污槽9位于培育大棚南墙6内侧、坡的底部,集污槽的长度与养殖池相等,集污槽9宽度为40cm,深度为\n180cm,所述集污槽的深度为集污槽底面距离底面的垂直高度,\n[0042] 进水管道连接培育大棚的和预热池,在培育大棚3内的进水管道位于养殖池底坡的顶端,靠近北墙,进水管道上间隔设有进水口15,相邻进水口15之间的距离为8m;水流从进水口15中急速流出,沿养殖池底的坡顶端冲入坡底端的集污槽9内,从而把养殖池底的污物带入集污槽内,集污槽底部的污物在养殖用水的压力下从排水口通过排污管进入排水沟;\n[0043] 所述的培育大棚棚顶为双层保温架构,即表层棚顶和培育大棚顶22内悬挂的一层保温薄膜23,保温薄膜顶部与大棚顶部的距离为1m。\n[0044] 所述的预热池的面积为200m2,预热池与养殖池的容积比为1:6;\n[0045] 所述的培育大棚的排水口5位于集污槽9底部,排水口处设置防逃网框4,相邻排水口5之的间距为6m,排水口5通过排污管和排水控制管7连接位于培育大棚南墙外的排水沟\n10,集污槽底部的污物在养殖用水的压力下从排水口通过排污管进入排水沟10;\n[0046] 所述的培育大棚内靠近北墙处设有由水泥柱支撑的东西走向人行过道21;。\n[0047] 自然海水从进水渠1进入预热池13,深水井12内的高温水通过提水泵将水泵入封闭的水循环加热管道内11,在预热池内自然海水经过水循环加热管道11内加热后通过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的进水口15进入养殖池,养殖废水通过集污槽9底部的排水口5、排污管道进入排水沟10。同时将集污槽内的污物随废水排出。\n[0048] (2)刺参培育与管理\n[0049] 刺参高密度生态养殖系统利用以下方式提升和保持培育大棚内的温度:(1)深水井的温度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预热池内的自然海水加温,同时为风机提供热量,提升海水和大棚内的温度;(2)培育大棚内的养殖池为半地下结构,能够防止温度的散发;(3)大棚棚顶为半倾斜不对称结构,有利于形成坡面增加棚顶的光照面积,并且大棚内设双层膜结构有利于保温;(4)系统设有通风窗,可以通过通风窗进行室内空气的交换及降低系统内温度。系统内设置温度检测仪器,控制水温日变化保持在1℃以内,定期检测水中的溶解氧、化学耗氧量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每日换水量在10%左右。\n[0050] 11月初,采捕体重为30-40g/头的刺参,放苗密度为60头/,共放入刺参总重为\n2000kg,苗种选择活力好、附着力强的健康苗种。养殖期间每天换水量为10%,每隔5-10d加大换水量1次,换水量为50%,先放水后通过进水管进水,池底的刺参残饵及粪便通过水流的作用,沿着池底斜坡进入集污槽中,定期清理集污槽中的污物保持生态养殖池的清洁。\n10d泼洒微生态制剂,3d投喂1次饵料,饵料的投喂量为刺参重量的1.5%。\n[0051] 翌年1月底,对刺参进行收获,共收获7500kg商品参,平均规格为130g/头,成活率到90%,增重率达275%。实现了冬季商品参上市,销售价格好。\n[0052] 实践表明:\n[0053] 室内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培育大棚的升温,保温效果好,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减少能量消耗。该系统具有自动清污的功能,解决了室内土池养殖池清污难的问题,养殖动物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成活率高、苗种质量好。
法律信息
- 2016-06-15
- 2015-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K 61/00
专利申请号: 201410593142.3
申请日: 2014.10.29
- 2015-03-0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