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差速器齿圈组件的加工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210087655.8
  • IPC分类号:B23P15/14;B23F19/00;B23F19/05;B23F23/06
  • 申请日期:
    2012-03-29
  • 申请人: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差速器齿圈组件的加工方法
申请号CN201210087655.8申请日期2012-03-29
法律状态授权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2-07-25公开/公告号CN102601596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B23P15/14IPC分类号B;2;3;P;1;5;/;1;4;;;B;2;3;F;1;9;/;0;0;;;B;2;3;F;1;9;/;0;5;;;B;2;3;F;2;3;/;0;6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人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方大道22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当前权利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肖辉;陈启云;单武;陈勇;赵福全
代理机构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代理人张智平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速器齿圈组件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差速器齿圈组件的加工方法因装配误差的存在,差速器齿圈的齿轮参数计量就会发生变化,齿轮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进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的问题。本差速器齿圈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备件准备壳体和仅齿面未进行精加工的齿圈;B、装配将齿圈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C、精加工采用机床精加工齿圈的齿面。本差速器齿圈组件的加工方法采用齿圈与对应的壳体进行配装后对齿面进行精加工的方式,以及利用涨芯夹具和壳体中心孔作加工定位孔,有效地消除了两个零件由于加工公差带来的累积误差和差速器齿圈在变速器总成上表现不好的齿轮参数。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