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负荷隔离开关 |
申请号 | CN201310494323.6 | 申请日期 | 2013-10-2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037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1H33/18 | IPC分类号 | H;0;1;H;3;3;/;1;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南湖汽校一村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乐洪有;马子文;郝德清 |
代理机构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国荣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隔离开关,包括绝缘框架以及固定在框架上的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室,灭弧室两端排列有磁吹线圈,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基座以及固定在静触头基座上的静弧触头和静主触头,静触头基座底部设有轴,轴上安装有动触头,动触头上固定有动弧触头、动主触头及弹簧,静弧触头设于磁吹线圈与动弧触头之间,静弧触头上连接有静引弧角,磁吹线圈与静引弧角及静触头基座相连,动触头通过动触头基座连接有软连接,操作机构通过推杆与动触头连接,本发明具有接通故障大电流、分断额定负载电流和短时间耐受大电流能力,且结构紧凑、工作安全可靠,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作为纵联带载操作电动隔离开关使用。
1.一种负荷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框架(5)以及固定在框架(5)上的操作机构(4)、触头系统(3)和灭弧室(1),所述的灭弧室(1)两端排列有磁吹线圈(2),所述的触头系统(3)包括静触头基座(3.1)以及固定在静触头基座(3.1)上的静弧触头(3.2)和静主触头(3.3),所述的静触头基座(3.1)底部设有轴(6),轴(6)上安装有动触头(3.4),动触头(3.4)上固定有动弧触头(3.41)、动主触头(3.42)及弹簧(3.43),所述的静弧触头(3.2)设于磁吹线圈(2)与动弧触头(3.41)之间,静弧触头(3.2)上连接有静引弧角(1.1),所述的磁吹线圈(2)与静引弧角(1.1)及静触头基座(3.1)相连,所述的动触头(3.4)通过动触头基座(3.5)连接有软连接(3.6),所述的操作机构(4)通过推杆(4.1)与动触头(3.4)连接;
所述的触头系统(3)为多极并联触头系统,负荷隔离开关的主触头和弧触头均采用并排同方向的单断点拍合式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弧触头(3.41)有两个,动主触头(3.42)有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弧触头(3.41)和动主触头(3.42)均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负荷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吹线圈(2)外侧固定有导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荷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机构(4)为永磁操作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室(1)为栅片式灭弧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荷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基座(3.1)上有两个静弧触头(3.2)和三个静主触头(3.3)。
一种负荷隔离开关\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隔离开关,特别是可以带负荷进行操作的隔离开关。\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国内地铁多在牵引网电分段处设纵联电动隔离开关,以保证在牵引变电所解列时实行大双边供电。\n[0003] 现有的隔离开关无论是电动的还是手动的,都不能带负荷操作。为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都应设置必要的操作联锁,在地铁的实际运行中,操作电动隔离开关的联锁条件太多,要实现大双边供电的时间较长,停电倒闸作业带来列车暂停运营的问题。\n[0004] 如果设计一种负荷隔离开关来替代现有的电动隔离开关,则会取消所有的联锁条件,调度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操作纵联负荷隔离开关,任何一路馈出开关故障退出、或牵引变电所解列,都可以快速闭合纵联负荷隔离开关实现大双边供电,为运行中电力调度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快捷。\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荷隔离开关,使其具有接通故障大电流、分断额定负载电流和短时间耐受大电流能力,替代现有的电动隔离开关。\n[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荷隔离开关,包括绝缘框架以及固定在框架上的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室,所述的灭弧室两端排列有磁吹线圈,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基座以及固定在静触头基座上的静弧触头和静主触头,所述的静触头基座底部设有轴,轴上安装有动触头,动触头上固定有动弧触头、动主触头及弹簧,所述的静弧触头设于磁吹线圈与动弧触头之间,静弧触头上连接有静引弧角,所述的磁吹线圈与静引弧角及静触头基座相连,所述的动触头通过动触头基座连接有软连接,所述的操作机构通过推杆与动触头连接。\n[0007] 所述的一种负荷隔离开关,其触头系统为多极并联触头系统,动弧触头有两个,动主触头有三个。\n[0008] 所述的一种负荷隔离开关,其触头系统为多极并联触头系统,动弧触头和动主触头均为两个。\n[0009] 所述的多极电动隔离开关,其磁吹线圈外侧固定有导磁板。\n[0010] 所述的多极电动隔离开关,其操作机构为永磁操作机构,灭弧室为栅片式灭弧室。\n[0011] 所述的多极电动隔离开关,其静触头基座上有两个静弧触头和三个静主触头。\n[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n[0013] 1、通过静触头基座上动主和动弧两档触头的设计,使动弧触头承担接通负荷及分断电弧的任务,动主触头承担大电流载流任务,从而开关兼顾了载流能力及接通分断强的特点,开关闭合时通过动主触头和动弧触头之间的电流方向相同从而产生增强接触压力的电磁吸力,解决了动弧触头闭合弹跳问题,使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大大提高,另外采用多极并联的触头系统可进一步减少闭合时的电动斥力;\n[0014] 2、通过磁吹线圈实现静引弧角与静触头基座的电连接,同时在磁吹线圈和灭弧室两外侧固定导磁板,使开关在分断负荷时,电弧将磁吹线圈串联进主回路,从而使磁吹线圈产生有利于电弧熄灭的磁场,增强开关的分断能力;\n[0015] 3、采用永磁操作机构,减少传动零件数量,提高开关可靠性,同时减少开关体积;\n[0016] 4、采用栅片式灭弧室,可减少分断电弧时产生的过电压,同时减少开关的弧区。\n附图说明\n[0017]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n[0018] 图2为本发明动触头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0019] 图3为本发明动触头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0020] 其中:1—灭弧室,1.1—静引弧角,2—磁吹线圈,3—触头系统,3.1—静触头基座,\n3.2—静弧触头,3.3—静主触头,3.4—动触头,3.41—动弧触头,3.42—动主触头,3.43—弹簧,3.5—动触头基座,3.6—软连接,4—操作机构,4.1—推杆,5—框架,6—轴。\n具体实施方式\n[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n[0022]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隔离开关,包括绝缘框架5以及固定在框架5上的操作机构4、触头系统3和灭弧室1,所述的灭弧室1为栅片式灭弧室,灭弧室1两端设有磁吹线圈2,磁吹线圈2和灭弧室1并排在框架5两端,磁吹线圈2外侧固定有导磁板,使开关在分断负荷时,电弧将磁吹线圈串联进主回路,从而使磁吹线圈产生有利于电弧熄灭的磁场,增强开关的分断能力,所述的操作机构4为永磁操作机构,所述的触头系统3包括静触头基座3.1以及固定在静触头基座3.1上的两个静弧触头3.2和三个静主触头3.3,磁吹线圈2用于实现静引弧角1.1与静弧触头3.2的电连接,所述的静触头基座3.1底部设有轴6,轴6上安装有动触头3.4,动触头3.4上固定有动弧触头3.41、动主触头3.42及弹簧3.43,所述的静弧触头3.2设于磁吹线圈2与动弧触头3.41之间,静弧触头3.2上连接有静引弧角1.1,所述的磁吹线圈2与静引弧角1.1及静触头基座3.1相连,所述的动触头3.4通过动触头基座3.5连接有软连接3.6,所述的操作机构4通过推杆\n4.1与动触头3.4连接,本发明使动弧触头3.41承担接通负荷及分断电弧的任务,动主触头3.42承担大电流载流任务,从而开关兼顾了载流能力及接通分断强的特点,开关闭合时通过动主触头3.42和动弧触头3.41之间的电流方向相同从而产生增强接触压力的电磁吸力,解决了动弧触头3.41闭合弹跳问题,使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大大提高。\n[0023]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的触头系统3为多极并联触头系统,采用多极并联的触头系统可进一步减少闭合时的电动斥力,图2所示为本发明动触头3.4的第一实施例,动弧触头3.41有两个,动主触头3.42有三个,图3所示为本发明动触头3.4的第二实施例,动弧触头3.41和动主触头3.42均为两个。\n[0024] 当动触头3.4发生合闸转动时,动弧触头3.41先与静弧触头3.2接触,转动一定角度后,动主触头3.42再与静主触头3.3接触,当动触头3.4发生分闸转动时,动弧触头\n3.41在操作机构4作用下先与静弧触头3.2分离,转动一定角度后,动主触头3.42再与静主触头3.3分离,本发明具有接通故障大电流、分断额定负载电流和短时间耐受大电流能力,且结构紧凑、工作安全可靠,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作为纵联带载操作电动隔离开关使用,实现不停电大双边供电倒闸作业。\n[002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6-04-27
- 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1H 33/18
专利申请号: 201310494323.6
申请日: 2013.10.21
- 2014-02-0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1992-09-09
| | |
2
| | 暂无 |
2012-12-18
| | |
3
| | 暂无 |
2003-01-2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