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用于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生态修复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2010737924.5
  • IPC分类号:C02F3/34C02F3/32C12N1/20C12R1/125C12R1/10C12R1/085
  • 申请日期:
    2020-07-28
  • 申请人: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生态修复方法
申请号CN202010737924.5申请日期2020-07-28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20-10-20公开/公告号CN111792736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C02F3/34IPC分类号C02F3/34;C02F3/32;C12N1/20;C12R1/125;C12R1/10;C12R1/085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申请人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气象路王家坝***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当前权利人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发明人孔德平;吴超雄;陈异晖;周跃光;唐猛;孙杨;吴松;赵详华;张春敏;李堃;司马小峰;陈正军;尚高林;邓晴;郑丽
代理机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代理人荔恒辉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微生物菌种,通过培养基发酵扩增的方法,制得复合微生物菌液;向水体中投放复合微生物菌液;在水体中均匀投撒有机碳源,同时在水体底部进行持续曝气,使水体中的营养盐在微生物菌的作用下快速形成生物絮团;在水体中投放滤食性鱼类,使生物絮团被滤食性鱼类摄食,使营养盐由同化作用固定于滤食性鱼类中;定期监测水质,在监测合格区域进行捕捞作业,通过渔获物的形式将营养盐最终带出水体,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本发明将水体中的营养盐通过食物链传递的方式由滤食性鱼类带出水体,属于一种安全、生态且比较经济的水质改善方法。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