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负载供电控制回路 |
申请号 | CN201310315875.6 | 申请日期 | 2013-07-25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316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IPC分类号 | H;0;2;J;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发明人 | 朱亚萍;杨成忠;刘文亮 |
代理机构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军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为负载供电的控制回路。现有的蓄电池大多没有安装电压检测保护电路,过度放电现象比较严重,极大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包括蓄电池组、开机启动回路、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切断负载电源电路、负载控制主电路。可控硅Q2和场效应管Q1的切合控制整个负载供电控制回路的上电断电。负载控制回路根据负载的供电需要,决定可控硅Q2和场效应管Q1的切合,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作用控制场效应管Q1闭合再开通负载的供电。本发明采用模拟电路搭建电路,价格便宜应用简便,可以实时广泛的检测并控制蓄电池为负载供电的电量,极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1.负载供电控制回路,包括蓄电池组、开机启动回路、负载控制主电路、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切断负载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开机启动回路包括滤波电容C5和第三电阻R3;滤波电容C5的一端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滤波电容C5的另外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外一端接到可控硅Q2的控制极端;
负载控制主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可控硅Q2、场效应管Q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电解电容C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四电解电容C4的正极一起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到可控硅Q2的正极;可控硅Q2的负极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一起接到场效应管Q1的控制极G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S端一起连接到蓄电池BT1的负极地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D端与第四电解电容C4的负极相连一起作为负载的接地端;
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元件DW1、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的一端、第一稳压元件DW1的Vin输入端同时连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的另一端、第一稳压元件DW1的Gnd地端、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成公共端与蓄电池BT1的负极地端相连;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的动臂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一起作为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第一稳压元件DW1的Vout输出端与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相连一起作为U1A的反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相连;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可控硅Q2的控制极端;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电压“+”为U1A提供正电压,蓄电池BT1的负极地电压为U1A提供负电压;
切断负载电源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第二稳压元件DW2、第三电解电容C3;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的一端与第二稳压元件DW2的Vin输入端相连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的另一端、第二稳压元件DW2的Gnd地端跟第三电解电容C3的负极相连为公共端接到负载地;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的动臂端作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第二稳压元件DW2的Vout输出端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连接一起作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与可控硅Q2的正极端相连接;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电压“+”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提供正电压,负载地端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提供负电压。
负载供电控制回路\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负载供电控制回路,涉及一种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为负载供电的控制回路。\n背景技术\n[0002] 蓄电池是生活生产中为负载供电的常用电源装置。负载按运行目的需要而有规律地消耗电能,因此蓄电池的电能总是处在“充满”、“欠满”和“不足”的无确定周期的状态中。\n当蓄电池处于“充满”和“欠满”状态时,必须保证负载的正常供电,当蓄电池处于“不足”状态时,必须切断负载供电。目前市场上的蓄电池大都没有安装电压过放检测控制电路,蓄电池的检测都是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定期检测蓄电池的电量,这样既耗费人力又容易造成蓄电池的电量监测不及时导致过放,极大的缩短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监测蓄电池电量的负载供电控制回路,解决了人工检测蓄电池电量的繁琐步骤,该电路自动检测蓄电池电量,并控制负载供电,大大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n[0004] 本发明电路包括蓄电池、开机启动回路、负载控制主电路、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切断负载电源电路。\n[0005] 开机启动回路包括滤波电容C5和第三电阻R3。滤波电容C5的一端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滤波电容C5的另外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外一端接到可控硅Q2的控制极端。\n[0006] 负载控制主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可控硅Q2、场效应管Q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电解电容C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四电解电容C4的正极一起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到可控硅Q2的正极。可控硅Q2的负极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一起接到场效应管Q1的控制极G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S端一起连接到蓄电池BT1的负极地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D端与第四电解电容C4的负极相连一起作为负载的接地端。\n[0007] 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元件DW1、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n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的一端、第一稳压元件DW1的Vin输入端同时连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的另一端、第一稳压元件DW1的Gnd地端、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成公共端与蓄电池BT1的负极地端相连。第一稳压元件RW1的动臂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一起作为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第一稳压元件DW1的Vout输出端与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相连一起作为U1A的反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相连。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可控硅Q2的控制极端。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电压“+”为U1A提供正电压,蓄电池BT1的负极地电压为U1A提供负电压。\n[0008] 切断负载电源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第二稳压元件DW2、第三电解电容C3。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的一端与第二稳压元件DW2的Vin输入端相连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的另一端、第二稳压元件DW2的Gnd地端跟第三电解电容C3的负极相连为公共端接到负载地。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的动臂端作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第二稳压元件DW2的Vout输出端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连接一起作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与可控硅Q2的正极端相连接。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电压“+”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提供正电压,负载地端为第二运算放大器U1B提供负电压。\n[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n[0010] 本发明电路的优点在于搭建模拟电路自动监测蓄电池的剩电量,通过电子开关自动控制供电电路的闭合与断开。避免了人工检查蓄电池电量的冗余步骤,因为采用硬件电路实时监控,对于蓄电池电路的反应十分迅速,有效实时的比较蓄电池的剩电量,避免蓄电池的过度放电,极大延缓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的元器件成熟可靠、成本低廉、来源丰富。\n附图说明\n[0011] 图1为本发明具体电路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n[0013] 如图1所示,一种蓄电池供电的负载控制回路包括蓄电池组、开机启动回路、负载控制主电路、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切断负载电源电路。\n[0014] 开机启动回路包括滤波电容C5和第三电阻R3。滤波电容C5的一端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C5的另外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R3的另外一端接到可控硅Q2的控制极端。滤波电容C5和第三电阻R3一起组成可控硅Q2控制极的开机启动回路。在蓄电池BT1供电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本电路一通电,立即接通了场效应管Q1,让负载及时获得电源电能。通电开机前,滤波电容器C5内部无电荷,相当于短路其两端电位差为0。当电路接通蓄电池BT1电源时,因电容C5两端的电位不能突变,蓄电池BT1的正极端“+”经第三电阻R3向可控硅Q2的控制极输送电流,Q2迅速导通,此时可控硅Q2的负极端电压迅速上升,场效应管Q1因G极电位的抬高而跟着导通,此时电路闭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滤波电容器C5被逐渐充满电荷而截止,隔断了蓄电池BT1正极“+”对R3到Q2控制极的通路,控制极不会继续消耗电能。已经导通的可控硅Q2不再受控制极电位的影响。当U1B输出为0V时,即 Q2的负跳关闭信号到来时,Q2被截止,负跳电位消失后,因蓄电池BT1的正极端“+”到Q2控制极的通路被C5阻隔,Q2不会因蓄电池电压的存在而恢复导通。\n[0015] 负载控制主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可控硅Q2、场效应管Q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四电解电容C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四电解电容C4的正极一起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端“+”。R4的另一端接到可控硅Q2的正极。Q2的负极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到场效应管Q1的控制极G端。R5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LED1的负极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S端一起连接到蓄电池的负极地端。Q1的漏极D端与第四电解电容C4的负极相连一起作为负载的地端。场效应管Q1承担着负载电路切合任务。由于场效应管的导通内阻远低于1Ω,导通时可以视作导线,与蓄电池的负端电位几乎相等。又由于负载电路和蓄电池供电回路是“共阳”连接,所以当Q1导通时。负载电压基本上就是蓄电池电压。R4、Q2、R5和LED1一起作用为Q1控制极G端提供了开启和关闭电位。在静态情况下,因可控硅Q2的截止使得R4、R5和LED1无电流通过,Q1的控制级G端的电位为0,Q1截止,负载无电源。如果给可控硅Q2的控制极发送一个幅度足够高的上跳脉冲,Q2立即导通,产生R4至LED1的支路电流,Q1的G端电位升高,Q1导通, LED1同时被点亮,表示负载获得电源。\n[0016] 供电电压限值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元件DW1、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n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的一端、第一稳压元件DW1的Vin输入端同时连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RW1的另一端、DW1的Gnd地端、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成公共端与蓄电池BT1的负极地端相连。第一运算放大器U1A是蓄电池BT1电压比较甄别器,第一动臂取样电阻RW1是蓄电池BT1的电压取样元件,RW1的动臂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一起作为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RW1的动臂端向U1A的正端提供蓄电池的取样电位。第一稳压元件DW1是比较器的基准参考电源,DW1的Vout输出端与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相连一起作为U1A的反相输入端。U1A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相连。C2的负极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D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连接到可控硅Q2的控制极端。当蓄电池BT1的电压低于额定下限时,则U1A的正输入端电位低于负端的参考基准,U1A输出为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电阻R2内无正向电流流动,不能触发可控硅Q2导通,场效应管Q1也就截止,供电电路不导通负载无电源。等蓄电池BT1获得充电,其正极端电压逐渐回升,RW1动臂取样电压也跟着上升。等蓄电池电压上升到允许使用的限值时,RW1动臂电位高于U1A负输入端的参考基准,U1A输出电位迅速升高,电解电容C2因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而如同一根直通导线,经D1和R2将U1A的输出电流传送到可控硅Q2的控制极,Q2立即导通,场效应管Q1因栅极电位的升高而随之导通,此时电路闭合负载便获得了蓄电池的供电,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也被点亮。随着时间的推移,C2被逐渐充满电而隔离了U1A输出端与D1的连接,Q2保持导通,控制极处于悬空状态,不会因U1A的输出高电位而在该极消耗电能。\n[0017] 切断负载电源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第二稳压元件DW2、第三电解电容C3。当蓄电池电压降到最低额定电压附近时,为保护蓄电池的安全寿命,要将蓄电池的负载切断。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的一端与第二稳压元件DW2的Vin输入端相连接到蓄电池BT1的正极端“+”。RW2的另一端、DW2的Gnd地端跟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相连作为公共端接到负载地。第二运算放大器U1B是蓄电池电压比较器,用于监视蓄电池电压的状况,第二动臂取样电阻RW2是蓄电池的分压取样元件,其动臂端接于U1B的正输入端,第二稳压元件DW2提供基准参照电位,DW2的Vout输出端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连接一起作为U1B的反相输入端。U1B的输出端与可控硅Q2的正极端相连接。当蓄电池上电且电压处于“充足”状态时,如之前所述C5和R3引入开机通电电流,接通可控硅Q2,使场效应管Q1栅极G的电位为高,Q1导通,负载获得电源。此时的RW2动臂电位高于基准参照电位,U1B输出为高(输出OC门截止),不“干涉”可控硅Q2的通断与否。当蓄电池电压降到“不足”状态时,RW2动臂电位低于DW2提供的参照基准,U1B输出为接近0V(输出OC门导通),可控硅Q2正端电压被强行拉低,Q2截止,流经可控硅的电流消失,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位G为0,Q1截止,负载断电。
法律信息
- 2016-09-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H02J 7/00
专利号: ZL 201310315875.6
申请日: 2013.07.25
授权公告日: 2015.03.18
- 2015-03-18
- 2014-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2J 7/00
专利申请号: 201310315875.6
申请日: 2013.07.25
- 2013-12-1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0-04-07
| | |
2
| | 暂无 |
2013-07-25
| | |
3
| | 暂无 |
2004-01-14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