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
申请号 | CN201310218130.8 | 申请日期 | 2013-06-03 |
法律状态 | 驳回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49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IPC分类号 | B;6;2;D;2;1;/;0;2;;;B;6;0;R;1;9;/;0;2;;;B;6;2;D;2;5;/;0;0;;;B;6;2;D;2;9;/;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五金科技工业园北湖路1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金浙勇;李世明;丁林通 |
代理机构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小虹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车技术领域的汽车车身结构,所述的车架结构的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1),左纵梁(7)、右纵梁(8),前立柱(3),后立柱(5)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2)与左纵梁(7)、右纵梁(8)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接、胶接方式连接,两道前立柱(3)分别和前下横梁(10)与左纵梁(7)和右纵梁(8)连接处通过焊接或螺接、胶接方式连接,两道后立柱(5)分别和后下横梁(12)与左纵梁(7)和右纵梁(8)连接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本发明的汽车车身结构,具有很高的承载强度和抗弯曲刚度,传动部件及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做在一起,既增大了乘坐空间又降低了制造成本。
1.一种汽车车身结构,所述的车架结构包括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2),左纵梁(7),右纵梁(8),所述的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2)和左纵梁(7)、右纵梁(8)组成框形的车架,两道前立柱(3)分别和前下横梁(10)与左纵梁(7)和右纵梁(8)连接处连接,两道后立柱(5)分别与后下横梁(12)与左纵梁(7)和右纵梁(8)的连接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2),左纵梁(7)、右纵梁(8),前立柱(3),后立柱(5)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2)与左纵梁(7)、右纵梁(8)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接、胶接方式连接,两道前立柱(3)分别和前下横梁(10)与左纵梁(7)和右纵梁(8)连接处通过焊接或螺接、胶接方式连接,两道后立柱(5)分别和后下横梁(11)与左纵梁(7)和右纵梁(8)连接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结构还包括前保险梁(1),前避震座(2),车顶支架(4),后避震座(6),前保险梁(1)与左纵梁(7)前端和右纵梁(8)前端通过螺接或胶接方式连接,前避震座(2)和后避震座(6)分别与前下横梁(10)和后下横梁(12)连接,前立柱(3)和后立柱(5)与车顶支架(4)之间通过螺接和胶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1),左纵梁(7)、右纵梁(8),前立柱(3),后立柱(5)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汽车车身结构还包括前端模块支架(17),后端模块支架(18),前摆臂(19),后摆臂(20),副车架(21),后保险梁(22),前端模块支架(17),后端模块支架(18),前摆臂(19),后摆臂(20),副车架(21),后保险梁(22)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避震座(2)的下方位置安装两个驱动轮,后避震座(6)的下方位置安装多个从动轮,车身结构的传动部件(16)设置在靠近前下横梁(10)位置的车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1)与左纵梁(7)、右纵梁(8)之间通过焊接、螺接或胶接方式连接,前下横梁(10),所述的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2),左纵梁(7)、右纵梁(8)、前立柱(3)、后立柱(5)均通过挤压、铸造和机加工方式制造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结构还包括前上横梁(9),前上横梁(9)连接在两个前立柱(3)之间,所述的前上横梁(9)和车顶支架(4)均为铝合金材料通过挤压、冲压或机加工方式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结构还包括前内围板(13),底板(14),后内围板(15),前内围板(13)与两道前立柱(3)连接,底板(14)安装在前下横梁(10)、后下横梁(10)和左纵梁(7)、右纵梁(8)组成的车架上,后内围板(15)与两道后立柱(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内围板(13),底板(14),后内围板(15)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前内围板(13),底板(14),后内围板(15)由铝合金板材通过冲压或机加工方式加工而成。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7-18
|
2012-03-05
| | |
2
| |
2009-01-21
|
2008-03-18
| | |
3
| | 暂无 |
2011-06-21
| | |
4
| |
2011-07-06
|
2011-03-13
| | |
5
| | 暂无 |
2010-04-19
| | |
6
| | 暂无 |
2012-01-11
| | |
7
| | 暂无 |
2013-06-0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5-09-06 | 2015-09-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