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及其制造装置 |
申请号 | CN02106902.6 | 申请日期 | 2002-03-04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4236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山村良弘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鸟取县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前田和雄 | 当前权利人 | 前田和雄 |
发明人 | 山村良弘 |
代理机构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虹 |
摘要
一种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1),具有二个面,其中至少一面用薄片状的薄片材(11)构成,在该薄片材(11)上与细长物件的一端重合的位置或者在其附近位置沿与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直线形成针眼或多个不连续的切痕(12)。薄片材(11)是双轴延伸的塑料薄片,细长物件是至少一双筷子(A),筷子(A)被2片薄片材(11)密封,其中一片薄片材(11)上形成针眼或切痕(12)。本发明的包装体(1)能防止异物混入,清洁卫生,并且开封时不会形成碎片,可以将包装体整体丢弃。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用包装体包覆细长物件整体后构成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 以及制造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作为例如筷子的包装技术而被应 用。\n背景技术\n以前,作为例如在饮食店、便利超市、家庭等用餐时提供给使用者的筷子, 有一种如图9所示,是用一端开口的袋状包装体B包装的。该包装体B是将筷 子通过开口B1插入,形成筷子上端部露出的状态。\n然而,用上述的包装体B包覆筷子A时,因以下理由产生卫生方面不理想 的问题。\n由于筷子A随时能够从包装体B抽出,在筷子插入包装体B的状态下,表 面上看不出该筷子B是新的还是使用后的。从而,如果使用者将使用后的筷子 A插入包装体B后原样放在桌上时,食品提供者会误以为该筷子A是新的而可 能向其他使用者提供,作为提供饮食的提供者,会有损商店的信誉。\n另外,不仅毛发等异物可能从包装体B的开口B1混入,而且不能防止人为 的异物混入。\n为了消除上述问题,如图10所示,提供一种用塑料薄片材料构成的包装体 C将筷子A包覆成密封状态的包装体,在使用筷子A时,例如沿长度方向撕开 包装体C的一端部,通过撕开的开口C1取出里面的筷子A。\n然而,采用如图10那样包覆筷子A包装体时,当取出筷子A时,被撕开的 包装体C的一部分就成为碎片C2,必定从该包装体C的本体部Ca分离。该分 离了的碎片C2很小,难以处理。并且因为轻而容易落在地板等上面,一旦落 在地板上,就很难清扫,饮食店等苦于处理这些碎片C2。\n发明内容\n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在大致密封状态下包 装筷子等细长物件来防止异物混入、清洁卫生、开封时没有碎片而能以包装体 整体丢弃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以及能大量生产该包装体的内装细长物件 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n技术方案1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是用包装体包覆细长物件整体后 构成的细长物件的包装结构,上述包装体具有二个面,其中至少一面是用薄片 状的薄片材构成,且在用该薄片材构成的一面上、在与上述细长物件的一端重 合的位置或者在其附近位置沿与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直线形成针眼或多个不 连续的切痕。\n技术方案2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是,上述薄片材是双轴延伸的塑 料薄片。\n技术方案3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是,上述细长物件是至少一双筷 子,该筷子夹在由双轴延伸的塑料薄片构成的2片薄片材之间被密封,同时在 其中一片薄片材上形成上述针眼或切痕。\n技术方案4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是制造技术方案1、2 或3所述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设有:在使细长物件夹于上下 2张薄片材之间的状态下进行搬运的搬运装置,向搬运装置的搬入部连续供给 上下2张薄片材的薄片材供给装置,在一片薄片材上形成针眼或者多个不连续 切痕的切痕形成装置,向搬运装置的搬入端部供给细长物件的细长物件供给装 置,在搬运装置的搬运端部从上述细长物件供给装置取出细长物件后插入上下 2张薄片材之间的细长物件插入装置,夹装于搬运装置中、将上下2张薄片熔 敷切断、封入该细长物件的封口装置。\n技术方案5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是,上述搬运装置具 有搬运台,夹装在该搬运台上、将上下2张薄片材搬运到搬出部附近的送进辊。\n技术方案6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是,上述细长物件供 给装置具有多个托盘,其上形成载放细长物件的多个凹部,这些托盘在水平面 上自由循环。\n技术方案7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是,上述细长物件供 给装置具有内装多条细长物件、将这些细长物件向上述托盘的各个凹部供给的 料斗。\n技术方案8涉及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是,上述封口装置具 有:设置在搬运装置的上游侧、将上述上下2张薄片材沿搬运方向熔敷并且切 断、以将细长物件的长度方向两侧密封的纵向熔敷切断装置,将在搬运方向相 连接的上下2张薄片材沿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熔敷且切断、以将细长物件的 长度方向前后密封、分离成每各包装体的横向熔敷切断装置。\n附图说明\n图1是显示内装筷子的包装体的立体图。\n图2是显示同样内装筷子的包装体在开封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n图3是显示同样内装筷子的包装体在开封后的状态的立体图。\n图4是制造内装筷子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略侧视图。\n图5是制造内装筷子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略俯视图。\n图6是显示搬运装置的搬入端部周边的侧视图。\n图7是显示托盘的立体图。\n图8是显示包装体的制造过程的概略立体图。\n图9是显示从前的细长物件的包装结构的立体图。\n图10是显示从前的其他细长物件的包装结构的立体图。\n具体实施方式\n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n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立体图。在本实施形态中, 以一双筷子作为细长物件的例子。\n在图1中,1为包装体,在该包装体1的内部装有一双筷子A。\n包装体1是由上下2张薄片材11构成,各薄片材11彼此的周边是由热密 封或超声波密封等接合,内部构成可装一双筷子A的空间。上述薄片材11使 用例如透明的材料,采用例如聚丙烯(OPP)等的双轴延伸塑料薄片。\n另外,为了便于在内部装一双筷子A,包装体1的长度略长于筷子A的长度。\n一双筷子A,例如由原本就分离的2根筷子A1构成,各筷子A1的由使用者 手握的基端部Aa形成矩形横截面,前端部Ab形成圆形横断面,且向前端缓缓 地变细。\n这里,在上述包装体1的一片薄片材11上与内装的一双筷子A的基端部Aa 的一端重合的位置或者其附近位置,沿与其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直线形成。不 连续的多个切痕12……。\n当从包装体1中取出后述的一双筷子A时,这些切痕12就成为包装体1的 开封部位。\n而用后述的制造装置能够批量生产出包装体1中包装一双筷子A的包装筷。\n通过这样包装一双筷子A,筷子A除了切痕12外就以大致密封的状态被包 装。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异物混入包装体1内,开封前不会被人手等接触而 保持卫生。另外,能够可靠地防止人为的异物混入。\n尤其是,切痕12可确保包装体1内部的通气性,因此,筷子A所含有的水 分可通过该切痕12向外气释放,能够保持在良好的卫生状态下。\n在使用如此包装的一双筷子A时,在使切痕12的部位和筷子A的基端部Aa 的端边相一致的状态下,使用者用手抓住包装体1的端部1a,以切痕12为基 准向图1中的下方折弯。由此如图2所示,将包装体1上的切痕12部分沿一 直线撕开,形成开口1b。\n并且,如图3所示,使用者通过上述开口1b用手抓取包装体1内各筷子A1 的基端部Aa,将各筷子A1从包装体1内取出使用。\n此时,由于在各包装体1的端部1a的背面侧没有切痕,因此端部1a如图3 所示,不会从包装体1的本体部分离,依然本体部相连。\n为此,在包装体1开封时不会象从前一样产生从包装体1分离的碎片,能 够连在包装体1上整体丢弃。从而便于使用后的收拾,使用方便。\n另外,如果包装体1的端部1a开封,即表明筷子A已被用过,能够可靠 地防止将使用后的筷子A向其他的使用者提供。\n尤其是,当用透明薄片材的包装体1包装筷子A时,不仅能够得到上述良 好的效果,而且能够得到图9所示的从前包装形态的方便筷所没有的高级感。\n以下说明制造如上述那样内装一双筷子A的包装体1的制造装置。在本实 施形态中,以1次连续制造10双筷子A的制造装置为例说明。\n图4是显示制造装置整体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5是其俯视图。\n该制造装置设置有:将筷子A夹于上下2张薄片材C1、C2之间后搬运的搬 运装置2、向该搬运装置2的搬入部供给上下2张薄片材C1、C2的薄片材供给 装置3、在一张薄片材C1上形成针眼或者切痕的切痕形成装置4、向搬运装置 2的搬入端部21b供给筷子A1的筷子供给装置5、在搬运装置2的搬入端部21b 将由筷子供给装置5供给的筷子A1从筷子供给装置5取出后作为一双筷子A 插入上下2张薄片材C1、C2之间的筷子插入装置6、夹装在搬运装置2上、将 上下2张薄片材C1、C2熔融后切断并用薄片材C1、C2将一双筷子A封入的封 口装置7。\n搬运装置2是由搬运台2、沿箭头P所示的搬运台21的搬运方向安装的3 对送进辊22、23、24所构成。\n搬运台21的上面构成搬运面,在搬运面上形成横跨整个搬运方向的10条 搬运凹路21a。这些搬运凹路21a用于沿搬运方向顺畅地引导各双筷子A。在 该搬运台21的搬入部21b,形成前端较搬运凹路21a宽、宽度逐渐缩小,与该 搬运凹路21a相连的引导路25。引导路25将用后述的筷子插入装置6从筷子 供给装置5取出的20根筷子A1分成10双筷子A,分好的10双筷子A被筷子 插入装置6通过各搬运凹路21a插入送进辊22之间。\n送进辊22是由上下一对2个辊子22a、22b构成,被设置在上述搬运台21 的上游侧,被薄片材供给装置3供给搬运台21上的上下2张薄片材C1、C2被 夹在这些辊子22a、22b之间。辊子22a、22b中的一个辊子、例如下侧辊子22b 由于未图示的驱动系的作用而在图4中顺时针自由回转,利用该回转将薄片材 C1、C2从薄片材供给装置3牵引并向下游侧输送。另外,在上辊子22a上,如 图5所示,在外周面隔开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轴环22c,在这些轴环22c之间 穿过一双筷子A。\n送进辊23是由上下一对2个辊子23a、23b所构成,被设置在上述搬运台 21的中游,上下2张薄片材C1、C2被夹在这些辊子23a、23b之间。辊子23a、 23b由于未图示的驱动系的作用,上辊子23a在图4中反时针自由旋转,下辊 子23b在图4中顺时针自由旋转,利用该回转将薄片材C1、C2从上述送进辊 22牵引并向下游侧输送。另外,在上辊子23a上,如图5所示,隔开一定的间 隔形成多个轴环23c,在这些轴环23c之间穿过一双筷子A。\n送进辊24是由上下一对2个辊子24a、24b所构成,被设置在上述搬运台 21的下游侧,上下2张薄片材C1、C2被夹在这些辊子24a、24b之间。辊子 24a、24b由于未图示的驱动系的作用,上辊子24a在图4中反时针自由旋转, 下辊子23b在图4中顺时针自由旋转,利用该回转将薄片材C1、C2从上述送 进辊23牵引并向下游侧输送。另外,在上辊子24a上,如图5所示,隔开一 定的间隔形成多个轴环24c,在这些轴环24c之间穿过一双筷子A。\n从而,能够通过这些送料棍22、23、24的协同作用将上下薄片材C1、C2 在搬运台21上沿搬运方向输送。\n薄片供给装置3如图6所示,由向上述送料棍22之间供给上薄片材C1的 的上薄片供给装置31和向上述送料棍22之间供给下薄片材C2的的下薄片供 给装置32所构成。\n具体地说,上、下薄片材供给装置31、32是在搬运台21的上下设有自由 回转地支撑卷成辊状的各薄片材C1、C2的支撑轴33、34,被各支撑轴33、34 支撑的薄片材C1、C2被多个辊子35导向,在上下重合的状态下供给上述送进 辊22之间。\n另外,在各支撑轴33、34上分别设有张力构件36,用于对卷成辊子状的各 薄片材C1、C2施加一定的张力并以良好的张力送出。尤其是,在特定的辊子 35上也设有张力构件37,通过调节特定辊子35的位置,能够调整向送进辊22 之间供给的各薄片材C1、C2的张力。\n如图6所示,切痕等的形成装置4被设置在上薄片材C1的供给路线上,具 有上下的切痕刀41、42。上切痕刀41略偏心地与水平回转轴43连接,用未图 示的驱动系使回转轴43在图6中顺时针回转,由此以一定的时间使上下切痕 刀41、42的刀刃抵接,由此沿上薄片C1的宽度方向形成不连续的多个切痕12 (参照图8)。\n筷子供给装置5构成在水平面上沿箭头Q方向(参照图5)自由循环的多个 托盘51。托盘51如图7所示,在其上面形成8条截面三角形的凹部52,各凹 部52中能够载放1根筷子A1。\n各托盘51如图5所示,分别固定在前后配置的链轮53、54上卷绕的链条 55上,因链轮53的回转驱动而使链条55循环,以作循环作动。\n另外,各托盘51如图6所示,在将其底面稳定地支撑在支撑部件56上后, 支撑部件56、上述链轮53、54及链条55等一起沿导轨57向前后方向自由地 往复动作。\n而且,通过链轮53、54的回转并经过链条55而使托盘群51所作的循环作 动、以及上述托盘群51等向前后方向的往复动作是以一定时间进行的,由此 以一定的搬运速度连续地搬运上游侧的托盘51,同时以一定的间距(相当于邻 接托盘群51的20个凹部52)将与搬运台21的搬入端部21b对峙配置的下游 侧托盘群51间歇搬运。即,一旦根据托盘群51的循环速度使该托盘群51整 体向前方移动,则上游侧的托盘群51连续移动,而下游侧的托盘群51却相对 搬入端部21b维持停止状态,此后,通过使托盘51整体后退,就能在下游侧 使20个凹部52一起移动。反复进行该动作,就在下游侧间歇地搬运托盘群51。\n尤其是,在托盘群51的上游侧,前后隔开一定的间隔设置有2台料斗58。 各料斗58的上面开口,同时在下方形成排出口58a,由供给装置59将内部容 纳的多根筷子A1从排出口58a逐根向托盘51的凹部52供给。从而,通过用 供给装置59从后侧的料斗58向托盘群51的各凹部52隔排供给筷子A1,同时 用供给装置59从前侧的料斗58向其余的各凹部52隔排供给筷子A1,可向各 料斗51群的所有凹部52连续供给筷子A1。\n不过,各筷子A1在各凹部52里配置成手持的较粗基端部处于循环路线外 侧的状态,即,在料斗58中,各筷子A1的较粗基端部靠近跟前。\n另外,在搬入端部21b的靠近跟前的筷子供给装置5的循环线路上设置有 杀菌装置8,通过在将由托盘群51搬运的各筷子A1上照射紫外线来对各筷子 A1杀菌。因此,能够在杀菌状态下包装将被搬运的所有筷子A1,能够制造卫 生性良好的包装体1。\n筷子插入装置6被横跨上述搬运台21的搬入端部21b的上方和与该搬入端 部21b对峙的各托盘51的上方。\n具体地说,该筷子插入装置6如图6所示,送进构件61因未图示的驱动系 的作用而沿导轨61a在上述托盘51和上述搬入端部21b上之间自由移动,同 时因伸缩汽缸61b的作用而上下自由升降。\n在送进构件61的一端(图中为左端),设置有从上方进入托盘51的凹部 52内、将筷子A1搬入搬入端部21b的20个搬入片62。另外,在送进构件61 的另一端(图中为右端),设有多个插入片63,用于将由上述搬入片62搬入 搬入端部21b后被分成10双的筷子A插入到已被送入送进辊22之间的薄片材 C1、C2之间。\n从而,如图6实线所示那样使送进构件61下降,以使搬入片62进入配置 在与搬入端部21b对峙位置的托盘51的凹部52内,在此状态下使送进构件 61如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向搬入端部21b侧移动,使托盘51上的20根筷子A1 滑动到搬入端部21b附近,并通过搬入端部21b的引导路25,以在该搬入端部 21b分成10双筷子A后搬入。\n此后,在使送进构件61上升后,通过使送进构件61移动到托盘51上,在 搬入搬入端部21b的10双筷子A留在搬入端部21b的状态下,使该送进构件 61回到原先的位置。接着,与上述相同地使送进构件61动作,将刚才搬入搬 入端部21b的10双筷子A用插入片63一次插入薄片材C1、C2间,同时能够 将托盘51上的20根筷子A1同上述相同地搬入搬入端部21b。\n上述封口装置7由纵向融敷切断装置71、横向融敷切断装置72构成。\n纵向融敷切断装置71由设置在搬运台21的送进辊22和送进辊23之间的 多个(在本例中为11台)超声波封口装置73构成,用这些超声波封口装置73 以每次10双筷子A的量将上下2张薄片材C1、C2沿搬运方向融敷切断。\n横向融敷切断装置72是设置在送进辊24的下游侧、即搬运台21的搬出端 部的热封口装置,以每次1双筷子A的量将在搬运方向连接的上下2张薄片材 C1、C2子A沿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融敷切断。\n该横向融敷切断装置72相对搬运方向而自由往复动作,反复地进行一边与 薄片材C1、C2的搬运速度同步地沿搬运方向移动、一边进行融敷切断、然后 回到原来位置的动作。\n另外,在成为送进辊23的下游的搬运台21上设置有刷辊26。刷辊26的刷 子从回转驱动轴起呈放射状设置,通过该刷子,用适当的力将在下方流动的筷 子A与上下薄片材C1、C2一起按压在搬运台21上,以顺利地搬运筷子A。\n在搬运台21的搬出端部还设置有搬出输送带27。搬出输送带27是皮带输 送机,将从搬运台21的搬出端部搬出的包装好的筷子A搬运至所定位置。在 搬出输送带27的搬入部上方设置有刷辊28。刷辊28与上述刷辊26结构相同, 用该刷辊28将包装好的筷子A顺利地搬入搬出输送带27。\n接着说明用上述构成的制造装置制造内装1双筷子A的图1所示包装体1 的动作。\n首先,将筷子A1以基端部靠近跟前的状态装入前后2个料斗58中。\n并且,通过各料斗58的供给装置59向循环驱动的各托盘51的各凹部52 内逐根供给筷子A1,并将各托盘51搬运到搬运台21的搬入端部21b。\n在搬运台21的搬入端部21b附近,各托盘51按相当于20根筷子A1的间 距间歇移动,与该间歇性移动相对应,通过筷子插入装置6从各托盘51的各 凹部52将20根筷子A1搬进搬入端部21。\n该筷子插入装置6搬入20根筷子A1时,首先是使筷子插入装置6的送进 构件61从托盘51上下降,以使搬入片62进入各托盘51的凹部52的最里面, 以此高度使送进构件61移动到搬入端部21b附近。由此,20根筷子A1就通 过在搬入端部21b的接收侧形成的10条引导路25,以邻接的2根筷子A1为 一组被搬入各搬运凹路21a内。即,20根筷子A1分成10双筷子A后被搬入各 搬运凹路21a内。\n接着,使筷子插入装置6在搬入端部21b上上升后,再次移动到托盘51上 后回到原来位置,与此动作并行,各托盘51间歇移动,将载放在间歇移动的 各托盘51的各凹部52中的20根筷子A1如前述那样分成10双筷子A后搬入 各搬运凹部21a内。此时,先前搬入各搬运凹路21a内的10双筷子A因筷子 插入装置6的动作而被设置在送进构件61另一端的插入片63通过各搬运凹部 21a而依次插入送进辊22间。通过在每次托盘51群间歇移动过程中重复筷子 插入装置6的动作,分成10双的筷子A就被依次插入送进辊22间。\n并且,在该送进辊22之间,因送进辊22的拉伸作用,从薄片供给装置3 供给上下2张薄片材C1、C2,10双筷子A在被夹持于这些薄片材C1、C2间的 状态下一次插入。\n另外,在经过上述过程后被供给给送进辊22的上薄片材C1上,用切痕形 成装置4在搬运方向隔开所定间隔而沿宽度方向形成多个不连续的切痕12,上 薄片材C1以该切痕12部分与插入辊子22之间的10双筷子A的各基端大致重 合的状态供给。即,事先设定送进辊22供给上薄片材C1的速度、切痕形成装 置4的切入时间、筷子插入装置6搬入10双筷子A的时间等。\n还预先在上、下薄片材C1、C2的表面进行印刷(未图示),当在送进辊22 之间插入筷子A1时,与上述切痕12部分相同,上、下薄片材C1、C2的印刷 部分相对筷子A而处于适当的位置。\n向送进辊22之间供给这种上、下薄片材C1、C2时,预先在薄片材C1、C2 上向搬运方向按所定间隔施以标记,通过用未图示的检出装置随时检测此标记 来检测所供给的薄片材C1、C2是否偏移,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偏移。\n并且,经过上述过程后被插入送进辊22之间的10双筷子A因下游侧的送 进辊23、24对上下薄片材C1、C2的拉力作用而在夹于上下薄片材C1、C2间 的状态下在搬运台21上沿各搬运凹路21a被搬运到下游侧。\n此时,首先用纵向融敷切断装置71沿薄片材C1、C2的流动方向按一双筷 子A的宽度通过熔敷进行密封切断。\n通过这样连续地向送进辊22处的薄片材C1、C2间插入筷子A并将薄片材 C1、C2密封及切断,薄片材C1、C2就如图8所示,由于上述切断而成为在搬 运方向连续的10根细长状包装体,其内部的各双筷子A以在流动方向隔开所 定间隔的状态在搬运台21上被搬运至下游侧。\n并且,在搬运台21的搬出端部,用横向融敷切断装置72将上述10根细长 状包装体按每次一双筷子A的长度依次密封切断,由此制造出图1所示的内装 1双筷子A的包装体1。\n然后,如图8所示,内装1双筷子A的包装体1一次10个地从搬运台21 的搬出端部被搬到输送带27上,且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搬到搬出输送带27上。\n由此能够大量生产如上述那样包装筷子A的包装体1,并且几乎不费人力, 能够降低生产成本。\n在本实施形态中,细长物件是上述筷子A,当然除了上述筷子A外也可是一 般的方便筷,细长物件也可是圆珠笔、牙刷等也行,将这些圆珠笔、牙刷与上 述同样地包装在包装体1中,能够得到与上述效果同样的效果。\n另外,切痕12也可是针眼。开口1b只要是可取出筷子A的大小即可,可 据此设定切痕12或者针眼的长度。\n发明的效果\n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具有二面,其中至少一面是 用薄片状的薄片材所构成,在薄片材上与细长物件的一端重合位置或者在其附 近位置沿与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直线形成针眼或多个不连续的切痕,由此能够 在大致密闭的状态下包装筷子等细长物件,防止异物的混入,清洁卫生,并且 在开封时不会象从前那样产生从包装体分离的碎片,能够将包装体整体丢弃, 因此使用后容易收拾,使用方便。\n另外,使用本发明的内装细长物件的包装体的制造装置能够大量生产上述 包装体,并且几乎不需人手,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法律信息
- 2013-04-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5D 85/20
专利号: ZL 02106902.6
申请日: 2002.03.04
授权公告日: 2005.06.08
- 2007-10-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山村良弘<变更后权利人>前田和雄<登记生效日>2007.09.21
- 2007-10-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2007.09.21<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奈良县<变更后权利人>日本鸟取县
- 2005-06-08
- 2002-10-1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