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转子端盖插入装置 |
申请号 | CN201220689319.6 | 申请日期 | 2012-12-1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IPC分类号 | B;2;3;P;2;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西九盛街88号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苏州菱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雷孝杰 |
代理机构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一鸣 |
摘要
一种转子端盖插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左端盖夹持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及转子移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平行设有两根滑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位于工作台上表面中部,该定位压紧机构包括转子定位治具、驱动其气缸及容置的转子,压紧气缸及轴夹;所述左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左端盖治具,其容置的左端盖及左侧的步进电机与所述右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右端盖治具、其容置的右端盖及其右侧的步进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的左、右侧;所述转子移动机构包括单轴机械手,驱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沿滑轨直线滑动;本实用新型代替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了生产转子的品质。
1.一种转子端盖插入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上设有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左端盖夹持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及转子移动机构;所述工作台(10)上平行设有两根滑轨(14);
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位于工作台(10)上表面中部,该定位机构包括转子定位治具(1)及位于转子定位治具(1)前方的并驱动转子定位治具(1)的气缸(2);所述转子定位治具(1)为两块;所述转子定位治具(1)的上方设有容置转子(3)容置位;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后方,该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4)及轴夹(5);所述轴夹(5)朝向转子定位治具(1)设置;所述压紧气缸(4)的作用端与所述轴夹(5)转动连接,并驱动轴夹(5)作上下摆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固设在滑动板(11)上,所述滑动板(11)与所述滑轨(14)滑动连接;
所述左端盖夹持机构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的左侧,该左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左端盖治具(6)及在左端盖治具(6)内设有容置左端盖(71)的容置位;所述左端盖治具(6)左侧设有一步进电机(9);所述右端盖夹持机构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的右侧,该右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右端盖治具(8)及在右端盖治具(8)内设有容置右端盖(72)的容置位;所述右端盖治具(8)右侧设有一步进电机(9);所述左端盖治具(6)、右端盖治具(8)及转子(3)同轴设置;所述右端盖夹持结构相对连接在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与滑轨(14)滑动连接;
所述转子移动机构包括单轴机械手(13);所述单轴机械手(13)设置于工作台(10)上,并驱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沿滑轨(14)直线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端盖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1)与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容置导杆(13)通过通孔,所述导杆(13)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带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作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端盖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右端盖夹持机构经挡板(16)固设在连接板(12)上。
转子端盖插入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子端盖插入领域,涉及一种转子端盖插入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汽车的舒适度也有了更好的要求。通常,汽车座椅均安装了便于座椅调节的座椅马达。上述座椅马达的电机部分一般由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组成。电机转子两端设有端盖,一般是操作工人手工将每个端盖插入转子,这样的操作方式,操作强度大,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较低。且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使得安装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较低,导致转子产品的品质不高。如何提高转子插入端盖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组合装配后转子的产品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n发明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端盖插入装置,其目的主要是以机械化手段完成转子端盖插入,增加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n[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端盖插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左端盖夹持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及转子移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平行设有两根滑轨;\n[0005] 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位于工作台上表面中部,该定位机构包括转子定位治具及位于转子定位治具前方的并驱动转子定位治具的气缸;所述转子定位治具为两块;所述转子定位治具的上方设有容置转子容置位;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后方,该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及轴夹;所述轴夹朝向转子定位治具设置;所述压紧气缸的作用端与所述轴夹转动连接,并驱动轴夹作上下摆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固设在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n[0006] 所述左端盖夹持机构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的左侧,该左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左端盖治具及在左端盖治具内设有容置左端盖的容置位;所述左端盖治具左侧设有一步进电机;所述右端盖夹持机构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的右侧,该右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右端盖治具及在右端盖治具内设有容置右端盖的容置位;所述右端盖治具右侧设有一步进电机;\n所述左端盖治具、右端盖治具及转子同轴设置;所述右端盖夹持结构相对连接在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滑轨滑动连接;\n[0007] 所述转子移动机构包括单轴机械手;所述单轴机械手设置于工作台上,并驱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沿滑轨直线滑动。\n[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n[0009] 1、上述方案中,所述单轴机械手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向左直线运动,所述右端盖治具内容置的右端盖与转子右侧相接触;所述所述单轴机械手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一起向左直线运动,所述左端盖治具内容置的左端盖与转子左侧相接触;所述压紧气缸拉动轴夹松开转子;所述气缸拉动转子定位治具分开;所述单轴机械手带动转子向左运动,转子左侧插入左端盖内;所述单轴机械手带动右端盖治具内容置的右端盖向左运动,右端盖插入转子右侧;转子定位治具的分开,在转子插入端盖过程中,不与左、右端盖治具发生碰撞,以保证转子插入端盖工序的进程。\n[0010] 2、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子两侧插入端盖;所述气缸驱动转子定位治具闭合;所述压紧气缸驱动轴夹压紧转子;使端盖更加贴合转子,保证转子产品的品质。\n[0011] 3、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连接板设有容置导杆通过通孔,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带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作向右运动,回到起始位置,方便取出转子产品,进行下一个流程。\n[0012] 4、上述方案中,右端盖夹持机构经挡板固设在连接板上。\n[00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转子放置在转子定位治具内容置位上,启动设备,则压紧气缸带动轴夹向下移动,压紧转子定位治具中容置的转子;单轴机械手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向左运动,右端盖与转子相接触后,并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一起向左运动;转子与左端盖相接触后,气缸拉分开转子定位治具,单轴机械手带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向左运动,使转子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端盖、右端盖;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向左移动,气缸驱动转子定位治具闭合,压紧气缸驱动轴夹压紧转子;导杆驱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沿滑轨向右运动,回到起始位置,取出转子。\n[0014]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n[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通过单轴机械手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向左运动,依次带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使转子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端盖和右端盖,采用气缸压紧,导杆拉回到起始位置,代替手工操作,效率高,生产的转子产品的品质较好。\n附图说明\n[0016]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n[0017] 以上附图中:1、转子定位治具;2、气缸;3、转子;4、压紧气缸;5、轴夹;6、左端盖治具;71、左端盖;72、右端盖;8、右端盖治具;9、步进电机;10、工作台;11、滑动板;12、连接板;13、单轴机械手;14、滑轨;15、导杆;16、挡板。\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n[0019] 实施例:\n[0020] 如图1示,一种转子端盖插入装置,包括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上设有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左端盖夹持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及转子移动机构;所述工作台10上平行设有两根滑轨14;\n[0021] 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位于工作台10上表面中部,该定位机构包括转子定位治具1及位于转子定位治具1前方的并驱动转子定位治具1的气缸2;所述转子定位治具1为两块;所述转子定位治具1的上方设有容置转子3容置位;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后方,该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4及轴夹5;所述轴夹5朝向转子定位治具1设置;\n所述压紧气缸4的作用端与所述轴夹5转动连接,并驱动轴夹5作上下摆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固设在滑动板11上,所述滑动板11与所述滑轨14滑动连接;\n[0022] 所述左端盖夹持机构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的左侧,该左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左端盖治具6及在左端盖治具6内设有容置左端盖71的容置位;所述左端盖治具6左侧设有一步进电机9;所述右端盖夹持机构在所述转子定位压紧机构的右侧,该右端盖夹持机构包括右端盖治具8及在右端盖治具8内设有容置右端盖72的容置位;所述右端盖治具8右侧设有一步进电机9;所述左端盖治具6、右端盖治具8及转子3同轴设置;所述右端盖夹持结构相对连接在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与滑轨14滑动连接;\n[0023] 所述转子移动机构包括单轴机械手13;所述单轴机械手13设置于工作台10上,并驱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沿滑轨14直线滑动。\n[0024] 所述单轴机械手13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向左直线运动,所述右端盖治具内容置的右端盖72与转子3右侧相接触;所述所述单轴机械手13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一起向左直线运动,所述左端盖治具6内容置的左端盖71与转子3左侧相接触;\n所述压紧气缸4拉动轴夹5松开转子3;所述气缸2拉动转子定位治具1分开;所述单轴机械手13带动转子3向左运动,转子3左侧插入左端盖71内;所述单轴机械手13带动右端盖治具8内容置的右端盖72向左运动,右端盖72插入转子3右侧;转子定位治具1的分开,在转子3插入端盖过程中,不与左端盖治具6、右端盖治具8发生碰撞,以保证转子3插入端盖工序的进程。\n[0025] 所述转子3两侧插入端盖;所述气缸2驱动转子定位治具1闭合;所述压紧气缸4驱动轴5夹压紧转子3;使端盖更加贴合转子3,保证转子产品的品质。\n[0026] 所述滑动板11与所述连接板12设有容置导杆13通过通孔,所述导杆13带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作向右运动,回到起始位置,方便取出转子3,进行下一个流程。\n[0027] 所述右端盖夹持机构经挡板16固设在连接板12上。\n[0028] 本实用新型将转子3放置在转子定位治具1内容置位上,启动设备,则压紧气缸4带动轴夹5向下移动,压紧转子定位治具1中容置的转子3;单轴机械手13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向左运动,右端盖72与转子3相接触后,并带动右端盖夹持机构、转子定位压紧机构一起向左运动;转子3与左端盖71相接触后,气缸2拉分开转子定位治具1,单轴机械手13带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向左运动,使转子3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端盖71、右端盖72;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向左移动,气缸2驱动转子定位治具1闭合,压紧气缸4驱动轴夹5压紧转子3;导杆13驱动转子定位压紧机构、右端盖夹持机构沿滑轨14向右运动,回到起始位置,取出转子3。\n[0029]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n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1-24 | 2014-01-24 | | |
2 | | 2013-08-29 | 2013-08-29 | | |
3 | | 2014-01-24 | 2014-01-24 | | |
4 | | 2013-12-17 | 2013-12-17 | | |
5 | | 2013-08-29 | 2013-08-29 | | |
6 | | 2012-12-14 | 2012-12-14 | | |
7 | | 2012-12-14 | 2012-12-14 | | |
8 | | 2013-12-17 | 2013-12-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