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于杀灭蚊虫幼虫的协同草本杀虫制剂,所述制剂包含:
(a)以重量计0.01至2.6%的来源于植物茴香的精油,
(b)以重量计0.01至2.6%的额外的来源于植物留兰香和/或姜的精油,
(c)以重量计0.01至3.8%的乳化剂,和
(d)平衡量的作为载体或稀释剂的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在步骤(c)中,乳化剂为离子型乳化 剂、非离子型乳化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用的乳化剂选自大豆卵磷脂、吐温 -20、吐温-80和曲拉通-X。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用的精油为以重量计0.01至2.6% 的茴香精油和以重量计0.01至2.6%的留兰香精油、以重量计0.01至2.6% 的姜精油或它们的混合物。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植物茴香∶留兰香∶姜的精油的比例 为1-7∶1-5∶1-7。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中植物茴香∶留兰香∶姜的精油的比例 为3-7∶1-5∶3-7。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蚊虫幼虫的死亡率达94%。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新的草本制剂,包含药用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和 其它植物的精油,可用作抗蚊虫幼虫的杀虫剂。本发明的制剂具有对幼虫 阶段的疟疾媒介斑须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的毒性作用。该性质归因于 茴香属植物的精油和其它来源于药用植物的精油的协同组合。\n背景技术\n蚊虫是最大的一组昆虫,其在全世界传播许多疾病如疟疾、丝虫、日 本脑炎和登革热。对于控制蚊虫媒介数量而言,化学杀虫剂的使用由于各 种因素如对杀虫剂的多种抗性、环境污染和高成本而受到严重的质疑。\n斑须按蚊Liston型是印度城市疟疾的主要媒介(Sharma,1996)。该种 蚊虫主要繁殖于含水生境如水塔、建筑工地的储水处、闸阀中的水管泄漏 处、装饰用的喷泉池、水泥池、井等等(Kalra和Sharma,1987)。由于建 筑工地斑须按蚊造成的城区疟疾的爆发已有报道(Kumar等,1991;Adak 等;1994)。在印度,城市疟疾的防治按照基于抗幼虫方法的城市疟疾方案 (UMS)进行。目前约4600万生活在29个城市的人口处于高度危险中,需 要加速城市疟疾防治的规化。\n每年,全世界估计有3亿例疟疾。与疟疾相关的死亡率估计为每年110 万(WHO 1999),并且随着药物抗性而连续上升(WHO,1999;Trape等, 1998)。\n减少疟疾发生率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用化学杀虫剂和通过物理屏障的方 法(浸渍网)控制蚊虫的数量,或者通过使用药物以防止疟原寄生虫 (Plasmodium spp)感染。\n持续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蚊虫中逐渐产生抗性以及环境污染。化学杀 虫剂对非目标性的与蚊虫幼虫共存的蚊虫天敌具有毒性。备选地,生物防 治剂如食幼虫的鱼已经成功地根据生物环境方法用于持续控制蚊虫的繁殖 (Sharma 1986)。\n在疟疾防治中喷洒化学杀虫剂所面临和产生的问题已经使得开发媒介 防治的备选方法迫在眉睫。杀生物剂较化学品具有许多优势,即高特异性、 生物可降解性、对环境的安全性、低成本和在一些情况下可回收的性质, 这些特征使得杀生物剂在综合媒介防治计划中成为重要且有用的工具。\n大多数蚊虫防治计划旨在使用杀幼虫剂将繁殖地点的幼虫阶段作为目 标,因为杀成虫剂仅可暂时减少成虫数量,几天内可能会快速回升。 Kettle(1995)指出:对不成熟阶段的蚊虫的防治传统上已通过应用油溶液、 乳液、可湿润粉剂或撒剂(dust)形式的杀虫剂而实现。然而,在实现这些的 同时也伴有污染家庭用水的内在危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在那里水提供 了极好的蚊虫繁殖条件。在缺乏新化合物的情况下,由于蚊虫对已知化学 品的抗性的急剧增加,因此正在寻找更好的备选防治方法。特别是最近公 众获悉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带来的潜在危险后(Busvine和Pal,1969;Curtis 和Pasteur,1981;WHO,1987),该需求更为紧迫。一种备选方案是使用 植物提取物作为植物杀虫剂(Arnason等,1989)。大量的植物衍生物已经 显示出可有效对抗宽范围的昆虫种类(Schumutterer,1990;Elhag等,1996; Wilps,1995;Amorose,1995),但是只有极少的植物衍生物已报道具有 抗蚊虫的杀幼虫作用,例如抗登革热的蚊虫媒介-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幼虫的Abuta grandifolia和Minthostachys setosa的二氯甲烷提取物(Ciceia 等,2000)和抗另一种蚊虫致乏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的灰毛滨 藜(Atriplex canescens)的种子提取物(Ouda等,1998)。\n还没有对完全植物提取物的抗性的记录,这可能是因为许多成分的协 同作用:分离和施用单一活性剂极大地促进了寄生虫(Chawira等,1986) 和蚊虫中抗性的形成。可能植物治疗法较化学疗法产生更少的副作用,因 为存在许多活性剂,每种的剂量都较施用单一活性剂所需要的剂量小。\n茴香Mill syn.F.capillaceum Grilib是本地(印度)称为茴香并用作烹饪 调味品的一种芳香性草本植物。其果实具香味、刺激性并可祛风。世界上 各个国家的官方药典均列出该植物用于胸、脾和肾脏的疾病。茴香是甘草 粉和减轻阵痛的制剂的成分。已经报道茴香显示出许多药理学作用,包括 抗细菌活性(Ruberto等,2000)和对储存的谷物中昆虫的毒性(Kim和Ahn, 2001)。其可用于婴儿腹绞痛和胃肠气胀(Purthi,1976)。尽管世界范围内 对茴香果进行了大量药理学研究,但是对科学文献的调查表明还没有对茴 香精油对公共健康的昆虫媒介如蚊虫的抗性进行评价。本申请人已对茴香 果精油进行了初步实验,以探索其是否对疟疾媒介斑须按蚊(Liston)具有任 何毒性和/或行为改变作用。\n迄今已知的防治幼虫阶段的疟疾媒介的杀虫剂为疟蚊杀油、硫甲双磷 和倍硫磷,并且通常被用于抗幼虫操作中,但是所有这些化合物对共存的 有益生物也是有毒的。\n迄今已知的一些植物产品已证实可有效对抗蚊虫(Wilps,1995;Elhag, 1996)。实例包括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Hassanali等,1990)、 Curcuma raktakanda(Latha和Ammini,2000)、中华天胡荽(Hydrocotyle jaranica)Thunb.(Venkatachalam和Jebanesan,2001)和Azardirachta indica A.Juss.(Elhag等,2001;Prasad等,2001)。\n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在从天然产物制备杀虫剂的尝试中,本申请人 已发现单独或组合的药用植物茴香与其它植物的精油可用于防治蚊虫斑须 按蚊。\n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成分,即茴香精油据文献报道对昆虫害虫但不对 斑须按蚊具有毒性。\n发明目的\n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作为草本杀幼虫剂的精油组合物,可 用于杀灭蚊虫幼虫并且规避了以上详述的缺点。\n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作为草本制剂的植物精油组合物,可用作 用于防治蚊虫幼虫的杀幼虫剂,其安全、便宜、可生物降解、不危害环境、 没有任何残留作用并且在商业上是可行的。\n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可与水混溶,使得它能够 与水中存在的其它微生物相容。\n发明概述\n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作杀虫剂或杀幼虫剂、尤其是抗蚊虫幼虫的 组合物,其包含自茴香属植物提取的精油与一种或其它药用植物的精油的 混合物。\n本发明得以开发的基础是由于我们发现当将茴香精油与一种或其它药 用植物的精油混合时,所得组合物产生了杀虫性质,其对抗蚊虫幼虫尤其 有活性。作为使用精油的额外益处,水混溶性使得本发明更加优于商业途 径得到的杀虫剂,而后者仅漂浮于水面,从而通过耗尽水中的氧而使其它 水栖生物窒息。因此,本组合物可用作用于防治蚊虫的杀幼虫剂。\n发明详述\n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抗蚊虫幼虫的新的协同草本杀虫制剂,所述制剂 包含:\n(i)0.01至2.6wt.%的来源于植物茴香的精油,\n(ii)0.01至2.6wt.%的来源于一种或多种植物来源的一种或多种精 油,\n(iii)0.01至3.8wt.%的乳化剂或乳化剂组合,和\n(iv)作为载体或稀释剂的平衡水。\n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协同制剂,其中来自其它一种或多种植 物的一种或多种精油选自属于伞形科(Apiaceae)、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薄荷科(Lamiaceae)、楝科(Meliaceae)、桃金娘科 (Myrtaceae)、禾本科(Poaceae)和姜科(Zingiberaceae)的植物的精油。\n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使用的精油还可以自不同的植物提取,所述 植物选自柠檬桉(Eucaluptus citriodoora)、茴香、留兰香(Mentha spicata var. viridis)、田野薄荷(Mentha arvensis)、辣薄荷(Mentha piperita)、罗勒 (Ocimum basilicum)、香茅属的种(Cymbopogon species)、香叶天竺葵 (Pelargonium graveolens)和/或姜(Zingiber officinale)或它们的混合物。\n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备制剂的乳化剂可以是离子型乳化剂、 非离子乳化剂或它们的混合物,选自大豆卵磷脂、吐温-20、吐温-80和曲 拉通-X(Triton-X,即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n然而,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制剂的抗各种蚊虫种类的蚊虫幼 虫的活性,所述蚊虫种类选自埃及伊蚊、斑须按蚊、四斑按蚊(Anopheles quadrimaculatus)和库蚊种(Culex)。\n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精油,选自0.01至2.6wt.%的茴香精油、 0.01至2.6wt.%的留兰香精油和0.01至2.6wt.%的姜精油。\n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植物茴香∶留兰香∶姜的精油的比例, 其为1-7∶1-5∶1-7。\n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所使用的植物茴香∶留兰香∶姜的精油 比例为3-7∶1-5∶3-7。\n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剂具有抗蚊虫的协同活性,其中蚊虫幼 虫的平均死亡率高达94%。\n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可用作抗疟疾媒介蚊虫的草本制 剂,其包含0.01wt.%至2.6wt.%的来源于植物茴香的精油和0.01wt.%至 2.6wt.%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精油和0.01wt.%至3.8wt.%的吐温-80或其组 合,所述一种或多种植物属于伞形科、牻牛儿苗科、薄荷科、桃金娘科、 楝科、禾本科和姜科。\n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若干组分,包括适于用在积水条件中 且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将其与水和乳化剂吐温-80混合而使用的液体形式 的制剂。其对人类、寄生物和捕食者无毒。由此,本发明提供了在使用时 可提供对蚊虫幼虫的完全杀灭的杀昆虫制剂的制备。效应是组合物的杀昆 虫性质所产生的结果,即能够杀灭目标昆虫。\n本发明的优选组合物由植物茴香、留兰香和姜的精油和购自Mumbai 的Hi-Media的吐温-80组成。这些组分的量可为1∶1∶1至3∶5∶7。\n通过下面的实施例阐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范 围的限制。\n实施例\n实施例1\n将得自茴香属植物的精油(0.1ml)首先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 -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为0.01%的溶液。在实 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fourth-stage)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 中。在一次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 验中使用总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来自茴香的精油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 56.0%的死亡率。\n实施例2\n将得自植物留兰香的精油(0.1ml)首先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 -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为0.01%的溶液。在实 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来自留兰香的精油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 20.0%的死亡率。\n实施例3\n将得自植物姜的精油(0.1ml)首先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80(0.1ml)混 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为0.01%的溶液。在实验室中试验 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来自姜的精油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40.0% 的死亡率。\n实施例4\n将购自印度Mumbai的Hi-Media的吐温-80——一种浓度为0.001% 的乳化剂(0.1ml)溶于水中以得到浓度为0.01%的溶液。在实验室中试验该 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吐温-80在浓度为0.01%时、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0.01%的死 亡率。\n实施例5\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茴香和留兰香属植物的精油(各0.05ml)首先与浓度为0.001%的 吐温-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为0.01%的溶液。 在实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的精油(0.05ml)和得自植物留兰香的精油(0.05ml) 的组合(1∶1)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60.0%的死亡率。\n实施例6\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茴香和姜的精油(各0.05ml)首先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 -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为0.01%的溶液。在实 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的精油(0.05ml)和得自植物姜的精油(0.05ml)的 组合(1∶1)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72.0%的死亡率。\n实施例7\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留兰香和姜的精油(各0.05ml)首先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 -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为0.01%的溶液。在实 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留兰香的精油(0.05ml)和得自植物姜的精油(0.05ml) 的组合(1∶1)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52.0%的死亡率。\n实施例8\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茴香、留兰香和姜的精油(各0.033ml)首先与浓度为0.001% 的吐温-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为0.01%的溶 液。在实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留兰香和姜的精油(各0.033ml)的组合(1∶1∶1)在 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65.0%的死亡率。\n实施例9\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茴香(0.02ml)、留兰香(0.06ml)和姜(0.02ml)的精油首先与 浓度为0.001%的吐温-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度 为0.01%的溶液。在实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0.02ml)、留兰香(0.06ml)和姜(0.02ml)的精油的 组合(1∶3∶1)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50%的死亡率。\n实施例10\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茴香(0.043ml)、留兰香(0.014ml)和姜(0.043ml)的精油首先 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 度为0.01%的溶液。在实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0.043ml)、留兰香(0.014ml)和姜(0.043ml)的精油 的组合(3∶1∶3)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78.0%的死亡率。\n实施例11\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茴香(0.021ml)、留兰香(0.033ml)和姜(0.046ml)的精油首先 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 度为0.01%的溶液。在实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0.021ml)、留兰香(0.033ml)和姜(0.046ml)的精油 的组合(3∶5∶7)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94.0%的死亡率。\n实施例12\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茴香(0.033ml)、留兰香(0.021ml)和姜(0.046ml)的精油首先 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 度为0.01%的溶液。在实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0.033ml)、留兰香(0.021ml)和姜(0.046ml)的精油 的组合(5∶3∶7)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82.0%的死亡率。\n实施例13\n该实施例阐明基于实施例1-4所得结果制备草本制剂的方法。\n将得自植物茴香(0.046ml)、留兰香(0.033ml)和姜(0.021ml)的精油首先 与浓度为0.001%的吐温-80(0.1ml)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溶于水以制备浓 度为0.01%的溶液。在实验室中试验该溶液抗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活性。\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第四阶段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 在一个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 使用总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得自植物茴香(0.046ml)、留兰香(0.033ml)和姜(0.021ml)的精油 的组合(7∶5∶3)在0.01%的浓度下、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86.0%的死亡率。\n实施例14\n该实施例阐明一种合成化合物——购自美国M/s SIGMA并被作为标 准的β-细辛醚的功效。在实验室中试验浓度为0.0016%的β-细辛醚抗蚊 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效果。\n在试验方法中使用稍加修改的标准WHO试验(WHO,1981)。将一只 四龄幼虫置于各个含有5ml各种浓度的测试溶液的50只小瓶中。在一次 重复试验中使用含有一只幼虫的一个小瓶。因此在50次重复试验中使用总 共50只昆虫。24小时后记录蚊虫幼虫的死亡数据。\n观察到β-细辛醚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致100.0%的死亡率。\n表1中给出了以上实施例(1-14)的结果汇总。\n表1:精油或它们的混合物对蚊虫斑须按蚊幼虫的杀灭效果\n 实施例 比例 24小时后平均死亡百分率 1 - 56 2 - 20 3 - 40 4 - 0 5 1∶1 60 6 1∶1 72 7 1∶1 52 8 1∶1∶1 65 9 1∶3∶1 50 10 3∶1∶3 78 11 3∶5∶7 94 12 5∶3∶7 82 13 7∶5∶3 86 14 - 100\n由上表1观察到:茴香精油当与其它植物如留兰香和姜的精油以不同 的比例混合时,导致不同程度的对蚊虫幼虫的杀灭效果。\n益处\n因此,可观察到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仅是具有所有成分的总计性质的混 合物,而且作为导致具有持续效果的增强活性的协同混合物。\n本发明的益处是:作为基于植物的制剂,其对生态无害、对天然栖息 条件下与蚊虫幼虫共存的生物无毒,并且持久。\n本发明的另一个益处是本组合物较报道的其它植物产品如蓖麻 (Ricinus communis)和印楝(Azadirachta indica)的叶子提取物更便宜且更有 效,而且由于制剂的额外性质即水混溶性,从而减少了对其它与蚊虫幼虫 共生的有益生物的有害作用。
法律信息
- 2013-03-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N 65/00
专利号: ZL 03808921.1
申请日: 2003.01.14
授权公告日: 2008.12.03
- 2008-12-03
- 2005-09-21
- 2005-07-2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