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含有益菌因子的长效酸奶及其生产方法 |
申请号 | CN200710099488.8 | 申请日期 | 2007-05-22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609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IPC分类号 | A;2;3;C;9;/;1;3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吴秀英;李洪亮;母智深;陈伟;李树森 |
代理机构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酸奶及其生产方法。该长效酸奶由含有发酵剂和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的原料制成:牛奶50-100,低聚异麦芽糖0.01-20.00,稳定剂0.2-8.0。该长效酸奶提高了人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主要针对胃酸酸性强的人群);突破了原有的酸奶产品结构和配方组成,增加了产品的新品种;不仅保留了酸奶的营养成分,还使产品的保质期达到了六个月以上。
1.一种长效酸奶,其特征是:它由含有发酵剂和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的原料制成:
牛奶 50-100,
低聚异麦芽糖 0.01-20.00,
稳定剂 0.2-8.0,
酸度调节剂 0.2-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奶为普通的牛乳,或用奶粉、奶油、水解蛋白、乳清粉或牛乳的其他组分配制而成的还原奶;
所述低聚异麦芽糖的量是以50%纯度的低聚异麦芽糖为标准计量的;
所述低聚异麦芽糖的含量为是0.01-1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奶包括全脂、脱脂和半脱脂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20重量份的果蔬汁、果酱、果蔬颗粒或坚果颗粒,或0.01-0.5重量份的微量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还含有0.01-0.4重量份的食用香精和/或3.0-15.0重量份的白砂糖和0-5重量份的糖浆或甜味剂;所述甜味剂为安塞蜜和阿斯巴甜,所述糖浆为果糖和果葡糖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的
6 8
发酵剂的菌种含量为10-10CFU/100g原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乳酸链球菌、乳脂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油链球菌、产生芳香物质的细菌、柠檬明串珠菌、戊糖明串珠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嗜热性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乳化剂或增稠剂,或由乳化剂和增稠剂两者组合而成,其中,乳化剂与增稠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1-60;所述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和聚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拉胶、明胶、变性淀粉、蛋白粉、右旋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结冷胶、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魔芋胶、琼脂、刺槐豆胶和果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度调节剂为乳酸、柠 檬酸、磷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香精为酸奶香精、牛奶香精、橙香精、葡萄香精、桃香精、椰子香精、草莓香精、荔枝香精、苹果香精、密瓜香精、芒果香精、西番莲香精、西柚香精、柠檬香精、蓝莓香精、木瓜香精、香蕉香精、菠萝香精、番茄香精、胡萝卜香精、芦笋香精、菠菜香精、杏香精、梨香精、猕猴桃香精、香草香精、玫瑰香精、巧克力香精、核桃香精、麦香香精和樱桃香精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长效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蔬颗粒选自番茄颗粒、桃颗粒、椰果颗粒、橙果粒、芒果果粒、葡萄果粒、木瓜果粒、菠萝果粒、草莓果粒、芹菜颗粒、梨果粒、黄瓜颗粒、萝卜类颗粒和芦荟凝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果蔬颗粒选用直径
1-20mm的颗粒状果蔬粒或浆类果蔬粒,或长度为1-20mm、宽度为1-10mm的纤维状果蔬粒;
所述果蔬汁选自苹果汁、草莓汁、蓝莓汁、木瓜汁、香蕉汁、橙汁、菠萝汁、芒果汁、番茄汁、胡萝卜汁、芦笋汁、菠菜汁、桃汁、杏汁、梨汁、葡萄汁、芦荟汁、猕猴桃汁、荔枝汁、柠檬汁和椰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果酱选自苹果酱、草莓酱、蓝莓酱、木瓜酱、香蕉酱、橙酱、菠萝酱、芒果酱、番茄酱、胡萝卜酱、芦笋酱、菠菜酱、桃酱、杏酱、梨酱、葡萄酱、芦荟酱、猕猴桃酱、荔枝酱、柠檬酱和椰酱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坚果颗粒选用花生颗粒、榛子颗粒、核桃颗粒、葵花籽颗粒、杏仁颗粒、李子颗粒和开心果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选用直径为1-18mm的球状颗粒,或者长度为1-20mm,宽度1-12mm的颗粒;
所述微量元素选自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乳酸钙、牛磺酸、叶酸、烟酸、胆碱、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硫酸锌、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硫酸镁、葡萄糖酸镁和左旋肉碱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12.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长效酸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重量份的甜味剂、低聚异麦芽糖和稳定剂,与牛奶混合;
2)进行杀菌、冷却、加入所述发酵剂进行发酵;
3)发酵结束后添加所述重量份的酸度调节剂、食用香精和/或甜味剂,杀菌,得到长效酸奶。
一种含有益菌因子的长效酸奶及其生产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益菌因子的长效酸奶及其生产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市场上的酸牛奶,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糖、菌种发酵而成的。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3%(m/V)的称为酸牛奶。长效酸奶即经热处理后再经过无菌包装\n的发酵酸奶,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常温状态下可保存时间不低于60天,而口感及味道与常规\n酸奶基本相同。长效酸牛奶的主要成分是牛奶、水、白砂糖、增稠剂、乳化剂、酸度调节剂和食用香料,根据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在产品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果粒、果汁、果酱或坚果颗粒一种或几种营养物质。2003年世界乳品联合会已对长效酸奶制定了标准,因此\n它被公认为是一种标准的健康乳制品。它的商业名称仍然是“酸奶yogurt”,但是要冠以\n“热处理thermized”或其它前缀。关于长效酸奶的营养价值,世界乳品联合委员会已有定论:酸奶的营养不仅仅来自活菌,酸奶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n值,即使没有活菌存在,酸奶仍然是高级的营养保健食品。对亚洲庞大的乳糖不适应人群来说,酸奶特别是长效酸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类乳制品近几年得到了广泛关注,长效酸奶不仅保留了酸奶的营养成分,还使产品的保质期达到了六个月以上,扩大了产品的销售\n范围,从而使身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运输不便的山村的人们能够享受到口味多样性、营养价值高和饮用方便的酸牛奶。\n[0003]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典型的有益细菌,它的生长繁殖贯穿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n中。双歧杆菌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大量乳酸,降低系统pH值而迅速使肠道菌群发生\n变化,抑制和杀死肠道病原菌,使菌群保持正常平衡。然而提高人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迄今为止仍是一个技术难题。这是因为双歧杆菌是厌氧型菌群,在空气中很难存活,再加上胃酸的酸性很强,双歧杆菌经过胃时绝大部分都被杀死了,只有极少部分可到达肠内,从而使其对人体的有益功效很难体现出来,而且不同人的双歧杆菌的菌群也不完全相同,即使能够\n补充活的双歧杆菌,也不能够适应所有的人群。\n[0004] 低聚异麦芽糖(IMO)是淀粉糖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由α-1,6-糖苷键结合的异麦\n芽糖(IG2)、潘糖(P)、异麦芽三糖(IG3)及四糖以上(GN)组合成的功能性低聚糖。按形态\n可分为低聚异麦芽糖浆和低聚异麦芽糖粉两种。糖浆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的粘稠液体,\n甜味柔和,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糖粉为白色无定形粉末,甜味柔和,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不同纯度低聚异麦芽糖(IMO)的基本组成如表1所示。低聚异麦芽糖\n(IMO)的生产工艺大致为:精致玉米淀粉-液化-糖化-灭酶-精滤-转苷-灭酶-精滤\n(微滤)-离子交换-浓缩-成品。\n[0005] 表1不同纯度低聚异麦芽糖(IMO)的基本组成\n[0006] \n发明内容\n[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低聚异麦芽糖(IMO),可促进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n增殖的长效酸奶及其生产方法。\n[0008] 本发明所提供的长效酸奶,它由含有发酵剂和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的原料制成:\n[0009] 牛奶 50-100\n[0010] 低聚异麦芽糖 0.01-20.00\n[0011] 稳定剂 0.2-8.0。\n[0012] 其中,所述低聚异麦芽糖的含量优选为0.01-15重量份,为粉状或液体状的,纯度大于50%,口味纯正,类似蔗糖。\n[0013] 所述低聚异麦芽糖(IMO)是淀粉糖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由α-1,6-糖苷键结合的\n异麦芽糖(IG2)、潘糖(P)、异麦芽三糖(IG3)及四糖以上(GN)组合成的功能性低聚糖。按\n形态可分为低聚异麦芽糖浆和低聚异麦芽糖粉两种。糖浆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的粘稠液\n体,甜味柔和,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糖粉为白色无定形粉末,甜味柔和,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不同纯度低聚异麦芽糖(IMO)的基本组成如表1所示。低聚异麦芽糖\n(IMO)的生产工艺大致为:精致玉米淀粉-液化-糖化-灭酶-精滤-转苷-灭酶-精滤\n(微滤)-离子交换-浓缩-成品。\n[0014] 所述牛奶定义为:普通的牛乳,包括全脂、脱脂和半脱脂乳;或用奶粉、奶油、水解蛋白、乳清粉或牛乳的其他组分配制而成的还原奶。\n[0015] 所述稳定剂为乳化剂或增稠剂,或由乳化剂和增稠剂两者组合而成,其中,乳化剂与增稠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1-60;所述乳化剂可选自单硬脂肪甘油脂、蔗糖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和聚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其几种组合;增稠剂可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拉胶、明胶、微晶纤维素、结冷胶、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魔芋胶、淀粉、蛋白粉、瓜尔豆胶、右旋葡萄糖、琼脂、刺槐豆胶和果胶中的一种或其几种组合。\n[0016] 所述发酵剂中菌种含量可为106-108CFU/100g原料。\n[0017] 所述菌种可选嗜热链球菌、乳酸链球菌、乳脂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油链球菌、产生芳香物质的细菌、柠檬明串珠菌、戊糖明串株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嗜热性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一种或几种的组合。\n[0018] 为了改善酸奶的口感,所述长效酸奶中可含有0—0.2重量份酸度调节剂,所述酸\n度调节剂可为乳酸、柠檬酸、磷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0019] 为了改善酸奶的口感,所述长效酸奶中含有3.0-15.0重量份的白砂糖和0-5重量\n份糖浆或甜味剂。所述甜味剂可为安塞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所述糖浆可为果糖和果葡糖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计算糖度时折算为白砂糖糖度。\n[0020] 为了使酸奶的营养更加丰富,所述长效酸奶中可含有0—20重量份的果汁、果酱、果粒、坚果颗粒或0.01-0.5重量份的微量元素。\n[0021] 所述果粒可为番茄颗粒、桃颗粒、椰果颗粒、橙果粒、芒果果粒、葡萄果粒、木瓜果粒、菠萝果粒、草莓果粒、芹菜颗粒、梨果粒、黄瓜颗粒、萝卜类颗粒和芦荟凝胶颗粒等各种果蔬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通常选用直径1-20mm的颗粒状果蔬粒或浆类果蔬粒,或长\n度为1-20mm、宽度为1-10mm的纤维状果蔬粒。\n[0022] 所述果汁可为苹果汁、草莓汁、蓝莓汁、木瓜汁、香蕉汁、橙汁、菠萝汁、芒果汁、番茄汁、胡萝卜汁、芦笋汁、菠菜汁、桃汁、杏汁、梨汁、葡萄汁、芦荟汁、猕猴桃汁、荔枝汁、柠檬汁和椰汁等各种果蔬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0023] 所述果酱可为苹果酱、草莓酱、蓝莓酱、木瓜酱、香蕉酱、橙酱、菠萝酱、芒果酱、番茄酱、胡萝卜酱、芦笋酱、菠菜酱、桃酱、杏酱、梨酱、葡萄酱、芦荟酱、猕猴桃酱、荔枝酱、柠檬酱和椰酱等各种果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0024] 坚果颗粒选用花生颗粒、榛子颗粒、核桃颗粒、葵花籽颗粒、杏仁颗粒、开心果颗粒的一种或几种。颗粒选用直径为1—18mm的球状颗粒,或者长度为1—20mm,宽度1—12mm\n的颗粒。\n[0025] 所述微量元素可为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乳酸钙、牛磺酸、叶酸、烟酸、胆碱、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硫酸锌、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硫酸镁、葡萄糖酸镁和左旋肉碱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0026] 为了改善酸奶的风味,所述长效酸奶中还含有0.01-0.4重量份的食用香精,所述\n食用香精可为酸奶香精、牛奶香精、橙香精、葡萄香精、桃香精、椰子香精、草莓香精、荔枝香精、苹果香精、密瓜香精、芒果香精、西番莲香精、西柚香精、柠檬香精、蓝莓香精、木瓜香精、香蕉香精、菠萝香精、番茄香精、胡萝卜香精、芦笋香精、菠菜香精、杏香精、梨香精、猕猴桃香精、香草香精、玫瑰香精、巧克力香精、核桃香精、麦香香精和樱桃香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0027] 本发明含有益菌因子的长效酸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0028] 包括以下步骤:\n[0029] 1)将所述重量份的甜味剂、低聚异麦芽糖和稳定剂,与牛奶混合;\n[0030] 2)进行杀菌、冷却、加入所述发酵剂进行发酵;\n[0031] 3)发酵结束后添加所述重量份的酸度调节剂、食用香精和/或甜味剂,杀菌,得到长效酸奶。\n[0032] 本发明的长效酸奶含低聚异麦芽糖(IMO),可促进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增殖。\n[0033] 本发明的长效酸奶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的效果:1)本发明\n提高了人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主要针对胃酸酸性强的人群);2)本产品突破了原有的酸\n奶产品结构和配方组成,增加了产品的新品种;3)本产品不仅保留了酸奶的营养成分,还\n使产品的保质期达到了两个月以上,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从而使身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运输不便的山村的人们能够享受到口味多样性、营养价值高和饮用方便的酸牛奶。4)果\n汁、果酱、果粒或坚果颗粒的添加实现了水果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与牛乳蛋白质的结合,使产品的营养更合理,更均衡;5)果汁、果酱或果粒在长效酸奶中的添加,促进了果蔬行业的发展,使我国丰富的水果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可观。\n具体实施方式\n[0034]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百分比含量如无特别说\n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n[0035] 实施例1、益菌因子长效酸奶的制备\n[0036] 原料:\n[0037] 牛奶:蛋白质:2.98%,脂肪:3.02%,非脂乳固体:8.55%。\n[0038] 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n[0039] 果葡糖浆:F≥42.0%,5%.\n[0040] 蔗糖脂肪酸酯:日本三菱,HLB为7。\n[0041] 草莓香精:绿晶香料有限公司,型号:k001。\n[0042] 淀粉:广州合力维有限公司,型号:M98。\n[0043] 琼脂:广州合力维有限公司,型号:H65。\n[0044] 低聚异麦芽糖(IMO):IMO≥50%,购自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nFM500,为粉状的。\n[0045] 发酵剂:沙普视贸易有限公司(型号:OI654,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n成,其活菌数的比例为4:6)。\n[0046] 纯净水、乳酸和柠檬酸均符合国家标准。\n[0047] 制备本发明益菌因子长效酸奶,包括以下步骤:\n[0048] 1)按下述原料配方取料(以1吨计):牛奶700.0千克,白砂糖95.0千克,果葡糖\n浆50.0千克,低聚异麦芽糖(IMO)18千克,琼脂1.6千克,羧甲基纤维素钠3.2千克,淀粉\n8\n10.0千克,蔗糖脂肪酸酯2千克,发酵剂10CFU/100g,草莓香精0.3千克,纯净水119.4千\n克\n[0049] 2)将琼脂、蔗糖脂肪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淀粉与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加热至\n60℃的牛奶中,保温溶解25分钟,经冷板冷却至30℃,再加入盛有果葡糖浆、低聚异麦芽糖(IMO)及水的配料罐中,充分搅拌。\n[0050] 3)升温到40℃、压力为25Mp下对混合液进行均质。\n[0051] 4)将步骤3)的料液进行92℃、5分钟杀菌。\n[0052] 5)杀菌后冷却到37℃后加入菌种,进行发酵7个小时。\n[0053] 6)发酵后加入草莓香精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进行70℃,10分钟杀菌,冷却至\n30℃,无菌灌装。\n[0054] 这种酸奶含有益菌因子(低聚异麦芽糖(IM0),其检测按照QB/T2491检验)可以\n改善肠道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该酸奶中也有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使该酸奶的营养更加丰富。\n[0055] 实施例2、益菌因子长效酸奶的制备\n[0056] 原料:\n[0057] 牛奶:蛋白质:3.06%,脂肪:3.13%,非脂乳固体:8.59%。\n[0058] 蛋白粉:WPC为50,加量为20千克,广州合成实业有有限公司,型号:N487。\n[0059] 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n[0060] 低聚异麦芽糖(IMO):IM0≥50%,购自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为\nQ756。\n[0061] 发酵剂:沙普视贸易有限公司(型号:0I654,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n成,其活菌数的比例为4:6)。\n[0062] 果汁:浓缩果汁,苹果果汁体系pH3.7,糖度35BX。\n[0063] 果胶:上海梭洋食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102;海藻酸丙二醇酯:北京亚美蓝驰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型号:R203;明胶:上海康米尔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型号:T105;\n刺槐豆胶:秦皇岛市信业经贸有限公司,型号:T302;苹果香精:上海田边香料有限公司,型号w100。\n[0064] 纯净水符合国家标准。\n[0065]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长效酸奶:\n[0066] 1)按下述原料配方取料(以1吨计):牛奶500.0千克,全脂奶粉34千克,蛋白粉\n2.0千克,白砂糖95.0千克,低聚异麦芽糖(IMO)15.0千克,果汁15千克,果胶3.0千克,海\n7\n藻酸丙二醇酯1.0千克,明胶4.0千克,刺槐豆胶0.5千克,发酵剂10CFU/100g,乳酸2.0\n千克,柠檬酸0.1千克,柠檬酸钠0.1千克,苹果香精0.1千克,纯净水328.2千克;\n[0067] 2)将果胶、刺槐豆胶、明胶和海藻酸丙二醇酯与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加热至\n60℃的牛奶中,保温溶解20分钟,另取200千克的纯净水升温到55℃,加入全脂奶粉和蛋白粉、低聚异麦芽糖(IMO),溶解15分钟,以上两者混合均匀。经冷板冷却至25℃,再加入果汁、香精定容后搅拌均匀。\n[0068] 3)升温到70℃、压力为20Mpa下对混合液进行均质。\n[0069] 4)将步骤3)的料液进行85℃,4分钟杀菌。\n[0070] 5)杀菌后冷却到40℃加入菌种,进行发酵6个小时。\n[0071] 6)将发酵好的料液暂存在缓冲罐中,最后将用常温纯净水(20℃)充分溶解的酸\n度调节剂(乳酸、柠檬酸钠和柠檬酸)喷淋加入配料罐中,喷淋过程中持续搅拌,不得间断、停止。加入苹果香精,搅拌均匀,70℃,15分钟进行杀菌,然后进行无菌灌装。\n[0072] 这种酸奶含有益菌因子(低聚异麦芽糖(IMO),检测方法同上。),可以改善肠道\n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该酸奶中也有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另外,还添加上果蔬汁,它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使该酸奶的营养更加丰富。\n[0073] 实施例3、益菌因子长效酸奶的制备\n[0074] 原料:\n[0075] 牛奶:蛋白质:2.95%,脂肪:3.0%,非脂乳固体:8.5%。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n[0076] 低聚异麦芽糖(IMO):IMO≥50%,购自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nY001。\n[0077] 发酵剂:沙普视贸易有限公司(型号:OI654,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n成,其活菌数的比例为4:6)。\n[0078] 结冷胶:新百利国际工贸有限公司,型号:U405;黄原胶:新百利国际工贸有限\n公司,型号:I405;魔芋胶:港集集团有限公司,型号:0405;膳食纤维:水不溶性膳食纤维≥60%。新百利国际工贸有限公司,型号:P405;芒果香精:笑见井香料有限公司,型号:\nA498;草莓果粒:果肉含量≥55.0%;果粒尺寸为2-5mm;果粒体系pH3.6;糖度20BX。\n[0079] 纯净水符合国家标准。\n[0080]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长效酸奶:\n[0081] 1)按 下 述 原 料 配 方 取 料( 以1吨 计):牛 奶 800.0千 克,发 酵 剂\n8\n0.5×10CFU/100g ,白砂糖90.0千克,低聚异麦芽糖(IMO)25千克,结冷胶0.15千\n克,黄原胶2.0千克,魔芋胶1.0千克,芒果香精1.0千克,膳食纤维5.0千克,果粒5.0千\n克,纯净水70.85千克;\n[0082] 2)将结冷胶、黄原胶、魔芋胶和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加热至65℃的牛奶中,保温溶解20分钟,经冷板冷却至28℃,再加入盛有低聚异麦芽糖(IMO)、膳食纤维的配料罐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n[0083] 3)升温到55℃、压力为17Mpa下对混合液进行均质。\n[0084] 4)将步骤3)的料液进行109℃、8分钟杀菌。\n[0085] 5)杀菌后冷却到38℃加入菌种,进行发酵6.6小时。\n[0086] 6)将发酵好的料液加入果粒和芒果香精进行70℃、20分钟杀菌,然后无菌灌装。\n[0087] 这种酸奶含有益菌因子(低聚异麦芽糖(IMO),检测的方法同上),可以改善肠道\n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该酸奶中也有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另外,还添加上果粒,它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使该酸奶的营养更加丰富。\n[0088] 实施例4、益菌因子长效酸奶的制备\n[0089] 原料:\n[0090] 牛奶:蛋白质:3.25%,脂肪:3.08%,非脂乳固体:8.56%。白砂糖:符合国家一级标准。\n[0091] 低聚异麦芽糖(IMO):IMO≥50%,购自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nS205,为液体状的。\n[0092] 发酵剂:沙普视贸易有限公司(型号:OI654,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n成,其活菌数的比例为4:6)。\n[0093] 乳酸钙:符合国家标准。\n[0094] 果浆:草莓果浆,果浆体系pH3.7,糖度35BX。\n[0095] 安赛蜜:北京优力科商贸有限公司,型号:D452;阿斯巴甜:北京优力科商贸有限公司,型号:D584;结冷胶:成都华通食品有限公司,型号:G648;卡拉胶:成都华通食品有限公司,型号:H648;单硬脂肪甘油酯:内蒙古亿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J456;草莓香精:浙江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L684;纯净水均符合国家标准。\n[0096]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长效酸奶:\n[0097] 1)按 下 述 原 料 配 方 取 料 (以1 吨 计):牛 奶:893.5 千 克,发 酵 剂\n0.8×108CFU/100g,白砂糖:60.0千克,安赛蜜:0.06千克,阿斯巴甜:0.004千克,低聚异麦芽糖(IMO):30.0千克,结冷胶:0.5千克,羧甲基纤维素钠:2.5千克,卡拉胶1.0千克,单硬脂肪甘油酯0.8千克,乳酸钙:1.0千克,果浆:10千克,草莓香精0.75千克。\n[0098] 2)将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拉胶、单硬脂肪甘油酯、安赛蜜、阿斯巴甜和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加热至60℃的牛奶中,保温溶解18分钟,经冷板冷却至25℃,再加入盛有低聚异麦芽糖(IMO)、果浆、乳酸钙的配料罐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n[0099] 3)将步骤2)的料液进行77℃、6分钟杀菌。\n[0100] 4)杀菌后冷却到42℃加入菌种,进行发酵5个小时。\n[0101] 5)发酵加入香精搅拌均匀,进行68℃、25分钟杀菌,无菌灌装。\n[0102] 这种酸奶含有益菌因子(低聚异麦芽糖(IMO),检测的方法同上),可以改善肠道\n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该酸奶中也有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另外,还添加上果酱,它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使该酸奶的营养更加丰富。\n[0103] 实施例5、低聚异麦芽糖(IMO)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动物实验\n[0104] 受试样品:低聚异麦芽糖(IMO),购自山东保龄宝公司,纯度50%,为白色粉末。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n[0105] 实验动物:选用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许可证号:SCXK—\n(京)2004-0001)的18-22g,BALB/C健康清洁级雄性小鼠48只,分为四组,每组12只。\n[0106] 剂量:低聚异麦芽糖(IMO)的推荐量为成人(按60kg体重计)每日10g、20g和\n30g。分别依照三个推荐剂量的10倍设置小鼠实验剂量,即每日剂量分别为1.67g/kgBW(低\n剂量组)、3.33g/kgBW(中剂量组)、5.00g/kgBW(高剂量组)。受试物用水(已消毒)配制,经口每日一次给予小鼠受试物,连续灌胃14天后测试各项指标。小鼠灌胃体积为0.10mL/10g\n鼠重。同时设空白对照组(0g/kgBW),用水(已消毒)代替受试物,每日灌胃体积与各受试\n物组相同。\n[0107] 给予受试样品前,无菌取小鼠粪便数粒,放到无菌的器皿中,用分析天平称量,记-2\n录重量。然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无菌操作,加入稀释液(二次蒸馏水),稀释至10 ,充分振-8\n荡混匀,依10倍系列稀释至10 ,每种测定菌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接种平板,检测肠道五种典型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菌群数量。培养基、培养和鉴定方法如表1所示,然后计算出每克湿便中的菌落数(cfu/g),除产气荚膜梭菌外,均取\n对数进行统计处理。在最后一次给予受试样品之后24h,再次检测上述肠道五种典型菌的菌群数量,方法步骤同上。\n[0108] 数据处理:用SPSS软件对各实验组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的程\n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0.05),表明低聚异麦芽糖\n(IMO)对小鼠的体重无不良影响。\n[0111] 实验前后小鼠肠道中肠杆菌菌群数量的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给受试物前各剂量\n组与0g/kgBW组间比较,肠杆菌的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给受试物14天后与0g/\nkgBW组比较,5.00g/kgBW组肠杆菌的数量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前后各剂量组\n自身比较肠杆菌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n[0112] 实验前后小鼠肠道中肠球菌菌群数量的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给受试前各剂量组\n与0g/kgBW组间比较,肠球菌的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受试物14天后与0g/\nkgBW组比较,5.00g/kgBW组肠球菌的数量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前后各剂量组\n自身比较肠球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n[0113] 实验前后小鼠肠道中乳杆菌菌群数量的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给受试物前、后各\n剂量组与0g/kgBW组间比较,乳杆菌的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受试物前、后各剂量组自身比较,乳杆菌的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n[0114] 实验前后小鼠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菌群数量的检测结果如表7所示,给受试前、\n后各剂量组与0g/kgBW组间比较,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受试\n物前后各组自身比较,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n[0115] 实验前后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菌群数量的检测结果如表8和表9所示,由表\n8可知,给受试前、后各剂量组与0g/kgBW组间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n(P>0.05)。给受试物前后0g/kgBW、1.67g/kgBW组经自身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均无显著\n性差异(P>0.05);3.33g/kgBW组自身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n5.00g/kgBW实验组自身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表9可知,给受试前、后各剂量组与0g/kgBW组间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受试物前后3.33g/kgBW组自身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1.4倍;5.00g/kgBW组自身比\n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2.0倍。\n[0116] 综上所述,经口给予小鼠低聚异麦芽糖(IMO)14天前后,3.33g/kgBW组自身比较,小鼠肠内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1.4倍,有显著性差异(P<0.05);5.00g/kgBW组自身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2.0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口给予小鼠低聚异麦芽糖(IMO)14\n天后,与0g/kgBW组比较,5.00g/kgBW组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n(P<0.05)。给低聚异麦芽糖(IMO)前后,各组小鼠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无显著变化。低聚\n异麦芽糖(IMO)对小鼠体重无不良影响。\n[0117]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低聚异麦芽糖(IMO)调节肠道菌群功能实验结果为阳性,证\n明低聚异麦芽糖(IMO)能够明显增殖肠道双歧杆菌。\n[0118] 表2 肠道菌群检验用培养基、培养和鉴定方法\n[0119] \n菌名 培养基 培养条件 鉴定方法 \n 伊红美蓝琼脂(青岛海博生物技 计数发酵乳糖、染色镜检 肠杆菌 36±1℃,24h \n 术有限公司) 为G-杆菌的所有菌落 \n 叠氮钠-结晶紫-七叶苷琼脂(青 计数有明显褐色圈、染色 肠球菌 36±1℃,48h \n 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镜检为G+球菌的所有菌落 \n 乳杆菌选择性培养基(青岛海博 乳杆菌 36±1℃,48h 依照GB/T4789.34-2003 \n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n 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青岛海 厌氧培养 G+无芽孢杆菌、过氧化氢酶 双歧杆菌 \n 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6+1℃,48h 阴性 APICH50 \n 产气荚膜梭菌选择性培养基(青 厌氧培养 计数所有在紫外光下有荧 产气荚膜梭菌 \n 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6+1℃,24h 光的黑色菌落 [0120] 表3 实验前后各组小鼠的体重(x±SD)\n[0121] \n 动物数 实验前体重 与0g/kgBW组比 与0g/kgBW组比较 组别 实验后体重(g) \n (只) (g) 较的P值 的P值 \n0g/kgBW 12 21.4±0.9 ...... 26.6±1.2 ...... \n1.67g/kgBW 12 21.1±1.3 0.895 25.5±1.7 0.156 \n3.33g/kgBW 12 21.4±1.1 1.000 26.3±1.8 0.890 \n5.00g/kgBW 12 21.4±0.8 1.000 25.4±1.2 0.137 [0122] 表4 小鼠肠道中肠杆菌菌群数量的检测结果(log10cfu/g,x±SD)\n[0123] \n 动物数 与0g/kgBW 与0g/kgBW 本组给受试 组别 给受试物 给受试物后 \n (只) 组比较的P值 组比较的P值 物前后的P值 \n0g/kgBW 12 5.97±0.27 ...... 6.32±0.4 ...... 0.062 \n1.67g/kgBW 12 6.14±0.31 0.338 6.12±0.31 0.271 0.751 \n3.33g/kgBW 12 6.09±0.24 0.635 6.04+0.27 0.087 0.587 \n5.00g/kgBW 12 6.07±0.33 0.763 5.96±0.23a 0.021 0.207 [0124] a:与0g/kgBW组比较有显著差异\n[0125] 表5 小鼠肠道中肠球菌菌群数量检测结果(log10cfu/g,x±SD)\n[0126] \n 动物数 与0g/kgBW 与0g/kgBW 本组给受试 组别 给受试物 给受试物后 物前后的P \n (只) 组比较的P值 组比较的P值 \n 值 \n0g/kgBW 12 6.98±0.30 ...... 7.29±0.61 ...... 0.068 \n1.67/kgBW 12 7.04±0.38 0.974 7.11±0.39 0.677 0.546 \n3.33g/kgBW 12 6.82±0.53 0.669 6.84±0.47 0.065 0.828 \n5.00g/kgBW 12 8.92±0.50 0.971 6.74±0.40a 0.019 0.292 [0127] a:与0g/kgBW组比较有显著差异\n[0128] 表6 小鼠乳杆菌菌群数量检测结果(log10cfu/g,x±SD)\n[0129] \n 动物 与0g/kgBW组 给受试物后 与0g/kgBW 本组给受试物 组别 数 给受试物 比较的P值 组比较的P值 前后的P值 \n (只) \n0g/kgBW 12 8.30±0.29 ...... 8.39±0.54 ...... 0.559 \n1.67g/kgBW 12 8.31±0.19 1.000 8.41±0.39 0.999 0.313 \n3.33g/kgBW 12 8.29±0.25 1.000 8.42±0.25 0.998 0.128 \n5.00g/kgBW 12 8.28±0.50 0.998 8.56±0.30 0.605 0.120 [0130] 表7 小鼠产气荚膜梭菌菌群数量检测结果(cfu/g,x±SD)\n[0131] \n 动物数 给受试物 与0g/kgBW组 与0g/kgBW组 本组给受试物 组别 给受试物后 \n (只) 前 比较的P值 比较的P值 前后的P值 \n0g/kgBW 12 17±25 ...... 21±26 ...... 0.723 \n1.67g/kgBW 12 17±33 1.000 21±26 1.000 0.674 \n3.33g/kgBW 12 17±23 0.970 12±23 0.736 1.000 \n5.00g/kgBW 12 17±33 1.000 12±23 0.736 0.586 [0132] 表8 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菌群数量检测结果(log10Cfu/g,x±SD)\n[0133] \n 动物数 与0g/kgBW组 与0g/kgBW 本组给受试 组别 给受试物 给受试物后 \n (只) 比较的P值 组比较的P值 物前后的P值 \n0g/kgBW 12 8.60±0.23 ...... 8.77±0.36 ...... 0.165 \n1.67g/kgBW 12 8.59±0.36 1.000 8.81±0.36 0.984 0.062 \n3.33g/kgBW 12 8.55±0.30 0.970 8.88±0.40b 0.805 0.040 \n5.00g/kgBW 12 8.65±0.36 0.956 9.11±0.35a 0.069 0.001 [0134] b:与本组给受试物前比较有显著差异\n[0135] 表9 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菌群数量检测结果(×108cfu/g,x±SD)\n[0136] \n \n组别 动物数(只) 给受试物前 给受试物后 本组给受试物前后比较增加 \n0g/kgBW 12 4.4±1.9 7.5±5.2 ----\n1.67g/kgBW 12 5.4±4.7 8.3±5.3 ----\n3.33g/kgBW 12 4.5±3.9 10.8±9.4 1.4倍\n5.00g/kgBW 12 5.5±2.9 16.5±10.6 2.0倍\n[0137] 实施例6、低聚异麦芽糖(IMO)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人体实验\n[0138] 受试样品:低聚异麦芽糖(IMO),购自山东保龄宝公司,纯度50%,为白色粉末。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n[0139] 受试人群:经临床体检指标全部正常的成年人60名,男女各半。受试者中30名为\n便秘者。\n[0140] 肠道细菌培养方法如下:\n[0141] 双歧杆菌:BBL琼脂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7℃,48-72小时厌氧\n培养;\n[0142] 乳杆菌:LBs琼脂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7℃,48小时培养;\n[0143] 肠杆菌:EMB琼脂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7℃,24-48小时培养;\n[0144] 肠球菌:叠氮钠-结晶紫-七叶苷琼脂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37℃,24-48小时培养;\n[0145] 拟杆菌:Bd琼脂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7℃,24小时厌氧培养;\n[0146] 产气荚膜梭菌:TSC琼脂培养基(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7℃,24小时厌\n氧培养。\n[0147] 随机抽取上述60例受试者,分为3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人,男女各半。\n在试食受试样品之前,无菌采取受试者粪便,放到无菌的器皿中,用分析天平称量,记录重-2\n量。然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无菌操作,加入稀释液(二次蒸馏水),稀释至10 ,充分振荡混-8\n匀,依10倍系列稀释至10 ,每种测定菌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接种平板,检验上述六种肠道菌群数(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然后,低、中、高剂量组受试者每日分别服用低聚异麦芽糖(IMO)5g、10g、15g,连续14d。分别于服用受试物3d、\n7d、10d、14d,及停服后3d、7d、14d时,无菌采取受试者粪便检测并用相同方法检测上述六种肠道菌群数。观察、记录受试者食用前后自觉症状。\n[0148] 数据处理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n[0149] 每日服用5g受试物(低剂量组),服用14d,肠道菌群数量检测结果如表10所示,\n5g/d实验组的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服用前、后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拟杆菌在服用后第10d和停服后第3d较服用前数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双歧杆菌在服\n用后第7d、第10d数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杆菌在停服后第7d数量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n[0150] 每日服用受试物10g(中剂量组),服用14d,肠道菌群数量检测结果如表11所示,\n10g/d实验组的肠肝菌、乳杆菌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肠球菌在停服后第14d数量增\n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拟杆菌在服用后第10d及停服后第3d数量增加,其中,服用后第10d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停服后第3d差异具显著性(p<0.05);产气荚膜梭菌在服\n用后第7d、第10d、第14d数量下降,其中第10d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第7d、第14d差\n异具显著性(p<0.05);双歧杆菌在服用后第7d、第10d及停服后第7d数量增加,服用后第\n10d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服用后第7d及停服后第7d差异具显著性(p<0.05)。\n[0151] 每日服用受试物15g(高剂量组),服用14d,肠道菌群数量检测结果如表12所示,\n15g/d实验组的肠球菌、乳杆菌数量无显著的变化(p>0.05);肠杆菌在服用后第14d及停服\n后第3d数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拟杆菌在服用后第7d、第14d停服后第7d、14d\n数量减少,其中服用后第7d和停服后第14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服用后第14d和停\n服后第7d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气荚膜俊菌在服用后第7d和第10d数量下降,其中\n第10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第7d差异有显著性(p<0.05);双歧杆菌在服用后第3d、\n第10d数量增加,差异均具极显著性(p<0.01)\n[0152] 综上所述,以5g/d、10g/d、15g/d剂量的低聚异麦芽糖(IMO)连续服用14d,双歧杆菌有明显增加。5g/d实验组经自身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10倍,(P<0.05),差异有显\n著性;10g/d实验组和15g/d实验组经自身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10倍,差异具极显著\n性(P<0.0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的双歧杆菌数量都有明显提高,进一步证明低聚异麦芽糖(IMO)能够明显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n[0153] 实验期间每天记录受试者的主诉症状,结果受试者服用受试物—低聚异麦芽糖\n(IMO)后,排便次数规律,粪便性状正常,排便通畅,饮食、睡眠及精神状态均保持良好,证明低聚异麦芽糖(IMO)对人无不良影响,服用安全。\n[0154] 表10服用低聚异麦芽糖人体肠道菌群动态观察结果I(5g/d)(log10CFU/g,x±S,\nn=10)\n[0156] \n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双歧杆菌 乳杆菌\n服用前 7.11±1.38 5.95±1.32 8.05±2.28 1.79±0.93 8.00±1.81 8.11±1.04\n服用后3d 7.53±0.97 5.59±1.32 8.06±1.95 1.63±0.81 8.29±1.76 8.32±0.75\n7d 7.10±1.13 5.72±1.67 8.80±2.18 1.81±1.00 9.32±0.44* 7.97±0.80\n10d 7.32±0.85 5.80±1.48 9.74±0.82* 1.67±1.00 9.50±0.63* 7.57±1.28\n14d 7.63±0.99 6.24±1.03 9.42±0.52 1.42±1.40 8.86±0.99 7.99±0.62\n停服后3d 7.42±0.52 6.27±1.74 9.71±0.27* 2.53±1.22 8.79±0.71 7.95±0.63\n7d 6.57±0.86 5.84±1.06 9.46±0.66 2.32±1.67 8.60±0.76 7.68±0.69\n14d 7.10±0.92 6.17±1.25 7.37±2.59 2.49±1.44 8.59±0.57 7.31±1.59\n[0155] *表示: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p<0.05,**表示: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p<0.01。\n[0156] 表11服用低聚异麦芽糖人体肠道菌群动态观察结果II(10g/d)(log10CFU/g,\nx±S,n=10)\n[0157] \n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双歧杆菌 乳杆菌\n服用前 6.73±1.37 5.21±1.11 8.03±2.18 2.00±0.99 7.75±1.58 7.24±1.36\n服用后3d7.36±0.99 6.00±1.29 8.20±2.30 2.25±1.02 8.57±0.58 7.76±0.82\n7d 6.64±0.79 4.82±2.03 8.48±2.32 1.25±0.71* 8.93±0.44* 7.90±1.09\n10d 6.77±0.83 5.28±1.10 9.96±0.31** 1.02±0.02** 9.26±0.36** 7.41±0.96\n14d 6.72±1.01 4.85±1.62 8.88±2.25 1.18±0.49* 8.62±0.74 7.41±0.96\n停服后3d7.03±0.55 5.59±0.89 9.66±0.36* 2.41±1.13 8.61±0.43 7.36±0.72\n7d 7.20±0.39 5.88±1.14 9.38±1.18 2.52±1.21 8.99±0.44* 7.72±0.60\n14d 7.09±0.22 6.51±1.20* 8.47±2.00 1.63±0.97 8.73±0.61 7.61±0.73\n[0158] *表示: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p<0.05,**表示: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p<0.01。\n[0159] 表12服用低聚异麦芽糖人体肠道菌群动态观察结果III(15g/d)(log10CFU/g,\nx±S,n=10)\n[0160] \n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双歧杆菌 乳杆菌\n服用前 7.72±0.67 5.38±0.64 9.91±0.24 2.59±1.41 8.69±0.46 7.68±1.48\n服用后3d 7.76±1.00 7.01±2.07 9.95±0.26 2.65±1.47 9.27±0.25** 8.24±1.69\n7d 7.18±0.93 5.38±1.47 7.87±2.07** 1.55±0.82* 9.06±0.66 7.78±0.92\n10d 7.56±0.86 6.41±1.38 9.88±0.40 1.24±0.69** 9.67±0.50** 8.21±0.86\n14d 7.18±0.59* 5.86±1.43 9.64±0.30* 1.88±1.14 8.88±0.52 7.91±0.34\n停服后3d 6.95±0.88* 5.60±1.56 9.10±1.93 2.08±1.31 8.92±0.20 7.58±0.98\n7d 7.42±0.71 6.28±1.62 9.60±0.46* 1.99±1.52 8.99±0.47 7.92±0.85\n14d 7.20±0.43 6.51±1.84 8.33±1.92** 1.58±1.15 8.26±0.68 7.60±0.61\n[0161] *表示: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p<0.05,**表示: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p<0.01。\n[0162] 实施例7产品体系稳定检测\n[0163] 以实施例1—4的产品为实验样品,在常温(23—36℃)环境条件下进行静止观察,\n检测产品体系的稳定性。\n[0164] 产品体系的稳定性检验:称取一定量的产品,进行离心,通过差量法直接测得沉淀物和水的量(湿重),计算沉淀物和水占总重的比例,从而反映蛋白沉淀和析水情况;同时\n观察蛋白沉淀和析水的量,结果如表13。\n[0165] 表13产品体系稳定性观察记录表\n[0166] \n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n产品无蛋白沉淀和 产品无蛋白沉淀和 产品无蛋白沉淀和 产品无蛋白沉淀和析\n7天\n析水,体系稳定。 析水,体系稳定。 析水,体系稳定。 水,体系稳定。\n产品体系稳定,无析 产品体系稳定,无析 产品体系稳定,无析 产品体系稳定,无析\n25天\n水,沉淀物占0.2% 水,沉淀物占0.16% 水,沉淀物占0.15% 水,沉淀物占0.22%\n45天 有轻微的沉淀物,占 轻微白色沉淀物,占 有轻微的沉淀,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物,占总重的0.6%,无析 总重的0.63%,无析 物占0.70%,无析水 总重的0.75%,无析\n水 水 水\n65天 少量的沉淀物,占总 少量的沉淀物,占总 少量沉淀物1.17%, 少量沉淀物,占总重重的1.1%,无析水 重的1.4%,无析水, 无析水 的1.35%,无析水,\n85天 有一定的沉淀物,占 白色沉淀物开始增 少量沉淀,沉淀物占 有白色沉淀物,占总\n总重的1.7%,有一 加,占总重的1.9%, 总重的2.0%,有一 重的1.95%,有一点\n点析水 有一点析水 点析水 析水\n115天 沉淀物开始增加,占 白色沉淀物开始增 沉淀物较明显,占总 白色沉淀物增加,占总重的2.8%,有一 加,占总重的3.1%, 重的3.2%,有一点 到总重的3.0%,有一\n点析水,可接受 有一点析水,可接受 析水,可接受 点析水,可接受\n150天 沉淀物明显出现,占 白色沉淀物比较明 沉淀物明显增多,占 白色沉淀物明显增\n总重的4.1%,有一 显,占总重的4.3%, 总重的4.5%,有一 加,占到总重的4.4%,\n点析水,可接受 有一点析水,可接受 点析水,可接受 有一点析水,可接受
法律信息
- 2011-10-05
- 2007-12-19
- 2007-10-2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6-12-13
|
2006-06-30
| | |
2
| |
2004-01-14
|
2003-04-25
| | |
3
| |
2006-06-14
|
2005-12-12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3-07-31 | 2013-07-31 | | |
2 | | 2013-12-03 | 2013-12-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