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间歇式转盘式压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圆盘旋转结构,一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装置、一凸轮分割器、一减速电机,其中:
所述圆盘旋转结构上依次等分安装六个工位,即:装管工位、转移工位一、转移工位二、压封工位、退火工位、冷却工位;
所述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装置安装于所述圆盘旋转结构旁,用来对装管工位上装配的灯管精确定位;
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所述圆盘旋转结构上,可驱动所述凸轮分割器带动所述工位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转盘式压封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所述编程控制器系统包括:人机界面、可编程控制器、执行机构、传输给变频器、变频器、光电检测传感器,所述人机界面连接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动作控制,传输给变频器指令,变频器通过安装在所述圆盘旋转结构上的增量式编码器将信号传递到可编程控制器中,同时光电检测传感器连接并传递信号到可编程控制器。
一种间歇式转盘式压封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盘式压封机,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制造过程中的间歇式转盘式压封机。\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在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制造上,特别是如何提高质量和效率上一直是业界的难点。目前,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生产工艺中第一电极的压封设备采用传统的单工位式设备;由于通保护气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缺少石英与钼片的退火工艺,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力,会导致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今后的使用中存在失效的不确定性,从而大大影响产品的质量。\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间歇式转盘式压封机,可以使用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制造过程中,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压封机存在失效灯突出问题。\n[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歇式转盘式压封机,包括:包括:一圆盘旋转结构、一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装置、一凸轮分割器、一减速电机,其中:圆盘旋转结构上依次等分安装六个工位,即:装管工位、转移工位一、转移工位二、压封工位、退火工位、冷却工位;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装置安装于圆盘旋转结构旁,用来对装管工位上装配的灯管精确定位;减速电机安装于所述圆盘旋转结构上,可驱动所述凸轮分割器带动工位旋转。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包括:人机界面、可编程控制器、执行机构、传输给变频器、变频器、光电检测传感器,人机界面连接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动作控制,传输给变频器指令,变频器通过安装在圆盘旋转结构上的增量式编码器将信号传递到可编程控制器中,同时光电检测传感器连接并传递信号到可编程控制器。\n[0005]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设计上采用等分间歇式转盘结构,而且结合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和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装置,可有效提高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产品质量和制造效率。\n附图说明\n[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n[0007]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装管工位机械结构图;\n[0008]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压封工位机械结构图;\n[0009]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退火工位机械结构图;\n[0010]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电气原理示意图;\n[0011]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CCD装置的电气原理示意图。\n[0012] 其中:101装管工位、102转移工位一、103转移工位二、104压封工位、105退火工位、106冷却工位、107CCD装置、108凸轮分割器、109减速电机;\n[0013] 201摆动气缸、202旋转柄、203压杆、204石英灯管、205旋转轴;\n[0014] 301气缸、302火头、303左压模、304右压模、305左滑移台、306右滑移台;\n[0015] 401退火火头、402支撑结构、403移动气缸、404导轨;\n[0016] 501人机界面、502增量式编码器、503光电检测传感器、504可编程控制器、505控制执行机构、506变频器;\n[0017] 601变压器、602摄像机(CCD)、603变压器、604视频信号转换器、605液晶显示器。\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n[0019]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机械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明整体结构采用圆盘旋转结构布置,包括六个工位,即:装管工位、转移工位一、转移工位二、压封工位、退火工位、冷却工位。各工位采用高精度的间歇式分度单元,应用变频驱动技术,使旋转机构实现无级调速顺次旋转,首先将待压封的灯管装卡在装管工位101上,装管时用CCD来对要装的灯管进行精确定位。装管完成后,减速电机109驱动凸轮分割器\n108,将装管工位110转到图示的转移工位一102,此时继续在装管工位一继续装卡待压封的灯管,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上管。转移工位一的灯管继续在凸轮分割器的作用下经转移工位二103到达压封工位104,实现灯管的一端压封工序。压封完的灯管继续在凸轮分割器的作用下转到退火工位105,对刚压封好的灯管进行退火处理来消除热应力,防止由于应力原因而使灯管断裂。退完火的灯管继续在凸轮分割器的作用下旋转到冷却工位106,使灯管充分冷却,当冷却后的灯管继续在凸轮分割器108的作用下旋转到装管工位时,将压封好的灯管取下,同时在装入新的待压封的灯管,这样,一个灯管的工作循环结束。\n[0020] 下面就针对上述主要结构加以详细说明:\n[0021] 一装管工位\n[0022] 如图2所示,此工位主要是将待压封的灯管装入夹管工位,该结构中摆动气缸201带动旋转轴205,旋转柄202固定在旋转轴205上,压杆203中间部位固定在一轴上,另一端靠弹簧力顶住使其另一端具有一定的夹持力能够夹住石英灯管204,通过旋转轴205带动旋转柄202,旋转柄202远离旋转轴205一侧压在压杆203上,克服弹簧力使其压杆的另一端松开,这时将石英灯管204放入适当位置后摆动气缸201回转,旋转柄202松开左滑移台压杆203的一端,压杆203靠弹簧力将石英灯管夹住,实现精确定位的功能。\n[0023] 二压封工位\n[0024] 如图3所示,此工位主要是将装管工位的灯管的一端进行热压封接处理,首先在主传动系统及凸轮分割器的作用下,将装管工位经过转移工位一和装管工位二,旋转至压封工位,光电开关检测到该工位的石英灯管后,首先火头移动气缸301带动左右火头302上升,火头302内通煤、氧混合气被引火点燃,将灯管压封区域烧熔融,此时火头302移动气缸\n301带动火头302下降,左压模303、右压模304在左滑移台305和右滑移台306的作用下迅速向左向右移动,将烧熔的区域快速压合,压合结束后,左右压模又在滑移台和的作用下迅速向两边脱开,一端压封结束。\n[0025] 三退火工位\n[0026] 如图4所示,此工位主要是对灯管一端压封好的区域进行退火处理,当刚压封好的区域因材料热熔冷却时产生应力,会使该区域产生裂纹气线等缺陷,严重时会使该处断裂,为了解决此问题需对其进行退火\n[0027] 首先,在主传动系统及凸轮分割器108的作用下,将压封工位压封好的灯管转移到退火工位,退火火头401在支撑结构402上,其次移动气缸403带动支撑结构402在导轨\n404上滑动,最终使退火火头401上移,对压封区域进行再次适度烧熔,退火结束后,退火火头401在移动气缸403的作用下下移,使烧熔区域自然冷却,使其裂纹气线等缺陷消失,同时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n[0028]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电气部分原理。如图5所示,人机界面501通过与可编程控制器504进行数据交换,控制执行机构505进行动作控制,传输给变频器506指令,变频器\n506驱动交流电动机,电动机旋转带动间歇式分度器工作,通过安装在转盘上的增量式编码器502将信号传递到可编程控制器504中,同时光电检测传感器503将灯管的有无信号也传递到可编程控制器504中,通过逻辑关系在可编程控制器504中运行后发指令给执行机构505,系统要完成相应的动作。\n[0029] 如图6中所示,视觉系统主要用来更好的将有泡壳的石英管精确的定位,保证产品的尺寸公差要求。其原理是使用摄像机(CCD)602,变压器601给其提供AC12V电源使其正常工作;CCD 602得到的信号经过视频信号转换器604转换成VGA信号传输到液晶显示器605中,变压器603给其提供DC5V电源使其正常工作,即可显示出石英管的实时图像,然后由操作工观察放大20倍的图像就可以实现精确定位了。\n[0030]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六工位的转盘式机械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机械系统采用高精度的间歇式分度单元,应用变频驱动技术使电机能够实现无级调速,从而有效地实现节拍快慢连续可调,保证正常生产。电气控制部分采用高精度增量式编码器,控制灯管的检测范围,使用反射式光电开关检测灯管的有无,将信号送入PLC控制系统中。如果检测到有灯管并且灯管在相应的角度范围内,则转入到自动压封程序,如果检测到没有灯管或者灯管不在相应的角度范围内,则停止此工位的压封程序,等待下一个工位的灯管。压封之后是石英退火,除去石英管和电极钼片之间存在的应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今后的使用中因漏气失效而引起的概率,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n[0031]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法律信息
- 2019-08-27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 H01J 9/00
专利号: ZL 200920075717.7
申请日: 2009.08.03
授权公告日: 2010.06.09
- 2010-06-0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7-27 | 2012-07-27 | | |
2 | | 2014-09-22 | 2014-09-22 | | |
3 | | 2014-04-30 | 2014-04-30 | | |
4 | | 2014-04-30 | 2014-04-30 | | |
5 | | 2013-01-22 | 2013-01-22 | | |
6 | | 2013-02-28 | 2013-02-28 | | |
7 | | 2013-02-28 | 2013-02-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