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油菜壮苗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如下:
磷酸二氢钾 50份;
硼砂 25份;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20份;
硫酸锌 2.5份;
硫酸锰 1.5份;
硫酸铜 0.5份;
钼酸铵 0.5份;
它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的:
(1)按配方量称取磷酸二氢钾,置于容器中;
(2)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硼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入步骤(1)中,均匀混合;
(3)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锌、硫酸锰加入步骤(2)中,均匀混合;
(4)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铜、钼酸铵加入步骤(3)中,均匀混合;
(5)使步骤(1)至(4)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呈均一的粉末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菜壮苗素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
(1)按配方量称取磷酸二氢钾,置于容器中;
(2)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硼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入步骤(1)中,均匀混合;
(3)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锌、硫酸锰加入步骤(2)中,均匀混合;
(4)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铜、铝酸铵加入步骤(3)中,均匀混合;
(5)使步骤(1)至(4)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呈均一的粉末状。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壮苗素组合物在培育油菜栽培中的应用。
油菜壮苗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壮苗素及其制备方法,该壮苗素主要用于油菜生产,以提高油菜幼苗的健壮程度,提高幼苗的抗逆能力,从而提高油菜产量。\n背景技术\n[0002] 植物的生长发育,如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和器官的形成以及开花结实、成熟、衰老、脱落等,都与植物的营养状况和其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密切相关。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上述功能。如促进幼苗生根、打破种子休眠和加快种子萌发、调节株型、调节抽薹、开花时间、调节雌雄性别的分化发育、调节果实充实成熟、防止器官脱落、延缓衰老等。随着科学技术和农业的发展,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国内外已经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作为21世纪农业实现超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油菜生产上,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在油菜幼苗3叶期,喷施多效唑。但长期、大量、单一使用如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一方面会导致药剂在土壤中残留量增大,出现明显的二次控长作用,甚至可能影响第三茬作物;另一方面由于多效唑等调节剂作用方式单一(只有控制幼苗生长的作用),只能应用于油菜苗床和生长较旺的油菜幼苗。可见,这类生长调节剂对油菜幼苗的调控作用已不能满足现代油菜生产对产量提出的更高要求。\n[0003] 申请人检索到一份与本发明关联的申请号为200510038018.1(公开号为CN1663392A)专利公开文献,大致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植物生长调控剂及其制作方法,其组合物组分为活力素、亚硫酸氢纳、多效唑、助壮素、阿司匹林、分散剂N、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硫酸钠,据称可以对包括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等十多种作物的壮苗、调控生长有效果。但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并没有完全公开其中重要组分如活力素和分散剂N的组成及来源,导致公众无法实施其发明并达到说明书所示的效果,同时其实施例中并无油菜上的应用报道,所有的实施例中均无实验数据。\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油菜生产的弊端和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油菜幼苗地上部营养生长、促进地下部根系生长,又能满足油菜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要,从而培育健壮幼苗的油菜壮苗素,明确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条件,以提高油菜幼苗的抗逆能力,提高油菜籽产量。\n[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实现:\n[0006] 一种油菜壮苗素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如下:\n[0007] 磷酸二氢钾 30-55份:\n[0008] 硼砂 17.5-32.5份:\n[0009]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6-32份:\n[0010] 硫酸锌 2-4份:\n[0011] 硫酸锰 1-3份:\n[0012] 硫酸铜 0.25-1份:\n[0013] 钼酸铵 0.25-2份:\n[0014] 它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的:\n[0015] (1)按配方量称取磷酸二氢钾,置于容器中;\n[0016] (2)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硼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入步骤(1)中,均匀混合;\n[0017] (3)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锌、硫酸锰加入步骤(2)中,均匀混合;\n[0018] (4)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铜、钼酸铵加入步骤(3)中,均匀混合;\n[0019] (5)使步骤(1)至(4)的混组合物充分混合后呈均一的粉末状。\n[002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如下:\n[0021] 磷酸二氢钾 50份;\n[0022] 硼砂 25份;\n[0023]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多效唑 20份;\n[0024] 硫酸锌 2.5份;\n[0025] 硫酸锰 1.5份;\n[0026] 硫酸铜 0.5份;\n[0027] 钼酸铵 0.5份。\n[0028] 一种制备油菜壮苗素组合物的方法,以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如下:\n[0029] 磷酸二氢钾 30-55份:\n[0030] 硼砂 17.5-32.5份:\n[0031]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6-32份:\n[0032] 硫酸锌 2-4份:\n[0033] 硫酸锰 1-3份:\n[0034] 硫酸铜 0.25-1份:\n[0035] 钼酸铵 0.25-2份:\n[0036] 然后按照下列步骤:\n[0037] (1)按配方量称取磷酸二氢钾,置于容器中;\n[0038] (2)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硼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入步骤(1)中,均匀混合;\n[0039] (3)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锌、硫酸锰加入步骤(2)中,均匀混合;\n[0040] (4)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铜、钼酸铵加入步骤(3)中,均匀混合;\n[0041] (5)使步骤(1)至(4)的组合物充分混合后呈均一的粉末状。\n[0042] 在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中,其发明的要点是该配方在保留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前提下,强化了与油菜所需营养元素的配合施用。即在产品配方中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如\n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又称PP333)与油菜所需的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与锌、铜、锰、钼、硫、硼等微量营养元素组成的组分制成成品,从而起到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营养元素有机结合的作用。\n[0043]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如《具体实施方式》所述。\n[0044] 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营养元素为市售的,其中多效唑为15%的可湿性粉剂,其他营养元素均为化学纯级的化学试剂。在工业化生产壮苗素,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可以考虑使用工业原料试剂,以降低生产成本。上述各种组分经过充分混合后呈均一的粉末状产品。\n[0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n[0046] 1、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组合物高效广谱。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组合物中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多效唑的含量占20%,磷,钾大量营养元素的总含量占50%,硼砂的含量占\n25%,锌、铜、锰、钼、硫等微量营养元素占总含量的5%,其配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油菜幼苗生长发育的需求。\n[0047] 2、本发明的产品使用效果好效益高。本产品是以少量存在便可起作用的物质。与肥料相比其施用量大为减少,每公顷只需施用500-2000克左右。油菜壮苗素中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矿质营养元素的组合配比,实现了油菜幼苗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生理过程的双向调控,实现了速效与持效相结合,克服了单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单施肥料不协调、不全面的缺点,最终呈现油菜株型紧凑,养份利用率高,平衡地发挥多种营养成份的综合效能。\n[0048] 3、本发明有很强的针对性。叶面喷施本发明的产品增产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是由于油菜幼苗在越冬期,其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活)力减弱,抗逆性降低,不易安全越冬,从而直接影响油菜籽产量和品质。当叶面施用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后,很快发挥整体综合效应。它不仅可以调控油菜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同时补充了有效的钾、磷、硼、锌、锰、硫、铜、钼等营养成份,满足了内源激素改变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增添了平衡复合体系的活力。因此,对油菜培育壮苗、提高抗性等能力成效显著。\n具体实施方式\n[0049]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细节,但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n[0050] 实施例1\n[0051] 为了比较不同配方油菜壮苗素的应用效果,申请人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5种配方:\n[0052] 表1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5种配方(按重量分数计为公斤)\n[0053] \n 化学试剂 配方一(T1) 配方二(T2) 配方三(T3) 配方四(T4) 配方五(T5)\n 硼砂 17.5 25 32.5 20 30\n 磷酸二氢钾 55 50 45 40 30\n 15%多效唑\n 24 20 16 32 30\n 可湿性粉剂\n 硫酸锌 2 2.5 3 3.5 4\n 硫酸锰 1 1.5 2 2.5 3\n 钼酸铵 0.25 0.5 0.75 1 2\n 硫酸铜 0.25 0.5 0.75 1 1\n[0054] 其制备方法是:\n[0055] (1)按配方量称取磷酸二氢钾,至于容器中;\n[0056] (2)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硼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入步骤(1)中,均匀混合;\n[0057] (3)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锌、硫酸锰加入步骤(2)中,均匀混合;\n[0058] (4)按配方量分别称取硫酸铜、钼酸铵加入步骤(3)中,均匀混合;\n[0059] (5)使步骤(1)至(4)的组合物充分混合后呈均一的粉末状。\n[0060] 上述试剂均购自商品,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为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或其他厂家同类产品(或商品)(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厂址: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www.jiannong.com)。\n[0061] 本发明的实施效果见表2-表4所示。\n[0062] 实施例2\n[0063] 选用实施例1的表1中T2的配方(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完成了本实施例的喷施浓度的试验。具体是:按照实物添加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为20公斤,磷酸二氢钾为50公斤,硼砂为25公斤,硫酸锌为2.5公斤,硫酸锰为1.5公斤,钼酸铵为0.5公斤,硫酸铜为0.5公斤。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制备。喷施浓度设计了1∶2000,1∶1000,\n1∶500,1∶250四个试验浓度,分别记为T21,T22,T23,T24(实施效果见表5-表7)。\n[0064] 实施例3(田间应用举例1)\n[0065] 田间试验实例1(试验油菜品种为华油杂6号,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一个公开推广品种),试验设计了油菜壮苗素的5个试验配方(分别记为T1,T2,T3,T4,T5),以清水为对照(CK),在华油杂6号油菜品种上进行了田间试验。\n2\n[0066] 设定小区面积16m,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移栽返青后用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按1∶1000倍稀释喷雾,每10天喷施一次,共3次,取样调查考种满足生物统计要求。\n[0067] 对比试验效果如下:\n[0068] 表2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处理对越冬期油菜幼苗素质的差异显著性测验[0069] \n[0070] 由表2所知,喷施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后油菜植株的株高降低,根颈增粗,株型紧凑,有利于提高苗体自身的抗逆能力,同时油菜的绿叶数增加,叶面积扩大提高了群体的光合能力,其中T2配方对提高油菜幼苗的素质的效果最好。\n[0071] 表3本发明不同配方的油菜壮苗素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0072] \n[0073] 经F测验结果表明,喷施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对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0074] 表4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显著性测验[0075] \n[0076] 注:a,b,c,d表示差异显著性P<0.05。\n[0077] 实施例4(田间应用举例2)\n[0078] 试验品种为油菜品种中油杂11号,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为公开推广的油菜品种。\n[0079] 试验设计了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不同施用浓度:油菜壮苗素设4个浓度梯度分别按1∶2000,1∶1000,1∶500,1∶250倍稀释,各处理分别记为T21,T22,T23,T24,设立两个对照,即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编号CK1,多效唑按1∶5000倍稀释。)和清水(编号为CK2)。\n2\n[0080] 小区面积16m,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移栽返青后喷施,每15天喷施一次,共3次,取样调查考种满足生物统计要求。\n[0081] 表5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对越冬期油菜幼苗素质差异显著性检验\n[0082] \n[0083] 表5说明,使用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后,越冬期油菜幼苗素质包括苗高,开展度和叶绿素含量介于两个对照之间,说明壮苗素能够使油菜株型紧凑,叶绿素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根颈增粗,从而提高了幼苗自身抗逆能力,促进了物质向根,茎等营养器官的转移。\n[0084] 表6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n[0085] \n[0086] 经F测验结果表明,壮苗素不同浓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0087] 表7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对油菜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验\n[0088] \n[0089] 注:a,b,c,d表示差异显著性P<0.05。\n[0090] 由表5-表7可见,本发明的油菜壮苗素综合性状既优于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CK1)单剂,又由于清水(CK2),表现为增强了油菜幼苗素质,提高了油菜籽产量,其中T22增产效果最明显。\n[0091] 以上二实施例仅能反映本发明的产品(壮苗素)的部分作用效果。通过多年来对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产区域的试验考种表明,它的增产幅度一般范围是15%左右。特别是
法律信息
- 2013-08-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C05G 3/00
专利号: ZL 200810048176.9
申请日: 2008.06.25
授权公告日: 2011.03.16
- 2011-03-16
- 2008-12-24
- 2008-10-2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1999-11-24
|
1999-06-04
| | |
2
| | 暂无 |
1992-04-24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