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用于电梯带的电连接器和约束装置 |
申请号 | CN200480042467.7 | 申请日期 | 2004-03-16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926047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IPC分类号 | B;6;6;B;7;/;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美国康涅狄格州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发明人 | W·A·韦罗内西;R·J·埃里克森;P·科塔里;P·A·斯塔基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谭祐祥 |
摘要
一种装置(30),用于与在电梯带(22)内使用的电梯的承载部件的至少一个张紧构件构成电接触,也提供了支承带上的负荷的约束功能。连接器部分(32)与带相固定。在一个例子中,连接器部分(32)包括结合于带的相反侧上的夹钳部件(40,42)。夹钳部件其中之一支承多个导电连接件(52),导电连接件与带(22)内的所选定的张紧构件(24)构成电接触。在一个例子中,多个载荷传递部件(66)被其它的夹钳部件所支承。约束部分(34)适合固定于电梯系统内的所选定的结构(36)的固定位置。由于连接器部分(32)的外侧尺寸大于孔(38)的尺寸,因此穿过约束部分(34)的孔(38)允许带(22)通过,但是禁止连接器部分(32)运动至约束部分(34)之外。在一个例子中,诸如钢或陶瓷之类的耐高温材料用于约束部分(34)和夹钳部件(40,42)。
1.一种装置,用于与在电梯系统内使用的承载部件的至少一个张紧构件构成电接触,以及用于提供约束功能,包括:
连接器部分,其具有至少一个适合于穿过至少一个张紧构件上的护套的导体部件,以及至少一个适合于穿过至少一个张紧构件上的护套的载荷传递部件,以及
约束部分,其具有一个孔,所述的孔的内侧尺寸小于所述的连接器部分的外侧尺寸,使得所述承载部件与所述的连接器部分相结合的部分停留在所述的约束部分所选定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约束部分包括钢或陶瓷材料其中至少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约束部分包括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部分包括支承导电连接器部件的第一夹钳部件以及支承载荷传递部件的第二夹钳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包括弹性锁定部件,所述的弹性锁定部件以选定数值的张力,将所述的第一夹钳部件和所述的第二夹钳部件固持在结合于所述的夹钳部件之间的所述的带的所述的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锁定部件包括带有螺纹的部件和弹簧垫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导电材料,以及将所述的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的载荷传递部件与相应的所述的夹钳部件隔离的绝缘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钢。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非导电的耐热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陶瓷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部件或所述的载荷传递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基本上沿穿过相应的所述的张紧构件的垂直方向上对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部件为涂覆钢丝带。
13.一种与在电梯系统内使用的承载部件的至少一个张紧构件构成导电接触以及对所述的承载部件的运动进行约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固定约束部分于相对于所述的电梯系统内选定的结构的固定位置;
迫使至少一个导电连接器部件至少一部分地穿过所述的张紧构件上的护套,以在所述的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的张紧构件之间构成导电接触;
迫使载荷传递部件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的护套,以足以形成张紧构件与所述的载荷传递部件之间的机械固定;以及
定位所述的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的载荷传递部件于所述的约束部分的选定的一侧,使得所述的承载部件的所述的结合部分停留在选定的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包括:支承连接器部件和位于连接器部分内的所述的张紧构件,所述的连接器部分的外侧尺寸大于穿过所述的约束部分的孔的内侧尺寸。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部分包括支承导电连接器部件的第一夹钳部件,以及支承载荷传递部件的第二夹钳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包括:相对于所述的带弹性偏置所述的夹钳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导电材料,以及将所述的连接器部件和所述的载荷传递部件与相应的所述的夹钳部件隔离的绝缘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钢。
19.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非导电的耐热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部件包括陶瓷材料。
21.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约束部分包括钢或陶瓷材料其中至少之一。
技术领域\n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在特定情况下支承电梯负荷以及在提升带内与至少一个张紧构件形成导电连接的组合约束装置和电连接器。\n背景技术\n电梯系统典型的包括承载着轿厢和配重的重量的诸如绳或带之类的承载部件,并允许轿厢在电梯井道内根据需要运动。多年以来,一直使用钢丝绳。最近,引入了涂覆钢丝带,包括封装在护套内的多条张紧构件。在一个例子中,张紧构件是钢丝绳,以及护套包括聚氨酯材料。\n引入的此种带相对于传统的钢丝绳提供了明显的重量和强度上的优势。\n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承载部件,终端装置典型的将绳或带的端部相对于建筑物、电梯轿厢或配重进行固定。此类终端装置是公知的,足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将绳或带的端部进行固定。然而也存在一些情形,可能会需要辅助约束装置。例如,已知的防火钳。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承受高温的辅助约束装置是有用的。\n新式带技术引入了对于新的辅助固定技术的需要。新式带的设置,对于电梯系统的带总成在全部寿命期内的承载能力监测提出了挑战。本发明提供了快速准确地与至少一个张紧构件形成导电连接,以便运用基于电子的监测技术的能力,以及组合的将带的端部固定在所需要位置的能力。\n发明概述\n总体而言,本发明用于与电梯承载部件的至少一个张紧构件构成电连接,以及提供对于承载部件端部的约束。\n一个示例性的装置包括连接器部分,设置至少一个电连接器部件以及至少一个载荷传递部件,电连接器和载荷传递部件均适合于穿透过张紧构件上的护套。连接器部分的外侧尺寸大于承载部件的外侧尺寸。例如,约束部分适合相对于诸如电梯井道的一部分或轿厢框架之类的结构进行固定。约束部分包括孔,孔的内侧尺寸大于承载部件的外侧尺寸,但小于连接器部分的外侧尺寸。约束部分允许承载部件通过该孔,但禁止连接器部分通过,以便将承载部件的端部与该装置进行固定。\n在一个例子中,连接器部分和约束部分由耐热材料制成。在一个例子中使用了钢。在另一个例子中使用了陶瓷。\n在一个例子中,导电连接器部件是销钉,该销钉与张紧构件的单一一个相接触,构成导体电连接。在一个例子中,提供了多个此种销钉与每一个张紧构件接触,以构成各自的电连接。载荷传递部件包括独立的销钉,该销钉将负荷从独立的张紧构件转换至夹钳部件。在一个例子中,至少一个负荷转换销钉与带内的每一个张紧构件相结合。\n通过下文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会变得更为明显。与详细说明随附在一起的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n附图的简要说明\n附图1示意性地描述了电梯带固定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设计的示例性的连接和固定装置。\n附图2是附图1中沿2-2线的剖面图。\n附图3是附图1中沿3-3线的剖面图。\n附图4是类似于附图3中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设计的连接的另一个例子的剖面图。\n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n附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于电梯的承载部件22的一个例子的连接器和约束装置20。在这个例子中,承载部件是涂覆钢丝带,包括沿着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张紧构件24。在这个例子中,张紧构件24包括由独立的钢绞线组成的钢丝绳。护套26围绕这张紧构件24,提供了带22基本呈矩形的外部断面。在一个例子中,护套26包括聚氨酯材料。\n约束和连接装置30包括结合于带22的第一连接器部分32,以及适合固定于相对于例如电梯井道内的另一结构件36的一个固定位置的第二约束部分34。在一个例子中,约束装置34包括设置有孔38的板,孔38延伸穿过该板。孔38优选具有比带22的外侧尺寸更大的内侧尺寸,使得带可以自由移动并穿过孔38。然而,孔38的尺寸小到不允许连接和约束装置30的第一部分32通过约束部分34。换句话说,第一部分32的外侧尺寸比孔38的尺寸更大。因此,如果负荷施加在带22上,并迫使其向左移动(根据附图),第一部分32会卡止在约束部分34上,施加在带22上的负荷会有效地通过第一部分32进行转移,并由约束部分34和相结合的结构件36承载。\n在正常的情况下,连接器部分32未被强制与约束部分34相接触。在一个例子中,传统的联接装置(未示出)以已知的方式固定于带22,使得附图1中所示出的带的部分不承受负荷(例如,带的自由端)。传统的联接装置设置在约束部分34的左侧(根据图示)。\n在一个例子中,约束部分34固定于电梯井道的建筑部分。在另一个例子中,约束部分34固定于电梯轿厢的框架总成的适当部分上。还有另外一个例子,约束部分34固定于配重的选定部分上。在附图1中示意性地显示出的结构件36代表了这些例子中的任何一个。\n第一部分32构成的电连接和机械固定连接,允许将带22的负荷转换至第二部分34。在所描述的例子中,第一部分32具有结合在带22的一侧的第一夹钳部件40,以及结合在带22的另一侧的第二夹钳部件42。紧固部件44将第一、第二夹钳部件40、42固定在一起。\n在最便于理解的附图2中,在这个例子中的紧固部件44包括杆件,类似于设置螺纹端部46的螺栓。第二夹钳部件42包括多个螺纹孔48,以容纳紧固部件44的螺纹端部46。通过对紧固部件44进行恰当地紧固,夹钳部件40和42被牵引至带22的外表面以提供固定结合。\n所描述的例子包括弹性锁定部件50,用于在相对的夹钳部件40和42保持所需要的一定压力。在附图所描述的例子中,锁定部件50包括弹簧垫圈。在带22的外表面产生变形的情况下,弹性锁定部件50促使夹钳部件40和42相向运动,以适应带22的外表面26减小的厚度。此种设置允许夹钳部件40和42将更为连续和自动调节的压力施加在带上。在一个例子中,即使在连接器部分32附近的护套26熔化的情况下,锁定部件也确保了与张紧构件24的连接。\n在最便于理解的附图2和3中,连接器部分32设置多个导电连接器部件52。在附图描述的例子中,导电连接器部件52包括设置有端部54的销钉,端部54适合于穿过带22上的护套26。在一个例子中,调整紧固部件44将夹钳部件40和42相向牵引,在某种意义上便于导电连接器部件52的端部54穿过护套26,以形成附图中示意性描述的电接触。\n在附图2和3中所描述的例子中,夹钳部件40和42包括钢或其它的导体材料。因此,绝缘材料56围绕着导电连接器部件52,以便将该导电连接器部件与夹钳部件电隔离。\n在附图所描述的例子中还包括印刷电路板60,印刷电路板60设置有多条电路线62,以便在导电连接器部件52之间形成所需要的电连接。根据本发明可能设计一种装置,用于将张紧构件24中任何一个电隔离或通过它们的结合形成电路。独立的导电连接器部件52便于在独立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在各张紧构件间形成隔离连接。\n在附图所描述的例子中,外壳64通过第一夹钳部件40进行支承,并封闭印刷电路板60以及由该印刷电路板所支承的电子设备。\n连接器部分32还支承着多个载荷传递部件66,在这个例子中包括金属制销钉。与导电连接器部件52相似,载荷传递部件66适合于穿过带22上的护套26,并与张紧构件24物理接触。尽管没有进行专门地描述,在一个例子中,每一个张紧构件24设置至少一个与其相联合的载荷传递部件66。\n因为在附图所描述的例子中包括导电的载荷传递部件66,优选绝缘材料56围绕着它们,以便将它们与夹钳部件电隔离,在这个例子中,夹钳部件是金属材料。优选的是载荷传递部件66不影响张紧构件的电子特性,在某种意义上,载荷传递部件会妨碍导根据需要使用电连接器部件52,以及任何与它们相联结的电子设备或电路。\n在描述的例子中,导电连接器部件52和载荷传递部件66构成与张紧构件24的导电导体连接,同时也提供了将负荷从张紧构件转换至连接器部分32的机械固定连接。因此,本创造性的配置提供了一种装置,既具有与张紧构件构成导电导体连接的功能,也具有能够将负荷从张紧构件转换至另一结构的机械固定连接的功能,例如,使得该装置可以出于带的监测的目的用于构成电连接,而带22也被同一装置所支承。\n在描述的例子中,导电连接器部件52的弯腿和载荷传递部件66便于迫使销钉插入,例如在绝缘材料56熔化时。至少在其中一部分导电连接器部件52和载荷传递部件66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插入承载部件以提供接触表面,夹钳部件材料与该表面作用以确保恰当的连接。\n在附图4中描述的例子,夹钳部件40′和42′由非金属、非导电的材料制成。在这个例子中,不需要专门的绝缘层56。所选择材料优选是耐热材料,能够承受出现在电梯井道或约束和连接装置30的部件附近的极高温度。在一个例子中,把陶瓷材料用于夹箝部件40、42。\n所选择的用于连接器部分32和约束部分34的材料优选是能够承受高温的材料,以便在与带相结合的基本终端装置(例如,联接装置)不能恰当地支承带上的负荷时,提供辅助地约束。在一个例子中,使用钢作为制造连接器部分32的夹钳部件的材料。在另一个例子中,使用了陶瓷材料。在一些例子中,约束部分使用钢或其它的金属制造,同时其它的部件使用陶瓷制造。考虑到这些描述,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能够从商业上可获得的材料中进行选择,以最好地满足他们在特定情况下的需要。\n上文的描述就其本质而言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针对已公开的例子的变化和改变,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是明显的。给予本发明的法定保护范围,只有在研究以下的权利要求才能确定。
法律信息
- 2020-03-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6B 7/06
专利号: ZL 200480042467.7
申请日: 2004.03.16
授权公告日: 2010.06.23
- 2010-06-23
- 2007-05-02
- 2007-03-0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3-02-19
|
2002-07-10
| | |
2
| |
2004-02-11
|
2003-02-28
| | |
3
| |
2002-05-29
|
2000-03-17
| | |
4
| | 暂无 |
1981-04-21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7-03 | 2012-07-03 | | |
2 | | 2012-07-03 | 2012-07-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