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属中药内服制品领域。它由青风藤,雷公藤,防己,红花,鸡血藤,苍术,白术,山药,熟地黄,山茱萸,茯苓,白芍,菟丝子,牛膝,防风,黄芪等四十味原料药经煎煮取液后,再加入阿胶、鹿角胶、龟甲胶、蜂蜜四味原料药继续煎熬后制成的药膏。本发明打破传统用药禁忌,筛选出补气虚、化瘀血、扶正本、清浊泄的中草药,进行科学组方,具有滋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温经散寒止痛,增强免疫力,调解内分泌,促进阴阳平衡等作用。克服了现行西药治疗风湿类疾病副作用大,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的不足。具有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无毒副作用的特点,适用于各种风湿类疾病的治疗。
1.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青风藤1.6% 雷公藤0.8% 防己1.6% 红花1.6%
鸡血藤2.45% 苍术1.6% 白术1.6% 山药1.6%
熟地黄2.45% 生地黄2.45% 山茱萸1.6% 茯苓2.45%
白芍1.6% 枸杞子1.95% 菟丝子1.95% 牛膝1.6%
防风1.28% 黄芪3.21% 桂枝1.6% 羌活1.6%
独活1.6% 何首乌1.6% 当归1.6% 杜仲1.6%
山楂2.45% 淫羊藿1.6% 伸筋草1.6% 龙骨2.45%
牡蛎2.45% 海桐皮1.6% 透骨草1.6% 骨碎补1.6%
补骨脂1.6% 威灵仙1.6% 桑椹1.6% 女贞子1.6%
续断1.6% 黄精1.6% 乳香1.28% 没药1.28%
阿胶1.6% 鹿角胶1.95% 龟甲胶1.95% 蜂蜜24%;
该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的青风藤,雷公藤,防己,红花,鸡血藤,苍术,白术,山药,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茯苓,白芍,枸杞子,菟丝子,牛膝,防风,黄芪,桂枝,羌活,独活,何首乌,当归,杜仲,山楂,淫羊藿,伸筋草,龙骨,牡蛎,海桐皮,透骨草,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桑椹,女贞子,续断,黄精,乳香,没药四十味原料药按上述百分比称取后,与五倍于药物重量的冷开水浸泡两小时后,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慢熬三小时,过滤取煎液一次,加入所取煎液50%的水继续煎熬,如此反复,共取煎液三次;将三次所取煎液合并后静置沉淀一小时,将含有沉淀物的下层煎液倒掉,取沉淀好的上层煎液用文火慢慢煎熬,使其煎液浓缩至煎液总量的50%时,再按上述百分比称取阿胶,鹿角胶,龟甲胶,蜂蜜,四味原料药加入后继续用文火煎熬三小时,待煎液呈粘稠膏状后停止煎熬,冷却后按250ml的剂量装瓶,即得成品。
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 \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属中药内服制品领域。 [0002] 背景技术 \n[0003] 风湿类疾病是一种长期慢性而又顽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游走性疼痛,肢体麻木,关节变形,行动受阻,有的甚至终身残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n[0004] 祖国传统中医学将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称为痹证,主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对痹证,西医通常采用的是西药解热镇疼及激素类的药物,如消炎痛,抗风湿灵,可的松等,以上药物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疗效,但都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普遍存在较大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对患者的胃肠道、心、肝、肾等都有损害,并且治疗费用高。 中医通常采用外敷药和药酒治疗,外敷药不能直入病灶,疗效差,治标不治本。 药酒是采用酒和中药泡制而成,因此酒液内含药的有效成分较少,疗效并不显著。 \n[0005] 发明内容 \n[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治疗风湿类疾病采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大,中药外敷治疗疗效不显著,治疗周期长的弊端,具有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 \n[0007]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n[0008] 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0009] 青风藤1.6% 雷公藤0.8% 防己1.6% 红花1.6% [0010] 鸡血藤2.45% 苍术1.6% 白术1.6% 山药1.6% [0011] 熟地黄2.45% 生地黄2.45% 山茱萸1.6% 茯苓2.45% [0012] 白芍1.6% 枸杞子1.95% 菟丝子1.95% 牛膝1.6% [0013] 防风1.28% 黄芪3.21% 桂枝1.6% 羌活1.6% [0014] 独活1.6% 何首乌1.6% 当归1.6% 杜仲1.6% [0015] 山楂2.45% 淫羊藿1.6% 伸筋草1.6% 龙骨2.45% [0016] 牡蛎2.45% 海桐皮1.6% 透骨草1.6% 骨碎补1.6% [0017] 补骨脂1.6% 威灵仙1.6% 桑椹1.6% 女贞子1.6% [0018] 续断1.6% 黄精1.6% 乳香1.28% 没药1.28% [0019] 阿胶1.6% 鹿角胶1.95% 龟甲胶1.95% 蜂蜜24%。 [0020] 该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为: \n[0021] 将上述的青风藤,雷公藤,防己,红花,鸡血藤,苍术,白术,山药,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茯苓,白芍,枸杞子,菟丝子,牛膝,防风,黄芪,桂枝,羌活,独活,何首乌,当归,杜仲,山楂,淫羊藿,伸筋草,龙骨,牡蛎,海桐皮,透骨草,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桑椹,女贞子,续断,黄精,乳香,没药四十味原料药按上述百分比称取后,与五倍于药物重量的冷开水浸泡两小时后,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慢熬三小时,过滤取煎液一次,加入所取煎液50%的水继续煎熬,如此反复,共取煎液三次。 将三次所取煎液合并后静置沉淀一小时,将含有沉淀物的下层煎液倒掉,取沉淀好的上层煎液用文火慢慢煎熬,使其煎液浓缩至煎液总量的50%时,再按上述百分比称取阿胶,鹿角胶,龟甲胶,蜂蜜,四味原料药加入后继续用文火煎熬三小时,待煎液呈粘稠膏状后停止煎熬,冷却后按250ml的剂量装瓶,即得本发明的成品。 [0022]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中医学对风湿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原则,并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对风湿类疾病治疗的科研成果,打破传统用药禁忌,从中药中筛选出补气虚、化瘀血、扶正本、清浊泄的中草药,按中医理论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进行科学组方,提取药物有效成分,达到治愈风湿类疾病的目的。 [0023] 本发明上述的原料组份中,每组份原料药的药性特点及功效如下: [0024] 青风藤;药性特点:青风藤辛温通达,苦味燥湿,能通经活络,搜风除湿。 凡风湿流注筋骨致关节疼痛、麻痹、搔痒等,皆可治之。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0025] 雷公藤;药性特点:雷公藤苦寒,苦燥湿,寒清热,祛风除湿而通经络,又解毒消肿,杀虫止痒。凡湿热、热毒致筋骨疼痛,肌肤搔痒均可用之。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n[0026] 防己;药性特点:防己味辛能散,苦味燥湿,长于祛风湿而止痛,风湿热邪壅滞、关节红肿热痛常用。 兼能利水,水湿停留、湿痹亦用。 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n[0027] 红花;药性特点:红花辛散温通,入心、肝血分而活血祛瘀,通调经脉。 故治血瘀之闭经、痛经、腹中包块、斑疹色暗,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块等。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 \n[0028] 鸡血藤;药性特点:鸡血藤苦温,入血分,具走窜行散之功,能行血活血,舒筋活络,治月经不调,麻木瘫痪,腰膝酸痛。本品甘温,补益脾胃,祛散中寒。 又健脾生血,治血虚证。 功效:补血生血,舒筋活络。 \n[0029] 苍术;苍术辛香主散,苦温性燥,外散风寒湿邪,内化脾胃湿浊,故为燥湿健脾、祛风除湿之要药,对湿邪为病,不论上下表里,皆可应用。 兼有明目之功,用于夜盲症。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发表,明目。 \n[0030] 白术;药性特点:白术甘味温性,归脾、胃经,以甘味补气健运脾胃为主,苦味燥湿利水为辅。凡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水湿停滞诸证白术均为要药。 补脾胃助气血生化,使卫气充、肌表固而有止汗之功;使气 血充、胃气和、胎得养而有安胎之效。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n[0031] 山药;药性特点:山药甘味平性,入脾、肺、肾经,补气兼养阴生津,平补肺脾胃三脏,略带涩性既止泻又固精。 凡脾气虚、胃阴不足致食少,便溏、口渴或消渴,肺气虚或(兼)阴虚气短,多汗,咳喘,肾虚不固致遗精、尿频、带下等皆可应用。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固精。 \n[0032] 熟地黄;药性特点:熟地味甘性微温,质地滋润,色黑入肾。 专能滋肝肾之阴血又补肾益精充髓,为肝肾阴血不足、精髓亏损者常用之药。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n[0033] 生地黄;药性特点:生地黄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心、肝、肾经、为凉血滋阴要药,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凡温病营血分实热及阴津不足者,最为常用。 其凉血又有止血之效,故血热动血致出血亦用。鲜品清热凉血更佳。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n[0034] 山茱萸;药性特点:酸,微温,入肝、肾二经。功效:温补肝肾,敛精固涩。 [0035] 茯苓;药性特点:茯苓味甘、淡,性平,甘补淡渗,性平和缓。 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安神,凡水湿内停及脾虚都常用,亦治心神不安。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n[0036] 白芍;药性特点:白芍苦酸微寒,入肝经长于养肝血、调经,根主降又能平抑肝阳;入脾经助血生并有止痛功效。 凡肝血不足致肝阳偏亢,肝血不养胞宫致月经不调、痛经,血不滋养脏腑、不濡养四肢致胁痛、四肢拘挛或脘腹作痛、泻痢腹痛等均可用之。 功效: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n[0037] 枸杞子;药性特点:枸杞子甘味性平而质润,入肝、肾经长于滋养肝肾之精血,兼明目为补肝肾要药。 凡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诸证,肺肾 阴虚,内热消渴均可用。\n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n[0038] 菟丝子;药性特点:菟丝子甘补性温,质地滋润而不燥,兼固涩之力。 入肝、肾经既补肝肾又固精缩尿,养肝肾精血又明目,安胎,是肝肾精血亏虚、肾气不固诸证常用药。入脾经补脾止泻,亦为脾虚、脾肾虚泻常用。功效: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止泻。 \n[0039] 牛膝;药性特点:牛膝酸苦降泄入肝、肾经,走分血,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为治妇科、伤科瘀阻疾患之要药。又补肝肾,强筋骨,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 善能引血下行,治上部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阴虚火旺所致的齿痛、口疮及阴虚阳亢之头痛、眩晕等。功效:活血调经,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 [0040] 防风;药性特点: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其性升散,入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祛风为主,为治风通用之品。 因其温而不燥,甘缓不峻,故无论风寒或风热表证、风疹搔痒,皆可选用。 其胜湿止痛之功,常用于风寒湿痹或风邪头痛、身痛等。\n止泻解痉之力,还用治腹痛、腹泻和破伤风。 功效:解表祛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n[0041] 黄芪;药性特点:黄芪甘温补气主升、入肺脾经为补肺脾气及升阳之要药,凡脾气亏虚、中气下陷、肺气不足诸证皆可应用,黄芪补气而固表、补气而摄血、行血、补气血而托疮毒、补气助水湿运化而利水。 故凡气虚所致卫外不固汗出,气不摄血出血,气虚不行血滞,气血亏虚、正气不足致疮毒内陷,气虚不运致水湿内停等亦可应用。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利水,排脓敛疮。 \n[0042] 桂枝;药性特点:桂枝辛而温,入肺、心、膀胱经。 肺主皮毛,司卫气固表,心主血脉与营阴有关,膀胱经外主肌表,所以本品为治表证的主药。 其辛温属阳,通行气血,助阳化气,更是内科杂症常用之品。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0043] 羌活;药性特点:羌活辛苦温,气味雄烈,归膀胱、肾经。 其性能散能行,遍达肢体,善发表邪,为祛风解表常用药。 又入归膀胱经,长于除肌表风寒湿邪,而走肾经通利关节。 故对外感风寒或风湿所致头痛、眉棱骨痛、肢痉或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均可选用。 其升散上行,多用于上半身疼痛。 功效: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0044] 独活;药性特点:独活辛散苦降,气香温燥,既温燥寒湿,又疏散风邪,凡风寒湿痹证、外感风寒夹湿表证皆可选用。其性下行,对腰以下痹痛尤为常用。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n[0045] 何首乌;药性特点:何首乌生用甘补苦泄,攻补兼施。 凡体虚抗邪能力不足、病邪乘虚而入,或患病日久、损伤正气者均可用,尤以血虚同时有久疟、痈疽、瘰疬、风疹、便秘者常用之。 首乌制用甘补涩固,不腻不燥,扶正为主兼固涩精气,为补肝骨、益精血、抗病延年之良药。肝肾精血亏虚、年老久病体弱者常用之。功效:截疟,解毒消痈,润肠通便,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 \n[0046] 当归;药性特点:当归甘辛温润,补血、活血皆佳。 “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圣药也”。 辛行气血甘味补益,善调经又止痛。 凡血虚,血虚兼血瘀致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寒凝血瘀诸痛均为要药。补血还滋润肠道有通便之功。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n[0047] 杜仲;药性特点:杜仲甘温性补,入肝、肾经以补肝肾、强筋骨见长,善治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诸疾。 兼安胎又治肝肾不足的胎动、胎漏及频惯堕胎。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n[0048] 山楂;药性特点:山楂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为主。 用于宿食不消,尤以消肉食积滞为优。 山楂色红入血分,活血化瘀,亦用于女子闭经、产后瘀血、恶露不尽等。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n[0049] 淫羊藿;药性特点:淫羊藿甘温性燥归肝、肾经,助肾阳益肝肾之精血,强筋健骨;辛散温行祛风除湿,散寒通痹。 凡肾阳不足、筋骨不 健及风寒湿痹诸证均可应用。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n[0050] 伸筋草;药性特点:伸筋草辛散苦燥温通,外祛风寒湿邪,内行经络气血。 善治各种风湿痹证,脚膝冷痛,或经络气血阻滞,肌肤不仁,四肢无力。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n[0051] 龙骨;药性特点:龙骨甘涩质重,入心、肝、肾经。 重可镇惊潜阳,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癫狂、阴虚阳亢。 涩可收敛固脱,用于遗精、滑精、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n[0052] 牡蛎;药性特点:牡蛎咸寒质重,入肝、肾经,具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多用于阴虚阳亢之眩晕鸣,还用于痰核、瘰疬、瘿瘤和正虚不固之自汗盗汗、遗精、崩带。尚具重镇安神作用,可用于惊悸失眠。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n[0053] 海桐皮;药性特点:海桐皮辛散祛风,苦燥湿,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之功,内服治风湿痹痛,外用杀虫止痒,治皮肤搔痒。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n[0054] 透骨草;药性特点:透骨草辛散祛风,苦温燥湿,辛味行气,活血止痛,兼能软坚消痞。 功效:散风祛湿,解毒止痛。 \n[0055] 骨碎补;药性特点:骨碎补苦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兼活血续伤而止痛。 凡肾虚有关的腰痛、耳鸣、耳聋、牙痛可用之,跌打、仆、闪、挫、金创致筋骨损伤、出血、瘀血肿痛亦用之。 功效:补肾强骨,活血续伤止痛。 [0056] 补骨脂;药性特点:补骨脂辛苦而温,补火助阳为主兼收涩之性,是脾肾阳虚,下元不固致二便、精液下泄之要药。凡下元虚冷不固多种病证用之。 因又能温脾、纳气,故脾阳虚泄、肺肾虚喘亦用之。 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n[0057] 威灵仙;药性特点:威灵仙辛散而通,性急善走,既可祛在表之风, 又能化在里之湿,功擅祛风湿通经络,可通五脏十二经,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常用药。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 \n[0058] 桑椹;药性特点:桑椹甘寒,滋阴补血,入肝、肾经,专治肝肾精血亏损。 其酸甘生津润燥,又治津伤口渴、消渴及肠道津亏大便不下。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n[0059] 女贞子;药性特点:女贞子甘苦而凉,为清补之品。 归肝、肾经,善补肝肾之阴、明目乌须,兼清虚热。肝肾阴虚的腰痛、骨蒸、目暗、须发早白等均常用。 功效:\n滋补肝肾,明目乌须。 \n[0060] 续断;药性特点:续断苦辛而温,补中有行,行中有止,补而不滞为特长。 入肝、肾经主补肝肾兼强筋骨,治肝肾亏损、筋骨不健。 其止血、疗伤续折,治筋骨损伤、骨折肿痛、出血。补肝肾养精血、止血安胎,治胎动、动漏、习惯性流产。功效:\n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n[0061] 黄精;药性特点:黄精味甘补益,药性平和,质地滋腻,平补气阴。 归肺、脾、肾经既滋阴润肺、补脾益气,又养肾阴。 凡肺、肾之阴虚精亏及脾胃气阴虚弱者皆可应用。 功效:益肾、润肺,健脾,补气养阴。 \n[0062] 乳香;药性特点:乳香苦泄,辛散且行,行温胜寒而通,入心、肝血分而活血祛瘀,入脾而行气消肿。 气行血活痛易止、肌易生,因而有止痛生肌之功效。 故本品适用于气血瘀滞之经闭、痛经、心腹疼痛、风湿痹痛及疮溃不敛、新肌不生等。 无论内服、外用皆有良效。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n[0063] 没药;药性特点:没药功效同乳香。 二药同具苦泄辛散之性,且入心、肝、脾经而活血行气,祛瘀消肿,生肌止痛。 惟乳香辛重于苦,辛散行气舒筋力强;而没药则苦重于辛,苦泄活血祛瘀胜,故行气舒筋多用乳香,活血祛瘀多用没药。 气滞兼血瘀,则乳香、没药常相须为用。 功效:血活止痛,消肿生肌。 \n[0064] 阿胶;药性特点:阿胶甘平,性质平和而质地滋腻,为补血兼止血的要药。 入肝、肾、肺经,滋肝肾阴兼润肺燥。 凡血虚诸证,各种出血,出血兼见血虚,或阴血不足,阴虚肺燥,热邪伤阴者皆可用。 功效:补血,滋阴润燥。 \n[0065] 鹿角胶;药性特点:鹿角胶甘、咸温性,质地滋腻,入肝、肾经,温补肝肾、益精血为主。虽补力不及鹿茸,仍是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要药。 其补虚又长于的特点对多数虚寒性出血有效。 功效:温补肝肾,益精血,止血。 \n[0066] 龟甲胶;药性特点:龟甲胶味咸甘,凉性而质地滋腻。 除了与龟甲及腹甲共有滋阴作用,养血更甚,兼止血之功。 功效:滋阴,养血,止血。 \n[0067] 蜂蜜;药性特点:蜂蜜甘平质润,归肺经润肺止咳,入脾经补中缓急,入大肠经滑肠通便。故肺燥咳嗽、中虚腕腹疼痛及肠燥便秘均用之。功效: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n[0068] 该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中,龟甲胶,鹿角胶、阿胶等补肾填髓之品,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改善骨质疏松、修复骨腐蚀、调节免疫功能。 青风滕、雷公藤、防己、红花、鸡血藤、黄芪等解毒消肿、益气活血,能改善微循环及消除关节周围炎症。 龙骨、牡蛎富含钙、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利于病骨组织骨胶原合成,钙磷代谢及骨矿的沉积,从而增强骨骼生物力学的强度。 [0069] 本发明的制剂与规格:膏剂,瓶装,每瓶250ml。 \n[0070] 本发明的用法与用量:内服,每日二次,每次50ml,十天为一个疗程。 轻症患者三个疗程即可治愈,重症患者六至八个疗程可痊愈。 \n[0071] 本发明服用注意事项: \n[0072] (1)、急性病发作时,如感冒、发热、呕吐、腹泻时不能服用本药膏。\n[0073] (2)、服用本药膏期间忌食萝卜、茶叶、虾蟹及辛辣油炸食品。 [0074] (3)、糖尿病患者忌服。 \n[0075] (4)、儿童使用量减半。 \n[0076] 本发明与现有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相比其优点在于: \n[0077] 本发明选药精,配伍科学,疗效好,可达到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 具有滋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温经散寒止痛,增强免疫之功;调解内分泌,促进阴阳平衡等作用;并且治疗周期短,无毒副作用。 特别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症、脊髓空洞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肩周炎、颈椎综合症、腰椎病、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治疗。 \n[0078] 为了表明本发明治疗风湿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通过对300例患者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其结果如下: \n[0079] 1、一般资料 \n[0080] 3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200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15岁,病程最短者三个月,最长者为十五年。 其中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颈椎综合症患者40例、腰椎病患者4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n40例,其他风湿类疾病患者80例。 \n[0081] 2、治疗方法 \n[0082] 上述300例患者均服用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每日二次,每次50ml,十天为一个疗程。 服用30天按下述疗效标准判断治疗效果: \n[0083] (1)疗效标准:①治愈:症状及疼痛消失,痊愈,不反弹,症状连续观察一年无复发者。 ②显效:症状明显消失。 ③有效:症状改善,其他客观检查有明显好转。\n④无效:症状及客观检查无改善,或仅有短期改善。 \n[0084] (2)、治疗效果\n[0085] 本发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病例50例结果分析表 \n[0086] \n[0087] 本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50例 \n[0088] \n[0089] 本发明治疗颈椎综合症病例40例结果分析表 \n[0090] \n[0091] 本发明治疗腰椎病病例40例结果分析表 \n[0092] \n[0093] 本发明治疗骨性关节炎病例40例结果分析表 \n[0094] \n[0095] 本发明治疗其他风湿类疾病病例80例结果分析表 \n[0096] \n具体实施方式:\n[0097] 下面是本发明制取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以称取100千克的中药原料为例。 [0098] 按下述各原料及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单位为千克); \n[0099] 青风藤1.6 雷公藤0.8 防己1.6 红花1.6 [0100] 鸡血藤2.45 苍术1.6 白术1.6 山药1.6 [0101] 熟地黄2.45 生地黄2.45 山茱萸1.6 茯苓2.45 [0102] 白芍1.6 枸杞子1.95 菟丝子1.95 牛膝1.6 [0103] 防风1.28 黄芪3.21 桂枝1.6 羌活1.6 [0104] 独活1.6 何首乌1.6 当归1.6 杜仲1.6 [0105] 山楂2.45 淫羊藿1.6 伸筋草1.6 龙骨2.45 [0106] 牡蛎2.45 海桐皮1.6 透骨草1.6 骨碎补1.6 [0107] 补骨脂1.6 威灵仙1.6 桑椹1.6 女贞子1.6 [0108] 续断1.6 黄精1.6 乳香1.28 没药1.28 [0109] 阿胶1.6 鹿角胶1.95 龟甲胶1.95 蜂蜜24。 [0110] 制备方法: \n[0111] 将上述的青风藤1.6千克,雷公藤0.8千克,防1.6千克,红花1.6千克,鸡血藤\n2.45千克,苍术1.6千克,白术1.6千克,山药1.6千克,熟地黄2.45千克,生地黄2.45千克,山茱萸1.6千克,茯苓2.45千克,白芍1.6千克,枸杞子1.95千克,菟丝子1.95千克,牛膝1.6千克,防风1.28千克,黄芪3.21千克,桂枝1.6千克,羌活1.6千克,独活1.6千克,何首乌1.6千克,当归1.6千克,杜仲1.6千克,山楂2.45千克,淫羊藿1.6千克,伸筋草1.6千克,龙骨2.45千克,牡蛎2.45千克,海桐皮1.6千克,透骨草1.6千克,骨碎补1.6千克,补骨脂1.6千克,威灵仙1.6千克,桑椹1.6千克,女贞子1.6千克,续断1.6千克,黄精1.6千克,乳香1.28千克,没药1.28千克四十味原料药,与五倍于原料药重量的冷开水浸泡两小时后,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慢熬三小时,过滤取煎液一次,加入所取煎液50%的水继续煎熬,如此反复,共取煎液三次。 将三次所取煎液合并后静置沉淀一小时,将含有沉淀物的下层煎液倒掉,取沉淀好的上层煎液用文火慢慢煎熬,使其煎液浓缩至煎液总量的50%时,再按上述的原料及重量加入阿胶1.6千克,鹿角胶1.95千克,龟甲胶1.95千克,蜂蜜24千克,四味原料药加入后继续用文火煎熬三小时(保持微沸状),待煎液呈粘稠膏状后停止煎熬,冷却后按250ml的剂量装瓶,即得本发明的成品,按检验标准检验后入库。 \n[0112] 典型病例: \n[0113] 病例1:苏某,男,56岁,荆州市荆州区人,菜农,1997年5月8日就诊。 因在田间多年劳动,患者近5年来时感觉右肩部不适,劳累后胀痛。 就诊前3天受风寒后右肩部疼痛加重,呈持续性疼痛,夜间肩部疼痛剧烈。 查体肩部压痛局限于右肩关节的前外侧,局部肤温正常,右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X线右肩关节处无异常发现。 诊断为右侧肩周炎。5月10日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3个月,肩痛消失而愈,随诊5年未复发。 [0114] 病例2:朱某,女,52岁,荆州市荆州区居民,2001年6月24日就诊。就诊前\n2天不慎摔倒导致颈部扭伤,即刻出现颈部疼痛剧烈,双上肢及手指麻木,当夜赴荆州一医急诊,X线摄片表现第3~6颈椎骨质增生,CT示颈5~6椎间盘突出,建议入院酌情手术,患者要求保守治疗就诊于我处,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综合症(中医辨证气血凝滞型)。 服 \n[0115] 病例3:王某,男,35岁,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2005年11月28日就诊。\n述双膝关节疼痛3年余,逢阴雨天加重,曾用中西药及针灸、理疗等方法未效,冬季尤甚。查双膝关节不红不肿,触之发凉,关节屈伸不利。经X线摄片排除骨病。诊断双侧膝关节痛痹。 遂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个月,关节疼痛消失,双膝屈伸自如,活动正常。\n2年后随访,虽时至严冬,但双膝关节不凉不痛,病告痊愈。 \n[0116] 病例4:王某,男,1968年生,湖北省荆州市松滋新江口人,1999年5月7日初诊(31岁)。 17多岁时因受冻后常感腰痛,结婚后(24岁)开始呈间歇性腰骶部疼痛,1997年3月出现右坐骨神经痛及髋关节痛,到武汉某医院经人淋巴细胞相关抗原—B27(HLA—B27)、CT、MRI检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S),后长期服用强的松控制疼痛,体重由50kg增至85kg。因上述症状渐进性加重4月于1999年5月7日就诊,就诊时腰骶部及右髋部、下肢疼痛,夜间痛醒,腰椎活动受限,腰椎变直,双侧肋间神经痛,有明显束胸感。经本发明药物治疗3个月,病情基本控制。2003年初赴青岛经商,夏季贪饮啤酒后腰背痛复发,又返回我处,再服本发明药物品2个月而缓解(体重70kg),随访3年未发,已恢复日常活动。 \n[0117] 病例5:颜某,女,52岁,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2001年3月15日就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变形1年余。 曾封闭治疗,效果不显。 诊见右膝关节轻度变形、压痛。 无红肿、局部肌肉稍萎缩。 伴畏寒怕冷,夜尿3~5次,舌质暗红,脉细涩。 膝关节X片显示:关节腔轻度狭窄,骨质呈局灶型改变。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血沉略快。 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属肾阳虚寒,瘀血阻络),经本发明药物治疗3个月,诸症明显好转或消失。 1年后复查,RF转阴,血沉正常,临床症状控制。\n[0118] 病例6:张某,女,17岁,荆州市江陵中学学生,1998年8月15日就诊。 患者9岁时因暑天涉水,后渐觉四肢关节疼痛,逐年加重,每至阴雨天呼痛不已。 7年来中西药物及针灸按摩诸法齐施,收效甚微,后经人介绍前来就诊。 查体:精神差,四肢关节疼痛拒按,痛处固定,步履艰难,伴双膝以下麻木、知觉减退,但关节尚未变形肿胀,舌质紫暗,苔白滑,脉浮缓。实验室检查ASO260单位,RF(一),血沉40mm/h,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 中医辨证为风寒痹阻,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经本发明药物治疗\n2个月,患者四肢关节疼痛及麻木消失,行走如常,复查血沉15mm/h。为巩固疗效,嘱本品剂量减半,再服2个月。 1年后随访疼痛未再复发。 \n[0119] 病例7:丁某,男,43岁,荆州市沙市区人,因腰痛、臀后痛,并向左下肢放
法律信息
- 2014-12-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61K 36/8969
专利号: ZL 200810197199.6
申请日: 2008.10.08
授权公告日: 2011.04.13
- 2011-04-13
- 2009-04-15
- 2009-02-1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0-06-28
|
1998-12-21
| | |
2
| |
2001-10-17
|
2000-04-07
| | |
3
| |
2002-06-05
|
2001-11-06
| | |
4
| |
2002-11-06
|
2001-04-0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