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送膜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架;
一膜座,设于所述机架上,供一连续状薄膜放置;
一送膜装置,能被操作沿一第一轴线相对所述机架在一伸出位置与一缩入位置间移动,并用于夹固运送薄膜;
一拉膜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一侧,用于将所述连续状薄膜从所述膜座拉出移动至可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处;所述拉膜装置包括一第一拉膜件与一第二拉膜件,所述第一拉膜件用于将从所述膜座拉出的连续状薄膜固定于一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拉膜件用于将所述连续状薄膜从所述第一位置拉至所述薄膜能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的一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拉膜件固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具有一转动部用以固定从所述膜座拉出的连续状薄膜的方向,所述拉膜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机架并能沿一第二轴线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拉膜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
一切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一侧,用于切断位于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处与所述膜座间的薄膜,以制得一单片状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为一转轴组,所述转轴组供所述薄膜穿过,使得穿出所述转轴组的薄膜的方向维持于一预定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膜件包括一夹固部,所述夹固部能被操作移动至所述第一轴线附近,以夹持固定所述薄膜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被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操控而移动,并能受操作往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以切断所述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一支撑座,所述送膜装置以能在所述第一轴线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支撑座能相对所述机架在垂直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二轨座,所述送膜装置具有二悬臂与所述二轨座接设,所述二悬臂能被操作沿所述第一轴线相对所述二轨座移动,并具有一用于夹持薄膜的夹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轨座能相对靠近或远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座具有一调整结构用于调整所述连续状薄膜的位置,使得所述薄膜在拉出后能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探测所述薄膜而控制所述送膜装置在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以及在垂直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机架,并能于沿垂直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送膜装置夹固所述薄膜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加热装置能被操作移动至对应所述薄膜的位置。
送膜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与输送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送膜机。\n背景技术\n[0002] 薄膜加工及再加工作业,经常运用于产业界,如图1~图5所示,揭示了一种运用于模内薄膜结合成型的制造过程,具有一送膜装置1,送膜装置1分别于模具2外部的上方与下方设有一输出轴3与一夹具4。输出轴3供一成卷筒状薄膜5套设,在公、母模2a、2b开启时,输出轴3受驱转使薄膜5以连续片状形式下降至对应公、母模2a、2b处,且夹具4夹住薄膜5底端以固定其位置,接着,一加热器6自外部移动至模具2内对薄膜5加热,并将薄膜5夹固于母模2b,使薄膜5被真空吸引贴附于母模2b成型,接着将公、母模2a、2b闭合再进行射出成型作业,并在射出完毕开模时切断薄膜5,然后操作夹具4松释被切断所剩的薄膜5a(如图5所示),由此在开模后得到表面披覆有薄膜5的成品7。重复上述制造过程即可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n[0003] 然而,上述制造过程以薄膜作业方面而言,由于薄膜5是以成卷方式送模,且为使薄膜5表面平整,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一夹具4夹固薄膜5,因此薄膜5必须下降至模具2外部由夹具4夹固,然而外露于模具2外部的这段薄膜5a过长,并在每次成品7脱膜时都将被裁切丢弃(如图4、图5所示),连续的大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耗材量便相当庞大,不符合经济效益。其次,此种输出轴3配合夹具4固定薄膜5的方式,无法为薄膜5提供精确的张力,进而容易在射出成型时发生薄膜松弛或破裂的情形,导致成品不合格率升高。再者,上述制造过程是以成卷方式送模,使得整个模内薄膜结合成型的过程必须包含薄膜裁断程序,导致成型加工时间较长,影响了生产效率。另外,加热器6也是一独立于送膜装置1的一外部设备,即,加热器6与送膜装置1分别具有控制端,因此造成购机成本增加及设备占用空间较大的弊端。\n发明内容\n[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膜机,其使所获得的薄膜应用产品的制造过程具有成本低、合格率高以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且机器设备占用空间小。\n[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送膜机,其包含:一机架;一膜座,设于所述机架上,供一连续状薄膜放置;一送膜装置,可被操作沿一第一轴线相对所述机架在一伸出位置与一缩入位置间移动,并用于夹固运送薄膜;一拉膜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一侧,用于将所述连续状薄膜从所述膜座拉出移动至可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处;一切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一侧,用于切断位于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处与所述膜座间的薄膜,以制得一单片状薄膜。\n[0006] 上述本发明中,所述拉膜装置包括一第一拉膜件与一第二拉膜件,所述第一拉膜件用于将从所述膜座拉出的连续状薄膜固定于一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拉膜件用于将所述连续状薄膜从所述第一位置拉至所述薄膜可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的一第二位置。\n[0007]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拉膜件固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具有一转动部用以固定从所述膜座拉出的连续状薄膜的方向,所述拉膜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机架并可沿一第二轴线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拉膜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n[0008]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转动部为一转轴组,所述转轴组供所述薄膜穿过,使得穿出所述转轴组的薄膜的方向维持于一预定方向。\n[0009]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拉膜件包括一夹固部,所述夹固部可被操作移动至所述第一轴线附近,以夹持固定所述薄膜位于所述第一位置。\n[0010]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切断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被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操控而移动,并可受操作往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以切断所述薄膜。\n[0011]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机架具有一支撑座,所述送膜装置以可在所述第一轴线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支撑座可相对所述机架在垂直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n[0012]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支撑座设有二轨座,所述送膜装置具有二悬臂与所述二轨座接设,所述二悬臂可被操作沿所述第一轴线相对所述二轨座移动,并具有一用于夹持薄膜的夹持部。\n[0013]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二轨座可相对靠近或远离。\n[0014]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膜座具有一调整结构用于调整所述连续状薄膜的位置,使得所述薄膜在拉出后可被所述送膜装置夹固。\n[0015]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还包括有一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一马达可驱转一迫紧件,以及一汽缸可驱使所述迫紧件上下移动;所述迫紧件为迫紧缸,可产生撑涨或收缩的动作。\n[0016]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所述机架设有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探测所述薄膜而控制所述送膜装置在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以及在垂直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n[0017] 以上所述本发明中,还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机架,并可于沿垂直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送膜装置夹固所述薄膜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加热装置可被操作移动至对应所述薄膜的位置。\n[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送膜机是以单片薄膜的形式送出,且送出前的薄膜已经过准确裁切,以使利用本发明的送膜机制作的薄膜应用产品的制造过程具有成本低、合格率高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n附图说明\n[0019] 图1至图5是习用送膜机运用于模内薄膜结合成型制造过程的示意图;\n[0020]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n[0021] 图7是图6的局部后视图,揭示伺服轴与配重缸的位置;\n[0022] 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n[0023] 图9揭示薄膜被拉出至第一位置的立体图;\n[0024]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n[0025] 图11揭示拉膜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切断装置的立体图;\n[0026] 图12是第一拉膜件的立体图,揭示第一拉膜件未被汽缸推动前的位置;\n[0027] 图13为第一拉膜件的立体图,揭示第一拉膜件被汽缸推动而往第一轴线方向移动至薄膜所在平面;\n[0028] 图14是薄膜被第二拉膜件拉动至第二位置的立体图;\n[0029] 图15是图14的局部放大图;\n[0030] 图16揭示切断装置切断连续状薄膜,以制得单片薄膜的立体图;\n[0031] 图17揭示二悬臂位于伸出位置的主视图;\n[0032] 图18是送膜机配合模具与射出机的使用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3]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n[0034] 如图6~图17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送膜机100,送膜机100包括一机架10、一送膜装置20、一膜座30、一拉膜装置40、一切断装置50与一加热装置60,其中:\n[0035] 如图6~图8所示,机架10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其底部滑座11进行水平移动,其本体具有一平板12与一立板13,且在平板12上装设有膜座30,在立板12上装设有一支撑座14与送膜装置20,在此定义送膜装置20所在的平面为第一轴线L1,如图7所示,支撑座\n14借助一伺服轴101与一配重缸102而可稳定地相对机架10在垂直第一轴线L1的方向移动,且支撑座14设有二轨座15(如图8所示),通过驱转一正反牙螺杆16便可控制二轨座\n15相对靠近或远离,由此,设置于支撑座14上的送膜装置20便可配合多种薄膜尺寸,并可配合模具200与射出机300的高度进行调整(如图18所示)。另外,机架10上还装设有一传感器17,由传感器17探测预先印制于薄膜上的标靶(图中未示)再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伺服轴101与配重缸102,以稳定调整送膜装置20在垂直于第一轴线L1的方向移动,由此在送入外部设备(即图18所示的射出机300)前完成定位薄膜的位置。\n[0036] 送膜装置20具有二悬臂21,二悬臂21与支撑座14的二轨座15接设,且二悬臂\n21在一伺服轴103的带动下可沿第一轴线L1在一缩入位置G1(如图6所示)与一伸出位置G2(如图17所示)间移动,伺服轴103同样通过传感器17控制调整送膜装置20在第一轴线L1方向移动,以达到薄膜定位的功效。而且,二悬臂21分别装设有由对应的二夹膜缸\n22所构成的夹持部,各夹膜缸22分别用于夹持薄膜的四个角落,以稳固夹持及运送薄膜。\n[0037] 膜座30设于机架10的平板12上,其具有一托盘31、一螺杆32与一调整结构33。\n调整结构3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转块,转块顶抵托盘31且内部设有配合螺杆32的内螺纹(图中未示),由此,便可配合多种薄膜的尺寸将卷筒状薄膜99套设于螺杆32并放置于托盘31上(如图9、图10所示),并通过转动调整结构33调整薄膜99与二悬臂21对位,使薄膜99在拉出后可被二悬臂21夹持。当然,也可先调整膜座30,再调整悬臂21相配合。\n另外,膜座30还搭配一设于机架10的固定装置34以共同安置薄膜99,薄膜99呈卷筒状并具有一中空轴99a,固定装置34具有一可水平移动的基座341与一连接基座341的气压缸\n342,当需要将卷筒状薄膜99设置于膜座30上时,基座341在气压缸342的作用下可往后退,以让出空间放置卷筒状薄膜99,待卷筒状薄膜99在膜座30上设置完成时,基座341可在气压缸342驱动下往前移动并位于卷筒状薄膜99上方。基座341上还具有一马达34a,其可驱转一迫紧件35,一汽缸104可驱使迫紧件35上下移动。迫紧件35在本实施例中为迫紧缸,可产生撑涨或收缩的动作(迫紧缸为现有的标准装置,容不赘述),其在收缩状态下可受汽缸104的带动伸入中空轴99a,并在伸入中空轴99a后利用迫紧缸撑涨紧抵中空轴\n99a内面,使得整个卷筒状薄膜99可受固定装置34马达34a的控制而旋转。\n[0038] 如图10~图13所示,拉膜装置40设于送膜装置20一侧,其包括有一第一驱动装置41、一第一拉膜件42与一第二拉膜件43,其中:\n[0039] 第一驱动装置41为一设于机架10的伺服轴,其可沿一第二轴线L2(即伺服轴的轴向)往复移动。\n[0040] 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拉膜件42固设于机架10,其包括有一由转轴组42a所构成的转动部与一由二夹膜缸42b所构成的夹固部,其中,转轴组42a可供薄膜99穿绕其中,以使穿出转轴组42a的薄膜99的方向不会随着位于膜座30处的卷筒状薄膜99的逐渐减少而改变。此外,转轴组42a也可为薄膜99提供适当张力。二夹膜缸42b相隔一定距离,可以手动方式调整使其可配合多种薄膜的尺寸,并可在二汽缸105的推动下从图12所示的位置移至第一轴线L1附近可夹持薄膜99的第一位置P1(如图13所示)。\n[0041] 如图11所示,第二拉膜件43具有二夹膜缸43a,且其通过一汽缸106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41,由此可在汽缸106的推动下往第一轴线L1方向移动,以到达可夹持薄膜99的位置,且可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1将薄膜99从第一拉膜件42夹持薄膜99的第一位置P1(如图13所示)拉至薄膜99可被送膜装置20夹持的一第二位置P2(如图14、图15所示)。\n[0042] 如图11所示,切断装置50也通过一汽缸107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41,由此可在汽缸107的推动下往第一轴线L1方向移动以切断连续状薄膜99,并制得一单片薄膜991(如图16所示)。\n[0043] 如图6所示,加热装置60枢设于机架10并可在沿垂直第一轴线L1的方向移动,当送膜装置20的二悬臂21夹固薄膜991移动至伸出位置G2(如图17所示)时,加热装置\n60可被操作移动至对应薄膜991的位置,以节省空间,并通过枢接于机架10的方式,使得加热装置60可被往机座10的前侧扳转,以利让出空间对射出机300进行维修作业或其它作业。\n[0044]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送膜机100各构件及其相关位置的说明,接着叙述送膜机100搭配模具200与射出机300的动作。\n[0045] 如图18所示,实际操作时,模具200与射出机300的高度位置固定,送膜机100可通过伺服轴101与正反牙螺杆16调整送膜装置20的二悬臂21的高度与相对距离,以将薄膜991准确送入模具200。再如图9所示,在调整完悬臂21位置后,便将要加工的薄膜99放置于膜座30,并调整膜座30的高度,使薄膜99与二悬臂21对位,接着操作第一拉膜件\n42的夹膜缸42b从图12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13所示的位置,使得二夹膜缸42b与将被拉出的薄膜99位于同一平面,再接着,操作固定装置34撑张夹紧薄膜99,之后将薄膜99从膜座30拉出并穿过第一拉膜件42的转轴组42a,再利用其夹膜缸42b将薄膜99夹紧(如图13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可操作固定装置34的马达34a对薄膜99施加少许逆向旋转而将薄膜99往加热装置60反方向拉动,便可将薄膜99保持适当张力。接下来,由汽缸\n106促使第二拉膜件43前进至薄膜99所在的平面,并控制其夹膜缸43a夹住薄膜99,之后第一拉膜件42的夹膜缸42b松释薄膜99,且第一驱动装置41沿第二轴线L2往膜座30反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拉膜件43将薄膜99拉至图14所示的第二位置P2(图中二悬臂21末端处,此时第二拉膜件43移动的位置稍微超过悬臂21远离膜座30的二夹膜缸22的位置),此时再设定二悬臂21上较靠近膜座30的二夹膜缸22先行夹持薄膜99的二相对端,接着在操作第一驱动装置41使第二拉膜件43稍微往悬臂21末端移动后,再操作悬臂21上远离膜座30的二夹膜缸22夹持薄膜21的二相对端,以使薄膜99保持适当张力以维持其平整度。在悬臂21夹固薄膜99后,第二拉膜件43的夹膜缸43a将松释薄膜99,并操作第一驱动装置41使第二拉膜件43稍微往悬臂21末端移动后,再由汽缸106将第二拉膜件\n43拉向远离薄膜99的方向,以避免碰触到薄膜99。之后,操作第一驱动装置41使第二拉膜件43再移回至图16所示的附近位置,使切断装置50位于第一拉膜件42与悬臂21靠近膜座30的二夹膜缸22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一拉膜件42的夹膜缸42b将再夹紧薄膜99,使得对应切断装置50的薄膜99二端均被固定,同时,切断装置50受到汽缸107推动而往第一轴向L1前进并切断薄膜99,由于薄膜99切断处的前、后二端均受到固定,故裁切完的薄膜991与未裁切的薄膜99不会产生不平整问题。而在裁切完薄膜99之后,第一拉膜件42的二夹膜缸42b朝第二轴线L2退回至图12所示的位置,接着,传感器17(如:感测缸)将自动探测薄膜99上的标靶(图中未示)并通过控制伺服轴101与伺服轴103对薄膜991的位置进行最后微调,微调完成后,送膜机100等待外部设备命令(在本实施例中为射出机\n300与模具200),当接收到外部命令后(即射出机300与模具200已处于待命状态),二悬臂21将移入模具200,并待模具200夹板201夹固薄膜991后控制其夹膜缸22松释薄膜99并退回送膜机100,之后,加热装置60向下移动进入模具200并对薄膜991加热,并在预定时间后退回送膜机100,此时模具200与射出机300开始进行射出成型,且送膜机100同步进行前述单片薄膜991的制备,由此在模具200再度开启时,送膜机100可无延迟地将薄膜\n991送入模具200,以提升生产效率。再者,薄膜991在置入模具200前,已在送膜机端经过定位及裁切,故可改善习用送膜装置在模内进行薄膜裁切与固定所导致的薄膜材料浪费与成品不合格率高等问题,而且,本发明的送膜机100与加热装置60具有共同的机架10与控制端,便可降低购机成本及置机空间,并使得工作人员对于整个制造过程的掌控度更高,且操作方便,不占空间。\n[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法律信息
- 2020-12-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5H 35/04
专利号: ZL 200710000130.5
申请日: 2007.01.05
授权公告日: 2012.02.15
- 2018-06-12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8.05.23
专利权人由翔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欣德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由中国台湾台中县大里市东文街23号变更为中国台湾新竹市兴滨路32号
- 2012-02-15
- 2008-09-03
- 2008-07-0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3-08-11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