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申请号 | CN201180001257.3 | 申请日期 | 2011-07-29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274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IPC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1;2;;;H;0;4;W;2;4;/;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徐豪杰;周靓;马西墙;徐洪奎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摘要
一种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上报至网管系统,由所述网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扩展LLDP,使得承载网侧能够自动获取接入承载网的网元设备和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网元设备之间的业务归属信息。
1.一种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
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上报至网管系统,由所述网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网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包括:
承载网接入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
承载网输出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与其连接的第二业务网元发送的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网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包括:
仅由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向其所连接的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发送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包括:
扩展LLDP报文中的报文类型字段,利用扩展之后的报文类型字段携带表示第一地址的第一标识及表示第二地址的第二标识,利用值字段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包括:
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或者,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所述网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物理拓扑。
7.一种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网和网外业务网元;其中,所述网外业务网元包括:网外第一业务网元和网外第二业务网元;所述承载网包括: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和网管系统;其中,
所述网外业务网元,用于向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发送LLDP报文,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
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上报至所述网管系统;
所述网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包括:承载网接入边缘的节点设备和承载网输出边缘的节点设备,其中,
所述承载网接入边缘的节点设备,用于接收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
所述承载网输出边缘的节点设备,用于接收与其连接的第二业务网元发送的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通过扩展LLDP报文中的报文类型字段,利用扩展之后的报文类型字段携带表示第一地址的第一标识及表示第二地址的第二标识,利用值字段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包括:
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或者,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物理拓扑。
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网络设备的种类日益繁多且各自的配置错综复杂,为了使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网络中相互发现并交互各自的系统及配置信息,需要有一个标准的信息交流平台。\n因此,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应运而生。\n[0003] LLDP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链路层发现方式,可以将本端设备的主要能力、管理地址、设备标识、接口标识等信息组织成不同的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并封装在LLDPDU(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层发现协议数据单元)中发布给与自己直连的相邻设备,相邻设备收到这些信息后将其以标准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的形式保存起来,以供网络管理系统查询及判断链路的通信状况。\n[0004] 对于承载网来说,通常在该网络接入边缘和输出边缘设置节点设备,分别连接需要接入该承载网的网外业务网元、以及接收承载网输出信息的网外业务网元。现有技术通过LLDP只能向承载网提供接入该网络的直连业务网元信息以及与该网络输出端直连的业务网元信息,而对于这两个直连业务网元之间业务层面的归属关系,仍然需要依靠人工方式进行获取。例如:对于业务网元NodeB(基站)和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来说,某NodeB设备在业务上具体与哪台RNC连接,通过现有LLDP无法实现。\n[0005] 因此,当业务传输出现故障,需要根据全网物理拓扑定位出现故障的业务网元或链路时,依靠人工方式将会对问题定位或链路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n发明内容\n[0006]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由于依靠现有LLDP无法自动获取业务网元间业务层面的归属关系,而导致当业务传输出现故障,需要根据全网物理拓扑定位出现故障的业务网元或链路时,依靠人工方式将会对问题定位或链路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一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扩展LLDP,使得承载网侧能够自动获取接入承载网的网元设备和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网元设备之间的业务归属信息,从而便于承载网侧获取全网物理拓扑。\n[0007]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n[000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包括:\n[0009] 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10] 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上报至网管系统,由所述网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n[0011] 一种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包括:承载网和网外业务网元;其中,所述网外业务网元包括:网外第一业务网元和网外第二业务网元;所述承载网包括: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和网管系统;其中,\n[0012] 所述网外业务网元,用于向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发送LLDP报文,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13] 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上报至所述网管系统;\n[0014] 所述网管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n[0015]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扩展LLDP报文,利用LLDP报文直接携带接入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以及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当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到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上述LLDP报文之后,便可自动获取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从而使得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的获得大为简便。\n附图说明\n[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1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n[001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示意图;\n[001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应用系统场景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n[0021] 首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22] 步骤101、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23] 通常,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包括:承载网接入边缘设置的节点设备和承载网输出边缘设置的节点设备,网外业务网元包括:连接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一业务网元和连接承载网输出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二业务网元,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本身不受承载网侧网管系统的管理,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现有LLDP报文进行扩展,利用相应网外业务网元发送扩展之后的LLDP报文,扩展之后的LLDP报文中除携带网外第一业务网元自身的地址信息,还携带有第二业务网元自身的信息,以及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n[0024] 步骤102、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上报至网管系统,由所述网管系统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n[0025] 上述步骤中,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到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得到网外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和网外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以及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从而,根据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承载网侧网管系统可以获取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n[0026] 通过上述发明实施例,利用扩展后的LLDP报文直接携带接入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以及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当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到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上述LLDP报文之后,便可自动获取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从而使得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的获得大为简便。\n[0027]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充分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n[0028] 由于,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包括:承载网接入边缘设置的节点设备和承载网输出边缘设置的节点设备,网外业务网元包括:连接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一业务网元和连接承载网输出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二业务网元,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承载网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包括:\n[0029] 承载网接入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30] 承载网输出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与其连接的第二业务网元发送的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n[0031] 该实施例中,由连接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一业务网元和连接承载网输出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二业务网元分别向各自连接的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发送LLDP报文,由第一业务网元向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发送第一LLDP报文,由第二业务网元向承载网输出边缘节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第一LLDP报文和第二LLDP报文中均携带有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及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32] 需要说明的是,LLDP报文中携带的各属性信息为TLV形式,当第一业务网元或第二业务网元中一方为汇聚节点业务网元,例如:RNC(由于可以同时连接多个NodeB,称之为汇聚节点),如果由汇聚节点业务网元向其连接的承载网边缘设备发送LLDP报文,则该LLDP报文中应当携带与该汇聚节点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有业务归属关系的各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然而,受到LLDP报文中TLV长度的限制,可以采取仅由接入汇聚节点业务网元的接入侧业务网元向其连接的承载网边缘设备发送LLDP报文,而汇聚节点业务网元无需上报与它在业务层面有业务归属关系的各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n[0033] 由此,假设第二业务网元为汇聚节点业务网元,则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网边缘的节点设备接收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的实现方式还可以为:\n[0034] 仅由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向其所连接的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发送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35] 应用该实施例技术方案,在移动承载网中,NodeB需要向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上报它所连接的RNC的地址信息,而RNC则不需要上报接入的那些NodeB的地址信息,只需要上报它与哪台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连接即可。从而,可以避免RNC同时上报多个NodeB的地址信息而导致LLDP报文中TLV数据超过长度限制。\n[0036] 对于LLDP来说,其是将本端设备的主要能力、管理地址、设备标识、接口标识等信息组织成不同的TLV,并封装在LLDPDU中发布给与自己直连的相邻设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TLV中预留的扩充空间,对LLDP报文进行扩展,使得扩展之后的LLDP报文中携带上述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各自的地址信息。具体的实现方式为:\n[0037] 扩展LLDP报文中的报文类型(Type)字段,利用扩展之后的报文类型字段携带表示第一地址的第一标识及表示第二地址的第二标识,利用值(Value)字段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n[0038] 通过对LLDP报文进行扩展,使得扩展之后的LLDP报文中同时携带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以及对第一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有业务归属关系的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n[0039] 对于承载网内传输链路来说,其可以包括业务数据传输链路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其中,对于业务数据传输链路,其用于业务数据的传输;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则用于控制信令的传输。由此,对应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来说,LLDP报文中携带的二者的地址信息可以是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也可以是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的字符编码可以为ASCII码。\n[0040] 具体实施时,当LLDP报文中携带的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同时包括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时,可以为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分别制定不同的Type ID,相应Type ID对应的值字段中分别携带不同传输链路IP地址信息;也可以为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制定相同的Type ID,则该Type ID对应的值字段中同时携带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具体设置。\n[0041] 此外,上述承载网中,当边缘节点设备根据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获取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之后,将上述信息上报至网管系统进行存储,当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则进行网管系统更新,使得网管系统根据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直接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当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确定之后,上述两个业务网元中一方即为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的发送方,而另一方则为相应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的接收方,网管系统继续查询承载网内上述两个业务网元之间所连接的各节点设备信息,便可获取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完整的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传输链路,进而获得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物理拓扑。从而,避免当业务传输出现故障,需要根据全网物理拓扑定位出现故障的业务网元或链路时,依靠人工方式确定业务网元间业务层面的归属关系带来的极大不便。\n[0042] 相应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LLDP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的系统,如图2所示,为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具体包括:承载网20和网外业务网元21;所述网外业务网元21包括:网外第一业务网元211和网外第二业务网元212;所述承载网20包括: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201和网管系统202;其中,\n[0043] 所述网外业务网元21,用于向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201发送LLDP报文,所述LLDP报文中携带接入所述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211的第一地址信息、与所述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所述第一业务网元211的第二业务网元212的第二地址信息;\n[0044] 所述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201,用于接收所述网外业务网元21发送的LLDP报文,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上报至所述网管系统202;\n[0045] 所述网管系统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211与第二业务网元212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n[0046] 上述系统中,网外业务网元包括:接入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以及与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业务网元,而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本身不受承载网侧网管系统的管理。因此,对现有LLDP报文进行扩展,利用相应网外业务网元发送扩展之后的LLDP报文,扩展之后的LLDP报文中除携带网外第一业务网元自身的地址信息,还携带有第二业务网元自身的信息,以及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n[0047] 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到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得到网外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一地址信息和网外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以及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从而,根据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承载网侧网管系统可以获取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n[0048] 通过上述系统实施例,利用扩展后的LLDP报文直接携带接入承载网的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以及承载网输出端连接的对应第一业务网元的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当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接收到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上述LLDP报文之后,便可自动获取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从而使得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的获得大为简便。\n[0049] 通常,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具体可以包括:承载网接入边缘设置的节点设备和承载网输出边缘设置的节点设备。在图3所示的一个具体应用系统场景中,所述承载网接入边缘的节点设备2011,用于接收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业务网元211发送的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网元211的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二业务网元212的第二地址信息;\n[0050] 所述承载网输出边缘的节点设备2012,用于接收与其连接的第二业务网元212发送的第二LLDP报文,所述第二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二业务网元212的第二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一业务网元211的地址信息。\n[0051] 可见,可以由连接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一业务网元和连接承载网输出边缘节点设备的第二业务网元分别向各自连接的承载网边缘节点设备发送LLDP报文,由第一业务网元向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发送第一LLDP报文,由第二业务网元向承载网输出边缘节点设备发送第二LLDP报文,第一LLDP报文和第二LLDP报文中均携带有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及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52] 除了上述实现方式,由于LLDP报文中携带的各属性信息为TLV形式,当第一业务网元或第二业务网元中一方为汇聚节点业务网元,如果由汇聚节点业务网元向其连接的承载网边缘设备发送LLDP报文,则该LLDP报文中应当携带与该汇聚节点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有业务归属关系的各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然而,受到LLDP报文中TLV长度的限制,可以采取仅由接入汇聚节点业务网元的接入侧业务网元向其连接的承载网边缘设备发送LLDP报文,而汇聚节点业务网元无需上报与它在业务层面有业务归属关系的各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n[0053] 由此,假设第二业务网元为汇聚节点业务网元,则可以仅由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向其所连接的承载网接入边缘节点设备发送第一LLDP报文,所述第一LLDP报文携带所述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及所述第二业务网元的第二地址信息。\n[0054] 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一业务网元,可以通过扩展LLDP报文中的报文类型字段,利用扩展之后的报文类型字段携带表示第一地址的第一标识及表示第二地址的第二标识,利用值字段携带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n[0055] 通过对LLDP报文进行扩展,使得扩展之后的LLDP报文中同时携带第一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以及对第一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有业务归属关系的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n[0056] 对于承载网内传输链路来说,其可以包括业务数据传输链路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其中,对于业务数据传输链路,其用于业务数据的传输;而控制信令传输链路,则用于控制信令的传输。由此,对应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来说,LLDP报文中携带的二者的地址信息可以是业务数据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也可以是控制信令传输链路的IP地址信息。\n[0057] 此外,上述承载网中,当边缘节点设备根据网外业务网元发送的LLDP报文获取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之后,将上述信息上报至网管系统进行存储,当第一业务网元和第二业务网元在业务层面的地址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则进行网管系统更新,使得网管系统根据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二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直接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当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业务归属关系确定之后,上述两个业务网元中一方即为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的发送方,而另一方则为相应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的接收方,网管系统继续查询承载网内上述两个业务网元之间所连接的各节点设备信息,便可获取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完整的业务数据或控制信令传输链路,进而获得第一业务网元与第二业务网元之间的物理拓扑。\n[0058] 本发明技术方案适用于移动承载网络,同样适用于核心层网络,不受无线制式的影响,可以在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 )、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制式下工作。\n[0059]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n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n[006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n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法律信息
- 2013-12-18
- 2012-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L 12/24
专利申请号: 201180001257.3
申请日: 2011.07.29
- 2012-01-1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9-01-08
| | |
2
| |
2008-11-12
|
2008-06-2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