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轮椅及其使用方法 |
申请号 | CN201110416660.4 | 申请日期 | 2011-12-1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59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王军;李明凯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龙岗路12号清缘里中区8号楼4单元411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王军,李明凯 | 当前权利人 | 王军,李明凯 |
发明人 | 王军;李明凯 |
代理机构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世喆 |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椅及其使用方法。该轮椅包括:轮椅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轮椅主体上的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按照设定顺序支撑所述轮椅主体和/或推进所述轮椅主体前行,所述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多组所述支撑结构相互独立。该使用方法为按照设定顺序操作多组支撑结构推进轮椅主体前行,所述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本发明能够达到轮椅穿越障碍或上下台阶的功能。
轮椅及其使用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椅及其使用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而且是肢体伤残者或行动不便的人的代步工具,轮椅的基本组成包括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等组件,人们借助轮椅可以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但是,目前的轮椅基本上仅适合地面平坦的地理环境,但是,由于目前部分场合尚未安装残疾人通道,还有一些特殊的地面环境,如,地面坑坑洼洼、地面存在多种障碍等情况,由于目前的轮椅不能越过障碍或在特殊地面或特殊场合下顺利前行,给轮椅使用者带来较多的不便和困难,由此也影响了轮椅使用者的正常生活。\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椅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达到轮椅穿越障碍或上下台阶的功能。\n[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椅,包括:轮椅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轮椅主体上的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按照设定顺序支撑所述轮椅主体和/或推进所述轮椅主体前行,所述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n[0005]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优选为包括两个以上支撑轴和与所述支撑轴对应的手轮、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优选为用于将手轮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支撑轴的竖直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优选为用于将手轮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支撑轴的水平运动;\n[0006] 和/或,\n[0007] 所述设定顺序优选为包括按照轮椅的前行的过程,从前至后依次移动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n[0008]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优选为包括连接每一个所述支撑轴的水平轴,所述水平轴与每一个所述支撑轴优选为通过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优选为用于将水平轴的转动转变为每一个支撑轴的同时竖直运动;优选的,所述水平轴上优选为连接一个以上所述手轮,所述手轮优选为用于通过操作手轮带动所述水平轴转动;\n更优选得,所述水平轴固定穿过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用于支撑所述水平轴;\n[0009] 和/或,\n[0010]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优选为包括连接每一个所述支撑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每一个所述支撑轴优选为通过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优选为用于将水平轴的转动转变为每一个支撑轴的同时水平运动;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上优选为连接一个以上所述手轮,所述手轮优选为用于通过操作手轮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n更优选得,所述连接轴固定穿过第二支柱,第二支柱用于支撑所述连接轴。\n[0011]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所述支撑轴间优选为通过一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固定;\n[0012] 和/或,\n[0013] 每一个所述支撑轴的底端优选为设有滚轮和固定所述滚轮的滚轮固定件、或,橡胶缓冲垫、或,塑料缓冲垫;\n[0014] 和/或,\n[0015] 每一个所述支撑轴上优选为设有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所述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优选为用于缓冲每一个所述支撑轴收到的压力或自动调节所述轮椅本体的高度。\n[0016] 当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所述支撑轴的数目为3个或大于3个时,所有支撑轴与所述轮椅主体的连接点优选为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n[0017] 和/或,\n[0018]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轴之间的距离与其他组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轴之间的距离优选为相同或不同。\n[0019]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优选为相等或不等;\n[0020] 和/或,\n[0021] 所述前行优选为进一步包括:先竖直运动再转弯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转弯再竖直运动;\n[0022] 和/或,\n[0023] 当所述支撑结构优选为用于支撑所述轮椅主体时,优选为至少有两组所述支撑结构对所述轮椅主体进行支撑。\n[0024] 所述支撑结构的组数优选为4组;\n[0025] 和/或,\n[0026] 所述轮椅主体的下部优选为固定连接有主轮轴,所述轮椅主体的主轮优选为套在所述主轮轴上,所述轮椅主轮优选为用于推进所述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02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椅的使用方法,按照设定顺序操作多组支撑结构推进轮椅主体前行,所述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n[0028] 在竖直运动中,优选为转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手轮,并通过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传动机构将转动转变为所述轮椅主体的竖直运动;\n[0029] 在水平运动中,优选为转动所述支撑结构的手轮,并通过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二传动机构将转动转变为所述轮椅主体的水平运动。\n[0030] 在轮椅前行的过程中,优选为保证至少两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轮椅。\n[0031]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椅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n[0032] 1.轮椅能够穿越障碍或上下台阶。本发明的轮椅主体上连接有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支撑结构用于按照设定顺序支撑轮椅主体和/或推进轮椅主体前行,这种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多组所述支撑结构相互独立,通过按照设定顺序,调节支撑结构,进行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的运动方式,在部分支撑件对轮椅主体进行支撑的前提下,调整其他支撑结构,从而实现轮椅穿越障碍或上下台阶的功能。\n[0033] 2.轮椅的重心高度可调。本发明的多组支撑结构可以实现推进轮椅主体前行,其中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的方式,其中竖直运动过程中,转动手轮,然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将转动转变为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调高或调低轮椅的重心。\n[0034] 3.轮椅的前后跨度可以调。本发明的多组支撑结构可以实现推进轮椅主体前行,其中前行包括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的方式,其中,水平运动过程中,在部分支撑结构位置不变对轮椅主体进行支撑的情况下,转动对应其他支撑结构的手轮,然后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将转动转变为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改变了每组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了轮椅的前后跨度。\n[0035] 4.轮椅的稳定性增加。本发明包含了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轮椅主体,提高了轮椅的稳定性;\n[0036] 而且多组支撑结构的支撑轴上设有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支撑轴的底部还设有滚轮和用于固定滚轮位置的滚轮固定件、或者橡胶缓冲垫、或者塑料缓冲垫,通过支撑或缓冲或滚轮固定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轮椅的稳定性。\n附图说明\n[003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n[0038]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n[0039] 图2为本发明上楼梯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n[0040] 图3为本发明下楼梯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n[0041] 图4为本发明过沟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n[0042] 图5为本发明过坎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43]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n[004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椅,包括:轮椅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轮椅主体上的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按照设定顺序支撑所述轮椅主体和/或推进所述轮椅主体前行,所述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n[0045] 本发明的轮椅主体上连接有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支撑结构用于按照设定顺序支撑轮椅主体和/或推进轮椅主体前行,这种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多组所述支撑结构相互独立,通过按照设定顺序,调节支撑结构,进行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的运动方式,在部分支撑件对轮椅主体进行支撑的前提下,调整其他支撑结构,从而实现轮椅穿越障碍或上下台阶的功能。\n[0046]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优选为包括两个以上支撑轴和与所述支撑轴对应的手轮、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优选为用于将手轮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支撑轴的竖直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优选为用于将手轮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支撑轴的水平运动;\n[0047] 手轮包括高度调节手轮和水平运动手轮,其中为了提高轮椅的稳定性和对称操作,高度调节手轮和水平运动手轮的数量均优选为两个,分布于轮椅主体的左右两侧。高度调节手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水平运动手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n[0048] 和/或,\n[0049] 所述设定顺序优选为包括按照轮椅的前行的过程,从前至后依次移动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由于轮椅前行的过程不同,对支撑结构的移动顺序也相应的改变,因此设定顺序是由其决定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具体实施例2、3、4或5。\n[0050]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优选为包括连接每一个所述支撑轴的水平轴,所述水平轴与每一个所述支撑轴优选为通过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优选为用于将水平轴的转动转变为每一个支撑轴的同时竖直运动;优选的,所述水平轴上优选为连接一个以上所述手轮,所述手轮优选为用于通过操作手轮带动所述水平轴转动;\n更优选得,所述水平轴固定穿过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用于支撑所述水平轴;\n[0051] 其中,归属于一个支撑结构的一组水平轴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保证归属于一个支撑结构的一组支撑轴可以同时竖直运动;其中第一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支撑轴上设有圆柱齿条,水平轴上设有圆柱齿轮,圆柱齿轮和圆柱齿条相互啮合,转动圆柱齿轮,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将圆柱齿轮的转动转变为圆柱齿条的直线运动,圆柱齿条为水平方向,所有水平方向的齿条从上到下平行排列;\n[0052] 和/或,\n[0053]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优选为包括连接每一个所述支撑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每一个所述支撑轴优选为通过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优选为用于将水平轴的转动转变为每一个支撑轴的同时水平运动;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上优选为连接一个以上所述手轮,所述手轮优选为用于通过操作手轮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n更优选得,所述连接轴固定穿过第二支柱,第二支柱用于支撑所述连接轴;\n[0054] 其中,归属于一个支撑结构的一组连接轴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保证归属于一个支撑结构的一组支撑轴可以同时水平运动;其中第二齿轮齿条传动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支撑轴上设有圆柱齿条,连接轴上设有圆柱齿轮,圆柱齿轮和圆柱齿条相互啮合,转动圆柱齿轮,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将圆柱齿轮的转动转变为圆柱齿条的直线运动,圆柱齿条为竖直方向,所有竖直方向的齿条从前到后平行排列。\n[0055]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所述支撑轴间优选为通过一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固定;从而增加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固定套和固定板联合使用的方案。\n[0056] 和/或,\n[0057] 每一个所述支撑轴的底端优选为设有滚轮和固定所述滚轮的滚轮固定件、或,橡胶缓冲垫、或,塑料缓冲垫;其中,滚轮可以帮助轮椅水平直线运动或转弯,但是,为了将轮椅固定在某一个具体位置,需要对滚轮配备滚轮固定件,滚轮固定件优选为“刹车”;橡胶缓冲垫、塑料缓冲垫均可以帮助轮椅缓解压力,而且在地面有微型高低差别时可以自动微型调节轮椅主体的高度,使轮椅整体处于一个水平位置;\n[0058] 和/或,\n[0059] 每一个所述支撑轴上优选为设有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所述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优选为用于缓冲每一个所述支撑轴收到的压力或自动调节所述轮椅本体的高度,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适用于在地面有较大高低差别时可以通过压缩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来自动调节轮椅主体的高度,使轮椅整体处于一个水平位置,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优选为具备一定压缩特质的伸缩性缓冲件,缓冲件可以具备一定的长度,长度小于支撑轴的高度。\n[0060] 当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所述支撑轴的数目为3个或大于3个时,所有支撑轴与所述轮椅主体的连接点优选为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上可以设有多个支撑轴,支撑轴的数目可以为2个以上,2个是最节约材料的一种方式,\n3个且3个支撑轴与所述轮椅主体的连接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组成稳定的三角形,是最简单且稳定性较好的一种方式,在轮椅具备多个支撑结构的前提下,仅仅考虑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则优选为2个支撑轴,左右分布。\n[0061] 和/或,\n[0062]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轴之间的距离与其他组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轴之间的距离优选为相同或不同,关于本段提到的距离的问题,在轮椅稳定性好、前后跨度调节容易、高度调节容易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和定义。\n[0063] 每一组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优选为相等或不等;关于本段提到的距离的问题,在轮椅稳定性好、前后跨度调节容易、高度调节容易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和定义。\n[0064] 和/或,\n[0065] 所述前行优选为进一步包括:先竖直运动再转弯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转弯再竖直运动;这种前行方式更适合不同的前行需要,更符合真实生活的需要;\n[0066] 和/或,\n[0067] 当所述支撑结构优选为用于支撑所述轮椅主体时,优选为至少有两组所述支撑结构对所述轮椅主体进行支撑,至少两组支撑结构对轮椅主体进行支撑,是为了提供轮椅主体的重心稳定,在重心稳定的情况下,再调节其他的支撑结构。\n[0068] 所述支撑结构的组数优选为4组,为了使轮椅有效的进行高度调节和前后跨度调节,和轮椅主体重心稳定,支撑结构优选为4组以上,又为了减轻轮椅的质量和成本,优选为4组;\n[0069] 和/或,\n[0070] 所述轮椅主体的下部优选为固定连接有主轮轴,所述轮椅主体的主轮优选为套在所述主轮轴上,所述轮椅主轮优选为用于推进所述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07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椅的使用方法,按照设定顺序操作多组支撑结构推进轮椅主体前行,所述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n[0072] 在竖直运动中,优选为转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手轮,并通过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传动机构将转动转变为所述轮椅主体的竖直运动;\n[0073] 在水平运动中,优选为转动所述支撑结构的手轮,并通过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二传动机构将转动转变为所述轮椅主体的水平运动。\n[0074] 在轮椅前行的过程中,优选为保证至少两组支撑结构支撑所述轮椅。\n[0075]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椅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n[0076] 1.轮椅能够穿越障碍或上下台阶。本发明的轮椅主体上连接有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支撑结构用于按照设定顺序支撑轮椅主体和/或推进轮椅主体前行,这种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多组所述支撑结构相互独立,通过按照设定顺序,调节支撑结构,进行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的运动方式,在部分支撑件对轮椅主体进行支撑的前提下,调整其他支撑结构,从而实现轮椅穿越障碍或上下台阶的功能。\n[0077] 2.轮椅的重心高度可调。本发明的多组支撑结构可以实现推进轮椅主体前行,其中前行包括先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的方式,其中竖直运动过程中,转动手轮,然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将转动转变为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调高或调低轮椅的重心。\n[0078] 3.轮椅的前后跨度可以调。本发明的多组支撑结构可以实现推进轮椅主体前行,其中前行包括竖直运动再水平运动或先水平运动再竖直运动的方式,其中,水平运动过程中,在部分支撑结构位置不变对轮椅主体进行支撑的情况下,转动对应其他支撑结构的手轮,然后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将转动转变为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改变了每组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了轮椅的前后跨度。\n[0079] 4.轮椅的稳定性增加。本发明包含了多组支撑结构,多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轮椅主体,提高了轮椅的稳定性;\n[0080] 而且多组支撑结构的支撑轴上设有橡胶缓冲件或塑料缓冲件,支撑轴的底部还设有滚轮和用于固定滚轮位置的滚轮固定件、或者橡胶缓冲垫、或者塑料缓冲垫,通过支撑或缓冲或滚轮固定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轮椅的稳定性。\n[0081] 接下来本发明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轮椅结构进行具体描述:\n[0082] 具体实施例1:\n[0083] 如图1,所示:轮椅包括了轮椅主体,轮椅主体设有轮椅主体底座15,从前至后,所述轮椅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第三支撑结构、第四支撑结构、主轮;\n[0084] 主轮套通过主轮轴安装于轮椅主体底座的下表面上,主轮上安装有可以抬高主轮的高度的主轮高度轮。\n[0085] 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1、支撑轴2、水平轴3、连接轴13。\n[0086] 其中,水平轴3上设有圆柱齿轮、支撑轴1和支撑轴2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所有齿条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支撑轴1和支撑轴2的齿条分别与水平轴3的圆柱齿轮相啮合,水平轴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手轮,转动手轮,手轮带动水平轴转动,然后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关系,可以将水平轴3的转动转变为支撑轴1和支撑轴2的竖向上下运动;\n[0087] 其中,连接轴13上设有圆柱齿轮,支撑轴1和支撑轴2分别设有竖直方向的齿条,所述齿条从前至后依此排列,支撑轴1和支撑轴2的竖直方向齿条分别与连接轴13的圆柱齿轮相啮合,连接轴1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手轮20,转动手轮20,手轮20带动连接轴13转动,然后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关系,可以将连接轴13的转动转变为支撑轴1和支撑轴2的水平方向运动;\n[0088] 其中,支撑轴1和支撑轴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滚轮17,滚轮17上设有滚轮固定件,水平轴穿过支柱,支柱连接在轮椅主体底座上,支撑轴1和支撑轴2穿过轮椅底座,而且穿过处通过固定套固定,在轮椅主体底座的下面设有下板18,下板用于固定支撑轴1和支撑轴2。\n[0089] 第二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4、支撑轴5、水平轴6。\n[0090] 支撑轴4和支撑轴5与轮椅主体底座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支撑结构支撑轴1、支撑轴2与轮椅主体底座的连接关系相似;支撑轴4、支撑轴5与水平轴6的连接关系与支撑轴\n1、支撑轴2与水平轴3的连接关系相似;通过水平轴6来调节支撑轴4和支撑轴5的高度;\n通过转动主轮推动第二支撑结构水平运动;\n[0091] 第三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7、支撑轴8、水平轴9。\n[0092] 支撑轴7和支撑轴8与轮椅主体底座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支撑结构支撑轴1、支撑轴2与轮椅主体底座的连接关系相似;支撑轴7、支撑轴8与水平轴9的连接关系与支撑轴\n1、支撑轴2与水平轴3的连接关系相似;通过水平轴9来调节支撑轴7和支撑轴8的高度;\n通过转动主轮推动第三支撑结构水平运动;\n[0093] 第四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10、支撑轴11、水平轴12、连接轴14。\n[0094] 其中,水平轴12上设有圆柱齿轮、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所有齿条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的齿条分别与水平轴12的圆柱齿轮相啮合,水平轴1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手轮,转动手轮,手轮带动水平轴转动,然后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关系,可以将水平轴12的转动转变为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的竖向上下运动;\n[0095] 其中,连接轴14上设有圆柱齿轮,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分别设有竖直方向的齿条,所述齿条从前至后依此排列,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的竖直方向齿条分别与连接轴14的圆柱齿轮相啮合,连接轴1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手轮21,转动手轮21,手轮21带动连接轴\n14转动,然后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关系,可以将连接轴14的转动转变为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的水平方向运动;\n[0096] 其中,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滚轮,滚轮上设有滚轮固定件,水平轴穿过支柱,支柱连接在轮椅主体底座上,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穿过轮椅底座,而且穿过处通过固定套固定,在轮椅主体底座的下面设有下板19,下板用于固定支撑轴10和支撑轴11。\n[0097] 下面对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轮椅,进行上楼梯、下楼梯、过沟、过坎,见具体实施例\n2、具体实施例3、具体实施例4、具体实施例5。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例2、具体实施例\n3、具体实施例4、具体实施例5中,第一支撑结构用40-1和04表示;第二支撑结构用30-2表示;第三支撑结构用20-3表示;第四支撑结构用10-4表示,主轮用50表示。\n[0098] 具体实施例2,轮椅上楼梯,如图2,所示:\n[0099] 第一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上运动;\n[0100] 第二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01] 第三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上运动;\n[0102] 第四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03] 第五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04] 第六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上运动;\n[0105] 第七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06] 第八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上运动;\n[0107] 第九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上运动;\n[0108] 第十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09] 第十一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水平向前运动;\n[0110] 第十二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上运动;\n[0111] 第十三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12] 第十四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上运动;\n[0113] 第十五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上运动;\n[0114] 第十六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15] 第十七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上运动;\n[0116] 第十八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17] 第十九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18] 第二十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上运动;\n[0119] 第二十一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上运动;\n[0120] 第二十二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21] 第二十三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上运动;\n[0122] 第二十四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水平向前运动;\n[0123] 第二十五步:转动手轮50,推动10-4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24] 通过以上二十五步完成了图2所示轮椅上楼梯的过程。\n[0125] 在轮椅上楼梯的过程中可以参照以上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轮椅,完成上楼梯,每次的运动,基本都是相同的距离。\n[0126] 具体实施例3:下楼梯,如图3,所示:\n[0127] 第一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28] 第二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下运动;\n[0129] 第三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30] 第四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下运动;\n[0131] 第五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32] 第六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33] 第七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下运动;\n[0134] 第八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35] 第九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下运动;\n[0136] 第十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下运动;\n[0137] 第十一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38] 第十二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下运动;\n[0139] 第十三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40] 第十四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下运动;\n[0141] 第十五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42] 第十六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下运动;\n[0143] 第十七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下运动;\n[0144] 第十八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45] 第十九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下运动;\n[0146] 第二十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47] 第二十一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48] 第二十二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下运动;\n[0149] 第二十三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下运动;\n[0150] 第二十四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51] 第二十五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下运动;\n[0152] 第二十六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向前运动;\n[0153] 第二十六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向前运动;\n[0154] 第二十六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下运动;\n[0155] 第二十六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56] 第二十六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下运动。\n[0157] 在轮椅下楼梯的过程中可以参照以上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轮椅,完成下楼梯,每次的运动,基本都是相同的距离。\n[0158] 具体实施例4,轮椅过沟,如图4所示:\n[0159] 第一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前进运动;\n[0160] 第二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前进运动;\n[0161] 第三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前进运动;\n[0162] 第四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前进运动;\n[0163] 第五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前进运动;\n[0164] 第六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前进运动。\n[0165] 具体实施例5,轮椅过坎,如图5所示:\n[0166] 第一步:转动手轮主轮高度轮A,推动主轮50竖直向上运动;\n[0167] 第二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上运动;\n[0168] 第三步:转动手轮04,推动40-1轮水平前进运动;\n[0169] 第四步:转动手轮40,推动40-1轮竖直向下运动;\n[0170] 第五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上运动;\n[0171] 第六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上运动;\n[0172] 第七步:转动手轮50,推动20-30段轮椅主体水平前进运动;\n[0173] 第八步:转动手轮20,推动20-3轮竖直向下运动;\n[0174] 第九步:转动手轮30,推动30-2轮竖直向下运动;\n[0175] 第十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上运动;\n[0176] 第十一步:转动手轮03,推动10-4轮水平向前运动;\n[0177] 第十二步:转动手轮10,推动10-4轮竖直向下运动;\n[0178] 第十三步:转动手轮主轮高度轮A,推动主轮50竖直向下运动。\n[0179] 本发明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n[0180]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法律信息
- 2021-11-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61G 5/06
专利号: ZL 201110416660.4
申请日: 2011.12.14
授权公告日: 2014.04.30
- 2014-04-30
- 2012-06-13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0-09-22
|
2010-04-12
| | |
2
| | 暂无 |
2009-12-21
| | |
3
| | 暂无 |
2011-12-14
| | |
4
| | 暂无 |
2006-06-26
| | |
5
| | 暂无 |
2001-06-18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