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多旋翼无人机 |
申请号 | CN201520378567.2 | 申请日期 | 2015-06-03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IPC分类号 | B;6;4;C;2;7;/;0;8;;;B;6;4;D;4;5;/;0;0;;;B;6;4;C;2;5;/;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南京天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大同生态产业园B区2-3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南京天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南京天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钱生越;武民;周德龙;吴代林;林飞 |
代理机构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闫彪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飞控板、无刷电机、旋翼和着陆架,所述机架以所述飞控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机架包括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型延伸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悬臂,每个悬臂上均设有一个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上方连接有一组旋翼,所述机架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为圆形且分别与每个悬臂末端相连,所述飞控板上方设有主机,所述着陆架位于飞控板下方,所述着陆架包括四个支柱和一个圆形脚架,四个所述支柱顶端均与飞控板固接,底端均与脚架固接,所述脚架与每个悬臂之间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悬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脚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多旋翼无人机具有防撞功能且着陆稳定。
1.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飞控板、无刷电机、旋翼和着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以所述飞控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机架包括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型延伸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悬臂,每个悬臂上均设有一个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上方连接有一组旋翼,所述机架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为圆形且分别与每个悬臂末端相连,所述飞控板上方设有主机,所述着陆架位于飞控板下方,所述着陆架包括四个支柱和一个圆形脚架,四个所述支柱顶端均与飞控板固接,底端均与脚架固接,所述脚架与每个悬臂之间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悬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脚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板上方还设有一个防护罩,所述飞控板下方还设有悬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半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为四个且以飞控板为中心呈“十”字型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为六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为八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与所述机架所在平面的倾角为3至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悬臂上。
多旋翼无人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无人机顾名思义即无人驾驶的飞机,其中多旋翼无人机以其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无人机上装载如摄像头,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广泛应用于消防、军事、交通、警务、勘探以及气象等领域,以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巡航拍摄和监视;在无人机上装载药箱,可以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喷洒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等领域。目前,无人机大多是基于直升机的飞行原理进行设计制造的,可实现垂直升降和高空悬停,从而满足航拍和监控的要求。\n[0003] 但是目前的多旋翼无人机上基本没有装配防护设施,如果操作不当或有大风时容易发生撞墙等事故而损坏旋翼;且主要的电机等设备不具备防雨功能,如遇下雨天易淋湿破坏电路。\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防撞且着陆稳定的多旋翼无人机。\n[0005]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飞控板、无刷电机、旋翼和着陆架,所述机架以所述飞控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结构,所述机架包括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型延伸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悬臂,每个悬臂上均设有一个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上方连接有一组旋翼,所述机架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为圆形且分别与每个悬臂末端相连,所述飞控板上方设有主机,所述着陆架位于飞控板下方,所述着陆架包括四个支柱和一个圆形脚架,四个所述支柱顶端均与飞控板固接,底端均与脚架固接,所述脚架与每个悬臂之间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悬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脚架固定连接。\n[0006]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飞控板上方还设有一个防护罩,所述飞控板下方还设有悬挂装置。\n[0007]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防护罩为半球形。\n[0008]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悬臂为四个且以飞控板为中心呈“十”字型分布。\n[0009]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悬臂为六个。\n[001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悬臂为八个。\n[0011]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旋翼与所述机架所在平面的倾角为3至8°。\n[0012]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防撞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悬臂上。\n[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n[0014] 1、机架上设有圆形防撞装置,使得无人机在飞行时及时撞到墙壁,树木或其他物体时也不会造成旋翼的损坏,使得无人机仍能正常飞行。\n[0015] 2、着陆架包括圆形的脚架,使得无人机着陆时无论哪的点先着地均可以保持整个机身的平稳性,增加了着陆的稳定性。\n[0016] 3、脚架与每个悬臂之间均设有支撑杆,使悬臂的一部分负荷分摊到脚架上,从而减轻了悬臂的负荷,而且还增加了整个机身的刚性。\n[0017] 4、飞控板上方还设有防护罩,使得飞控板上的主机等设备被保护起来,有效防止被雨水淋湿等。\n[0018] 5、旋翼与机架所在平面的倾角为3至8°,增强了无人飞行器的抗风性。\n附图说明\n[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n[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1] 实施例一\n[002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1、飞控板2、无刷电机3、旋翼4和着陆架5,机架1包括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型延伸且呈“十”字形均匀分布的四个悬臂11,每个悬臂11上均设有一个无刷电机3,无刷电机上方连接有一组旋翼4,机架1还包括圆形防撞装置12,防撞装置12分别与每个悬臂11末端相连且可拆卸,飞控板2上方设有主机21,飞控板2上方还设有一个半球形防护罩7,飞控板2下方还设有悬挂装置8,着陆架5位于飞控板2下方.\n[0023] 着陆架5包括四个支柱51和一个圆形脚架52,四个支柱51顶端均与飞控板2固接,底端均与脚架52固接,脚架52与每个悬臂11之间均设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一端与悬臂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脚架52固定连接。\n[0024] 本实施例中,旋翼4与机架1所在平面的倾角为3°。\n[0025] 实施例二\n[0026] 本实施例的多旋翼无人机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旋翼4有六个且均匀分布,旋翼4与机架1所在平面的倾角为8°。\n[0027] 实施例三\n[0028] 本实施例的多旋翼无人机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旋翼4有八个且均匀分布,旋翼4与机架1所在平面的倾角为5°。\n[0029] 本实用新型的多旋翼无人机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7-07-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4C 27/08
专利号: ZL 201520378567.2
申请日: 2015.06.03
授权公告日: 2015.11.18
- 2015-11-1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6-01-12 | 2016-01-12 | | |
2 | | 2016-01-12 | 2016-01-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