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抽屉式卡连接器 |
申请号 | CN201220741851.8 | 申请日期 | 2012-12-3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IPC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2;/;7;1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北门路99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谭世杰;林振业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一种抽屉式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遮罩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及用以承载电子卡的抽屉座,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插接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包括有顶板及由顶板两侧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上向插接空间内凸设形成有弹性卡扣部,所述抽屉座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侧向内凹设形成有与弹性卡扣部对应配合卡扣的卡持凹部,通过弹性卡扣部与卡持凹部配合而实现对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后的位置矫正,以使得抽屉座能够精准且稳定的被固持于插接空间内。
1.一种抽屉式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遮罩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及用以承载电子卡的抽屉座,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插接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包括有顶板及由顶板两侧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上向插接空间内凸设形成有弹性卡扣部,所述抽屉座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向内凹设形成有与弹性卡扣部对应配合卡扣的卡持凹部,定义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至抽屉座稳定固持于插接空间时为最终位置,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到达最终位置前且卡持凹部和弹性卡扣部相互抵接形成第一抵持点时为第一插入位置,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并超过最终位置后且卡持凹部和弹性卡扣部相互抵接形成第二抵持点时为第二插入位置,其特征在于:当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且位于第一插入位置和第二插入位置之间除最终位置以外的任一位置,所述弹性卡扣部均对应抵持卡持凹部且对卡持凹部施有一指向最终位置的推力F1直至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部设有两个且都呈“<”形,所述弹性卡扣部表面呈连续弧形,所述弹性卡扣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两侧设有侧部,所述卡持凹部设有两个且分别由所述侧部的外侧面向内凹设形成,所述卡持凹部呈“<”形,所述卡持凹部表面呈连续弧形,所述卡持凹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点由弹性卡扣部的第一表面对应抵接于卡持凹部的第一接触面形成,所述第二抵持点由弹性卡扣部的第二表面对应抵接于卡持凹部的第二接触面形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座位于第一插入位置至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之间前后方向的偏移量为S1,所述抽屉座位于第二插入位置至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之间前后方向的偏移量为S2,所述S1及S2均不大于0.3毫米。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时,位于同一侧的弹性卡扣部对应与抽屉座的卡持凹部抵接形成第一支撑点及第二支撑点。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形成有卡扣弹片,所述卡扣弹片两端与侧板一体设置,所述卡扣弹片与顶板之间分离设置,所述弹性卡扣部由所述卡扣弹片的中间向插接空间内凸设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由底壁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每个侧壁上对应遮蔽壳体的弹性卡扣部位置设置有供弹性卡扣部弹性形变的侧缺口。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后端的倒角处设置有防止抽屉座反插的防反插结构,所述防反插结构为自主体部后端的倒角向内凹设形成的凹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屉式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且位于第一插入位置和第二插入位置之间除最终位置以外的任一位置时,所述卡持凹部和弹性卡扣部之间的抵持点始终只有一个。
抽屉式卡连接器\n[0001] 【技术领域】\n[0002]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抽屉式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抽屉座固定精准的抽屉式卡连接器。\n[0003] 【背景技术】\n[0004] 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419293号所揭示的一种屉式卡连接器,其中包括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遮罩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用于承载电子卡的抽屉座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一侧的退卡机构,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围设成收容抽屉座的插接空间,所述抽屉座能够插入并抽出插接空间。所述抽屉座两侧分别凹设形成有凹部,且所述凹部大致呈“〔”形。遮蔽壳体两侧对应延伸形成有弹片,所述弹片弯折形成有与抽屉座的凹部配合卡扣的弯曲状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表面呈光滑弧面形状。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后,通过遮蔽壳体上的弹性部对应弹性卡扣于抽屉座的凹部内以实现对抽屉座的固定。\n[0005]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抽屉式卡连接器的遮蔽壳体上的曲状弹性部与抽屉座的凹部对应配合扣持时,由于曲状弹性部及凹部的形状所限,其两者不能紧密扣持,此时抽屉座仍会有相对遮蔽壳体前后移动的余地,致使插入插接空间的抽屉座不能精准的被固定,从而导致电子卡与对应电路板接触不良等问题发生。\n[0006]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抽屉式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n[0007] 【实用新型内容】\n[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屉式卡连接器,其抽屉座与遮蔽壳体固定精准。\n[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屉式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遮罩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及用以承载电子卡的抽屉座,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个插接空间,所述遮蔽壳体包括有顶板及由顶板两侧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上向插接空间内凸设形成有弹性卡扣部,所述抽屉座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向内凹设形成有与弹性卡扣部对应配合卡扣的卡持凹部,定义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至抽屉座稳定固持于插接空间时为最终位置,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到达最终位置前且卡持凹部和弹性卡扣部相互抵接形成第一抵持点时为第一插入位置,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并超过最终位置后且卡持凹部和弹性卡扣部相互抵接形成第二抵持点时为第二插入位置,当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且位于第一插入位置和第二插入位置之间除最终位置以外的任一位置,所述弹性卡扣部均对应抵持卡持凹部且对卡持凹部施有一指向最终位置的推力F1直至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n[0010] 进一步,所述弹性卡扣部设有两个且都呈“<”形,所述弹性卡扣部表面呈连续弧形,所述弹性卡扣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n[0011]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两侧设有侧部,所述卡持凹部设有两个且分别由所述侧部的外侧面向内凹设形成,所述卡持凹部呈“<”形,所述卡持凹部表面呈连续弧形,所述卡持凹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n[0012] 进一步,所述第一抵持点由弹性卡扣部的第一表面对应抵接于卡持凹部的第一接触面形成,所述第二抵持点由弹性卡扣部的第二表面对应抵接于卡持凹部的第二接触面形成。\n[0013] 进一步,所述抽屉座位于第一插入位置至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之间前后方向的偏移量为S1,所述抽屉座位于第二插入位置至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之间前后方向的偏移量为S2,所述S1及S2均不大于0.3毫米。\n[0014] 进一步,所述抽屉座位于最终位置时,位于同一侧的弹性卡扣部对应与抽屉座的卡持凹部抵接形成第一支撑点及第二支撑点。\n[0015] 进一步,所述侧板上形成有卡扣弹片,所述卡扣弹片两端与侧板一体设置,所述卡扣弹片与顶板之间分离设置,所述弹性卡扣部由所述卡扣弹片的中间向插接空间内凸设形成。\n[0016]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由底壁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每个侧壁上对应遮蔽壳体的弹性卡扣部位置设置有供弹性卡扣部弹性形变的侧缺口。\n[0017]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后端的倒角处设置有防止抽屉座反插的防反插结构,所述防反插结构为自主体部后端的倒角向内凹设形成的凹部。\n[0018] 进一步,当所述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且位于第一插入位置和第二插入位置之间除最终位置以外的任一位置时,所述卡持凹部和弹性卡扣部之间的抵持点始终只有一个。\n[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抽屉式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遮蔽壳体上形成的弹性卡扣部对应与抽屉座上形成的卡持凹部卡扣配合而实现对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后的位置矫正,以使得抽屉座能够精准且稳定的被固持于插接空间内。\n[0020] 【附图说明】\n[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屉式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n[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屉式卡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组合图。\n[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抽屉式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抽屉座、遮蔽壳体及开关端子与绝缘本体分离的状态图。\n[0024] 图4为图1所示抽屉式卡连接器自A-A线的剖视图,其展示了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至最终状态前的状态图。\n[0025] 图5为图1所示抽屉式卡连接器自A-A线的剖视图,其展示了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后过插时的状态图。\n[0026] 图6为图1所示抽屉式卡连接器自A-A线的剖视图,其展示了抽屉座插入插接空间至最终状态的状态图。\n[0027] 图7为图1所示抽屉式卡连接器移除抽屉座后自A-A线的剖视图。\n[0028]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n[0029] \n抽屉式卡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n底壁 11 侧壁 12\n侧缺口 121 凸块 122\n导引斜面 123 限位凸块 124\n抵压面 125 后端壁 13\n后缺口 131 固定槽 132\n导电端子 2 遮蔽壳体 3\n顶板 31 侧板 32\n卡持孔 321 限位缺口 322\n焊接脚 323 卡扣弹片 324\n弹性卡扣部 325 第一表面 3251\n第二表面 3252弹性臂部 33\n端部 331 弹性部 332\n抵触部 333 接触部 334\n开关端子 4 弹性端 41\n固定端 42 焊接部 43\n抽屉座 5 主体部 50\n收容空间 51 操作部 52\n侧部 53 承载部 531\n止挡面 5322前端部 54\n后端部 55 导引面 551\n防反插结构 56 卡持凹部 58\n第一接触面 581 第二接触面 582\n间隙 6 第一抵持点 71\n第二抵持点 72 第一支撑点 81\n第二支撑点 82 \n[00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n[0031] 【具体实施方式】\n[0032]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抽屉式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1中的导电端子2、由金属板制成的遮罩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3、固定于绝缘本体1后端处的开关端子4及用以承载电子卡(未图示)的抽屉座5。所述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1共同形成一个插接空间(未图示)。所述抽屉座5可插入和拔出插接空间。为了描述方面,以下全文将抽屉式卡连接器100插入抽屉座5的所在端视为前端,其另一端视为后端;另外,为了全文方向统一易于理解,将抽屉座5的插接端视为抽屉座5的后端,其另一端视为前端。\n[0033]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平板状底壁11、由底壁11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12、由底壁11后端缘向上延伸的后端壁13。所述每个侧壁12中间形成有侧缺口121;所述侧壁12外侧面上突设形成有若干凸块122,所述凸块122表面倾斜设置有导引斜面12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引斜面123为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引斜面123按照实际需求亦可设置为弧面;所述侧壁12外侧面上靠近凸块122处突设形成有若干限位凸块\n124,所述限位凸块124上设置有水平的抵压面125,本实施例中所述抵压面125与侧壁12的上表面齐平且所述限位凸块124呈长方体状。所述后端壁13中间设置有与插接空间贯通的后缺口131,所述后缺口131用于收容开关端子4并提供开关端子4弹性变形空间。所述后端壁13靠近一侧处开设有用于收容固定开关端子4的固定槽132。\n[0034]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通过一体成型固持于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与电子卡接触的部分凸伸入前述插接空间中。\n[0035]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平板状的顶板31、由顶板31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侧板32及由顶板31后端缘向下弯折并向其中一侧板32延伸形成的弹性臂部33。所述侧板32靠近前后两端处贯穿侧板32形成有卡持孔321,所述卡持孔321对应与绝缘本体1上的凸块122卡扣配合。所述侧板32上靠近卡持孔321位置开设有限位缺口322,所述限位缺口322对应跨骑卡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限位凸块124上。通过上述卡持孔321与凸块122卡扣配合及限位缺口322与限位凸块124卡持配合从而实现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1的稳定固持。所述侧板32上还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有若干与对接电路板(未图示)相连接的焊接脚323。上述侧板32中间对应绝缘本体1的侧缺口121位置形成有卡扣弹片324,所述卡扣弹片324两端与侧板32一体设置,所述每个卡扣弹片324的中间均向插接空间内凸设形成有弹性卡扣部325。所述弹性卡扣部325可对应收容于绝缘本体1上的侧缺口121内且可于侧缺口121内实现弹性形变(参阅图7)。所述卡扣弹片324与顶板\n31分离设置以使得弹性卡扣部325能实现向插接空间外侧弹性形变。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部325大致呈“<”形,所述弹性卡扣部325表面呈连续弧形,所述弹性卡扣部325包括有第一表面3251及第二表面3252。所述弹性臂部33包括有与遮蔽壳体3的顶板31一体连接的端部331、由端部331向其中一侧板32延伸且向插接空间方向倾斜弯折的弹性部\n332、由弹性部332端缘向插接空间内弯折延伸形成的用于与抽屉座5相抵接的抵触部333及由抵触部333端缘形成的用于与开关端子4相接触的接触部334。所述弹性部332位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壁13外侧,所述抵触部333由后端壁13中间形成的后缺口131突伸至插接空间内。\n[0036]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开关端子4由金属片冲压形成,包括有平板状弹性端\n41、由弹性端41一端延伸后成一定角度弯折形成的固定端42及由固定端42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焊接部43。所述固定端42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的固定槽132内,所述弹性端\n41突伸至后端壁13上的后缺口131内。所述弹性臂部33的接触部334及抵触部333均位于开关端子4的弹性端41内侧且接触部334与弹性端41常开接触。当抽屉座5正常插入插接空间后,抽屉座5抵顶弹性臂部33的抵触部333迫使弹性臂部33向后端弹性变形从而与开关端子4闭合接触以实现开关功能。本实用新型抽屉式卡连接器将弹性臂部33与遮蔽壳体3一体设置以减少零件数量,同时节约了模具成本。另外,本实施方式人为的将弹性臂部33的接触部334设计成位于开关端子4的弹性端41内侧,从而有效的使开关端子\n4的弹性端41远离遮蔽壳体3的顶板31,进而有效防止因开关端子4的弹性端41与遮蔽壳体3的顶板31发生接触而发生开关失效。\n[0037]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抽屉座5包括设有用于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51的主体部50及与主体部50一端一体设置提供使用者抓取推压动作的操作部52。所述主体部\n50包括有位于两侧的两个侧部53及垂直连接侧部53两端的前端部54和后端部55。所述收容空间51由所述两个侧部53、前端部54及后端部55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51的其中一角部由主体部50形成防呆部(未标示)。所述侧部53内侧面向收容空间51内水平延伸形成有用于承载电子卡的承载部531。所述侧部53的外侧面中间位置向内凹设形成有与遮蔽壳体3上的弹性卡扣部325对应配合卡扣的卡持凹部58,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持凹部\n58表面呈连续弧形且大致呈“<”形。所述卡持凹部58分别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接触面\n581及第二接触面582,所述第一接触面581及第二接触面582可对应与遮蔽壳体3上的弹性卡扣部325的第一表面3251及第二表面3252抵接以实现抽屉座5插入插接空间后被稳定固持。\n[0038] 请参阅图6所示,当所述抽屉座5插入插接空间至抽屉座5稳定固持于插接空间内时为最终位置。请参阅图4所示,当所述抽屉座5插入插接空间至最终状态前定义为第一插入位置,此时所述遮蔽壳体3的弹性卡扣部325对应抵接至抽屉座5的卡持凹部58上形成第一抵持点71。请参阅图5所示,当所述抽屉座5插入插接空间后至过插状态时定义为第二插入位置,此时所述遮蔽壳体3的弹性卡扣部325对应抵接至抽屉座5的卡持凹部\n58上形成第二抵持点72。当使用者将所述抽屉座5插入插接空间并向插接空间内抵推时,所述遮蔽壳体3两侧的弹性卡扣部325分别受抽屉座5抵推而向插接空间外弹性形变;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抽屉座5插入插接空间且位于第一插入位置和第二插入位置之间除最终位置以外的任一位置时,所述卡持凹部和弹性卡扣部之间的接触点始终只有一个。\n[0039]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抽屉座5被抵推至第一插入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持点71由第一表面3251对应抵接于第一接触面581而形成,此时弹性卡扣部325因弹性形变而对卡持凹部58在第一抵持点71处产生弹性恢复力F,由所述弹性恢复力F对应抵推卡持凹部58并形成一指向最终位置的推力F1,所述推力F1可使得抽屉座5进一步向后端移动直至抽屉座5到达最终位置。\n[0040]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屉座5位于最终位置时,所述抽屉座5的后端缘与绝缘本体1的后端壁13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6(参阅图6),所述每个弹性卡扣部325靠近两侧处对应与抽屉座5的卡持凹部58抵接形成第一支撑点81及第二支撑点82,此时,所述弹性卡扣部325因弹性形变而在所述第一支撑点81及第二支撑点82处对卡持凹部58形成的指向最终位置的两个推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抵消,进而使得抽屉座5于插接空间内在前后方向上稳定固持。\n[0041]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插入力过大,致使抽屉座5过插至插接空间内而到达第二插入位置时,所示第二抵持点72由弹性卡扣部325的第二表面3252对应抵接于卡持凹部58的第二接触面582而形成,此时弹性卡扣部325因弹性形变而对卡持凹部58在第二抵持点72处产生弹性恢复力F,由所述弹性恢复力F对应抵推卡持凹部\n58并形成一指向最终位置的推力F1,所述推力F1可使得抽屉座5进一步向后端移动直至抽屉座5到达最终位置。\n[004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抵持点71及第二抵持点72的位置随抽屉座5在插接空间内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即随卡持凹部58与弹性卡扣部325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变化。\n所述弹性卡扣部325因弹性形变而对卡持凹部58所产生的弹性恢复力F及推力F1的大小随抽屉座5于插接空间内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另外,所述抽屉座5于插接空间的某一特定位置时,所述弹性恢复力F及推力F1的大小与卡持凹部58及弹性卡扣部325的弯曲形状及弹性卡扣部325的材质相关。\n[0043]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抽屉座5位于第一插入位置至抽屉座5位于最终位置之间前后方向的偏移量为S1(参图4),当所述抽屉座5位于第二插入位置至抽屉座5位于最终位置之间前后方向的偏移量为S2(参图5)。所述S1等于S2且均不大于\n0.3毫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卡持凹部58的第一接触面581及第二接触面582的形状和弧度或改变弹性卡扣部325的第一表面3251及第二表面3252的形状和弧度可相应改变偏移量S1和S2的大小以适用实际需求。\n[004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对弹性卡扣部325对应与卡持凹部58卡扣配合可实现吸收抽屉座5插入至最终位置前后0.3毫米的偏移量,即所述抽屉座5所在位置在插至最终位置前偏移量为S1及插至最终位置后偏移量为S2的范围内均可由弹性卡扣部325自行对抽屉座5的位置进行调整至最终位置以实现对抽屉座5插入插接空间后的位置矫正,从而保证抽屉座5精准且稳定固持于插接空间内。\n[0045] 另外,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抽屉座5位于最终位置时,所述位于同一侧的弹性卡扣部325与卡持凹部58之间均形成有两个支撑点,即图6所示第一支撑点81和第二支撑点\n8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诉两个支撑点可设计成一个或者多个亦可实现效果,例如将弹性卡扣部325的弯曲弧度设计成小于卡持凹部58的弯曲弧度即可一个支撑点,然而一个支撑点固定不稳定,本实施例优选两个支撑点的设计。\n[0046]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抽屉座5的卡持凹部58及遮蔽壳体3的弹性卡扣部325表面均优选设计成连续弧面形状,当抽屉座5插入至最终位置前后0.3毫米范围内时,所述弧形设计较有利于弹性卡扣部325抵推抽屉座5至最终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部325凸出形状可设计呈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对应抽屉座5的卡持凹部58可设计成弧形或梯形等形状亦可实现效果。\n[0047] 另外,本实施例中优选卡持凹部58及弹性卡扣部325表面为连续弧面的设计,所述第一抵持点71和第二抵持点72及第一支撑点81和第二支撑点82均为线接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抵持点71和第二抵持点72及第一支撑点81和第二支撑点82设计成面接触亦可实现效果。\n[0048]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抽屉座5的后端部55两端处形成有用于导引抽屉座\n5顺利插入插接空间的导引面551,所述抽屉座5的后端部55一端处形成有止挡面5322。\n所述抽屉座5的主体部50远离操作部52的一端的导角处形成有防反插结构56,所述防反插结构56为主体部50远离操作部52一端的倒角向内凹设形成的凹部。所述防反插结构\n56由导引面551和止挡面5322构成。本实用新型抽屉式卡连接器100的抽屉座5反向插入插接空间时,防反插结构56的止挡面5322对应与绝缘本体1两侧的侧壁12抵持而产生阻挡力以实现对抽屉座5的防反插功能。\n[0049]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涵盖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
法律信息
- 2022-12-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H01R 13/516
专利号: ZL 201220741851.8
申请日: 2012.12.30
授权公告日: 2013.08.14
- 2013-08-1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1-15 | 2014-01-15 | | |
2 | | 2014-08-19 | 2014-08-19 | | |
3 | | 2014-08-19 | 2014-08-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