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控制系统及处理方法 |
申请号 | CN201610752472.1 | 申请日期 | 2016-08-29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543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IPC分类号 | B;6;0;R;1;/;0;4;;;B;6;0;R;1;/;1;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赵谕 | 申请人地址 | 重庆市渝北区汽博中心奥林匹克花园10期15栋19-7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赵谕 | 当前权利人 | 赵谕 |
发明人 | 赵谕 |
代理机构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永辉 |
摘要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控制系统及处理方法,该智能后视镜,能够根据车辆使用情况、驾驶情况以及人脸表情判断出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时进行语音预警,提高行车安全,方便驾驶员使用。该控制系统能够将智能后视镜的救援信息发送给救援服务器,方便救援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调度,实行救援。
1.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
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有信息数据库,后视镜本体的背面设有前摄像头,前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前方的视频或图像,并将拍摄的视频或图像存储在信息数据库中;还包括设置在驾驶舱内正对驾驶员脸部位置处的疲劳驾驶模块,疲劳驾驶模块包括正对驾驶员脸部的摄像头;
后视镜本体中包括数据读取模块以及主处理模块;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车内OBD系统的数据;主处理模块通过位于驾驶员正方位的摄像头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信息,并分析该面部表情信息得到疲劳信息,并结合ADAS算法、OBD系统的数据和疲劳信息进行预警;
所述智能后视镜通过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供电;
还包括设置在车内的重力传感器,主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并判断检测的重力加速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重力加速度阈值,如果超过,获取信息数据库中T±A时间内的视频或图像并上传,T为当前时刻,A为预设的碰撞处理时间阈值;
所述后视镜本体中还设有语音输出模块、采集麦克风和消除麦克风,两个麦克风用于同时对同一个语音信号进行采集;主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消除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噪音信息,并生成与该噪音信息相反的消除声波,并将该消除声波叠加到采集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中,对采集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噪音消除;
所述智能后视镜还用于加载应用程序,后视镜本体中还设有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接收驾驶员的语音音频命令,并根据语音音频命令控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
后视镜本体中还具有语音求救功能,主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语音求救音频命令,并在接收到语音求救音频命令后进行预警;
还包括设置在车辆后方的后摄像头,后摄像头用于正常驾驶时拍摄车后图像,还用于倒车时拍摄倒车影像。
2.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救援服务器,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后视镜;救援服务器接收到智能后视镜上传的视频或图像后,还用于获取车辆当前的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并向将视频、图像、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发送给救援部门或相关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用服务器,警用服务器中设有监控目标库,监控目标库存储有监控目标的照片信息,包括监控车牌号照片信息和监控人员面部照片信息;警用服务器用于获取智能后视镜中前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息,并从该视频信息中采集车牌号信息和人脸面部特征,并与监控目标库中照片信息进行对比,当检测到存在与监控目标库中照片信息相吻合的车牌号信息或人脸面部特征时,向相关人员或警方发送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启动疲劳驾驶检测时,主处理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A1)读取车内OBD系统的数据;
A2)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信息,并分析该面部表情图像得到疲劳信息;其中当面部表情信息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疲劳驾驶,进行预警:
a21)驾驶员头部处于低头状态,且经过预设的低头疲劳时间后驾驶员头部仍处于低头状态;
a22)驾驶员上眼睑和下眼睑的间距小于预设的眼睑间距;
a23)驾驶员眼睛的闭合频率大于预设的闭合频率阈值;
a24)驾驶员眼睛的闭合时间大于预设的闭合时间阈值;
a25)驾驶员眼睛处于疲劳状态;
A3)当面部表情信息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危险驾驶,进行预警:
a31)驾驶员眼睛凝视角度偏离正前方;
a32)同一个驾驶员驾驶时间超过预设的驾驶时间阈值;
a33)通过ADAS算法计算得出车辆轨道出现偏移,且通过OBD系统得到车辆未开启转向灯;
a34)OBD系统检测到车辆与前方车辆的相对速度大于预设的相对速度阈值,且车辆与前方车辆的间距小于预设的安全间距阈值;
当启动碰撞救援检测时,主处理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B1)实时检测重力加速度;当检测到重力加速度超过预设的重力加速度阈值时,控制语音输出模块提示是否需要救援;如果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回复不需要救援时,该流程结束;如果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回复需要救援,或者是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到达后未收到驾驶员回复时,执行步骤B2;
B2)主处理模块获取信息数据库中T±A时间内的视频或图像、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并上传给救援服务器或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主处理模块获得正对驾驶员脸部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后,通过轮廓提取方法提取人脸轮廓和眼睑轮廓,得到人脸轮廓信息和眼睑轮廓信息,然后去除人脸轮廓信息和眼睑轮廓信息中的冗余边缘,进行边缘修补,得到所述疲劳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1中,当疲劳信息中人脸轮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头部处于低头状态;
a211)人脸轮廓中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小于1;
a212)人脸轮廓占图像面积比例小于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5中,当疲劳信息中眼睑轮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眼睛处于疲劳状态;
a311)眼睑轮廓中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小于1:2;
a311)两个眼睛的眼睑轮廓面积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启动普通救援时,主处理模块获取OBD系统的检测数据,当检测数据出现故障信息或故障代码时,主处理模块将故障信息或故障代码发送给车主,并向驾驶员提供附近的汽车服务商家信息以及导航路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后视镜通过网卡与移动终端通信,网卡由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供电;当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时,网卡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数据,当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数据为预设的唤醒数据时,网卡唤醒主处理模块,唤醒后的主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拍摄控制命令,并在接收到拍摄控制命令后,控制前摄像头、后摄像头和正对驾驶员脸部的摄像头启动,并上传拍摄到的视频或图片。
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控制系统及处理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控制系统及处理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移动网络的普及,为驾驶人驾驶提供方便的各种应用被广泛普及,由此带来的安全事故也与日俱增,同时由于交通拥堵、怒路症的情况日益突出,疲劳驾驶、非理性驾驶情况大量增多,有资料显示行车时使用手机及疲劳驾驶遇上交通意外的几率是正常驾驶的5倍,2015年交通部年度统计也显示上述原因占交通事故的绝大比例。\n[0003]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再加上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驾驶员经常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例如:看微信、播放音乐、设置导航等,这就需要驾驶员亲自操作手机,且驾驶员的视线也会转向查看手机屏幕,这样就会导致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车祸,以及次生车祸。\n[0004]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带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能够根据车辆状况、车辆行驶状况、车主状况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提高行车安全,同时在事故发生时其系统可记录的车辆行驶状况、车辆位置、事故视频自动的、第一时间触达相关部门,保证及时救援。\n发明内容\n[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控制系统及处理方法,能够根据车辆状况、车辆行驶状况、车主状况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提高行车安全,成本低,方便驾驶员使用。\n[0006] 第一方面,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n[0007]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有信息数据库,后视镜本体的背面设有前摄像头,前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前方的视频或图像,并将拍摄的视频或图像存储在信息数据库中;还包括设置在驾驶舱内正对驾驶员脸部位置处的疲劳驾驶模块,疲劳驾驶模块包括正对驾驶员脸部的摄像头;\n[0008] 后视镜本体中包括数据读取模块以及主处理模块;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车内OBD系统的数据;主处理模块通过位于驾驶员正方位的摄像头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信息,并分析该面部表情信息得到疲劳信息,并结合ADAS算法、OBD系统的数据和疲劳信息进行预警;所述智能后视镜通过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供电;\n[0009] 还包括设置在车内的重力传感器,主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并判断检测的重力加速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重力加速度阈值,如果超过,获取信息数据库中T±A时间内的视频或图像并上传,T为当前时刻,A为预设的碰撞处理时间阈值;\n[0010] 所述后视镜本体中还设有语音输出模块、采集麦克风和消除麦克风,两个麦克风用于同时对同一个语音信号进行采集;主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消除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噪音信息,并生成与该噪音信息相反的消除声波,并将该消除声波叠加到采集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中,对采集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噪音消除;\n[0011] 所述智能后视镜还用于加载应用程序,后视镜本体中还设有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接收驾驶员的语音音频命令,并根据语音音频命令控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n[0012] 后视镜本体中还具有语音求救功能,主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语音求救音频命令,并在接收到语音求救音频命令后进行预警;\n[0013] 还包括设置在车辆后方的后摄像头,后摄像头用于正常驾驶时拍摄车后图像,还用于倒车时拍摄倒车影像。\n[0014] 第二方面,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包括救援服务器,以及上述的智能后视镜;救援服务器接收到智能后视镜上传的视频或图像后,还用于获取车辆当前的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并向将视频、图像、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发送给救援部门或相关人员。\n[0015] 优选地,还包括警用服务器,警用服务器中设有监控目标库,监控目标库存储有监控目标的照片信息,包括监控车牌号照片信息和监控人员面部照片信息;警用服务器用于获取智能后视镜中前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息,并从该视频信息中采集车牌号信息和人脸面部特征,并与监控目标库中照片信息进行对比,当检测到存在与监控目标库中照片信息相吻合的车牌号信息或人脸面部特征时,向相关人员或警方发送报警信号。\n[0016] 第三方面,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启动疲劳驾驶检测时,主处理模块执行以下步骤:\n[0017] A1)读取车内OBD系统的数据;\n[0018] A2)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信息,并分析该面部表情图像得到疲劳信息;其中当面部表情信息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疲劳驾驶,进行预警:\n[0019] a21)驾驶员头部处于低头状态,且经过预设的低头疲劳时间后驾驶员头[0020] 部仍处于低头状态;\n[0021] a22)驾驶员上眼睑和下眼睑的间距小于预设的眼睑间距;\n[0022] a23)驾驶员眼睛的闭合频率大于预设的闭合频率阈值;\n[0023] a24)驾驶员眼睛的闭合时间大于预设的闭合时间阈值;\n[0024] a25)驾驶员眼睛处于疲劳状态;\n[0025] A3)当面部表情信息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危险驾驶,进行预警:\n[0026] a31)驾驶员眼睛凝视角度偏离正前方;\n[0027] a32)同一个驾驶员驾驶时间超过预设的驾驶时间阈值;\n[0028] a33)通过ADAS算法计算得出车辆轨道出现偏移,且通过OBD系统得到车辆未开启转向灯;\n[0029] a34)OBD系统检测到车辆与前方车辆的相对速度大于预设的相对速度阈值,且车辆与前方车辆的间距小于预设的安全间距阈值;\n[0030] 当启动碰撞救援检测时,主处理模块执行以下步骤:\n[0031] B1)实时检测重力加速度;当检测到重力加速度超过预设的重力加速度阈值时,控制语音输出模块提示是否需要救援;如果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回复不需要救援时,该流程结束;如果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回复需要救援,或者是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到达后未收到驾驶员回复时,执行步骤B2;\n[0032] B2)主处理模块获取信息数据库中T±A时间内的视频或图像、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并上传给救援服务器或移动终端。\n[0033] 优选地,所述步骤A2中,主处理模块获得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后,通过轮廓提取方法提取人脸轮廓和眼睑轮廓,得到人脸轮廓信息和眼睑轮廓信息,然后去除人脸轮廓信息和眼睑轮廓信息中的冗余边缘,进行边缘修补,得到所述疲劳信息。\n[0034] 优选地,所述步骤a21中,当疲劳信息中人脸轮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头部处于低头状态;\n[0035] a211)人脸轮廓中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小于1;\n[0036] a212)人脸轮廓占图像面积比例小于1/2。\n[0037] 优选地,所述步骤a25中,当疲劳信息中眼睑轮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眼睛处于疲劳状态;\n[0038] a311)眼睑轮廓中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小于1:2;\n[0039] a311)两个眼睛的眼睑轮廓面积不同。\n[0040] 优选地,当启动普通救援时,主处理模块获取OBD系统的检测数据,当检测数据出现故障信息或故障代码时,主处理模块将故障信息或故障代码发送给车主,并向驾驶员提供附近的汽车服务商家信息以及导航路线。\n[0041] 优选地,所述智能后视镜通过网卡与移动终端通信,网卡由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供电;当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时,网卡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数据,当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数据为预设的唤醒数据时,网卡唤醒主处理模块,唤醒后的主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拍摄控制命令,并在接收到拍摄控制命令后,控制前摄像头、后摄像头和摄像头启动,并上传拍摄到的视频或图片。\n[0042]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控制系统及处理方法,该智能后视镜,能够根据车辆状况、车辆行驶状况、车主状况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时进行语音预警,提高行车安全,方便驾驶员使用。该控制系统能够将智能后视镜的救援信息发送给救援服务器,方便救援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调度,实行救援。该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能够根据人脸表情判断出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时进行预警,提高行车安全,方便驾驶员使用。\n附图说明\n[004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n[0044]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框图。\n[0045]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中疲劳驾驶检测的流程图。\n[0046]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中碰撞救援的的流程图。\n[0047]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智能后视镜中检测监控目标的的流程图。\n[0048]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中语音求助的流程图。\n[0049]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n[0050] 图6中,1-后视镜外壳,2-挂钩,3-橡胶圈。\n具体实施方式\n[005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n[0052] 由于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会通过后视镜观察后车的行车情况,包括后车行车速度、与后车的间距等。因此为了方便驾驶员查看,同时保证正常行车,本发明将具有能够根据车辆状况、车辆行驶状况、车主状况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的行车辅助系统集成在后视镜上。\n[0053] 实施例:\n[0054] 具有行车辅助系统的智能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后视镜本体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n[0055] 后视镜本体中还包括信息数据库;所述后视镜本体的背面设有前摄像头,前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前方的视频或图像,并将拍摄的视频或图像存储在信息数据库中;还包括设置在驾驶舱内正对驾驶员脸部位置处的疲劳驾驶模块,疲劳驾驶模块包括正对驾驶员脸部的摄像头;\n[0056] 后视镜本体中包括数据读取模块以及主处理模块;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车内OBD系统的数据;主处理模块通过位于驾驶员正方位的摄像头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信息,并分析该面部表情信息得到疲劳信息,并结合ADAS算法、OBD系统的转向灯、里程数据和疲劳信息进行预警;所述智能后视镜通过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供电。\n[0057] OBD系统(车辆诊断系统简称)具有统一车中诊断座行装的16PIN标准数据接口,具备统一各种车种相同的故障代码及供电功能,车辆诊断系统与车辆电控单元(ECU)连接,ECU具备监测和分析与电子器件相关的故障功能,当出现故障信息和相关代码,ECU通过车辆诊断系统标准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数据读取模块可与OBD系统的标准数据接口连接,读取OBD系统的数据。ADAS算法主要用于识别车辆的行车轨道是否出现偏移,首先对前摄像头进行标定,控制前摄像头拍摄车辆前方的图像,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平滑去噪,并对其边缘进行检测,得到车辆与车道中黄线或白线之间的距离,并定义为笔直行车轨道阈值。前摄像头实时拍摄车辆前方的图像,当实时车辆到黄线或白线之间的距离与笔直行车轨道阈值的差值大于偏移阈值时,认为车辆轨道出现偏移。该后视镜不需要另外设置传感器检测结构,降低了智能后视镜的开发成本。\n[0058] 主处理模块可以摄像头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的视频或图像。具体实施时,主处理模块为了提高图像的识别效果,设有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去除图像的各种噪声,并根据摄像头的位置调节去噪后图像中的参数,提取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并进行边缘检测。这样能够加强图像的有用信息,抑制干扰。该智能后视镜,能够根据车辆状况、车辆行驶状况、车主状况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时进行预警,提高行车安全,方便驾驶员使用。\n[0059]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后视镜还提供碰撞救援功能。还包括设置在车内的重力传感器(G-sensor模块),主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车内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并判断检测的重力加速度是否超过预设的重力加速度阈值,如果超过,获取信息数据库中T±A时间内的视频或图像并上传,T为当前时刻,A为预设的碰撞处理时间阈值。\n[0060]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重力加速度阈值用于作为根据重力加速度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的阈值线,当重力加速度超过重力加速度阈值,认为车辆发生了碰撞,此时获取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或图像信息,用于方便后续对碰撞程度或事故责任进行判定。A优选为5秒-10秒,A设置得太大,就会造成智能后视镜上传的数据量较大,就会延长上传的时间,不能达到更好的实时性。\n[0061] 所述后视镜本体中还设有语音输出模块、采集麦克风和消除麦克风,两个麦克风用于同时对同一个语音信号进行采集;主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消除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噪音信息,并生成与该噪音信息相反的消除声波,并将该消除声波叠加到采集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中,对采集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噪音消除。\n[0062]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后视镜,采用双麦降噪语音控制方法去除采集的语音信号中的噪声。将与该噪音信息相反的消除声波叠加到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中,利用抵消原理消除噪音,使得车辆在复杂或噪音大的行车过程中都能够准确地识别语音信号。具体实施时,由于智能后视镜中设置的存储空间有限,这就导致了存储在智能后视镜内的词汇量非常有限,所以为了提高语音识别的精度,智能后视镜还可以将采集的语音信号传输到云服务器的语音库(云服务器的存储空间能够满足存储大量词汇量的需求)进行实时比对,保证语音控制的准确性。\n[0063] 所述智能后视镜还用于加载应用程序,后视镜本体中还设有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接收驾驶员的语音音频命令,并根据语音音频命令控制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控制各个应用程序启动或关闭。例如可以在智能后视镜中加载微信、播放器、导航等应用程序,当驾驶员想要播放音乐时,驾驶员发出“播放音乐”等语音命令,智能后视镜便能启动播放器播放音乐,如此类推,智能后视镜还可以识别其他语音命令,并相应地控制加载在智能后视镜中的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智能后视镜可以在本地建立语音库,或者是通过无线网络获取远端的语音库。这样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后视镜中的应用程序启动,不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保证了行车安全。\n[0064] 后视镜本体中还具有语音求救功能,如图5所示,主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语音求救音频命令,并在接收到语音求救音频命令后进行预警。智能后视镜中建立本地语音库,存储有多条语音求助命令,当主处理模块接收到语音求救音频命令时,与本地语音库进行对比,当在本地语音库中寻找到吻合的语音求助音频命令时,主处理模块获取正对驾驶员脸部的摄像头和前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车辆定位信息和车主的定位信息,并发送给指定手机或服务器,执行报警操作。由于现在网约用车越来越普及,为了保证乘车人员的安全,乘车人员可以在感知到危险的时候,发出语音求救命令进行报警,该方法不需要再车内设置报警按钮,且无论坐在哪个位置上的乘客都能够及时发出求救信号。;还包括设置在车辆后方的后摄像头,后摄像头用于正常驾驶时拍摄车后图像,还用于倒车时拍摄倒车影像。\n[0065] 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救援服务器,以及上述的智能后视镜;救援服务器接收到智能后视镜上传的视频或图像后,还用于获取车辆当前的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并向将视频、图像、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发送给救援部门或相关人员。救援服务器接收到上传的视频或图像,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后,后台操作人员可根据视频情况判断事故情况,并根据定位信息、车主信息同步到交管平台进行事故调度处理,并对前端设备进行语音事故播报,用于提醒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救援。该控制系统能够将智能后视镜的救援信息发送给救援服务器,方便救援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调度,实行救援。\n[0066] 具体实施时,该系统还增加有遥控器功能,智能后视镜中设置有433无线接收模块,该智能后视镜还可以通过接收遥控器信号实现控制功能。智能后视镜还设有外围扩展电路,包括TF卡、疲劳驾驶模块以及触摸显示屏的外围电路。智能后视镜还设有喇叭以及功放电路,功放电路能够增加播放信号的功率,使得播放的音频更加清晰。还设有FM发射模块、wifi和蓝牙模块,用于与外界设备通讯。\n[0067] 本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还配合警方对监控目标进行搜索工作。还包括警用服务器,警用服务器中设有监控目标库,监控目标库存储有监控目标的照片信息,包括监控车牌号照片信息和监控人员面部照片信息;警用服务器用于获取智能后视镜中前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息,并利用1:N的身份识别方法从该视频信息中采集车牌号信息和人脸面部特征,并与监控目标库中照片信息进行对比,当检测到存在与监控目标库中照片信息相吻合的车牌号信息或人脸面部特征时,向相关人员或警方发送报警信号。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系统优选用外置GPS定位装置,这是由于当后视镜中的摄像头使用时、或应用程序使用时,内置GPS定位装置定位时容易出现偏移。其处理方法如图4所示。\n[0068] 1:N身份识别的特点是动态和非配合。所谓的动态也就是识别的不是照片,不是图像,而是由摄像头采集的动态视频流。非配合是指识别对象不用感知到摄像头的位置并配合完成识别工作,整个识别过程非常方便,不会让人排斥。监控目标可以是肇事逃逸的车牌号、违章的车牌号、抓捕的犯人等。警用服务器支持从智能后视镜上传的视频中,根据监控目标库自动采集移动车牌、移动人员面部特征,并通过全局处理的方式,利用信号和噪声的统计模型、背景减除法的方式进行消除画面噪声。当检测到存在与监控目标库中照片信息相吻合的车牌号信息或人脸面部特征时,向相关人员或警方发送报警信号,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相关部门可自行上传监控目标的照片建库入库,可实现单张照片建模以及多张照片批量建模的功能。\n[0069] 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当启动疲劳驾驶检测时,主处理模块执行以下步骤:\n[0070] A1)读取车内OBD系统的转向灯、公里数数据;\n[0071] A2)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信息,并分析该面部表情图像得到疲劳信息;其中当面部表情信息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疲劳驾驶,进行预警:\n[0072] a21)驾驶员头部处于低头状态,且经过预设的低头疲劳时间后驾驶员头部仍处于低头状态;此时认定驾驶员处于点头犯困状态,低头疲劳时间不易设太长,优选3秒以内,低头疲劳时间太长,就会降低主处理的检测精度。也不易太短,不然当就会将驾驶员低头动作误判为疲劳驾驶。\n[0073] a22)驾驶员上眼睑和下眼睑的间距小于预设的眼睑间距;通过检测上眼睑和下眼睑的间距来判断驾驶员眼睛是否处于快闭合状态。\n[0074] a23)驾驶员眼睛的闭合频率大于预设的闭合频率阈值;闭合频率越高,认为驾驶员眼睛越疲劳。\n[0075] a24)驾驶员眼睛的闭合时间大于预设的闭合时间阈值;闭合时间越长,认为驾驶员眼睛越疲劳。\n[0076] a25)驾驶员眼睛处于疲劳状态。\n[0077] A3)当面部表情信息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危险驾驶,进行预警:\n[0078] a31)驾驶员眼睛凝视角度偏离正前方;认定为驾驶员精力不集中。\n[0079] a32)同一个驾驶员驾驶时间超过预设的驾驶时间阈值;一般驾驶时间阈值优选4小时以内。\n[0080] a33)通过ADAS算法计算得出车辆轨道出现偏移,且通过OBD系统得到车辆未开启转向灯;此时认为车辆执行转弯操作。\n[0081] a34)OBD系统检测到车辆与前方车辆的相对速度大于预设的相对速度阈值,且车辆与前方车辆的间距小于预设的安全间距阈值;\n[0082] 具体实施时,可以提前记录驾驶员清醒状态下的面部特征建库,这样方便可以将驾驶员当前的面部特征与库中驾驶员清醒状态下的面部特征进行对比。该方法能够根据人脸表情判断出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时进行预警,提高行车安全,方便驾驶员使用。\n[0083] 该方法结合驾驶员当前的面部特征以及车辆的行车轨迹来进行疲劳驾驶的预警,疲劳驾驶检测更准确。本方法创新的通过OBD数据结合疲劳驾驶算法来优化ADAS的使用体验,有效的解决了ADAS播报的准确性。\n[0084] 该方法,如图3所示,当启动碰撞救援检测时,主处理模块执行以下步骤:\n[0085] B1)实时检测重力加速度;当检测到重力加速度超过预设的重力加速度阈值时,控制语音输出模块提示是否需要救援;如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回复不需要救援时,该流程结束;如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回复需要救援,或者是预设的救援反应时间到达后未收到驾驶员回复时,执行步骤B2;\n[0086] B2)主处理模块获取信息数据库中T±A时间内的视频或图像、定位信息和车主信息,并上传给救援服务器或移动终端。方便救援服务器或移动终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n[0087] 本实施例还针对疲劳驾驶提出了以下检测方法:所述步骤A2中,主处理模块获得正方位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后,通过轮廓提取方法提取人脸轮廓和眼睑轮廓,得到人脸轮廓信息和眼睑轮廓信息,然后去除人脸轮廓信息和眼睑轮廓信息中的冗余边缘,进行边缘修补,得到所述疲劳信息。轮廓提取方法可以是利用边缘检测算子进行边缘提取,对边缘进行修补起到去噪过滤的作用。\n[0088] 所述步骤a21中,当疲劳信息中人脸轮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头部处于低头状态;\n[0089] a211)人脸轮廓中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小于1;\n[0090] a212)人脸轮廓占图像面积比例小于1/2。由于低头时,驾驶员整个头部的轮廓更加偏向于圆形或横向设置的扁圆形,所以根据上述两个条件判定低头时,能够准确地判定出驾驶员处于低头状态,且不会存在将驾驶员头偏向一侧、歪头等动作误判成低头的情况,判定更加准确。\n[0091] 所述步骤a25中,当疲劳信息中眼睑轮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情况时,判定驾驶员眼睛处于疲劳状态;\n[0092] a311)眼睑轮廓中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小于1:2;说明驾驶员眼睛处于快闭上的状态。\n[0093] a311)两个眼睛的眼睑轮廓面积不同,说明驾驶员眼睛一大一小。\n[0094] 当启动普通救援时,主处理模块获取OBD系统的检测数据,当检测数据出现故障信息或故障代码时,主处理模块将故障信息或故障代码发送给车主,并向驾驶员提供附近的汽车服务商家信息以及导航路线,使得驾驶员能及时地到附近的汽车服务商家信息进行维修,或者是联系附近的汽车服务商家进行救援。\n[0095] 在停车时,由于车辆诊断模块具备供电功能,为了实现更好的省电效果,所述智能后视镜的主处理模块在停车的时候常常处于休眠模式,使得主处理模块处于待机低功耗状态。此时所述智能后视镜通过网卡与移动终端通信,网卡由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供电;\n当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时,网卡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数据,当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数据为预设的唤醒数据时,网卡唤醒主处理模块,唤醒后的主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拍摄控制命令,并在接收到拍摄控制命令后,控制前摄像头和正对驾驶员脸部的摄像头启动,并上传拍摄到的视频或图片。唤醒的主处理模块可根据部分的传输指令控制摄像头进行抓拍,方便驾驶人员在行车之前通过图像实时了解车辆位置状态。例如:在停车的时候,如果遇到车辆被撞时,可以通过网卡唤醒主处理模块,主处理模块控制摄像头启动拍摄,并将拍摄到的视频或图片上传给指定移动终端或服务器,这样能够获得现场的图像信息,方便车主维护自己的利益。\n[0096] 本发明公开的智能后视镜可在安卓系统上进行开发,包括集成双麦语音降噪、4G全网通、汽车诊断及供电模块、摄像头模块、疲劳驾驶模块、无线遥控模块、GPS模块、G-sensor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TF卡储存模块、显示屏模块;本智能后视镜支持TD-LTE、FDD-LTE、TD-SCDMA、WCDMA、CDMA、GSM在内的7模18频超多网络制式,突破性的把车辆诊断技术、双麦语控技术、基于摄像头ADAS算法、基于摄像头的识别技术、全网通4G技术、云端服务器结合于一体,可实现车辆故障分析、驾驶行为记录、车辆行驶安全预警、车主疲劳驾驶报警、行车记录,语音求救、语音播报、后端向前端设备推送语音,语音控制、无线遥控控制导航、音乐、电话、抓拍照片、视频及收发微信、QQ及其它应用,并可根据国安、公安、运管业务需要,支持后台命令前端摄像头进行特定车牌、人脸抓拍、上传定位信息、视频信息、实时视频,可实现固定摄像头和移动摄像头交叉组网,用于社会治安及交通调度、交通事故快处。\n[0097]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后视镜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计,如图6所示,包括后视镜外壳1,后视镜外壳1的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后视镜外壳1的背面设有摄像头;后视镜外壳1能够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在车内后视镜上,且后视镜外壳1的背面抵接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且全部覆盖车内后视镜的镜面。\n[0098] 液晶显示屏不使用时,处于黑屏模式,可以充当一般的后视镜镜面使用。该智能后视镜使用时,将后视镜外壳以其背面抵接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的方式,覆盖车内后视镜的镜面的方式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上,取代现有的车内后视镜,智能后视镜直接装在现有车内后视镜上,不需要在车内增加安装设备,不需要改变车内设备结构,成本低。\n[0099] 所述后视镜外壳通过连接线连接到车内OBD系统的供电模块上供电。所述液晶显示屏整体为横向设置的长方形结构。其形状和大小与现有的车内显示屏大小类似,这样不影响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查看后车的行车情况。\n[0100] 智能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之间可以采用魔术贴、磁铁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但是为了提高连接强度,本实施例的智能后视镜采用以下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的挂钩对,每组挂钩对包括分别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端和下端的挂钩2,两个挂钩2之间的间距大于车内后视镜的宽度;连接结构还包括数量与挂钩对组数相同的橡胶圈3,每个橡胶圈3通过可拆卸套设在每组挂钩对中两个挂钩上的方式与挂钩对连接。使用时,将后视镜外壳背面贴在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上,且使得每组挂钩中的两个挂钩分别位于车内后视镜的上端和下端,然后将胶圈套从车内后视镜的背面套设在每组挂钩的两个挂钩上,使得智能后视镜绑在车内后视镜上。\n[0101] 每组挂钩的挂钩分别设置在后视镜外壳上端和下端,且两个挂钩的间距大于车内后视镜的宽度,这样才能保证将后视镜外壳贴在车内后视镜上时,两个挂钩位于车内后视镜的上端和下端,然后用胶圈套将后视镜外壳绑在车内后视镜上。\n[0102] 所述每组挂钩对中的两个挂钩2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所述挂钩对为两组,且沿着后视镜外壳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这样保证了智能后视镜安装时,能均匀受力,不容易掉落。\n[0103] 所述每组挂钩对中的每个挂钩的端部朝向远离该挂钩对的另一个挂钩的方向弯曲形成悬挂部。这样方便橡胶圈从车内后视镜的背面套设在每组挂钩的两个挂钩上,将智能后视镜绑在车内后视镜上。\n[0104] 所述橡胶圈3为整体为方环形,橡胶圈上设有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橡胶圈的两条长边连接的加强段。增加了橡胶圈的强度,橡胶圈不容易变形。\n[0105] 所述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用于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后视镜外壳的背面设置有垫片,垫片用于抵接在后视镜外壳背面与车内后视镜的镜面之间,防止后视镜外壳背面与车内后视镜的镜面直接摩擦接触。\n[0106]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n[0107]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n[010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法律信息
- 2018-11-06
- 2017-02-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0R 1/04
专利申请号: 201610752472.1
申请日: 2016.08.29
- 2017-01-1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5-05-06
|
2015-01-06
| | |
2
| | 暂无 |
2013-05-09
| | |
3
| | 暂无 |
2012-10-09
| | |
4
| |
2015-04-08
|
2014-12-18
| | |
5
| |
2012-01-11
|
2011-05-26
| | |
6
| | 暂无 |
2015-01-29
| | |
7
| | 暂无 |
2012-05-25
| | |
8
| | 暂无 |
2012-06-29
| | |
9
| | 暂无 |
2013-12-31
| | |
10
| | 暂无 |
2015-04-24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