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 |
申请号 | CN200810073520.X | 申请日期 | 2008-03-31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694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IPC分类号 | B;6;1;B;1;3;/;1;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谢建新 | 申请人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邕路粮食专业批发市场一区123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谢建新 | 当前权利人 | 谢建新 |
发明人 | 谢建新 |
代理机构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小芹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运输系统中的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亚真空管道和密闭的列车,所述亚真空管道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和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组成;管道横截面为椭圆形,管道安装有消声材料、承力构件、排气阀和排水阀等;列车为水陆两栖列车,车体由防水材料制成;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管道本体,B、安装排气、排水阀,C、制亚真空:用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将管道制成亚真空管道。本发明解决了亚真空管道的低造价、列车出入亚真空管道时既方便旅客上下车又不影响管道真空状态的难题,同时还具有效率高、耗能少、设备简单等优点。
1.一种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亚真空管道(1)和密闭的列车(2),所述的列车(2)车体内安装有生命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是由依次连接的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1)、入口液体密封段(12)、亚真空段(13)、出口液体密封段(14)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5)五部分组成,所述的亚真空段(13)分为亚真空上升段(131)、亚真空中间段(132)和亚真空下降段(133),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1)通过入口液体密封段(12)与亚真空上升段(131)连接,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5)通过出口液体密封段(14)与亚真空下降段(133)连接;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横截面为椭圆形,管道外安装有隔热层(3),管壁内安装有消声材料(4),管道下方安装有承力构件(5),承力构件(5)下安装有制冷管(6);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制冷管(6)的附近连接有一个制冷站(7),在管道顶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排气阀(8),在管道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排水阀(9);
所述的列车(2)为水陆两栖列车,列车车体由防水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真空管道(1)的亚真空中间段(132)为直线形或为曲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真空管道(1)的亚真空段(13)每隔一定距离还安装有一个阀门(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由玻璃钢材料或采用砼结构外加密封层或钢管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由玻璃钢材料或采用砼结构外加密封层或钢管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架空或者是地面、架空、隧道三者兼用或者建设在地面上或者建设在隧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架空或者是地面、架空、隧道三者兼用或者建设在地面上或者建设在隧道中。
8.一种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A、制备亚真空管道本体:按要求制备好亚真空管道本体,并在管道外安装隔热层(3),管壁内安装消声材料(4),在管道下方安装承力构件(5),承力构件(5)下安装制冷管(6),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制冷管(6)的附近连接一个制冷站(7);
B、安装排气阀和排水阀:每隔一定的距离在亚真空管道的顶部安装至少一个排气阀(8)、在管道的底部安装至少一个排水阀(9);
C、制亚真空:用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将管道制成亚真空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注入液体、排气:打开位于管道顶部的排气阀(8),并将液体从管道底部的排水阀(9)注入,直至将整个管道注满,以便将管道的空气排掉;
b、抽液体:关闭排气阀(8),从位于管道底部的各个排水阀(9)进行抽液体,直至将管道制成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分组成的亚真空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分段:关闭亚真空管道内的各个阀门(16),将亚真空段(13)分隔成若干段;
b、注入液体、排气:将位于其中一段管道顶部的排气阀(8)全部打开,并将液体从位于该段管道底部的排水阀(9)注入,直至将该段管道注满液体,以便将该段管道的空气排净;
c、抽液体:关闭这一段的排气阀(8),从该段管道底部的排水阀(9)进行抽液体,直至将该段管道制成亚真空管道;d、依次将封闭的若干段管道制成亚真空,然后打开各阀门(16),直至将整个管道制成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分组成的亚真空管道。
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运输系统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包括轮轨式和磁悬浮式在内的高速列车运输系统都是在敞开的自然环境中运行的,由于列车总阻力=滚动机械阻力+机械损失阻力+空气动量阻力+外流气动阻力,在一般的列车时速为150~170公里时,列车动力的75%消耗在空气阻力上,而列车运行的速度越快,空气阻力所占的比重越大,由此可看出列车的动力主要用来克服列车在高速驶中的空气阻力,而用于克服列车本身的系统摩擦阻力所需要的动力却很少,所以减少空气阻力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关键因素。 因此,有很多人提出了将列车置于真空运输系统中运行的方案,以便能大幅度地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如:美国的“行星列车”计划,在地下开挖隧道,然后用抽气机抽成真空,并采用航天员出仓技术出入真空隧道;2005年1月26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569537 “磁悬浮真空隧道列车”、2007年11月21日公开的公开号CN101074023的“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磁悬浮车与车站间的对接装置”、2007年8月22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020460“亚真空高速列车运行系统”等等。 以上的技术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之处,一是抽气工程很大,造价高;二是需要非常复杂的大气与真空之间的进出通道,若进出通道密封不严,则会有空气进入真空管道系统,这进一步提高了造价成本,三是由于通道较小,旅客只能一个一个地从该通道中通行,非常不方便,也同时影响了列车的运行效率。\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气制真空的工程大、造价高以及通道密封不严、旅客通行不方便的问题。\n[0004]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亚真空管道和密闭的列车,所述的列车车体内安装有生命保障系统,所述的亚真空管道是由依次连接的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份组成,所述的亚真空段分为亚真空上升段、亚真空中间段和亚真空下降段,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通过入口液体密封段与亚真空上升段连接,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通过出口液体密封段与亚真空下降段连接;所述的亚真空管道横截面为椭圆形,管道外安装有隔热层,管壁内安装有消声材料,管道下方安装有承力构件,承力构件下安装有制冷管;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制冷管的附近连接有一个制冷站、在管道顶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排气阀、在管道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排水阀;所述的列车为水陆两栖列车,列车车体由防水材料制成。\n[0005]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亚真空管道的亚真空中间段为直线形或为曲线形。\n[0006] 所述亚真空管道的亚真空段每隔一定距离还安装有一个阀门。\n[0007]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08] A、制备亚真空管道本体:按要求制备好亚真空管道本体,并在管道外安装隔热层,管壁内安装消声材料,在管道下方安装承力构件,承力构件下安装制冷管,每隔一定的距离在制冷管的附近连接一个制冷站;\n[0009] B、安装排气阀和排水阀:每隔一定距离在亚真空管道的顶部安装至少一个排气阀,在管道的底部安装至少一个排水阀;\n[0010] C、制亚真空:用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将管道制成亚真空管道。\n[0011]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n[0012] a、注入液体、排气:先打开位于管道顶部的排气阀,并将液体从管道底部的排水阀注入,直至将整个管道注满,以便将管道的空气排掉;\n[0013] b、抽液体:关闭排气阀,从位于管道底部的各个排水阀进行抽液体,直至将管道制成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份组成的亚真空管道。\n[0014]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步骤C中所述的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n[0015] a、分段:关闭亚真空管道内的各个阀门,将亚真空段分隔成若干段;\n[0016] b、注入液体、排气:将位于其中一段管道顶部的排气阀全部打开,并将液体从位于该段管道底部的排水阀注入,直至将该段管道注满液体,以便将该段管道的空气排净;\n[0017] c、抽液体:关闭这一段的排气阀,从该段管道底部的排水阀进行抽液体,直至将该段管道制成亚真空管道;\n[0018] d、依次将封闭的若干段管道制成亚真空,然后打开各阀门,直至将整个管道制成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份组成的亚真空管道。\n[0019] 本发明的原理是:\n[0020] 由于查饱和水蒸汽表知:5℃时绝对压强P=873Pa,它相当于15℃时标准大气压101325Pa的0.8%,而5℃时水蒸汽密度是0.00680kg/m3,它相当于15℃时标准大气压\n3\n下密度1.225kg/m 的0.56%,此低压强和低密度对于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来说,已经够用了;另外,由于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列车是在管道中运行,空气阻力会大于在敞开环境中的阻力,其中,空气阻力的大小取决于阻塞比(即:列车的横截面积除以管道的横截面积)、速度和头部外形,该阻塞比大约是0.5~20,这里我们取5,并命名管道阻力系数,假设列车是磁浮列车,不计机械阻力,只考虑空气阻力,若磁浮列车在空气阻力下时速达400公里,相同列车在亚真空管道中功率不变,外形不变,投影面积不变,阻\n2 2\n力系数相同,速度可计算出来:Q=FV=1/2ρ1SV1CD*V1=5*1/2ρ2SV2CD*V2 V2=\n367米/秒(即时速为1320公里)。\n[0021]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及制造方法,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n[0022] 1、亚真空管道的造价低,制造方法更便捷:\n[0023] 由于本发明的亚真空管道是采用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进行制备亚真空,因此,与抽气体制真空的方法相比,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更为便捷,其成本也更低。 另外,由于抽液体制真空时在管道的两端均有一段液体无法从排水阀排出去,因此,本发明巧妙地利用该液体作为亚真空段和大气常压段之间的密封段,不仅密封效果好,而且还省去了现有真空或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复杂的进出通道,从而大大降低了亚真空管道的造价成本。\n[0024] 2、列车进出亚真空管道时旅客上下车非常方便:\n[0025] 由于本发明的亚真空管道是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份组成,当列车要进入亚真空管道时,可先在大气常压下打开车门,正常上下旅客,然后关上车门,通过亚真空管道的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即可进入亚真空段;当列车要出亚真空管道时,通过出口液体密封段即可到达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此时即可打开车门,自由地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因此,本发明在不影响亚真空管道真空状态的同时,实现了列车出入亚真空管道时旅客上下车方便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n[0026] 3、效率高、耗能少、设备简单、运营成本低。\n[0027] 由于本发明的列车运行速度是超高速,速度比现有普通列车快10倍,但其动力只需现有普通列车的1/10,因此,其耗能非常少。 同时,由于管道运输、车速都快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提高发车密度,提高轨道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运营能力,降低运营成本。\n[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n附图说明:\n[0029] 图1~图3:实施例一所述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n[0030] 图1:主视图,图2: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图2的E-E剖视图(去掉列车后);\n[0031] 图4:实施例一所述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亚真空中间段为直线形时);\n[0032] 图5:实施例一所述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亚真空中间段为其他曲线形时);\n[0033] 图6:实施例一所述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四(亚真空中间段为其他曲线形时);\n[0034] 图7:实施例二所述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n[0035] 图8~图11:实施例五所述本发明之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中各步骤的管道结构示意图;\n[0036] 图中:\n[0037] 1-亚真空管道,11-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2-入口液体密封段,[0038] 13-亚真空段,131-亚真空上升段,132-亚真空中间段,\n[0039] 133-亚真空下降段,14-出口液体密封段,\n[0040] 15-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6-阀门,\n[0041] 2-列车,3-隔热层,4-消声材料,\n[0042] 5-承力构件,6-制冷管,7-制冷站,\n[0043] 8-排气阀,9-排水阀。\n具体实施方式:\n[0044] 实施例一:磁悬浮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n[0045]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磁悬浮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亚真空管道1和密闭的磁悬浮列车2,所述的列车车体2内安装有生命保障系统,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是由依次连接的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1、入口水密封段12、亚真空段13、出口水密封段14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5五部份组成(参见图1),所述的亚真空段13分为亚真空上升段131、亚真空中间段132和亚真空下降段133,其中,亚真空中间段132为随地形起伏的曲线形;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1通过入口水密封段12与亚真空上升段131连接,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5通过出口水密封段14与亚真空下降段133连接。\n[0046] 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横截面为椭圆形,其中,高为长边,宽为短边(参见图2),此形状有利于提高稳定性,降低管道阻力系数;亚真空管道1的材料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并建于地面上,管道外面安装有隔热层3,管道的管壁内的顶部安装有消声材料4,管道下方安装有承力构件5以支承列车车体的重量,承力构件5下安装有制冷管6和实现驱动的线性电机,制冷管6用于维持亚真空管道内的温度在0~5℃或更低,以保持较小的饱和水蒸汽密度,降低空气阻力;每隔一定的距离(比如每隔10公里左右)在制冷管\n6下方附近的亚真空管道外、通过两根小管道连接有一个制冷站7(参见图3),在亚真空管道的顶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排气阀8、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排水阀9。\n[0047] 所述的列车2为水陆两栖列车,列车车体由轻型的防水材料制成,其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高为短边,宽为长边(参见图2),以利于提高稳定性,降低隧道阻力系数,前后采用流线型,以降低空气阻力系数,列车底部装有线性电机,同亚真空管道中承力构件5下的线性电机实现同步驱动。\n[0048] 本实施例一所述的磁悬浮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列车在亚真空管道中运行过程如下:\n[0049] 列车2从亚真空管道1的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1端进入,经管道下降垂直高度\n9.8米左右;然后潜入入口水密封段12的水中,在水中通行,渐渐上升到亚真空上升段\n131,并在亚真空中间段132中,低空气阻力运行至目的地,然后从亚真空管下降段133进入出口水密封段14中,潜入水面下9.8米以上;然后经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5上升进入大气中;在大气中即可以自由的开关门了,如同在传统交通运输中的上下乘员及装卸货物。\n[0050]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一种变换,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亚真空管道1也可以是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平行的亚真空管道,以实现双向行驶。\n[0051]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又一种变换,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入口水密封段和出口水密封段中的水换成其他液体。\n[0052]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又一种变换,所述亚真空管道1的材料也可以采用其它高强度的塑料材料,也可以采用砼结构外加密封层;也可以采用钢管。\n[0053]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又一种变换,所述亚真空管道1也可以架空或建设在隧道中;最好是三者兼用,并尽量多的铺在地面或是管道一半露在地面,一半埋在土中,以降低费用。\n[0054]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又一种变换,根据实据需要,所述亚真空管道1的亚真空中间段132也可以是直线形(参见图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曲线形(参见图5、图6)。\n[0055] 实施例二:管道带有阀门的磁悬浮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n[0056] 一种管道带有阀门的磁悬浮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参见图6),其基本结构及列车在亚真空管道中的运行过程均同实施例一,其中,其基本结构均包括亚真空管道1和密闭的磁悬浮列车2,所述的列车车体2内安装有生命保障系统,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是由依次连接的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1、入口水密封段12、亚真空段13、出口水密封段\n14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5五部份组成,所述的亚真空段13分为亚真空上升段131、亚真空中间段132和亚真空下降段133,其中,亚真空中间段132为随地形起伏的曲线形;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11通过入口水密封段12与亚真空上升段131连接,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15通过出口水密封段14与亚真空下降段133连接。\n[0057]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亚真空管道1的亚真空段13每隔一定距离还安装有一个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的阀门16,从而可以一段一段地制亚真空,而不互相影响,发生故障可以单独一段维修。\n[0058] 实施例三:轮轨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n[0059] 一种轮轨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基本结构及列车在亚真空管道中的运行过程均同实施例一,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底部安装有轨道,列车2底部安装有轮子,并用传统电气化列车电机实现驱动。\n[0060] 实施例四:管道带有阀门的轮轨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n[0061] 一种管道带有阀门的轮轨式亚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基本结构及列车在亚真空管道中的运行过程均同实施例二,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亚真空管道1底部安装有轨道,列车2底部安装有轮子,并用传统电气化列车电机实现驱动。\n[0062] 实施例五: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n[0063] 一种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所述的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n[0064] A、制备亚真空管道本体(参见图7):\n[0065] 按要求制备好亚真空管道本体,由于列车运行的速度快,所以亚真空管道的弯道要尽量大,高低起伏要尽量小,但受地型影响,为降低造价,必要时可降低速度来适应地型;在车站起止段,因列车运行的速度慢,可将亚真空管道建成小弯道,30度以上的大坡度;并在管道外安装隔热层3,管壁内的顶部安装消声材料4,在管道下方安装承力构件5,承力构件5下安装制冷管6,每隔一定的距离(比如每隔10公里左右)在制冷管6附近的亚真空管道外、通过两根小管道连接一个制冷站7;\n[0066] B、安装排气阀和排水阀(参见图8):\n[0067] 沿亚真空管道每隔一定的距离在亚真空管道的顶部安装排气阀8,在管道的底部安装排水阀9,当亚真空管道的亚真空中间段132为随地形起伏的曲线形时,在较高处的管道顶部安装排气阀8,在最低处的管道底部安装排水阀9;\n[0068] C、制亚真空:用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将管道制成亚真空管道。\n[0069] 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n[0070] a、注入液体、排气(参见图9):先打开位于管道顶部的排气阀8,并将液体从底部的排水阀9注入,直至将整个管道注满,以便将管道的空气排掉;\n[0071] b、抽液体(参见图10):关闭排气阀8,依次从位于管道底部的各个排水阀9进行抽液体,直至将管道制成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份组成的亚真空管道。\n[0072] 所述的步骤A中,亚真空管道本体的材料可以采用玻璃钢或其它塑钢材料,也可以用砼结构外加密封层,也可以采用钢管,亚真空管道1可以建设在地面上或架空或隧道中,最好是地面、架空、隧道三者兼用,并尽量多的铺在地面或是管道一半露在地面,一半埋在土中,以降低费用。\n[0073] 作为本实施例五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步骤C中,也可以根据自然条件,利用海拔高于亚真空管道海拔的液体,通过进水管道向亚真空管道的排水阀注入,当管道中注满液体后,向低于亚真空管道垂直高度9.8米以上的地方排液体即可制成亚真空。\n[0074] 作为本实施例五的又一种变换,所述的步骤C的b、抽液体中,也可以是同时从位于管道底部的各个排水阀9进行抽液体。\n[0075] 实施例六:带有阀门的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n[0076] 一种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四中所述的带有阀门的亚真空管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同实施例五,均包括步骤A、制备亚真空管道本体,B、安装排气阀和排水阀,C、制亚真空;所不同之处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抽液体制真空的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n[0077] a、分段:关闭亚真空管道内的各个阀门16,将亚真空段13分隔成若干段;\n[0078] b、注入液体、排气:将位于其中一段管道顶部的排气阀8全部打开,并将液体从位于该段管道底部的排水阀9注入,直至将该段管道注满液体,以便将该段管道的空气排净;\n[0079] c、抽液体:关闭这一段的排气阀8,从该段管道底部的排水阀9进行抽液体,直至将该段管道制成亚真空管道;\n[0080] d、依次将封闭的若干段管道制成亚真空,然后打开各阀门16,直至将整个管道制成由入口大气常压下坡段、入口液体密封段、亚真空段、出口液体密封段以及出口大气常压上坡段五部份组成的亚真空管道。
法律信息
- 2013-05-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1B 13/10
专利号: ZL 200810073520.X
申请日:
授权公告日:
- 2011-04-13
- 2010-01-20
- 2009-10-0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7-08-22
|
2006-07-24
| | |
2
| |
2005-01-26
|
2003-07-11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