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及标签识别系统 |
申请号 | CN201310043879.3 | 申请日期 | 2013-02-0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17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IPC分类号 | G;0;6;K;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快车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轩尼斯道313号中国人寿大厦16楼1602-3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快车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快车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艺;陈政立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宝筠 |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及标签识别系统,其中,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包括:用于从标签上读取第一标签信息的读取模块;与所述读取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第一标签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第二标签信息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为所述标签的真实信息;与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的输出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标签识别系统的数据安全性。
1.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从标签上读取第一标签信息的读取模块;
与所述读取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第一标签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第二标签信息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为所述标签的真实信息;不同的所述数字逻辑电路对相同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后得到的逻辑运算结果都不同;
与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的输出模块;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
存储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能够识别的所有标签的标签信息的标签数据库;
用于通过所述标签数据库,对所述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的标签识别模块;
所述标签数据库还存储有:所述标签中的N个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N大于0;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识别模块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且所述标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
用于与用户设备连接的通讯接口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输出至所述用户设备,以便在所述用户设备上对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具体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耳机插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转换为超声波信号;
喇叭,用于输出所述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转换得到的超声波信号,以便用户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并将所述超声波转换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后进行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
麦克风,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麦克风接收到的超声波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所述标签阅读设备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所述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处理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逻辑运算,以便从所述数字信号中得到真实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用户设备上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且所述用户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所述用户设备上存储的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
第三更新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用户设备上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时,且远端中心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远端中心服务器上存储的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
配对接口,用于与配对设备连接,以便所述标签阅读设备通过所述配对接口与所述配对设备成功连接后,与所述配对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其中,所述配对设备上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标签阅读设备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近距离无线通讯NFC阅读器,所述标签为NFC标签;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蓝牙阅读器,所述标签为蓝牙标签;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Wi-Fi阅读器,所述标签为Wi-Fi标签。
11.一种标签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签;
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标签阅读设备。
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及标签识别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信息处理设备及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标签信息识别技术,RFID阅读器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与射频标签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以达到识别目标射频标签的目的。\n[0003] 目前,标签识别技术(如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蓝牙识别技术等)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防伪等物联网领域中。但是,由于标签识别技术中所使用的标签基于无线通信信道,因此,攻击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截获通信数据。攻击者甚至可以仿造一个标签阅读设备,直接读写标签来获取标签信息,可见,目前的标签识别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及标签识别系统,用于提高标签识别系统的数据安全性。\n[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n[0006]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包括:\n[0007] 用于从标签上读取第一标签信息的读取模块;\n[0008] 与所述读取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第一标签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第二标签信息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为所述标签的真实信息;\n[0009] 与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的输出模块。\n[0010]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0011]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12] 存储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能够识别的所有标签的标签信息的标签数据库;\n[0013] 用于通过所述标签数据库,对所述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的标签识别模块。\n[0014]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数据库还存储有:所述标签中的N个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N大于0;\n[0015]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识别模块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且所述标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n[0016]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0017]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18] 用于与用户设备连接的通讯接口模块;\n[0019] 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输出至所述用户设备,以便在所述用户设备上对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n[0020]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具体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耳机插孔连接。\n[0021]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0022]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n[0023] 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转换为超声波信号;\n[0024] 喇叭,用于输出所述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转换得到的超声波信号,以便用户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并将所述超声波转换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后进行识别。\n[0025]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26] 麦克风,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超声波信号;\n[0027] 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麦克风接收到的超声波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所述标签阅读设备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n[0028]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所述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处理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逻辑运算,以便从所述数字信号中得到真实数据。\n[0029]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30]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用户设备上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且所述用户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所述用户设备上存储的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n[0031]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32] 第三更新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用户设备上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时,且远端中心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远端中心服务器上存储的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n[0033]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34] 配对接口,用于与配对设备连接,以便所述标签阅读设备通过所述配对接口与所述配对设备成功连接后,与所述配对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其中,所述配对设备上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标签阅读设备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匹配。\n[0035]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n[0036]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近距离无线通讯NFC阅读器,所述标签为NFC标签;\n[0037]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蓝牙阅读器,所述标签为蓝牙标签;\n[0038]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Wi-Fi阅读器,所述标签为Wi-Fi标签。\n[0039]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识别系统,包括:\n[0040] 标签;\n[0041] 以及标签阅读设备,其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包括:\n[0042] 用于从标签上读取第一标签信息的读取模块;\n[0043] 与所述读取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第一标签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第二标签信息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为所述标签的真实信息;\n[0044] 与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的输出模块。\n[0045]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0046]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47] 存储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能够识别的所有标签的标签信息的标签数据库;\n[0048] 用于通过所述标签数据库,对所述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的标签识别模块。\n[0049]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数据库还存储有:所述标签中的N个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N大于0;\n[0050]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识别模块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且所述标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n[0051]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0052] 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53] 用于与用户设备连接的通讯接口模块;\n[0054] 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输出至所述用户设备,以便在所述用户设备上对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n[0055]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具体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的耳机插孔连接。\n[0056]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0057]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n[0058] 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标签信息转换为超声波信号;\n[0059] 喇叭,用于输出所述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转换得到的超声波信号,以便用户设备接收所述超声波,并将所述超声波转换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后进行识别。\n[0060]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61] 麦克风,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超声波信号;\n[0062] 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麦克风接收到的超声波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所述标签阅读设备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n[0063]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所述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处理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逻辑运算,以便从所述数字信号中得到真实数据。\n[0064]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65]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用户设备上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且所述用户设备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所述用户设备上存储的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n[0066]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67] 第三更新模块,用于当在所述用户设备上识别出所述第二标签信息时,且远端中心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远端中心服务器上存储的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所述状态响应值与所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n[0068]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n[0069] 配对接口,用于与配对设备连接,以便所述标签阅读设备通过所述配对接口与所述配对设备成功连接后,与所述配对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其中,所述配对设备上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标签阅读设备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匹配。\n[0070]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n[0071]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近距离无线通讯NFC阅读器,所述标签为NFC标签;\n[0072]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蓝牙阅读器,所述标签为蓝牙标签;\n[0073] 或者,所述标签阅读设备为Wi-Fi阅读器,所述标签为Wi-Fi标签。\n[0074]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签阅读设备中包含数字逻辑控制模块,数字逻辑控制模块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读取到的标签信息进行逻辑运算,由于不同的数字逻辑电路对相同数据进行转化后得到的结果都不同,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过该标签阅读设备的数字逻辑电路处理后的标签信息才是该标签的真实信息,因此,即使攻击者通过技术手段截获标签阅读设备与标签的通信数据,或者,攻击者通过仿造一个标签阅读设备直接读写标签和获取标签的标签信息,也无法获取到该标签的真实信息,从而极大提高了标签识别系统的数据安全性。\n附图说明\n[007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76]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标签阅读设备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n[0077]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n[0078]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n[0079]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再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n[0080]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标签识别系统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8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及标签识别系统。\n[0082]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n[0083]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标签阅读设备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签阅读设备100包括:\n[0084] 用于从标签上读取第一标签信息的读取模块101;\n[0085] 与读取模块101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读取模块101读取的第一标签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第二标签信息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102,其中,上述第二标签信息为上述标签的真实信息;\n[0086] 与数字逻辑控制模块102连接,用于输出上述第二标签信息的输出模块103。\n[0087] 本发明实施例中,读取模块101可以通过天线从标签中读取第一标签信息。数字逻辑控制模块102包含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当读取模块101从标签中读取了第一标签信息之后,将第一标签信息输出至数字逻辑控制模块102,第一标签信息经过数字逻辑控制模块\n102中的数字逻辑电路之后,将转化为第二标签信息,对于非仿造的标签,经数字逻辑控制模块102处理后得到的第二标签信息即为该标签的真实数据。\n[0088]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图1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标签阅读设备200上有存储标签阅读设备200能够识别的所有标签的标签信息的标签数据库21,则标签阅读设备200还包括:标签识别模块22,用于通过标签数据库21,对输出模块103输出的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此种情况下,当标签数据库21中存储有上述第二标签信息时,标签识别模块22通过对上述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即可识别出上述第二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标签为真实标签,进一步地,标签识别模块22还可以由上述第二标签信息获取到上述第二标签信息所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物品信息和物品状态等数据。进一步,标签数据库21还可能存储有:\n标签阅读设备200能够识别的所有标签中的N个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N大于0,则标签阅读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第一更新模块23,用于在标签识别模块22识别出上述第二标签信息,且标签数据库21中存储有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上述状态响应值与上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即一个状态响应值表示标签对应的物品的一种状态(状态例如可以为:物品入库、物品出库、物品售出、物品的当前位置等)。\n[0089]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降低标签阅读设备的成本,存储标签信息的数据库也可以被配置在某些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中,或者也可以是集成在第三方应用程序(即APP)中,则UE通过网络下载安装该APP即可将存储标签信息的数据库安装在该UE上。\n因此,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标签阅读设备300还包括:用于与UE连接的通讯接口模块31,则输出模块103具体用于:通过通讯接口模块31,将上述第二标签信息输出至上述UE,以便在该UE上对上述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当然,上述存储标签信息的数据库也可以放置在远端中心服务器中,则在标签阅读设备300通过通讯接口模块31与该UE连接之后,标签阅读设备300可以通过该UE上的APP与远端中心服务器联网,在远端中心服务器上对上述第二标签信息进行识别,此处不作限定。其中,通讯接口模块31可以是用于与UE的耳机插孔连接的耳机接口,即标签阅读设备300通过通讯接口模块\n31和UE的耳机插孔与该UE实现数据传输。当然,在其它实现方式中,通讯接口模块31也可以是数据接口(如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无线通讯接口模块(如蓝牙、红外、WiFi等)等,此处不作限定。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标签阅读设备400的输出模块103包括: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41,用于将上述第二标签信息转换为超声波信号;喇叭42,用于输出超声波输出转换模块41转换得到的超声波信号,以便UE接收上述超声波,并将上述超声波转换为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后进行识别。进一步,标签阅读设备400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的方式与UE实现双向通讯,则标签阅读设备400还可以包括:麦克风43,用于接收来自UE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44,用于将麦克风43接收到的超声波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标签阅读设备400对上述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进一步,为了实现安全通讯,上述数字信号可以是加密后的数据,则数字逻辑控制模块102还可以与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44连接,用于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超声波输入转换模块\n44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逻辑运算,以从上述数字信号中得到真实数据。\n[0090] 进一步,在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当在上述UE上识别出上述第二标签信息,且上述UE中存储有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更新上述UE存储的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或者,标签阅读设备能够识别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也可以存放在远端中心服务器上,标签阅读设备还包括:第三更新模块,用于当在上述UE上识别出上述第二标签信息,且远端中心服务器中存储有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时,根据当前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所在的物品的状态,通过上述UE更新该远端中心服务器上存储的上述第二标签信息对应的标签的状态响应值,其中,上述状态响应值与上述物品的状态一一对应,即一个状态响应值表示标签对应的物品的一种状态(状态例如可以为:物品入库、物品出库、物品售出、物品的当前位置等)。\n[0091] 进一步,在图1、或图2、或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签阅读设备还可以包括:\n[0092] 配对接口,用于与配对设备连接,以便该标签阅读设备通过该配对接口与该配对设备成功连接后,与该配对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其中,该配对设备上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与该标签阅读设备的数字逻辑控制模块匹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配对设备可以同样是标签阅读设备,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包含数字逻辑控制模块的载体(如USB存储器、硬盘等),此处不作限定。\n[009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签阅读设备可以是RFID阅读器,也可以是NFC阅读器,或者,也可以是其它标签阅读设备(如蓝牙阅读器,Wi-Fi阅读器,红外阅读器,紫蜂(即Zigbee)阅读器,超声波收发器等),此处不作限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标签阅读器,其读取的标签类型也不同,例如,对于RFID阅读器,其读取的标签类型为RFID标签,对于NFC阅读器,其读取的标签类型为NFC标签,对于蓝牙阅读器,其读取的标签为蓝牙标签,对于Wi-Fi阅读器,其读取的标签为Wi-Fi标签,对于红外阅读器,其读取的标签为红外标签,对于Zigbee阅读器,其读取的标签为Zigbee标签,对于超声波收发器,其读取的是具有将标签信息转换为超声波信号的功能的标签。\n[0094]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签阅读设备中包含数字逻辑控制模块,数字逻辑控制模块通过预设的数字逻辑电路对读取到的标签信息进行逻辑运算,由于不同的数字逻辑电路对相同数据进行转化后得到的结果都不同,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过该标签阅读设备的数字逻辑电路处理后的标签信息才是该标签的真实信息,因此,即使攻击者通过技术手段截获标签阅读设备与标签的通信数据,或者,攻击者通过仿造一个标签阅读设备直接读写标签和获取标签的标签信息,也无法获取到该标签的真实信息,从而极大提高了标签识别系统的数据安全性。\n[009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标签识别系统,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签识别系统500包括:\n[0096] 标签501和标签阅读设备502。\n[0097] 其中,标签501为标签阅读设备502所能够识别的标签,一个标签阅读设备502可以对应一个标签501,也可以对应多个标签501,一个标签识别系统500可以包括一个标签阅读设备502,也可以包括多个标签阅读设备502,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标签501和标签阅读设备\n502的数目进行限定。\n[0098]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签阅读设备502可以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提到的任意一种标签阅读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全部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n[009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法律信息
- 2016-05-18
- 2013-06-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K 7/00
专利申请号: 201310043879.3
申请日: 2013.02.04
- 2013-05-0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9-03-04
| | |
2
| | 暂无 |
2011-10-11
| | |
3
| |
2007-04-11
|
2006-10-2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