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通讯管理系统与方法 |
申请号 | CN201310541651.7 | 申请日期 | 2013-11-0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661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4M1/2745 | IPC分类号 | H;0;4;M;1;/;2;7;4;5;;;H;0;4;M;1;/;7;2;5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133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袁小六;毛鹏程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宝筠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管理系统与方法,适用于一可携式通讯装置,包括:通过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操作接口设置一通讯管理设定;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蓝牙主装置检测并连接一蓝牙从属装置时,启用所述通讯管理设定;以及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对一来电或一信息进行通讯管理,由此可以让使用者在驾驶车辆时,通过连接可携式装置与车载多媒体系统,即可依照需求过滤电话并自动接听重要电话,减少使用者因为进行通话相关操作而分心的可能性,并增加驾驶车辆期间的安全性。
1.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操作接口,用于设置一通讯管理设定;以及
一蓝牙主装置,用于与一蓝牙从属装置连接,其中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在所述蓝牙主装置连接所述蓝牙从属装置时,启用所述通讯管理设定,所述通讯管理设定包括一拒接名单、一来电上限次数和一来电上限时间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以使得当有一信息传送至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时,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朗读该信息;以及
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时,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接听所述来电或回复一预设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通讯管理设定包括设置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具有一来电时是否响铃以及设置一预设信息用于回复所述来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蓝牙主装置与所述蓝牙从属装置连接时,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通过所述蓝牙从属装置接听一来电,或通过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接听所述来电。
4.一种通讯管理方法,适用于一可携式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操作接口设置一通讯管理设定;
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蓝牙主装置侦测并连接一蓝牙从属装置时,启用所述通讯管理设定;其中设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的步骤还包括:设置一拒接名单、一来电上限次数和一来电上限时间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当有一信息传送至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时,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朗读该信息;以及
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时,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接听所述来电或回复一预设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还包括:
利用所述拒接名单判断所述来电是否属于所述拒接名单,若所述来电属于该拒接名单,则直接挂断来电;
当所述来电的来电次数未达所述来电上限次数时,根据该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以所述预设信息回复;以及
当所述来电的来电次数到达所述来电上限次数及所述来电的来电时间到达所述来电上限时间时,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接听所述来电或以所述预设信息回复所述来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接收所述来电时是否响铃;以及
设置所述预设信息的内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还包括:
在接听所述来电之前,判断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是否与一蓝牙语音装置连接,以决定由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或由所述蓝牙语音装置接听所述来电。
通讯管理系统与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通讯管理系统与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许多汽车的车载多媒体系统都支持蓝牙传输技术,使用者可以透过蓝牙配对将可携式装置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与车载多媒体系统作连接,并藉由蓝牙将数据或音乐传输至车载多媒体系统,使得可携式装置不需要使用实体线路连接便可与车载多媒体系统分享数据或音乐。\n[0003] 此时车载多媒体系统通常被视为一蓝牙从属装置(slave),而可携式装置被视为一蓝牙主装置(master),所以当车载多媒体系统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时,车载多媒体系统只能被动性接听或拒接电话,使用者仍然需要藉由车载多媒体系统或手机进行通话相关操作如拨打、接听或挂断电话等,然而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进行任何上述操作,均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n发明内容\n[0004] 为了避免上述情形发生,本发明提供通讯管理系统与方法,可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过滤不必要的电话,以增加行车期间的安全性。\n[0005]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n[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携式通讯装置,包括:\n[0007] 一操作接口,用于设置一通讯管理设定;以及\n[0008] 一蓝牙主装置,用于与一蓝牙从属装置连接,其中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在所述蓝牙主装置连接所述蓝牙从属装置时,启用所述通讯管理设定。\n[000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管理方法,适用于一可携式通讯装置,其步骤包括:\n[0010] 通过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操作接口设置一通讯管理设定;\n[0011] 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一蓝牙主装置侦测并连接一蓝牙从属装置时,启用所述通讯管理设定;\n[0012] 当有一信息传送至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时,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朗读该信息;以及\n[0013] 当所述可携式通讯装置接收一来电时,根据所述通讯管理设定,确定是否接听所述来电或回复一预设信息。\n[0014]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可以让使用者在驾驶车辆时,通过连接可携式装置与车载多媒体系统,即可依照需求过滤电话并自动接听重要电话,减少使用者因为进行通话相关操作而分心的可能性,并增加驾驶车辆期间的安全性。\n附图说明\n[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n[0016]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管理方法绘制的设置流程图;\n[0017]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管理系统绘制的控制流程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n[0019]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管理方法绘制的设置流程图,其用于描述本发明的行车通讯管理方法的设置项目及流程。\n[0020] 本发明的通讯管理系统包括一可携式通讯装置与一蓝牙从属装置(slave),其中可携式通讯装置可为一手机或一平板计算机等可做为蓝牙主装置(master)及具备蓝牙操作接口的装置,而蓝牙从属装置(slave)可为一车辆中配置的多媒体系统等,可携式通讯装置与蓝牙从属装置通过蓝牙配对进行连接以及开始通讯。\n[0021] 其中可携式通讯装置与蓝牙从属装置之间的蓝牙配对及连接方法为蓝牙传输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多赘述。\n[0022] 首先,通过可携式通讯装置的蓝牙操作接口设置通讯管理方法(步骤S100),其中包括检测及连接一蓝牙从属装置(步骤S110),并在可携式通讯装置与蓝牙从属装置连接后,依照通讯管理方法的设置进行通讯管理。\n[0023] 接着,设置一拒接名单(步骤S120),其中拒接名单可包含一个以上的电话号码,当列入拒接名单中的电话号码拨打电话至可携式通讯装置时,将直接拒绝接听。\n[0024] 设置一来电上限次数(步骤S130),当未被列入拒接名单中的电话号码拨打至可携式通讯装置时,计算其拨打次数是否符合来电上限次数。\n[0025] 设置一来电上限时间(步骤S140),当未被列入拒接名单中的电话号码拨打至可携式通讯装置时,计算其等候时间是否符合来电上限时间。在步骤S170中,进一步设置当未被列入拒接名单中的电话号码拨打至可携式通讯装置并等待接听时,是否播放铃声做为提示。\n[0026] 设置一操作(步骤S150),当未被列入拒接名单中的电话号码拨打至可携式通讯装置的次数及等待时间均符合来电上限次数及来电上限时间时,将执行步骤S150所设置的操作,其包含接听电话、拒接电话或以信息回复等。\n[0027] 另外,蓝牙操作接口除了对可携式通讯装置的通话进行管理之外,也可管理其信息。在步骤S160中,设置当可携式通讯装置收到一信息时是否进行朗读,亦可选择是否拨放铃声做为收到信息时的提示。\n[0028] 最后,储存设置并退出蓝牙操作接口(步骤S180)。\n[0029] 本发明的通讯管理方法中,步骤S120至步骤S170可由使用者自行选择进行设置,其可包含一默认值,当步骤未被进行时,即维持默认值并以默认值进行操作。例如,预设拒接名单为空白、来电上限次数为一次、来电上限时间为零秒、达到来电上限次数及来电上限时间的操作为接听来电、收到简讯时进行朗读以及来电时以铃声提示等。\n[0030]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管理系统绘制的控制流程图,其用以描述使用本发明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与一蓝牙从属装置连接并具有一来电时的控制流程。\n[0031] 当具备一蓝牙主装置的一可携式通讯装置与一蓝牙从属装置连接后(步骤S200),将依照图1中通讯管理方法的设置及图2所示的控制流程对可携式通 讯装置的通讯进行管理,其中可携式通讯装置的蓝牙操作接口中更可具有一选项由使用者决定是否启用本发明的通讯管理系统。\n[0032] 当有一来电拨打至可携式通讯装置时(步骤S210),判断来电号码是否属于拒接名单之一(步骤S220),若来电号码属于拒接名单之一时,直接挂断来电以结束通话(步骤S310)。\n[0033] 当来电号码不属于拒接名单之一时,便进一步判断同一来电号码所拨打的总次数是否达到来电上限次数(步骤S230)。例如,来电上限次数被设置为三次,若甲号码在可携式通讯装置与蓝牙从属装置连接后拨打两次电话至可携式通讯装置,则视为未达到来电上限次数,若此时甲号码第三次拨打电话至可携式通讯装置,则判断为已达到来电上限次数三次。\n[0034] 当同一来电号码所拨打总次数未达到来电上限次数时,依照先前设置,决定是否以信息回复来电(步骤S290)。若先前设置以信息回复来电时,将以一预设信息回复来电(步骤S300);相反地,若先前设置不以信息回复来电时,将直接挂断来电(步骤S310)。其中,预设信息是由本发明的通讯管理系统所提供或由使用者自行输入的文字信息。\n[0035] 当同一来电号码所拨打总次数达到来电上限次数,依照先前设置启动响铃作为提示(步骤S240)且透过蓝牙从属装置拨放响铃,并等待响铃持续时间达到来电上限时间(步骤S250)后,依照先前设置接听来电(步骤S270),其中响铃可替换为振动或静音,步骤S270接听来电亦可替换为挂断来电或以信息回复来电。例如,来电上限时间被设置为五秒钟,当甲号码拨打电话至可携式通讯装置的次数已达来电上限次数时,启动响铃作为提示,并在响铃持续时间超过五秒钟后,自动接听来电;相反地,当甲号码拨打电话至可携式通讯装置的次数已达来电上限次数,但响铃持续时间未达五秒钟时,不作任何动作。\n[0036] 在步骤S250及步骤S270之间,还可存有一步骤S260用以判断可携式通讯装置是否透过蓝牙通讯与一蓝牙语音设备连接。也就是说,当与可携式通讯装置连接的蓝牙从属装置为一蓝牙语音设备时,始能透过蓝牙从属装置进行步骤S270如接听或挂断来电等操作,其中蓝牙语音设备包含蓝牙喇叭等,同时具备接收及输出声音的装置如麦克风及喇叭。\n[0037] 在步骤S260中,除了判断可携式通讯装置与蓝牙从属装置是否连接之外,亦须判断蓝牙从属装置是否为一蓝牙语音设备,其中蓝牙语音设备的判断为蓝牙通讯领域的公知技术,故此处不多赘述。\n[0038] 若在步骤S260中,可携式通讯装置经判断并未与一蓝牙语音设备连接时,将可携式通讯装置切换为免持模式并接听来电(步骤S280),即不需要额外手动操作(例如按下接听键以接听来电)可携式通讯装置就能进行通话。\n[0039] 当可携式通讯装置经判断为与一蓝牙语音设备连接时,将直接接听来电(步骤S270),此时系透过蓝牙从属装置(蓝牙语音设备)进行通话,并在通话结束后挂断电话(步骤S310)。\n[0040] 当可携式通讯装置与蓝牙从属装置失去连接时,将自动关闭蓝牙模式,切换至一般通讯模式,并且将前次连接时所纪录的来电次数归零,以便下次连接时重新计算来电次数。\n[0041] 以上为本发明的通讯管理系统针对电话拨打至可携式通讯装置的控制流程,除此之外,本发明亦可对可携式通讯装置的信息或通讯软件的信息做通讯管理。\n[0042] 当一信息传送至可携式通讯装置时(步骤S320),依照先前设置决定是否朗读信息或者播放铃声作为提示(步骤S330)。其中信息可包含由可携式通讯装置本身所发出的装置信息(例如电量通知)、由通讯软件所接收的信息或由透过电信服务发送的信息等。\n[0043] 无论是朗读信息或播放铃声作为提示(步骤S340)或者保持静音不作任何提示(步骤S350),皆依照先前设置而进行控制流程,故不需要对可携式通讯装置或车载多媒体系统进行额外操作,进而达到本发明促进行车安全的功效。\n[0044]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通讯管理系统与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法律信息
- 2016-08-03
- 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M 1/2745
专利申请号: 201310541651.7
申请日: 2013.11.05
- 2014-01-2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7-03-21
|
2006-09-28
| | |
2
| |
2008-09-10
|
2008-02-01
| | |
3
| |
2005-11-02
|
2004-12-1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