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及系统 |
申请号 | CN201510013038.7 | 申请日期 | 2015-01-09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0910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IPC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6;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梦溪道2号酷派信息港(1号楼)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詹谷;陈能 |
代理机构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健;梁挥 |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从所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借此,本发明能够基于现有终端设备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并且合成图像的内容更准确且符合用户需求,从而提高拍摄操作的趣味性和用户体验,同时更节省成本。更好的是,本发明在图像合成之前,还可将人物图像区域的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使得调整处理后的人物图像区域更接近所述后摄图像的画质,以便前、后摄像头的图像更加自然融合在一起,提升合成图像的质量。
1.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
从所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
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
所述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第二图像参数;
判断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一比值或第一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
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经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第二图像参数;
判断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二比值或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
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二比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在所述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
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的所述结合位置处以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参数包括分辨率、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多帧所述前摄图像合并成一个新前摄图像;
所述从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所述人物图像区域。
5.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
人物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
图像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
所述图像合成系统还包括调整处理模块,所述调整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第二图像参数;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一比值或第一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
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第二图像参数;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二比值或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
第二调整子模块,用于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二比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合成模块包括:
位置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在所述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
图像合成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的所述结合位置处以生成所述目标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参数包括分辨率、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图像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合成系统还包括:
前摄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前摄图像之后,将多帧所述前摄图像合并成一个新前摄图像;
所述人物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所述人物图像区域。
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及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及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在手机等终端在硬件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已经可实现前、后摄像头一起预览或拍摄的功能,其主要是将前、后摄像头的图像数据都输出到屏幕上预览,并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保存成为图像。现有前、后摄像头在同时打开预览或拍摄时,直接将前摄像头生成的图像和后摄像头生成的图像进行叠加以合成图像,但由于前摄像头的分辨率、视角等功能参数与后摄像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所合成的图像中,前、后摄像头的图像有明显界限,用户可明显感觉到是两张图像叠加在一起,表现出来的效果粗糙僵硬,无法达到用户预期满意的效果。\n[0003]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n发明内容\n[0004]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及系统,其能够基于现有终端设备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并且合成图像的内容更准确且符合用户需求,从而提高拍摄操作的趣味性和用户体验,同时更节省成本。更好的是,本发明在图像合成之前,还可将人物图像区域的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使得调整处理后的人物图像区域更接近所述后摄图像的画质,以便前、后摄像头的图像更加自然融合在一起,提升合成图像的质量。\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包括:\n[0006] 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n[0007] 从所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n[0008] 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n[0009]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方法,所述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n[0010] 确定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在所述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n[0011] 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的所述结合位置处以生成所述目标图像。\n[0012]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方法,所述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n[0013] 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第二图像参数;\n[0014] 判断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一比值或第一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n[0015] 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经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或\n[0016] 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第二图像参数;\n[0017] 判断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二比值或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n[0018] 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二比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n[0019]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方法,所述第一图像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参数包括分辨率、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n[002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方法,所述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n[0021] 将多帧所述前摄图像合并成一个新前摄图像;\n[0022] 所述从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的步骤包括:\n[0023] 从所述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所述人物图像区域。\n[002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系统,包括:\n[0025]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n[0026] 人物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n[0027] 图像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n[002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系统,所述图像合成模块包括:\n[0029] 位置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在所述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n[0030] 图像合成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所述后摄图像的所述结合位置处以生成所述目标图像。\n[003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系统,还包括调整处理模块,所述调整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n[0032]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第二图像参数;\n[0033]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一比值或第一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n[0034] 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或\n[0035]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第二图像参数;\n[0036]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二比值或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n[0037] 第二调整子模块,用于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二比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n[003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系统,所述第一图像参数和所述第二图像参数包括分辨率、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n[0039]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图像合成系统,还包括:\n[0040] 前摄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前摄图像之后,将多帧所述前摄图像合并成一个新前摄图像;\n[0041] 所述人物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所述人物图像区域。\n[0042] 本发明提供对终端设备的前、后摄像头获取的前、后摄图像进行合成的技术方案,并考虑到前摄像头主要用于拍摄人物内容,而后摄像头主要用于拍摄背景内容,因此从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包含人物内容的人物图像区域,即消除了四周的背景环境,再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中以生成目标图像。借此,本发明能够基于现有终端设备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并且合成图像的内容更准确且符合用户需求,从而提高拍摄操作的趣味性和用户体验,同时更节省成本。更好的是,本发明在图像合成之前,还可将人物图像区域的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使得调整处理后的人物图像区域更接近所述后摄图像的画质,以便前、后摄像头的图像更加自然融合在一起,提升合成图像的质量。\n附图说明\n[0043] 图1是本发明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n[0044] 图2是本发明优选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n[0045] 图3是本发明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的流程图;\n[0046]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的流程图;\n[0047]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对人物图像区域进行调整处理的方法流程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4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n[0049] 图1是本发明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像合成系统\n100可应用于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相机等具有前、后摄像头的终端设备中,并且所述图像合成系统100至少包括图像获取模块10、人物提取模块20以及图像合成模块30,其中:\n[0050]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10,用于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在图像预览和拍摄时,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用户希望将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进行合成,其中合成图像的内容主要包括前摄图像的人物内容以及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n[0051] 所述人物提取模块20,用于从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优选的是,系统根据前摄像头的预览帧数据,根据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分析前摄图像中是否有人物特征,进而识别出人物的轮廓,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便于之后的调整和/或合并操作。或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触控指令手动在前摄图像选择出人物图像区域。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人物内容,所述人物内容包括头像、身体部位等。当然所述人物图像区域还可以包括用户所手动选择的其他对象内容,比如动物、植物、物品等。\n[0052] 所述图像合成模块30,用于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n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前摄图像的人物内容以及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以符合用户实际需求。\n[0053] 本发明考虑到前、后摄像头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体验的要求,尤其是前摄像头,主要表现是拍摄人物,因而采用图像识别算法将人物识别出来,并消除四周的背景环境,同时对后摄像头的拍摄场景进行自动检测识别,识别拍摄的场景,比如风景、人物、运动、夜景等,然后将前摄像头的人物尽可能融入到后摄像头的图像中,给用户更自然更优秀的体验。本发明使用现有的硬件技术,对硬件和结构不做修改,因此实现成本更低。\n[0054] 图2是本发明优选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图像合成系统100可应用于手机、PDA、平板电脑、相机等具有前、后摄像头的终端设备中,并且所述图像合成系统100至少包括图像获取模块10、人物提取模块20以及图像合成模块30,其中:\n[0055]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10,用于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n[0056] 所述人物提取模块20,用于从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n[0057] 所述图像合成模块30,用于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n[0058] 图像合成模块30包括:\n[0059] 位置确定子模块31,用于确定人物图像区域在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优选的是,系统根据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分析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或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触控指令手动在后摄图像中选择出图像的结合位置。\n[0060] 图像合成子模块32,用于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后摄图像的结合位置处以生成目标图像。\n[0061] 优选的是,本发明图像合成系统100还可包括:\n[0062] 调整处理模块40,用于在生成目标图像之前,将提取的人物图像区域的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使得调整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参数接近后摄图像的第二图像参数,使得调整处理后的人物图像区域更接近所述后摄图像的画质,即第一图像参数与第二图像参数的差值或比值小于预定的阈值。所述第一图像参数和第二图像参数包括分辨率、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等。\n[0063] 优选的是,所述调整处理模块40进一步包括:\n[0064] 第一获取子模块41,用于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第二图像参数;\n[0065] 第一判断子模块42,用于判断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一比值或第一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n[0066] 第一调整子模块43,用于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或\n[0067] 所述调整处理模块40进一步包括:\n[0068] 第二获取子模块44,用于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第二图像参数;\n[0069] 第二判断子模块45,用于判断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二比值或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n[0070] 第二调整子模块46,用于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二比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n[0071] 优选的是,所述图像合成系统100还包括:\n[0072] 前摄图像处理模块50,用于在获取所述前摄图像之后,将多帧所述前摄图像合并成一个新前摄图像,以利用多帧数据提高图像的分辨率。\n[0073] 所述人物提取模块20,用于从所述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所述人物图像区域。\n[0074] 本发明考虑到由于前摄像头的最大分辨率一般小于后摄像头的最大分辨率,比如前摄像头的分辨率为5M,后摄的分别率为13M,当分辨率差异较大时,前摄像头输出的图像自身图像在整个画面中占的比例就小,用户看起来会觉得不自然,而如果直接放大,由于分辨率像素点少,放大后看起来前摄像头提供的图像画质粗糙,有模糊的感觉,与后摄像头的图像放在一起仍然不协调,因而这里采用将前摄像头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其具备更高的像素点和分辨率,主要方法是采用前摄像头多帧图像数据合并得到一张更大像素的前摄像头图像,使画质和后摄像头尽量匹配。\n[0075] 另外,本发明的系统和用户还可以自动或手动对前摄的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等进行调整处理,并能进行裁剪,以此获取更加自然满意的效果。\n[0076] 更好的是,本发明还可以识别和处理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在合并图像时避免出现错误等问题,如色调不协调现象。\n[007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终端设备的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在图像预览和拍摄时自动智能识别合成一张更自然的图像,主要是识别前摄像头中的人物图像并消除背景,并使用多帧图像合并得到与后摄像头图像画质相似的前摄图像,调节前摄像头图像,让前、后摄像头的图像更加自然融合在一起,看起来更加真实自然,在现有硬件基础上给用户全新拍照体验。\n[0078] 图3是本发明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由如图1或图2所示的图像合成系统100实现,所述方法包括:\n[0079] 步骤S301,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n[0080] 在图像预览和拍摄时,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用户希望将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进行合成,其中合成图像的内容主要包括前摄图像的人物内容以及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n[0081] 步骤S302,从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n[0082] 优选的是,系统根据前摄像头的预览帧数据,根据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分析前摄图像中是否有人物特征,进而识别出人物的轮廓,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便于之后的调整和/或合并操作。或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触控指令手动在前摄图像选择出人物图像区域。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人物内容,所述人物内容包括头像、身体部位等。\n当然所述人物图像区域还可以包括用户所手动选择的其他对象内容,比如动物、植物、物品等。\n[0083] 步骤S303,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后摄图像中以生成目标图像。\n[0084] 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前摄图像的人物内容以及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以符合用户实际需求。\n[0085]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由如图2所示的图像合成系统100实现,所述方法包括:\n[0086] 步骤S401,分别通过前、后摄像头获取前摄图像和后摄图像。\n[0087] 步骤S402,将多帧前摄图像合并成一个新前摄图像。\n[0088] 本发明考虑到由于前摄像头的最大分辨率一般小于后摄像头的最大分辨率,比如前摄像头的分辨率为5M,后摄的分别率为13M,当分辨率差异较大时,前摄像头输出的图像自身图像在整个画面中占的比例就小,用户看起来会觉得不自然,而如果直接放大,由于分辨率像素点少,放大后看起来前摄像头提供的图像画质粗糙,有模糊的感觉,与后摄像头的图像放在一起仍然不协调,因而这里采用将前摄像头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其具备更高的像素点和分辨率,主要方法是采用前摄像头多帧图像数据合并得到一张更大像素的前摄像头图像,使画质和后摄像头尽量匹配。\n[0089] 另外,本发明的系统和用户还可以自动或手动对前摄的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等进行调整处理,并能进行裁剪,以此获取更加自然满意的效果。\n[0090] 更好的是,本发明还可以识别和处理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在合并图像时避免出现错误等问题,如色调不协调现象。\n[0091] 步骤S403,从新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人物图像区域。\n[0092] 步骤S404,将提取的人物图像区域的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使得调整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参数接近后摄图像的第二图像参数,即第一图像参数与第二图像参数的差值或比值小于预定的阈值。。\n[0093] 本步骤可使得调整处理后的第一图像参数接近后摄图像的第二图像参数,使得调整处理后的人物图像区域更接近所述后摄图像的画质。所述第一图像参数和第二图像参数包括分辨率、视角、大小、比例、色彩、感光度、曝光时间和/或锐度等。\n[0094] 优选的是,本步骤进一步包括:\n[0095] 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第二图像参数;\n[0096] 判断所述后摄图像的整体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一比值或第一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一阈值;\n[0097] 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经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或\n[0098] 获取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图像参数以及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第二图像参数;\n[0099] 判断所述后摄图像中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所述第二图像参数,与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之间的第二比值或第二差值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二阈值;\n[0100] 若两者之间的所述第二比值或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的所述边缘部分的所述第一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比值或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n[0101] 步骤S405,确定人物图像区域在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n[0102] 优选的是,系统根据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分析后摄图像中的结合位置。或者,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触控指令手动在后摄图像中选择出图像的结合位置。\n[0103] 步骤S406,将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后摄图像的结合位置处以生成目标图像。\n[0104] 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单的前、后摄像头图像合成,本发明能够从前摄像头的图像中提取出有效的人物信息,并可拖放在后摄像头显示的背景的任何地方,或者本系统自动检测合成时人物的最佳放置位置,并在合成时自动调整合并图像色彩、亮度,使得看起来更自然流畅。\n[0105]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对人物图像区域进行调整处理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由如图2所示的图像合成系统100实现,所述方法包括:\n[0106] 步骤S501,判断后摄图像的整体的第二亮度Yrear与人物图像区域的整体的第一亮度Yfront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α,若是则直接执行步骤S502,否则执行步骤S503。\n[0107] 步骤S502,若第二亮度Yrear与第一亮度Yfront之间的比值大于阈值α,则将人物图像区域的第一图像参数Yfront进行调整处理,并返回到步骤S501。\n[0108] 步骤S503,判断后摄图像中与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部分的第二亮度Yrear_boundary,与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亮度Yfront_boundary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β,若否则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S504。\n[0109] 步骤S504,若第二亮度Yrear_boundary与第一亮度Yfront_boundary的之间的比值大于预定的阈值β,则将人物图像区域的边缘部分的第一亮度Yfront_boundary进行调整处理,并返回到步骤S503。\n[0110] 在图像合并之前,考虑到由于前、后摄像头的亮度很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室外往往有一方(摄像头)容易逆光,另一方顺光,这样亮度差异比较大,图像合并之后效果很差,因而在合成之前,需要对前摄图像的亮度进行调整处理。经过如上流程之后,合成的图像亮度上尽量匹配。\n[0111] 另外,由于场景可能不一致,需要对图像的色彩进行一些细微调节,避免合并处的色彩异常,同时前摄像头图像的边缘进行一系列的融合操作,包括优化边缘亮度、锐度等,让效果更自然。同时还可保留前、后摄像头的相关信息,比如分辨率,感光度,曝光时间等信息,便于进行后续编辑及调整。\n[0112]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对终端设备的前、后摄像头获取的前、后摄图像进行合成的技术方案,并考虑到前摄像头主要用于拍摄人物内容,而后摄像头主要用于拍摄背景内容,因此从前摄图像中识别并提取出包含人物内容的人物图像区域,即消除了四周的背景环境,再将所述人物图像区域合成到后摄图像的背景内容中以生成目标图像。借此,本发明能够基于现有终端设备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前、后摄像头的图像合成,并且合成图像的内容更准确且符合用户需求,从而提高拍摄操作的趣味性和用户体验,同时更节省成本。更好的是,本发明在图像合成之前,还可将人物图像区域的图像参数进行调整处理,使得调整处理后的人物图像区域更接近所述后摄图像的画质,以便前、后摄像头的图像更加自然融合在一起,提升合成图像的质量。\n[0113]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22-12-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H04N 5/232
专利号: ZL 201510013038.7
申请日: 2015.01.09
授权公告日: 2018.07.24
- 2018-07-24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N 5/232
专利申请号: 201510013038.7
申请日: 2015.01.09
- 2015-04-2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3-19
|
2013-12-06
| | |
2
| |
2014-07-09
|
2013-01-07
| | |
3
| | 暂无 |
2014-02-24
| | |
4
| |
2014-06-11
|
2012-12-03
| | |
5
| |
2011-05-11
|
2009-10-3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