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及该系统的应用方法 |
申请号 | CN200810147587.3 | 申请日期 | 2008-09-03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028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IPC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浙江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38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浙江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浙江大学 |
发明人 | 郑小林;方勇;唐炜;陈德人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方法,通过配置服务器的分离和独立运行,实现了分布式应用与分布式结构配置分离,进而在需要扩展分布式结构的情况下,无需对分布式系统做大幅度的修改和重新编码,较少了重复资源的浪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可配置性,能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的优势;通过配置服务器的配置,实现了数据权限的分离,即数据访问和数据写入的分离,并通过对各个元信息服务器数据访问属性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结构扩展后的空间,减少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有效利用网络和带宽的效率,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1.一种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和元信息服务器;其中,
所述负载服务器分别与所述配置服务器和元信息服务器互连,用于对客户端的输入命令请求进行解析,并读取所述配置服务器中的配置文件,再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将解析后的输入命令请求发送给所述元信息服务器,并将所述元信息服务器返回的操作结果经再处理后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所述配置服务器与元信息服务器互连,通过接收外部的配置命令与新的元信息服务器进行交互,生成包含所述新的元信息服务器配置信息的配置文件,并向所述负载服务器提供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将已存放大量信息的元信息服务器设置为具有数据读取操作权限,并将信息写入操作屏蔽;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将新增加的元信息服务器设置为支持信息的读取和写入操作;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存储不同格式的信息和数据,根据接收到的经解析的命令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服务器与元信息服务器之间、所述配置服务器与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之间以及各元信息服务器之间通过内部互联网络互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服务器包括:判断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配置服务器返回的多个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进行数据访问权限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向具有与解析后的命令请求对应的数据访问权限属性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命令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命令的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以图形化界面、W eb浏览器或者命令行形式显示用户的输入结果。
5.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服务器接收输入命令请求并进行解析处理,然后向配置服务器发送配置文件读取请求;
所述配置服务器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
所述配置服务器根据需要或者所述新的元信息服务器存储的数据信息情况,对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进行设置;
所述负载服务器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向所述元信息服务器发送解析后的命令请求;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依据解析后的命令请求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后返回结果给所述负载服务器;
所述负载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处理结果进行再处理后将其发送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信息写入和是否支持信息读取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服务器通过以下步骤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
逐条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信息;
对读取的元信息服务器信息进行解析,至少获取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数据读取以及是否支持数据写入属性;
通过获取的IP地址验证指定的元信息服务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不能,则丢弃该元信息服务器;否则,
将获取的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以及其他属性信息组合成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负载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含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IP信息的扩展请求;
判断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是否运行正常,如果正常,则自动生成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的唯一标志ID;
设置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生成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保存到配置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判断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是否运行正常:
根据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向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发送包含预定时间的数据包;
在所述预定时间内,如果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没有响应,则表明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运行不正常,结束扩展流程;否则,表明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运行正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进行设置:
预设存储量门限值;
如果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存储量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只将其设置为具有数据读取操作权限;
如果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存储量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将其设置为同时支持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负载服务器读取到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后,向具有数据读取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数据读取请求;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读取请求读取数据后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负载服务器读取到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后,向具有数据写入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数据写入请求和需要写入的数据;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根据数据写入请求写入接收到的数据,并返回写入结果给所述负载服务器。
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及该系统的应用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及该系统的应用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所谓的分布式是相对于集中而言,而分布式系统是独立计算机的集合体,而这些计算机在系统用户看来像是一台计算机;几乎所有的大型软件系统势必是分布式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包含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基本支持软件、借以运行的硬件以及连接分布式硬件的通信链路,最大最为人熟识的分布式系统是构成万维网的一整套计算机、软件和服务。\n[0003] 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分流,其分布式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元信息服务器存放数据信息以及定义各种信息操作,负载服务器负责接收客户端的操作,调整元信息服务器之间的访问均衡以及对元信息服务器中所获得结果进行整合、排序等操作;但是分布式结构固化在分布式系统中,并且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数据不存在冗余,在这种情况下当某一台服务器出错时,虽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但会缺失一些数据,使运行结果的精确度有所影响。\n[0004] 针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构建高可用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方法(申请号:\n03112402.X),该方法提出通过数据冗余的方式,实现了数据访问与当前元信息服务器之间的松耦合,提高了分布式系统应对故障的能力,在负载服务器上增加了对元信息服务器矢量环的管理以及元信息服务器之间的相互映射和备份,即使个别元信息服务器出现故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分布式系统信息的完整性。\n[0005] 此外,分布式系统通常是将分布式结构固化在应用中,也即分布式系统与分布式应用是高耦合的;由于不同的分布式应用有不同的分布式结构要求,所以当分布式应用需要变动时,往往需要对分布式结构进行重新开发部署;即服务器信息大多固化在系统程序中,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系统中信息量的增加往往需要增加元信息服务器的数量,这就需要对原有的系统程序进行改造,在程序中增加新的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而不论是传统的分布式系统还是上述方法提出的模型,在分布式系统的可扩展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n[0006] 第一、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在每次增加新的元信息服务器时,均需要对系统的源程序进行修改、编译然后重新运行,这就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n[0007] 第二、使用上述现有技术方法的分布式系统中在进行元信息服务器扩展时,因为原有的元信息服务器已经组成了矢量环结构,并且相邻的矢量环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操作,所以当新的元信息服务器增加到分布式系统中时,需要打破该环形结构并重新搭建一个新的矢量环,并且在重新运行时需要对已经存放在元信息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重新访问以建立冗余;因此,该方法使得元信息服务器之间的耦合更加紧密,在分布式系统进行服务器扩展时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也更加巨大;\n[0008] 而针对于此,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基于网络存储和可扩展体系结构的服务器系统及方法(申请号:02103274.2),该方法和系统模型通过互联网络将客户端、元信息服务器以及负载服务器相联接,在接收客户端请求但无法找到客户端所需要信息的情况下,元信息服务器将请求信息提交到负载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判断,查找出包含有指定信息的元信息服务器;由于该系统模型中负载服务器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虽然能支持一些简单的扩展,但是其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n[0009] 其一,在元信息服务器扩展后虽然是分布式系统的总容量扩大,但是由于没有实现数据读取和写入的分离,无法实现对已有的元信息服务器的动态调整,所以对已有的元信息服务器来讲,未能完全利用总容量扩展后的好处;这使得在信息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利用扩展的元信息服务器;\n[0010] 其二,该模型中通过互联网络将用户请求提交到元信息服务器,使得用户应用在客户端就直接接触到信息的总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安全性,容易为各种通过互联网络对系统实施的攻击提供入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运行风险。\n发明内容\n[0011] 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及该系统的应用方法,在不影响分布式系统安全性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分布式系统的高可扩展性。\n[0012]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n[0013] 一种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包括:负载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和元信息服务器;其中,\n[0014] 所述负载服务器分别与所述配置服务器和元信息服务器互连,用于对客户端的输入命令请求进行解析,并读取所述配置服务器中的配置文件,再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将解析后的输入命令请求发送给所述元信息服务器,并将所述元信息服务器返回的操作结果经再处理后发送给所述客户端;\n[0015] 所述配置服务器与元信息服务器互连,通过接收外部的配置命令与新的元信息服务器进行交互,生成包含所述新的元信息服务器配置信息的配置文件,并向所述负载服务器提供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n[0016]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存储不同格式的信息和数据,根据接收到的经解析的命令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n[0017] 优选的,所述负载服务器与元信息服务器之间、所述配置服务器与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之间以及各元信息服务器之间通过内部互联网络互连。\n[0018] 优选的,所述配置服务器包括:第一配置单元和第二配置单元;其中,[0019] 所述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将已存放大量信息的元信息服务器设置为具有数据读取操作权限,并将信息写入操作屏蔽;\n[0020]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将新增加的元信息服务器设置为支持信息的读取和写入操作。\n[0021] 优选的,所述负载服务器包括:判断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n[0022]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配置服务器返回的多个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进行数据访问权限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发送单元;\n[0023]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向具有与解析后的命令请求对应的数据访问权限属性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命令请求。\n[0024]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命令的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以图形化界面、Web浏览器或者命令行形式显示用户的输入结果。\n[0025] 一种应用上述系统的方法,包括:\n[0026] 负载服务器接收输入命令请求并进行解析处理,然后向配置服务器发送配置文件读取请求;\n[0027] 所述配置服务器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028] 所述负载服务器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向所述元信息服务器发送解析后的命令请求;\n[0029]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依据解析后的命令请求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后返回结果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030] 所述负载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处理结果进行再处理后将其发送出去。\n[0031] 优选的,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信息写入和是否支持信息读取属性。\n[0032] 优选的,所述配置服务器通过以下步骤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n[0033] 逐条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信息;\n[0034] 对读取的元信息服务器信息进行解析,至少获取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数据读取以及是否支持数据写入属性;\n[0035] 通过获取的IP地址验证指定的元信息服务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不能,则丢弃该元信息服务器;否则,\n[0036] 将获取的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以及其他属性信息组合成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负载服务器。\n[0037]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n[0038] 接收包含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IP信息的扩展请求;\n[0039] 判断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是否运行正常,如果正常,则自动生成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的唯一标志ID;\n[0040] 设置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生成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保存到配置文件。\n[0041]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判断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是否运行正常:\n[0042] 根据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向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发送包含预定时间的数据包;\n[0043] 在所述预定时间内,如果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没有响应,则表明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运行不正常,结束扩展流程;否则,表明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运行正常。\n[0044]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n[0045] 所述配置服务器根据需要或者所述新的元信息服务器存储的数据信息情况,对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进行设置。\n[0046]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对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进行设置:\n[0047] 预设存储量门限值;\n[0048] 如果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存储量不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只将其设置为具有数据读取操作权限;\n[0049] 如果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存储量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则将其设置为可以同时支持信息的读取和写入。\n[0050]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n[0051] 所述负载服务器读取到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后,向具有数据读取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数据读取请求;\n[0052]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读取请求读取数据后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053]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n[0054] 所述负载服务器读取到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后,向具有数据写入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数据写入请求和需要写入的数据;\n[0055]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根据数据写入请求写入接收到的数据,并返回写入结果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056]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通过配置服务器的分离和独立运行,实现了分布式应用与分布式结构配置分离,进而在需要扩展分布式结构的情况下,无需对分布式系统做大幅度的修改和重新编码,较少了重复资源的浪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可配置性,能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的优势;通过配置服务器的配置,实现了数据权限的分离,即数据访问和数据写入的分离,并通过对各个元信息服务器数据访问属性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结构扩展后的空间,减少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有效利用网络和带宽的效率,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n附图说明\n[005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58] 图1是现有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结构示意图;\n[0059]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示意图;\n[006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示意图;\n[006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读取流程示意图;\n[0062]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实现系统扩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63]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在于针对现有分布式系统模型扩展中的不足,增加了元信息服务器扩展的灵活度,即通过元信息服务器和负载服务器的松耦合以及数据操作和元信息服务器的松耦合,在不影响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分布式系统的高可扩展性;此外,对不同的分布式系统来讲,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设置模块,如果能将分布式系统的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设置模块独立开来,并且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依赖于配置文件,则当分布式系统的元信息服务器需要修改时,只需要对配置文件进行简单的修改,无需对程序做巨大的重复的工作,则能大大地减少维护成本和资源的浪费;\n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分布式应用与分布式结构配置分离的基础上,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分布式结构的可配置性,即采用单独的配置服务器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配置服务器对整个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进行统一的配置和管理,从而提高的分布式结构的灵活性。\n[006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n[0065]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扩展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以经典的分布式系统模型为基础,基于可扩展的特性,将配置模块进行独立和完善,并且配置模块的正常运行基于配置文件,通过配置文件的配置,实现了系统在不损害原有分布式模型安全以及性能的前提下,支持高度的可扩展性。如图2所示,该系统200包括:负载服务器210、配置服务器220和元信息服务器230;其中,\n[0066] 所述负载服务器210与所述配置服务器220互连,并通过但不局限于内部互联网络与多个元信息服务器230互连;所述负载服务器210主要用于接收客户端的输入命令请求,按照特定的要求对输入命令请求执行分析、处理等操作,然后根据所述输入命令请求读取所述配置服务器220中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包含了所述元信息服务器230的相关信息,如元信息服务器230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数据读取、是否支持数据写入等属性;再根据读取到的所述元信息服务器230的相关信息,将解析后的输入命令请求发送给所述元信息服务器230,并将接收到的所述元信息服务器230返回的操作结果经再处理如整合、排序等操作后,发送给所述客户端;本领与技术人员了解,所述负载服务器对所述元信息服务器返回的操作结果进行再处理包括了多种方式,并不局限于整合和排序,在此不再赘述;\n[0067] 所述配置服务器220与所述负载服务器210互连,并通过但不局限于内部互联网络与多个元信息服务器230互连;所述配置服务器220存储元信息服务器230的配置信息,包括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信息写入、是否支持信息读取等信息,同时还承担均衡等功能,即通过对元信息服务器230的设置,来实现各个元信息服务器230之间存储的信息量的均衡,即不会使得某一台元信息服务器存储信息过多而其他元信息服务器存储信息过少等;\n[0068] 所述配置服务器220接收所述负载服务器210的读取请求,提取相关元信息服务器230的相关信息并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210;作为本实施例的核心所在,所述配置服务器220可以接收外部的配置命令(主要是扩展请求),并根据该配置命令通过与新的元信息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来生成包含所述新的元信息服务器相关信息的配置文件,以此实现分布式系统的扩展;\n[0069] 所述元信息服务器230存储各种既定格式的信息和数据,同时包含对这些信息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等操作;其通过但并不局限于内部互联网络与所述负载服务器210和配置服务器220互连,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负载服务器210发送的经过解析的命令请求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等,再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210;\n[0070]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服务器210与元信息服务器230之间、所述配置服务器220与所述元信息服务器230之间以及各元信息服务器230之间皆可通过内部互联网络互连,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连接各单元之间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文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部互联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其对客户端透明,所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n[0071]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还可包括客户端,但所述的客户端并不作为本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该客户端可以是图形化界面、Web浏览器或者命令行等一些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备,不再赘述。\n[0072] 除此之外,所述配置服务器220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所述新的元信息服务器存储的数据情况,对该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进行设置;例如,对于已经存放了大量信息的元信息服务器只将其设置为具有数据读取操作权限,而将信息写入操作屏蔽掉;对于新增加的元信息服务器,将其设置为可以同时支持信息的读取和写入;\n[0073] 相应的,所述负载服务器210在接收到所述配置服务器返回的多个元信息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后,逐一判断其数据访问权限,再根据解析后的命令请求向具有对应数据访问权限属性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命令请求,例如,所述的命令请求要求执行数据写入操作,则此时所述负载服务器只向具有写入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命令请求。\n[0074]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以经典的分布式模型为基础,基于可扩展的特性,将配置模块进行独立和完善,并且通过对配置模块中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实现了系统在不损害原有分布式模型安全性及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很好的支持了高度的可扩展性。\n[0075] 基于上述思想,本发明实施例2又提出了一种应用上述实施例1所述系统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n[0076] 步骤301:负载服务器接收输入命令请求并进行解析处理,然后向配置服务器发送配置文件读取请求;\n[0077] 其中,所述输入命令请求通常由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通过客户端输入;而所述负载服务器对所述输入命令请求进行解析处理可采用多种方式,现有技术中亦已成熟,因本申请的改进点并不在此,故不再赘述;所述负载服务器与所述配置服务器直接或通过内部互联网络互连;\n[0078] 步骤302:所述配置服务器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079] 其中,所述配置服务器与所述负载服务器互连,并通过但不局限于内部互联网络与多个元信息服务器互连;其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信息写入、是否支持信息读取等信息,同时还承担均衡等功能,即通过对元信息服务器的设置,来实现各个元信息服务器之间存储的信息量的均衡,即不会使得某一台元信息服务器存储信息过多而其他元信息服务器存储信息过少等;\n[0080] 步骤303:所述负载服务器根据读取到的配置信息向所述元信息服务器发送解析后的命令请求;\n[0081] 步骤304: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依据解析后的命令请求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082]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依据解析后的命令请求执行的相应的数据处理,具体是根据解析后的命令请求中的指令操作,如解析后的命令请求指示需要进行数据的读取或者写入,则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依据该指令读取指定的数据或者将指定的数据写入,本文不再赘述;\n[0083] 步骤305:所述负载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处理结果进行再处理后将其发送出去。\n[0084]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服务器对所述元信息服务器返回的操作结果进行再处理包括了多种方式,例如整合、排序等处理,但并不局限于此,本文不再赘述;\n[0085]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和方法的可扩展性主要通过对配置服务器信息的读取和设置来实现,配置服务器所包含的信息是整个系统框架的核心部分:\n[0086] 其中,针对上述方法中配置服务器读取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3提出了一种新的读取方法,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该方法只是一个较为优选的方式而已,并不局限于此;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n[0087] 步骤401:配置服务器逐条读取内部存储的元信息服务器信息。\n[0088] 步骤402:启动信息解析器,通常是xml信息解析器,对读取的元信息服务器的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是否支持数据读取以及是否支持数据写入等各项属性;\n[0089] 步骤403:启动验证器,通过IP地址验证指定的元信息服务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则丢弃该元信息服务器;否则,\n[0090] 步骤404:配置服务器将获取的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序列号以及其他属性信息组合成服务器配置信息,并将所有读取的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返回给负载服务器。\n[0091] 此外,配置服务器的各项配置信息将各个元信息服务器、负载服务器以及用户客户端相关联,并且配置服务器的运行基于xml格式的配置文件,可以灵活地进行配置和修改,使得元信息服务器、负载服务器以及与整个分布式系统之间为松耦合关系,支持了高度的可扩张性;下面通过本发明实施例4的方法来实现系统的高度可扩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n[0092] 步骤501:接收扩展请求,所述扩展请求包含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IP信息;\n[0093] 步骤502:判断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是否正常;\n[0094] 具体可以根据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IP地址,向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发送包含预定时间的数据包;在所述预定时间内,如果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没有响应,则结束扩展流程;否则执行下一步骤;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判断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是否正常,本文不再赘述;\n[0095] 步骤503:如果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正常,则自动生成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的唯一标志ID;\n[0096] 步骤504:对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是否支持数据读取、是否支持数据写入等)进行设置,生成所述新增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保存到配置文件。\n[0097]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元信息服务器中数据访问权限的分离有利于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中的容量,可以灵活调整数据的存储位置,使数据存储向存放数据量较少的元信息服务器倾斜;另外数据访问权限的分离有利于较少数据写入时的数据阻塞,对于没有数据写入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负载服务器在向元信息服务器写入数据时可以直接将其过滤,减少了系统在写入数据时的网络延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为此,本发明实施例5提出所述配置服务器根据需要或者所述新的元信息服务器存储的数据情况,对元信息服务器的数据访问属性进行设置;例如,预设存储量门限值,将已经存放等于或超过所述门限值信息量的元信息服务器只设置为具有数据读取操作权限,而将信息写入操作屏蔽;对于存储小于所述门限值信息量的元信息服务器,将其设置为可以同时支持信息的读取和写入;\n[0098] 优选的的,结合本发明实施例5的设置方法,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负载服务器读取到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后,向具有数据读取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数据读取请求;而所述元信息服务器根据所述数据读取请求读取数据后返回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099] 相对应的,结合本发明实施例5的设置方法,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负载服务器读取到所述元信息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后,向具有数据写入权限的元信息服务器发送数据写入请求和需要写入的数据;而所述元信息服务器根据数据写入请求写入接收到的数据后返回写入结果给所述负载服务器。\n[0100]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配置服务器的分离和独立运行,实现了分布式应用与分布式结构配置分离,进而在需要扩展分布式结构的情况下,无需对分布式系统做大幅度的修改和重新编码,较少了重复资源的浪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分布式系统结构的可配置性,能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的优势;通过配置服务器的配置,实现了数据权限的分离,即数据访问和数据写入的分离,并通过对各个元信息服务器数据访问属性的设置,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结构扩展后的空间,减少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有效利用网络和带宽的效率,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n[0101]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应能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n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n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n[0102]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n[010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n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n[0104]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13-03-27
- 2010-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L 29/08
专利申请号: 200810147587.3
申请日: 2008.09.03
- 2010-03-1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8-04-30
|
2007-12-04
| | |
2
| |
2007-06-27
|
2006-12-31
| | |
3
| |
2003-09-24
|
2002-03-12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