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穿线孔(3),所述盒体(1)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弹性固定卡(6),所述盒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绕线柱(7)和接线座(8),所述盒体(1)的内部还通过固定座(5)固定固定有防护盖(4),所述盒体(1)的正面还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2);
所述接线座(8)包括底座(81)、导电支座(82)和卡线支脚(83),所述导电支座(8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81)的顶部,所述卡线支脚(83)设置在导电支座(82)的顶部,且导电支座(82)顶部的卡线支脚(83)并排设置有两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两侧的穿线孔(3)从上到下等间距开设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部的绕线柱(7)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有四组,每一组所述绕线柱(7)之间均设置有接线座(8),所述接线座(8)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导线脱离的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部的固定座(5)从上到下也等间距设置有四组,所述防护盖(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挂钩(42),且防护盖(4)顶部的挂钩(42)和底部的挂钩(42)均并排设置有两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4)上的挂钩(42)与盒体(1)内部的固定座(5)配合连接,所述防护盖(4)的两侧还对称开设有避线槽口(41),所述防护盖(4)套设在绕线柱(7)和接线座(8)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顶部的弹性固定卡(6)并排等间距设置有三处,所述盒体(1)底部的弹性固定卡(6)也并排等间距设置有三处。
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n背景技术\n[0002] 在网络工程接线中,接线盒是电工辅料之一,因为网络工程用的导线是穿过导线管的,而在导线的接头部位就采用接线盒做为过渡用,导线管与接线盒连接,线管里面的导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起到保护导线和连接导线的作用,现有的网络工程接线盒在埋入墙体凹槽的过程中,接线盒与凹槽的内壁之间摩擦较小,接线盒容易从墙体凹槽中脱离,因此设计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能够使接线盒有效的固定在墙面开设的凹槽中,以解决上述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n[0004]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盒体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弹性固定卡,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绕线柱和接线座,所述盒体的内部还通过固定座固定固定有防护盖,所述盒体的正面还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n[0005] 所述接线座包括底座、导电支座和卡线支脚,所述导电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卡线支脚设置在导电支座的顶部,且导电支座顶部的卡线支脚并排设置有两处。\n[0006] 优选的,所述盒体两侧的穿线孔从上到下等间距开设有四个。\n[0007]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部的绕线柱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有四组,每一组所述绕线柱之间均设置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导线脱离的限位部。\n[0008]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部的固定座从上到下也等间距设置有四组,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挂钩,且防护盖顶部的挂钩和底部的挂钩均并排设置有两处。\n[0009]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上的挂钩与盒体内部的固定座配合连接,所述防护盖的两侧还对称开设有避线槽口,所述防护盖套设在绕线柱和接线座的外侧。\n[0010] 优选的,所述盒体顶部的弹性固定卡并排等间距设置有三处,所述盒体底部的弹性固定卡也并排等间距设置有三处。\n[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n[0012]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弹性固定卡,通过设置的弹性固定卡能够在盒体埋入墙面开设的凹槽内部后,有效的挂接在凹槽的内壁上,能够将盒体快速稳定的埋入墙体,操作快捷。\n[0013]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的内部设置绕线柱和接线座,能够对盒体内部多余的导线进行缠绕整理,并能够通过接线座使两根导线实现快速的连接,同时通过设置的防护盖和固定座,还能够对接线好的两根导线的接线端进行封盖,能够避免人员轻易触碰到导线端头,更加的安全。\n[0014]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n附图说明\n[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的俯视图;\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去除防护盖后的俯视图;\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中盒体的侧视图;\n[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中接线座的侧视图;\n[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中防护盖与固定座的侧视连接结构图。\n[0021]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n[0022] 1、盒体;2、密封盖;3、穿线孔;4、防护盖;41、避线槽口;42、挂钩;5、固定座;6、弹性固定卡;7、绕线柱;8、接线座;81、底座;82、导电支座;83、卡线支脚。\n具体实施方式\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24]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穿线孔3,盒体1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弹性固定卡6,盒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5、绕线柱7和接线座8,盒体1的内部还通过固定座5固定固定有防护盖4,盒体1的正面还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密封盖2;\n[0025] 接线座8包括底座81、导电支座82和卡线支脚83,导电支座8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81的顶部,卡线支脚83设置在导电支座82的顶部,且导电支座82顶部的卡线支脚83并排设置有两处,通过设置的接线座8用于对连接导线的连接处进行密闭,避免人员轻易触碰,更加的安全。\n[0026] 进一步地,盒体1两侧的穿线孔3从上到下等间距开设有四个,能够将需要连接的两根导线分别从一组穿线孔3穿入盒体1中。\n[0027] 进一步地,盒体1内部的绕线柱7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有四组,每一组绕线柱7之间均设置有接线座8,接线座8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导线脱离的限位部,通过设置的绕线柱7,能够对多余的导线进行缠绕,使得盒体1的内部更加的整齐。\n[0028] 进一步地,盒体1内部的固定座5从上到下也等间距设置有四组,防护盖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挂钩42,且防护盖4顶部的挂钩42和底部的挂钩42均并排设置有两处,防护盖\n4上的挂钩42与盒体1内部的固定座5配合连接,防护盖4的两侧还对称开设有避线槽口41,防护盖4套设在绕线柱7和接线座8的外侧,能够方便人员安装和拆卸防护盖4。\n[0029] 进一步地,盒体1顶部的弹性固定卡6并排等间距设置有三处,盒体1底部的弹性固定卡6也并排等间距设置有三处,通过设置的弹性固定卡6,能够使盒体1有效的卡在墙体上开设的凹槽中,使盒体1埋入墙体。\n[0030] 当需要将该网络工程接线盒埋入墙体上开设的凹槽中,可首先将待接线的导线通过对应的穿线孔3穿入盒体1中,并将多余的导线缠绕在对应位置处的绕线柱7上,最后将导线的接线端头卡在接线座8上的一处卡线支脚83中,通过导电支座82能够将卡在同一导电支座82上的两根导线导通,接线完成后,将防护盖4套在一组连接导线上,并使防护盖4上的避线槽口41挂接在盒体1内部的弹性固定卡6上,将防护盖4快速固定,最后将盒体1的背面对准墙面凹槽,将盒体1推入墙面凹槽中,此时弹性固定卡6上的挂脚能够有效的挂接在凹槽的内壁上,使盒体1快速稳定的固定在墙面凹槽中,即可完成该网络工程接线盒埋快速的埋入墙体。\n[003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n[003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