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灯具 |
申请号 | CN201020110520.5 | 申请日期 | 2010-02-09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IPC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2;;;F;2;1;V;2;1;/;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雅区中正一路120号12楼之1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洪银树;宫原雅晴;李明聪;赖思豪 |
代理机构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祖芬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包含一外罩、一内壳座、一风扇、一散热器及一发光元件。该外罩具有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一开口,该内壳座具有一第二容室及一第二开口,且该内壳座另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该第一容室及第二容室,该内壳座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朝同一方向,且该外罩及内壳座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一气流通道,该风扇邻近该通孔,且该风扇具有两气流流通侧,该两气流流通侧吸入及吹出气流,使该气流通过该通孔,该散热器的底板一面面向该风扇,另一面则设置该发光组件。借此,可提供较佳的气流流通及散热效能,以避免影响灯具使用寿命及发光效能。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外罩,一端具有一个第一开口,且由该第一开口凹入有一个第一容室;
一个内壳座,一端具有一个第二开口,且由该第二开口凹入有一个第二容室,该内壳座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朝同一方向,且该外罩及内壳座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容室内形成一个气流通道,该内壳座另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连通该第一容室内的气流通道及该第二容室;
一个风扇,设置于邻近该通孔处,该风扇具有两个气流流通侧,该两个气流流通侧吸入及吹出气流,且该气流通过该通孔;
一个散热器,具有一个底板,该底板的一面面向该风扇;及
一个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底板的另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外罩及内壳座之间设有间隔件,该间隔件间隔支撑于该外罩及内壳座之间以形成该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内径小于该第一开口内径,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对位,该第二开口位于该第一开口的范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气流流通侧的其中一个连接该气流通道,另一个连接该第二容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设置于该第二容室内,且该散热器的底板面向该风扇的连接第二容室的气流流通侧。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内壳座另设有数个通孔及一个导风罩,该导风罩为盘状体,该导风罩设一个容设该风扇的组装孔,该导风罩的外周缘结合于该内壳座,且各该通孔位于该导风罩所罩覆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周缘朝向外延伸有一个第一凸缘,该第二开口周缘朝向外延伸有一个第二凸缘,该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之间形成一个通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底板面向连接第二容室的气流流通侧的该面设有数个散热鳍片。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具有一个基板及数个发光体,各该发光体设置于该基板的其中一面,该基板另一面设置于该散热器的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内壳座的第二开口设有一个罩板,该罩板设有数个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罩板面向该发光组件的表面设有阻隔部,各该穿孔位于该阻隔部所圈围的范围外,该阻隔部接触该散热器的基板,该发光组件位于该阻隔部所圈围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阻隔部为环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各该穿孔位于该罩板周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周缘朝向外延伸有一个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外周与该第一开口端缘相结合,且该外罩的外表面邻近该第一开口处设有数个通气孔。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周缘朝向外延伸有一个第一凸缘,该第二开口周缘朝向外延伸有一个第二凸缘,且该第一凸缘与该第二凸缘相互贴接,该第二凸缘封闭该第一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间隔件为一个挡墙,该挡墙将该气流通道区隔成一个第一通道及一个第二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通孔连通该第一通道及第二容室,且该内壳座另设有数个穿槽,各该穿槽连通该第二通道及第二容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缘设有数个第一风孔及数个第二风孔,各该第一风孔连接该第一通道,各该第二风孔连接该第二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室内设有一个隔板,该隔板将该第二容室区隔为一个上容室及一个下容室,该通孔及各该通槽连通该上容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隔板具有一个装设孔,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装设孔中并面向该下容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设有一个罩板。
灯具\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灯具,特别是一种嵌入于天花板以提供室内或室外照明的灯具。\n背景技术\n[0002] 现有嵌入式灯具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59644号《灯具散热装置》所示,包含一基板、一环形散热座、一风扇及一壳盖。该基板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表面设有数个发光元件,另一表面可结合该环形散热座,且该基板的两个表面之间贯穿有数个气孔,该风扇装设于该环形散热座上,该壳盖则是罩设于该环形散热座及风扇外部并与该基板结合,令该基板设有发光元件的该表面呈朝向外。由于该壳盖上设有数个通气槽,当风扇运转时,可驱使气流经由各该通气槽进入该壳盖内部,通过该环形散热座的各散热鳍片周边后,再经由该基板的各气孔吹出,以达到对各该发光元件进行散热的目的。\n[0003] 一般嵌入式灯具嵌入于轻钢架或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令其壳盖埋入于该天花板上方,仅保留该基板设有发光元件的该表面显露于该天花板表面,因此,现有结构的壳盖的各通气槽位于该天花板上方。然而,该天花板上方与建筑物本身的水泥楼层板之间的空间一般为封闭,该空间不易与外界空气循环,且该空间中可能另设置有其它物品(如管路、线路或隔热材料),进而影响其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n[0004] 如前段所述,由于现有结构的散热效能不佳,容易造成该环形散热座的积热问题,导致各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顺利排除,令各该发光元件及其芯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各该发光元件的芯片过热时会导致光衰,进而影响各该发光元件的发光效能。\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灯具,可以提升该灯具的散热效能。\n[0006]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提供一种灯具,可以延长该灯具的使用寿命。\n[0007]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灯具,可以避免造成光衰,不影响该灯具的发光效能。\n[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包含:一外罩,一端具有一第一开口,且由该第一开口凹入有一第一容室;一内壳座,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且由该第二开口凹入有一第二容室,该内壳座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朝同一方向,且该外罩及内壳座之间具有间距以在第一容室内形成一气流通道,该内壳座另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该第一容室内的气流通道及该第二容室;一风扇,设置于邻近该通孔处,该风扇具有两气流流通侧,该两气流流通侧吸入及吹出气流,且该气流通过该通孔;一散热器,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一面面向该风扇;及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底板的另一面。\n[0009]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n[0010] 1、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外罩埋入于天花板上方时,其通气口及各该穿孔均位于该天花板的底面,可与外界空气顺畅循环,以提升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n[0011] 2、本实用新型灯具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较佳,可将各该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热量顺利排除,可延长该灯具的使用寿命。\n[0012] 3、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可将各该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热量顺利排除,以避免各该发光组件的芯片过热而导致光衰,不影响该灯具的发光效能。\n附图说明\n[0013]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n[0014]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n[0015] 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n[0016]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n[0017]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n[0018] 图6: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n[0019]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n[0020] 图8: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n[002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n[0022] 1 外罩 11 第一容室 12 第一开口\n[0023] 13 第一凸缘 14 间隔件 1’ 外罩\n[0024] 11’第一容室 12’第一开口 13’第一凸缘\n[0025] 1” 外罩 11”第一开口 12”通气孔\n[0026] 2 内壳座 21 第二容室 22 第二开口\n[0027] 23 第二凸缘 24 通孔 25 罩板\n[0028] 251 穿孔 2’内壳座 21’第二开口\n[0029] 25’罩板 251’穿孔 252’阻隔部\n[0030] 22’第二凸缘 23’通孔 3 风扇\n[0031] 31 入风侧 32 出风侧 3’ 风扇\n[0032] 4 散热器 41 底板 42 散热鳍片\n[0033] 4’ 散热器 41’底板 42’ 散热鳍片\n[0034] 5 发光元件 51 基板 52 发光体\n[0035] 6 内壳座 61 第二容室 62 第二开口\n[0036] 63 第二凸缘 64 通孔 65 导风罩\n[0037] 651 组装孔 66 间隔件 7 外罩\n[0038] 71 第一容室 72 第一开口 73 第一凸缘\n[0039] 74 间隔件 8 内壳座 81 第二容室\n[0040] 81a 上容室 81b 下容室 82 第二开口\n[0041] 83 第二凸缘 84 通孔 85 间隔件\n[0042] 86 穿槽 87a 第一风孔 87b第二风孔\n[0043] 88 隔板 881 装设孔 89 罩板\n[0044] 9 天花板 A 气流通道 A1 第一通道\n[0045] A2 第二通道 B 通气口\n具体实施方式\n[0046]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n[0047] 请参照图1及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具,该灯具包含一外罩1、一内壳座2、一风扇3、一散热器4及一发光元件5。其中,该内壳座2设置于该外罩1内,且该外罩1及内壳座2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A,该风扇3设置于邻近该内壳座2的一通孔24,该散热器4及发光元件5则设置于该内壳座2内,令该风扇3运转时,可驱使气流经由该通孔\n24于该气流通道A及内壳座2内部之间流通,以驱散该发光元件5所产生的热能。\n[0048] 该外罩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开口12,且由该第一开口12凹入有一第一容室11,该第一开口12的周缘可以朝向外延伸一第一凸缘13。\n[0049] 该内壳座2的一端则具有一第二开口22,且由该第二开口22凹入有一第二容室\n21,该第二开口22的周缘也可朝向外延伸一第二凸缘23。其中,该内壳座2的外径较佳小于该外罩1的第一容室11内径,该第二开口22的形状较佳与该第一开口12的形状相同,且该第二开口22内径小于该第一开口12内径,令该内壳座2设置于该外罩1的第一容室\n11中时,该第二开口22位于该第一开口12的范围中。该内壳座2另设有一通孔24,该通孔24贯穿该内壳座2的外表面及该第二容室21的内壁面,以连通该第一容室11及第二容室21。\n[0050] 另外,该外罩1及内壳座2之间设有一间隔件14,该间隔件14可为肋条、支撑柱或挡墙等凸出的条状、柱状、块状或片状形式,且该间隔件14可设置于该第一容室11的内壁内,也可设置于该内壳座2的外表面,令该外罩1及内壳座2组合时,可间隔支撑其间形成一间距。本实施例中,该间隔件14选择于该第一容室11的内周壁设置数道肋条,各该肋条抵顶于该内壳座2的外表面,以间隔支撑该外罩1及内壳座2之间形成该间距。\n[0051] 该风扇3较佳设置于该内壳座2邻近该通孔24处,以驱使气流通过该通孔24,且该风扇3具有两气流流通侧,该两气流流通侧为一入风侧31及一出风侧32。\n[0052] 该散热器4较佳以具高导热数的材质制成,且该散热器4具有一底板41,该底板\n41的其中一面设有数个散热鳍片42。\n[0053] 该发光元件5具有一基板51及数个发光体52,各该发光体52较佳选择为发光二极体,且各该发光体52设置于该基板51的其中一面。\n[0054] 再参照图1及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具组装时,该内壳座2设置于该外罩1的第一容室11内,使该内壳座2的第二开口22与该外罩1的第一开口12朝同一方向,并使该第二开口22位于该第一开口12的范围中。该外罩1及内壳座2之间借助呈数道肋条形式的间隔件14支撑而具有间距以形成一气流通道A,且该第一凸缘13及第二凸缘\n23之间也可借助该间隔件14支撑而形成一通气口B,使得该灯具以外的外界空气可经由该通气口B与该灯具内部的气流通道A相互流通。\n[0055] 该风扇3可设置于该内壳座2邻近该通孔24处,也可直接设置于该通孔24中,使该风扇3其中一气流流通侧连接该气流通道A,另一气流流通侧连接该第二容室21,以驱使气流可经由该通孔24于该气流通道A及第二容室21之间流通。本实施例中,该风扇3设置于该内壳座2的内表面邻近该通孔24处,并选择以该入风侧31连接该气流通道A,以该出风侧32连接该第二容室21,以驱使气流自该通气口B被吸入,并经由该气流通道A及通孔24流向该第二容室21。\n[0056] 该散热器4设置于该第二容室21内,且该散热器4底板41设有散热鳍片42的该面较佳面向该风扇3的出风侧32。另外,该散热器4的各散热鳍片42可平均分布于该底板\n41,或如本实施例所示,各该散热鳍片42围绕设置于该底板41外周,令各该散热鳍片42之间形成一组装空间以供设置该风扇3。\n[0057] 该发光元件5的基板51设置于该散热器4底板41未设置散热鳍片42的另一面,令各该发光体52面向该第二开口22。而且,该内壳座2的第二开口22可另设置一罩板\n25,该罩板25较佳为透明或不透明的可透光板体,且该罩板25设有数个穿孔251,各该穿孔\n251较佳位于该罩板25的周边。\n[0058]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灯具实施时,该外罩1埋入于天花板9上方,令该外罩1的第一凸缘13贴抵于该天花板9表面。当风扇3运转时,可驱使气流经由该通孔24于该气流通道A及第二容室21之间流通,并同时使该气流通过该散热器4周边,以辅助驱散该发光元件5所产生的热能。而且,本实用新型可借助控制该风扇3的顺、逆旋转方向,以改变该气流的流通方向。例如,当风扇3顺向旋转时,驱使该气流自该通气口B及气流通道A被吸入,并经由该通孔24流向该第二容室21的散热器4周边,再由该罩板25的各穿孔251排出。反的,当风扇3逆向旋转时,则驱使该气流自该罩板25的各穿孔251被吸入,且通过该第二容室21的散热器4周边后,并依序经由该通孔24、气流通道A及通气口B排出,以辅助驱散该发光元件5所产生的热能。\n[0059] 然而,无论该气流的流通方向为何,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口B及各该穿孔251均凸露于天花板9的表面,可与外界空气顺畅循环。且该内壳座2的第二凸缘23阻隔于该通气口B及各该穿孔251之间,可避免该灯具所排出的热气又立即被回吸进入灯具中,以提供较佳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n[0060] 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灯具,该灯具也包含一外罩1、一内壳座2、一风扇3、一散热器4及一发光元件5。其中,该内壳座2之第二开口22也设有一罩板\n25’。\n[0061] 相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进一步于该罩板25’面向该发光组件5的表面设有阻隔部252’,该阻隔部252’较佳为一环形侧墙,并使各该穿孔251’位于该阻隔部\n252’所圈围的范围之外。而且,该罩板25’组装于该内壳座2的第二开口22时,该阻隔部\n252’顶缘接触该散热器4的基板41,并使该发光组件5位于该阻隔部252’所圈围的范围之内。\n[0062] 因此,当风扇3顺向旋转时,可驱使该气流自该通气口B及气流通道A被吸入,并经由该通孔24流向该第二容室21的散热器4周边,再由该罩板25’的各穿孔251’排出。\n当风扇3逆向旋转时,可驱使该气流自该罩板25’的各穿孔251’被吸入,且通过该第二容室21的散热器4周边后,并依序经由该通孔24、气流通道A及通气口B排出。\n[0063] 然而,无论该气流的通流方向为何,该阻隔部252’均可阻隔该发光组件5的发光体52或其芯片不会接触到外界空气,以避免堆积灰尘。\n[0064] 请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具,该灯具也包含一外罩1’、一内壳座6、一风扇3’、一散热器4’及一发光组件5。\n[0065] 相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本第三实施例进一步于该内壳座6上设置有数个通孔\n64,该风扇3’则邻近设置于各该通孔64处,且该风扇3’较佳设置于各该通孔64之间,以驱使气流可经由各该通孔64于该气流通道A及第二容室61之间流通。该内壳座6另具有一导风罩65,该导风罩65为一盘状体,该导风罩65中央设有一组装孔651,该组装孔651可供容设该风扇3’,该导风罩65的外周缘呈弯弧状向外延伸,以利于该风扇3’入风及出风的顺畅性,该导风罩65的外周缘结合于该内壳座6,且各该通孔64位于该导风罩65结合该内壳座6时所罩覆的范围内。\n[0066] 另外,本第三实施例的外罩1’及内壳座6之间也设有间隔件66,该间隔件66选择于该内壳座6的第二凸缘63设置数个支撑柱,各该支撑柱抵顶于该外罩1’的第一凸缘\n13’,以间隔支撑于该外罩1’及内壳座6之间而形成一间距。\n[0067] 再参照图4及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具组装时,该内壳座6设置于该外罩1’的第一容室11’内,使该内壳座6的第二开口62与该外罩1’的第一开口12’朝同一方向,并使该第二开口62位于该第一开口12’的范围中。该外罩1’及内壳座6之间借由呈数支撑柱型式的间隔件66支撑而具有间距以形成一气流通道A,并使该第一凸缘13’及第二凸缘63之间形成一通气口B。\n[0068] 该风扇3’设置于导风罩65上,该散热器4’则设置于该内壳座6上,且该散热器\n4’底板41’设有散热鳍片42’的该面较佳面向该风扇3’。该发光组件5的基板51设置于该散热器4’底板41’未设置散热鳍片42’的另一面,令各该发光体52面向该第二开口62。\n[0069] 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灯具实施时,该外罩1’也埋入于天花板\n9上方,令该外罩1’的第一凸缘13’贴抵于该天花板9表面。当风扇3’运转时,同样可驱使气流经由各该通孔64于该气流通道A及第二容室62之间流通,并同时使该气流通过该散热器4’周边,以辅助驱散该发光组件5所产生的热能。因此,本第三实施例除了提供较佳的气流流通及散热效能外,更进一步有利于该风扇3’入风及出风的顺畅性。\n[0070] 请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灯具,该灯具也包含一外罩1”、一内壳座2’、一风扇3’、一散热器4’及一发光组件5。相较于前述第三实施例,本第四实施例内壳座2’的第二开口21’周缘也朝向外延伸有一第二凸缘22’,惟,该第二凸缘22’外周缘结合于该外罩1”的第一开口11”端缘,以封闭该外罩1”的第一开口11”。该外罩1”及内壳座\n2’之间同样具有间距而形成有一气流通道A,且该外罩1”的外表面邻近该第一开口11”处设有数个通气孔12”。\n[0071]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灯具实施时,该外罩1”也埋入于天花板9上方,令该外罩1”设有通气孔12”的该段呈凸出于该天花板9表面。当风扇3’运转时,可驱使气流经由各该通气孔12”及气流通道A被吸入,且流通过该散热器4’周边后,再经由各该通孔23’吹出,以辅助驱散该发光组件5所产生的热能。由于,本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开口11”被该第二凸缘22’所封闭,具有较佳的整体美观效果。\n[0072] 请参照图7及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灯具,该灯具也包含一外罩7、一内壳座8、一风扇3、一散热器4及一发光组件5。相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本第五实施例的外罩7的第一凸缘73与该内壳座8的第二凸缘83相互贴接,令该第二凸缘83呈封闭于该外罩7的第一开口72。\n[0073] 该外罩7及内壳座8之间设有间隔件74、85,该间隔件74、85于该外罩7的第一容室71内周壁及该内壳座8外表面均分别设置有一挡墙,该两挡墙分别抵顶于该外罩7第一容室71的内周壁及该内壳座8的外表面,以间隔支撑该外罩7及内壳座8之间具有一间距而形成一气流通道A。\n[0074] 本实施例中,呈挡墙型式的该两间隔件74、85呈相互贴接,并将该气流通道A区隔成一第一通道A1及一第二通道A2。其中,该内壳座8也具有一通孔84,该通孔84连接该第一通道A1,令该第一通道A1可经由该通孔84连通至该第二容室81。该内壳座8另设有数个穿槽86,各该穿槽86连接该第二通道A2,令该第二通道A2可经由各该穿槽86连通至该第二容室81。再者,该内壳座8的第二凸缘83设置有数个第一风孔87a及数个第二风孔\n87b,各该第一风孔87a连接该第一通道A1,各该第二风孔87b连接该第二通道A2。\n[0075] 当风扇3运转时,可驱使气流经由各该第一风孔87a吸入,并依序通过该第一通道A1、该通孔84、该第二容室81、各该穿槽86及该第二通道A2后,再由各该第二风孔87b吹出。或控制该风扇3呈反方向运转时,可驱使气流反向经由各该第二风孔87b吸入,并依序通过该第二通道A2、各该穿槽86、该第二容室81、该通孔84及该第一通道A1后,再由各该第一风孔87a吹出,以对该发光组件5进行散热。\n[0076] 各该第一风孔87a及第二风孔87b也可选择设置于该外罩7的外表面邻近该第一开口72处,且各该第一风孔87a也连接该第一通道A1,各该第二风孔87b也连接该第二通道A2,同样可利用该风扇3驱动气流依前段所述的路径流通。\n[0077] 再者,该内壳座8的第二容室81内可增设一隔板88,该隔板88将该第二容室81区隔为一上容室81a及一下容室81b,且该通孔84及各该通槽86连通该上容室81a。该隔板88具有一装设孔881,该发光组件5的各发光体52较佳经由该装设孔881面向该下容室81b。该内壳座8的第二开口82可另设置有一罩板89,该罩板89较佳为透明或不透明的可透光板体,因此,该发光组件5的发光体52或其芯片不会接触到外界空气,以避免堆积灰尘。\n[0078]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外罩埋入于天花板上方时,其通气口及各该穿孔均位于该天花板的底面,可与外界空气顺畅循环,以提升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n[0079] 本实用新型灯具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较佳,可将各该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热量顺利排除,可延长该灯具的使用寿命。\n[0080]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可将各该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热量顺利排除,以避免各该发光组件的芯片过热而导致光衰,不影响该灯具的发光效能。
法律信息
- 2019-01-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21S 2/00
专利号: ZL 201020110520.5
申请日: 2010.02.09
授权公告日: 2010.11.17
- 2010-11-1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8-14 | 2012-08-14 | | |
2 | | 2011-05-27 | 2011-05-27 | | |
3 | | 2011-03-22 | 2011-03-22 | | |
4 | | 2010-12-13 | 2010-12-13 | | |
5 | | 2009-11-04 | 2009-11-04 | | |
6 | | 2012-08-14 | 2012-08-14 | | |
7 | | 2012-08-15 | 2012-08-15 | | |
8 | | 2011-09-02 | 2011-09-02 | | |
9 | | 2010-12-20 | 2010-12-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