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物品收纳设备 |
申请号 | CN201080040475.3 | 申请日期 | 2010-06-3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03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G1/00 | IPC分类号 | B;6;5;G;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大阪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当前权利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发明人 | 吉永和治 |
代理机构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慧华;郑霞 |
摘要
公开的物品收纳设备设有:收纳架(1),其通过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列多个物品收纳单元(4)而构成;和塔式升降机,其可沿着移动轨道(5)移动并向各物品收纳单元(4)运输物品(B)。塔式升降机设有:移动台车(9),其可沿着移动轨道(5)移动;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其设置成在前后宽度方向上直立于该移动台车(9)的两端;垂直运动升降台,其在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之间沿着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可自由地垂直地运动;及物品移载装置(12),其设置于该垂直运动升降台(10)上。关于该塔式升降机(3),构造了在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之间在该移动台车(9)前后宽度方向及该移动台车(9)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设定宽度的工作架(27)以可自由安装和拆卸。
1.一种物品收纳设备,包括:
收纳架,所述收纳架被配置有在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物品收纳单元;
塔式升降机,所述塔式升降机布置为沿着沿所述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收纳架的前方的移动轨道可移动以向各物品收纳单元运输物品;以及
升降机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塔式升降机的动作;
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包括:移动台车,所述移动台车沿着所述移动轨道可移动;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直立于所述移动台车的两边缘部;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沿着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可自由升降;及物品移载装置,所述物品移载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台;
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被构造以具有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和所述移动台车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设定宽度的工作架,所述工作架可安装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或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可拆卸;
其中所述工作架具有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延伸跨越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距离的全长的宽度,且包括位于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所述移动台车的边缘的边缘构件和将所述边缘构件彼此连接的中间构件;且
其中所述边缘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以不干扰所述升降台,且其中所述中间构件被布置以可安装于所述边缘构件以及从所述边缘构件可拆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收纳设备,其中所述边缘构件具有棒状形状,在横向宽度方向上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延伸至所述移动台车的两侧;且其中所述中间构件包括:
棒状的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其能够分别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宽度方向上安装于所述边缘构件的边缘部或能够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边缘构件的边缘部拆卸,且在其安装于所述边缘构件时,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延伸;
板状的第二中间副构件,其能够安装于所述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以延伸跨越所述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或能够从所述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拆卸;以及
栅状的第三中间副构件,其能够安装于所述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以向上方延伸或能够从所述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拆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收纳设备,其中所述边缘构件被布置以在其从下方容纳和支撑所述第一中间副构件的状态下可安装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且所述第一中间副构件被布置以在其从下方容纳和支撑所述第二中间副构件的状态下可安装于所述边缘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收纳设备,还包括安装状态检测装置,所述安装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工作架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安装状态,其中当所述安装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已经安装所述工作架时,所述升降机控制装置禁止所述升降台的升降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收纳设备,其中,所述工作架可自由地安装到在垂直的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位置;且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中最下方的安装位置被布置在比当所述升降台运动到所述升降台的升降范围的最下方位置时所述升降台本身和存在于所述升降台上的物品所占区域高的一侧的位置。
6.一种物品收纳设备,包括:
收纳架,所述收纳架被配置有在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物品收纳单元;
塔式升降机,所述塔式升降机布置为沿着沿所述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收纳架的前方的移动轨道可移动以向各物品收纳单元运输物品;以及
升降机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塔式升降机的动作;
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包括:移动台车,所述移动台车沿着所述移动轨道可移动;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直立于所述移动台车的两边缘部;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沿着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可自由升降;及物品移载装置,所述物品移载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台;
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被构造以具有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和所述移动台车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设定宽度的工作架,所述工作架可安装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或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可拆卸;
所述物品收纳设备还包括安装状态检测装置,所述安装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工作架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安装状态,其中当所述安装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已经安装所述工作架时,所述升降机控制装置禁止所述升降台的升降动作。
7.一种物品收纳设备,包括:
收纳架,所述收纳架被配置有在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物品收纳单元;
塔式升降机,所述塔式升降机布置为沿着沿所述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收纳架的前方的移动轨道可移动以向各物品收纳单元运输物品;以及
升降机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塔式升降机的动作;
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包括:移动台车,所述移动台车沿着所述移动轨道可移动;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直立于所述移动台车的两边缘部;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沿着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可自由升降;及物品移载装置,所述物品移载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台;
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被构造以具有在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在所述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和所述移动台车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设定宽度的工作架,所述工作架可安装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或从所述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可拆卸;
其中,所述工作架可自由地安装到在垂直的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位置;且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中最下方的安装位置被布置在比当所述升降台运动到所述升降台的升降范围的最下方位置时所述升降台本身和存在于所述升降台上的物品所占区域高的一侧的位置。
物品收纳设备 \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收纳设备,包括:收纳架,其包括在长度方向及横向方向的多个物品收纳单元;塔式升降机,其布置为沿着沿该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设置在该收纳架前方的移动轨道可移动以向各物品收纳单元运输物品;以及升降机控制装置,其控制该塔式升降机的动作;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包括:沿着该移动轨道可移动的移动台车、在该移动台车前后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地直立于该移动台车的一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在该一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被该一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导引和支撑的升降台及设置于该升降台上的物品移载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如上所述类型的物品收纳设备中,利用升降机控制装置来进行移动台车的移动操作及升降台的升降操作,其控制塔式升降机以将物品移载装置定位到相对于物品收纳单元的目标移载位置,并将物品在物品移载装置与物品收纳单元之间移载。\n[0003] 这样的物品收纳设备具有如下问题:由于诸如地震的事件,收纳于物品收纳单元的物品有可能从正确收纳位置移出。举例而言,如果物品在收纳架的前后宽度方向上从正确收纳位置移出到前方并因而从物品收纳的前方突出时,物品可能碰到沿着移动轨道移动的塔式升降机。同时,如果物品在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上从正确收纳位置移出时,位于目标移载位置的物品移载装置不能将物品在该装置与物品收纳单元之间移载。因此,对于物品从正确收纳位置移出的这样的物品收纳单元而言,操作者需要将该物品的位置纠正到正确收纳位置,因而为了进行纠正,操作者需能够将其移动至各物品收纳单元。\n[0004] 再者,即使在设备系统故障或发生停电等情况下,有时也需要移出收纳于物品收纳单元的物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操作者需亲自取出收纳于物品收纳单元的物品,从而操作者必然能够接近各物品收纳单元。\n[0005] 就此而言,常规的物品收纳设备设有沿着塔式升降机的垂直运动导引桅杆的梯子,使操作者能够利用梯子移动以接近目标物品收纳单元(举例来讲,参考专利公布1)。\n[0006] 在其它物品收纳设备中,在用于导引塔式升降机的升降的桅杆外侧设置了操作者可搭乘的操作室,从而其可通过用于该操作室的升降驱动装置而沿着桅杆自由升降。在这种情况中,操作者能够与操作室一起被升降以移动至目标物品收纳的位置(举例来讲,参考专利公布2)。\n[0007] 现有技术陈述\n[0008] 专利公布\n[0009] 专利公布1:日本专利初步公布第2006-1725号\n[0010] 专利公布2:日本专利公布第3094713号\n发明内容\n[0011] 本发明待解决的任务\n[0012] 根据专利公布1中公开的设备,操作者需在梯子上进行物品收纳单元的各种类型作业,诸如纠正物品位置或取出物品,这使得物品收纳单元的各种类型作业难以进行。当对位置较高的物品收纳单元作业时这种缺点变得尤其明显,因为当这种作业必须在高处进行时,物品位置的纠正或物品的取出变得非常困难。\n[0013] 根据专利公布2中公开的设备,由于操作者可以在搭乘操作室的状态进行物品收纳单元的各种类型作业,如纠正物品位置或取出物品,从而能够改进操作者对物品收纳的作业效率。然而,需在塔式升降机的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上预先设置工作台,使设备的结构复杂。除此之外,由于工作台应设置的位置不能妨碍升降台的升降,因此操作室需被设置在其突出于桅 杆的外侧的状态下。因此,塔式升降机在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而导致设备尺寸的增加。\n[0014] 鉴于这些事项,设计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物品收纳设备,该物品收纳设备可用以容易地进行对物品收纳单元所进行的各种类型作业,并因此改进操作者对物品收纳单元的作业效率,且不造成设备结构复杂化和大型化。\n[0015] 解决任务的手段\n[0016]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物品收纳设备的第一特征结构在于,该物品收纳设备包括:收纳架,其具有在长度方向和横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物品收纳单元;塔式升降机,其布置为沿着沿该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设置在该收纳架前方的移动轨道可移动以向各物品收纳单元运输物品;以及升降机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该塔式升降机的动作;所述塔式升降机包括:沿着该移动轨道可移动的移动台车、在该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直立于该移动台车的两端部的一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在垂直方向上沿着该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可自由移动并设置在该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升降台、及设置于该升降台的物品移载装置;其中,所述塔式升降机被构造以具有在所述一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在该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和该移动台车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设定宽度的工作架,该工作架可安装于该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或从其可拆卸。\n[0017] 根据第一特征结构,在该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以可安装或拆卸的方式设置工作架,从而在应进行纠正或取出作业的目标物体的物品收纳单元对应的高度将工作架附接至其,因为塔式升降机的一对前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被布置以升降和导引升降台,使得能够使物品相对于在长度方向和横向方向设置的所有多个物品收纳单元来进行移载。以此方式,操作者能够搭乘工作架来进行纠正物品位置或取出物品,这使得作业容易进行。进一步,可仅在需纠正或取出作业时安装工作架,而不需要时则将工作架拆卸下来。因此工作架不会妨碍升降台的升降。如此一来,通过有效地利用用于升降台的垂直运动的区域来安装操作室,相比于专利公布2中公开的设备中将工作架预先设置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上,不仅能简化设备 结构,同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减少塔式升降机的移动台车的大小。\n[0018] 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可实现一种物品收纳设备,其中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对物品收纳单元的各种类型作业,并改进操作者对物品收纳单元的作业效率,且不引起结构复杂性和尺寸的增加。\n[0019] 根据本发明的物品收纳设备的第二特征结构在于:该工作架具有在该移动台车前后宽度方向上延伸跨越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距离的全长的宽度,且包括位于该移动台车前后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边缘构件和将边缘构件彼此连接的中间构件,该边缘构件分别固定于该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以不干扰该升降台,而该中间构件被布置以可安装于该边缘构件或从其拆卸。\n[0020] 根据第二特征结构,通过仅将构成工作架一部分的边缘构件预先设置,仅仅借助从边缘构件安装或拆卸中间构件的操作,便能够安装或拆卸工作架。进一步,由于边缘构件分别固定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因此通过如所需地调整边缘构件的高度设置,从而能够将工作架安装于所需的高度上。再者,因为边缘构件的设置位置被布置为不会干扰升降台,即使将边缘构件预先固定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边缘构件也不会妨碍升降台的垂直运动。\n[0021] 根据本发明的物品收纳设备的第三特征结构在于:该边缘构件具有棒状形状,从该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延伸到该移动台车横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该中间构件包括:棒状的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其可在该移动台车宽度方向上自由地安装于该边缘构件的边缘部或从其拆卸,且在其安装于该边缘构件时,在该移动台车的前后宽度方向上延伸;板状的第二中间副构件,其可在其延伸跨越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或从其拆卸;以及栅状的第三中间副构件,其可在其以向上方延伸的状态下自由地安装于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或从其拆卸。\n[0022] 根据第三特征结构,该边缘构件具有棒状形状,其从该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延伸到该移动台车横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能够将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安装于棒状边缘构件的边缘部,因此能够形成在移动台车前后宽度方向上具有延伸跨越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距离的全长的第一宽度和 在移动台车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延伸跨越边缘构件全长的第二宽度的框状构件。能够对此框状构件安装第二中间副构件以延伸跨越第一中间副构件的全长,因此能够形成在移动台车前后宽度方向上具有延伸跨越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距离的全长的第一宽度和在移动台车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延伸跨越边缘构件全长的第二宽度的工作架。以此方式,操作者可保持足够的空间来进行必要的作业,诸如从物品收纳单元纠正物品位置或取出物品,并可改进作业效率。进一步,可能布置栅状的第三中间副构件以使以向上的方向从第一中间副构件延伸,因此可能为操作者提供有利的工作架,使得搭乘工作架的操作者安全且容易地进行作业。再者,由于中间构件包括三个中间副构件,所以使得操作者易于搬运各副构件,从而简化工作架的安装或拆卸。\n[0023] 根据本发明的物品收纳设备的第四特征结构在于:该边缘构件被布置以在其从下方支撑该第一中间副构件的状态可自由地安装于该桅杆,且该第一中间副构件被布置以在其从下方支撑该第二中间副构件的状态可自由地安装于该边缘构件。\n[0024] 根据第四特征结构,第二中间副构件由第一中间副构件支撑,且该第一中间副构件由边缘构件支撑。因此,能够由边缘构件来承受作用于第二中间副构件的荷重和作用于第一中间副构件的荷重。另一方面,由于边缘构件被预先设置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上,所以在安装时边缘构件可牢固地固定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如此一来,作用于工作架的荷重可被边缘构件相对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的这种牢固固定来适当地支撑,这使得牢固地固定可拆卸的构件诸如第一和第二中间副构件的作业变得不必要。且因此,简化了这些中间构件的安装,同时保持工作架的强度相对地强。\n[0025] 根据本发明的物品收纳设备的第五特征结构在于:该设备具有安装状态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该工作架在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之间的安装状态,并且当该安装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已经安装该工作架时,该升降机控制装置禁止该升降台的垂直运动。\n[0026] 根据第五特征结构,升降机控制装置被布置为当安装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已安装该工作架的状态时,禁止升降台的动作。因此可确实避免当已 安装工作架时,升降台错误地升或降且随后升降台与工作架彼此接触的事故。\n[0027]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结构在于:该工作架可自由地安装到在垂直的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位置;且该多个安装位置中最下方的安装位置被布置在比该升降台运动到升降台运动范围的最下方时该升降台本身和存在于该升降台的物品所占区域高的一侧的位置。\n[0028] 根据第六特征结构,设有多个安装位置,且可将工作架安装于各个安装位置。因此,可能安装多个工作架以有效率地对位于不同高度的物品收纳单元进行作业。再者,因为该多个安装位置中最下方的安装位置位于比当该升降台移动到升降台运动范围的最下方位置时,该升降台本身和存在于该升降台的物品所占区域高的一侧的位置,因此,只需将让升降台降至运动范围的最下方位置的指示发送到升降机控制装置,就可能使升降台位于升降台运动范围的最下方位置,进而可将工作架也安装于最下方的安装位置。如此一来,可简化对用以安装工作架的升降台的垂直运动的操纵,同时还可以有效率地对物品收纳单元进行作业。\n[0029] 附图说明\n[0030] 图1是显示物品收纳设备的部分的平面图。\n[0031] 图2是显示物品收纳设备的部分的侧视图。\n[0032] 图3是显示在已安装工作架的状态下,物品收纳设备的部分的侧视图。\n[0033] 图4是显示在已安装工作架的状态下,塔式升降机的平面图。\n[0034] 图5是显示在已安装工作架的状态下,塔式升降机的侧视图。\n[0035] 图6是显示工作架安装方法的透视图。\n[0036] 图7是显示工作架安装方法的透视图。\n[0037] 图8是显示安装的工作架的透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8]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物品收纳设备的实施方案。\n[0039]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物品收纳设备包括:2个收纳架1,其被布置为彼此间隔,使得其前部彼此面向,物品B通过该前部传送进入和传送出来;和塔式升降机3,其沿着收纳架1之间设置的移动路径2自动移动。\n[0040] 各收纳架1包括:在彼此间隔的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图1的垂直方向和图2的水平方向)上直立的多个支柱1a;和布置为延伸跨越在收纳架的横向宽度方向上设置的多个支柱1a的物品放置板1b。收纳架1被布置成以通过物品放置板1b放置和支撑物品B的方式来收纳物品B,并将用来收纳物品B的物品收纳单元4沿着长度方向及横向方向排列。物品B向收纳架1的收纳被进行使得多个物品B排列在物品放置板1b上,而物品放置板1b设置在沿架的横向宽度方向彼此相邻的支柱1a之间。应注意的是,如图所示,在同一个物品放置板1b上排列了在架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宽度一样或大致一样的多个物品B,然而,在同一个板上排列在架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宽度不同的多个物品B是可能的。\n[0041] 在移动路径2的底侧,沿着收纳架1的横向宽度方向设置有移动轨道5;并且在其顶侧,沿着架的横向宽度方向设置有移动轨道6。\n[0042] 在移动轨道5的一端,设置了用以管理塔式升降机3的运转的地面控制器7。在收纳架1的宽度方向上接近其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跨越移动轨道5的一对移入或移出部8。该移入或移出部8用以放置并支撑待移入至收纳架1或待从收纳架1移出的物品B,以便为向塔式升降机3运送物品B。举例来说,该移入或移出部8可由移载器及物品放置台构成。\n[0043] 塔式升降机3包括:沿着移动轨道5可移动的移动台车9、直立于移动台车9的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在桅杆10之间沿着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可升降的升降台11以及设置于升降台11上的物品移载装置12。\n[0044] 在移动台车9的前后宽度方向上,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分别被设立于移动台车9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处。在这些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的上端处,设置了上框13,该上框\n13由导引移动轨道6导引,并将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的上端相互连接。\n[0045] 升降台12被以垂直方向直立于移动台车9的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自由导引和支撑,并被连接于升降台12两端的升降用吊线14(其部分未示出在图中)悬挂和支撑。\n升降用吊线14缠绕到上框13等上设置的导引滑轮(未示出),并连接至在移动台车9的一端所设的卷筒17。卷筒17借助于变频型电动马达18来回驱动和旋转,用于通过升降用吊线的放出操作或卷收操作来使升降台11进行升降。\n[0046]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升降台11设有升降用旋转编码器,用以检测升降台11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位置。围绕升降用旋转编码器的旋转轴设有链轮齿,用以咬合沿着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在其纵向方向上所设置的链条。然后,升降用旋转编码器基于升降台11的升降距离来检测升降台11在垂直方向的升降位置。\n[0047] 在移动台车9上设置有沿着移动轨道5可移动的前后轮20。设置于移动台车9前后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上的轮20之一构成为驱动轮20a,其被变频型电动马达21驱动以移动,而设置于移动台车9前后宽度方向的另一边缘处的另一个轮20构成为空转轮20b。移动台车9设置成通过借助电动马达21来可旋转地驱动该驱动轮20a而沿着移动轨道5可移动。\n[0048]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移动台车9设有移动用旋转编码器,用以检测移动台车9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位置。在移动用旋转编码器的旋转轴上设有链轮齿,用以咬合沿着移动轨道5的纵向方向所设置的链条。移动用旋转编码器由移动台车9的移动距离来检测移动台车9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位置。\n[0049] 在升降台11上,2个物品移载装置12在移动台车10的前后宽度方向上并行排列。\n每个物品移载装置12设有一对传输带24,其布置为在左右方向上自由地彼此接近或彼此远离,并且在装置12退回用于放置和支撑物品B的放置板23侧的退回位置与装置12突出于待移载的外部目标物品侧的突出位置之间可移动。该物品移载装置12布置为所谓的侧边传输带式移载装置,其中为了将该对传输带24驱动到退回位置或突出位置,操作模式可在夹持模式和解除模式间进行切换,夹持模式通过使该对传输带24彼此接近地移动来从两侧夹持物品B,解除模式通过使该对传输带24 彼此远离地移动来解除物品B的夹持。而且,通过驱动传输带24,可将物品B在放置板23与物品收纳单元4或物品移入或移出部8之间移载。举例来讲,当将物品B从物品收纳单元4移载至放置板23时,通过驱动突出或退回带所用的电动马达(未示出),使传输带24由退回位置突出至突出位置;之后,借助夹持物品用的电动马达(未示出),驱使该对传输带24彼此接近,以产生夹持状态并且借助马达25来传送传输带24,其中该对传输带24夹持住物品B两侧。\n[0050] 该塔式升降机3设有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用以控制塔式升降机3的动作。控制器26根据地面控制器7的指令而操作,用以控制移动台车9的移动动作、升降台11的升降动作、以及物品移载装置12的动作。因此,升降机控制装置包括地面控制器7和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除此之外,将升降用旋转编码器与移动用旋转编码器检测的信息以及塔式升降机3中所设置的其它各种传感器检测的信息输入至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n[0051] 当传输物品B时,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发送指令以控制移动台车9的移动及升降台11的升降,以将物品移载装置12移动至与物品收纳单元4或移入或移出部8所对应的目标移载位置,之后控制物品移载装置12的动作以将物品B在物品收纳单元4与移入或移出部8之间移载。地面控制器7会记住物品收纳单元4或移入或移出部8所对应的全部目标移载位置。进一步,地面控制器7管理物品B的收纳状态,即哪个物品B被收纳至哪个物品收纳单元4。\n[0052] 当物品B已传输至移入或移出部8时,地面控制器7选择物品B应被收纳至的物品收纳单元4,然后将移入指令下达至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当收到移出物品的请求时,地面控制器7根据该移出请求而选择收纳欲移出物品B的物品收纳单元4,然后将移出指令下达至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n[0053] 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被布置为根据地面控制器7的移入指令或移出指令来控制塔式升降机3的动作,用以将传输至移入或移出部8的物品B收纳至选择用于该物品B的物品收纳单元4,或者,将物品收纳单元4所收纳的欲移出物品B移出至移入或移出部8。\n移入指令包括的信息是关于:将物品B移入至移入或移出部8的目标移载位置、和应收纳物品B的物品 收纳单元4的目标移载位置;并且移出指令包括的信息是关于:收纳欲移出物品B的物品收纳单元4的目标移载位置、和应将该物品B移出至移入或移出部8的目标移载位置。\n[0054] 关于移动台车9的移动动作控制,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被布置为控制电动马达21的动作,使得控制器26根据移动用旋转编码器检测的信息取得移动台车9的移动位置,从而将所取得的移动台车9的移动位置作为目标移动位置。注意到,在多个物品收纳单元4或移入/移出部8中,相对于作为移载对象的物品收纳单元4或移入/移出部8的目标移载位置,当物品移载装置12在左或右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上时,目标移动位置是移动台车\n9的移动位置。\n[0055] 关于升降台11的升降动作控制,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被布置为使得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根据升降用旋转编码器检测的信息取得升降台11的升降位置,并控制电动马达\n18升降升降台11的动作,从而将所取得的升降台11的位置作为目标升降位置。注意到,在多个物品收纳单元4和多个移入或移出部8中,分别相对于作为物品移载对象的物品收纳单元4或移入或移出部8的目标移载位置,当物品移载装置12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上时,目标升降位置应为升降台11的升降位置。\n[0056] 为了取出被物品收纳单元4或移入或移出部8放置和支撑的物品B,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控制物品移载装置12的动作的方式使得,首先通过突出和退回马达(未示出)使传输带24从退回位置突出至突出位置,之后通过夹持马达(未示出)的驱动使该对传输带\n24彼此接近以夹住物品B两端,然后通过驱动物品传输用马达25,使该对传输带24进行传输。为了将物品B卸至物品收纳单元4或移入或移出部8,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驱动突出和退回马达(未示出),以使传输带24从退回位置突出至突出位置,然后控制以驱动物品传输用马达25,以使传输带24进行传输,之后,驱动夹持马达(未示出)以使该对传输带24彼此远离以解除对物品B的夹持,然后再控制突出和退回马达(未示出)以使传输带24从突出位置退回至退回位置。\n[0057] 以此方式,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根据地面控制器7的指令来控制塔 式升降机3的动作,用以进行将移入至移入或移出部8的物品B收纳至物品收纳单元4的移入作业,以及进行将物品收纳单元4所收纳的物品B移出至移入或移出部8的移出作业。\n[0058] 在上述的物品收纳设备中,由于发生地震等,物品B有可能从在物品收纳单元4中的正确收纳位置移出。举例来说,如果物品B在收纳架1的前后宽度方向上从正确收纳位置往收纳架1的前方移出,而突出于物品收纳单元4的前方时,则物品B可能碰到沿着移动轨道5移动的塔式升降机3。假使物品B以收纳架1的横向宽度方向从正确收纳位置移出,则位于目标移载位置的物品移载装置12不能将物品B在该位置与物品收纳单元4之间进行移载。在这样的情况下,操作者需将该物品B的位置纠正到正确收纳位置,而为了进行纠正,操作者需能够接近各物品收纳单元4。再者,在设备系统故障或发生停电等情况下,有时也需要移出收纳于物品收纳单元4的物品B。在这样的情况下,操作者需进行取出收纳于物品收纳单元4的物品B的移出作业,并且从而操作者需能够接近各物品收纳单元4。\n[0059] 为此目的,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塔式升降机3被构造成使得,在移动台车\n9的前后宽度方向和移动台车9的横向宽度方向具有设定长度和宽度的工作架27在其间自由地安装于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和从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拆卸。以此方式,操作者能够在搭乘工作架27的状态下,进行将物品B的位置纠正到正确收纳位置,或取出物品收纳单元4所收纳的物品B。因此操作者可更容易地进行这些作业并因而改进作业效率。应注意,移动台车9的前后宽度方向对应图3中的左右方向,对应图4至图5中的上下方向;而移动台车9的横向宽度方向对应图4中的左右方向。图2显示拆卸了工作架27的设备,而图3至图5代表安装了工作架27的设备。\n[0060] 工作架27可拆卸地安装于在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安装位置上。如图3所示,显示所设定的3个安装位置的示例。如图3所示,在这些安装位置中,最下方的安装位置设置在当升降台11位于其升降范围的最下方位置时该升降台11和该升降台11中的物品B所占区域的较高的一侧。应注意的是,各安装位置设置于在垂直方向上相邻的物品收纳单元4之间。 从而,搭乘1个工作架27的操作者能够对垂直方向上的2个不同物品收纳单元4进行作业,从而可以有效方式安装多个工作架27。垂直方向上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能够设定为适合操作者的典型身高,因而使得操作者能够对垂直方向上的多个物品收纳单元4进行作业。\n[0061] 工作架27在移动台车9的前后宽度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图4和图5的垂直方向)上,具有延伸跨越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之间的全距离的宽度,且包括在前后宽度方向上位于移动台车9的每个边缘的边缘构件28和连接边缘构件28的中间构件29。\n[0062] 边缘构件28分别在不会引起对升降台11的任何干扰的位置上固定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不会引起对升降台11的任何干扰的位置,是指当升降台11在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之间向上和向下升降时,边缘构件不会接触到该升降台11的位置。即,该位置应当是位于在移动台车9的前后方向上,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之间的间隔之外。边缘构件28固定于矩形的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的外表面,即在移动台车9的前后宽度方向上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背离彼此的侧边上,并且沿横向宽度方向(图4的左和右方向)在移动台车9的两侧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延伸,从而形成棒状的形状。\n[0063] 中间构件29被布置以从边缘构件28可自由安装和拆卸。中间构件29包括:棒状的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其在移动台车9的横向宽度方向(图4的左和右方向)上分别地可安装于边缘构件或从边缘构件可拆卸,且在其安装于边缘构件时,在该移动台车9的前后宽度方向(图3的左和右方向、图4至图5的垂直方向)上延伸;以及板状的第二中间副构件31,其可以在延伸跨越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或从其可拆卸;以及栅状的第三中间副构件32,其可在以向上方延伸的状态下安装于第一中间副构件30和从其可拆卸。\n[0064] [工作架的安装]\n[0065] 首先,地面控制器7对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下达指令,以升降升降台11以便使升降台11位于其升降范围的最下方的位置。因为最下方的安装位置设定在比由位于最下方的位置的升降台11及放置在升降台11上的 物品B所占区域高的一侧,所以将工作架27安装于最下方位置而其不会被升降台11妨碍是可能的。举例来讲,操作者在地面上将工作架\n27安装于最下方的安装位置,然后,操作者搭乘位于最下方安装位置的工作架27并且将另一个工作架27安装于安装位置一侧。以这种方式,从最下方的安装位置开始,可依序向上方位置将各工作架27安装于多个安装位置。为了使操作者能够移动到最下方的工作架27或最下方的工作架27上方一个位置的工作架27,如图2所示的,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图中左侧的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设有延伸跨越桅杆纵向全长的梯子33,从而操作者能够攀爬梯子33而到达目标工作架27。\n[0066] 以下将说明向各安装位置安装工作架27。\n[0067] 如图6所示,由于预先将一对边缘构件28固定于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中10中的每一个,所以操作者安装第一中间副构件30,使得其在该对边缘构件28上延伸。向该对棒状边缘构件28的两端设置了从顶部视为倒C形的插入部34,所述棒状的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端部可从上方插入其中。因此,通过将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两个端部分别插入一对边缘构件28的插入部34中,可以将第一中间副构件30放置于正确位置上。一旦将第一中间副构件30放置于正确位置上,在插入部34中形成的孔34a就与在第一中间副构件\n30的边缘部分中形成的孔30a一致,使得可利用诸如螺栓和螺帽的紧固件G来将第一中间副构件30固定于边缘构件28。然后,边缘构件28的上表面被推动而抵住第一中间副构件\n30的下表面,从而边缘构件28变得可安装于桅杆,同时从底侧接纳和支撑第一中间副构件\n30。如图7所示,当将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安装于一对边缘构件28时,形成了顶视为矩形的架。\n[0068] 然后,以延伸跨越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状态安装板状的第二中间副构件31。\n在移动台车9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在第二中间副构件31的端部处设有啮合部35,用以啮合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上表面,从而仅通过将该啮合部35分别啮合至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上表面,便可以将第二中间副构件31放置于正确位置上。一旦将第二中间副构件31放置于正确位置上,在第一中间副构件30中形成的孔30b的位置就与在第二中间 副构件31中形成的孔31a的位置一致,因此,可利用诸如螺栓的紧固件G来将第二中间副构件31固定于第一中间副构件30。以此方式,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上表面被推动而抵住第二中间副构件31的背面,从而第一中间副构件30被布置为可安装于桅杆,同时从底侧接纳和支撑第二中间副构件31。通过将多个第二中间副构件31(例如:6个)以其纵向方向安装于第一中间副构件30,能够形成在移动台车9的前后宽度方向上具有在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之间距离的全长上延伸的宽度以及在移动台车9的横向宽度方向上具有在边缘构件28的全长上延伸的宽度的工作架27。\n[0069] 再者,以从第一中间副构件30在向上方向延伸的状态将栅状的第三中间副构件\n32安装于该架。在第一中间副构件30的上表面上设有插入部36,用以将第三中间副构件\n32的多个腿部32a(例如3个腿部)分别插入其中。因此,仅通过将腿部32a插入该插入部36中,便可能将第三中间副构件32放置于正确位置上。将诸如螺栓的紧固件G拧紧于在插入部36中形成的孔36a中,用以防止第三中间副构件32离开插入部36。\n[0070] 如此一来,关于一对边缘构件28安装了一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之后关于该对第一中间副构件30安装了多个第二中间副构件31和多个第三中间副构件32,然后,能够将工作架27安装于安装位置。当固定第一中间副构件30、第二中间副构件31和第三中间副构件32时,本实施方案中利用诸如螺栓或螺帽的各种紧固件G。然而,可能布置为使得这些构件由操作者手工固定而不利用这些紧固件。如上所述,操作者可利用梯子33从地面往工作架27、以及从工作架27往比其高的一个位置的另一个工作架27移动,从而操作者可从下方开始依序关于多个安装位置来安装工作架27。随后,如图3的虚线所示,操作者能够搭乘着工作架27进行将物品B的位置纠正到应收纳物品B的位置和取出物品收纳单元4所收纳的物品B。\n[0071] 在安装了多个工作架27的状态下,操作者步出工作架27并再一次离开塔式升降机3。然后,举例而言,操作者在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被保持为维修模式的状态下经由操作地面控制器7或手动操作用遥控器下达维修指令,指示作为操作对象的物品收纳单元4所对应目标移载位置的目标移 动位置为移动台车9的移动位置。从而使得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能够以预设的低速来控制移动台车9的移动动作,直至到达所指示的位置为止。通过这一布置,可能以预设的低速来移动移动台车9,同时使多个工作架27保持安装于塔式升降机3,使得如果需要在物品收纳单元4的长度方向和横向方向进行纠正作业或取出作业,则可能迅速地进行该作业。\n[0072] 当系统故障或停电时,操作者可手动推动塔式升降机3来通过释放移动用电动马达21的负制动而使移动台车9移动。以此方式,即使系统故障或停电时,可由操作者手动来运行移动台车9,从而可对长度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多个物品收纳单元4进行纠正作业或取出作业。\n[0073] 如上所述,当地面控制器7及手动操作用遥控器下达用以运行移动台车9的指令时,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根据该指令控制移动台车9以预设的低速来进行移动动作。另一方面,当安装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工作架27在其间安装于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的事实期间,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禁止升降台11的升降动作。因此,在安装了工作架27的状态,可避免升降台11错误地发生升降动作,从而可确实避免升降台11与工作架27之间的接触。图中未示出的安装状态检测装置可包括光发射传感器和光接收传感器,其中例如设于升降台11上的光发射传感器以垂直方向向上方发射光束,且光接收传感器接收由设置于上框13上的反射体所反射的光束。当光发射传感器和光接收传感器未检测到光时,能够检测出已安装工作架27的状态。可设置用以检测其中第一中间副构件30插入边缘构件28的插入部34中的状态的另一传感器,并且如果该传感器检测出第一中间副构件30插入边缘构件28,这表示安装了工作架27。\n[0074] 关于工作架27的拆卸,可进行与安装工作架27相反的步骤,但拆卸的顺序应当是首先拆卸安装于最上方安装位置的工作架27。\n[0075] [其它实施方案]\n[0076] (1)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将构成工作架27一部分的边缘构件28以固定状态设置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上。然而,该边缘构件28可布置为可安装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或从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可拆卸,并且能够将工作架27整体在其间安装于该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或从该对垂直 运动导引桅杆10拆卸。\n[0077] (2)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中间构件29包括三个构件即第一中间副构件30、第二中间副构件31和第三中间副构件32。然而,可将第一中间副构件30与第三中间副构件32整体形成。构成中间构件29的副构件数量是设计的考虑因素。\n[0078] (3)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设有移动用编码器以检测移动台车9的移动位置。然而,可代替地在移动台车9上设置激光测距计,其向移动轨道5端部上的反射体发射测量光以检测移动轨道5端部至移动台车9的距离,由该激光测距计还能够检测出移动台车9的移动位置。\n[0079] 再者,代替检测升降台11的升降位置的升降用旋转编码器,可使用诸如激光测距计。\n[0080] (4)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在工作架27已安装于一对垂直运动导引桅杆10之间的状态,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允许移动台车9能够移动。然而,在检测出安装了工作架27的状态时,升降机侧边控制器26相反地禁止移动台车9的移动动作。在此情况下,通过释放移动用电动马达21的负制动,便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推动操作来使移动台车9移动。\n[0081] (5)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以所谓的侧边传输带式的移载装置来示例物品移载装置12。然而,还可应用另一种物品移载装置诸如侧边夹钳式的物品移载装置,平行放置在板\n1b上的多个物品B可借助侧边夹钳式的物品移载装置同时在板1b与物品移载装置之间移载。\n[0082] 这种侧边夹钳式的物品移载装置包括:移载器,其用于在物品B放置在其上时在移载方向上运输该物品B;和一对夹持体,其在垂直于移载方向的方向上自由地彼此接近或远离,并在夹持体退回到移载器侧的退回位置与夹持体突出到待移载的物品存在的外部位置的突出位置之间自由突出或退回。侧边夹钳式的物品移载装置通过以一对夹持体夹住物品B来突出或退回物品B,而将物品B在移载器与物品放置板1b之间移载。\n[0083] 数字符号列表\n[0084] 1...收纳架\n[0085] 3...塔式升降机\n[0086] 4...物品收纳单元\n[0087] 5...移动轨道\n[0088] 7...升降机控制装置(地面控制器)\n[0089] 9...移动台车\n[0090] 10...垂直运动导引桅杆\n[0091] 11...升降台\n[0092] 12...物品移载装置\n[0093] 27...工作架\n[0094] 28...边缘构件\n[0095] 29...中间构件\n[0096] 30...第一中间副构件\n[0097] 31...第二中间副构件\n[0098] 32...第三中间副构件\n[0099] B...物品。
法律信息
- 2015-04-15
- 2012-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G 1/00
专利申请号: 201080040475.3
申请日: 2010.06.30
- 2012-05-3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6-11-29
|
2006-05-26
| | |
2
| | 暂无 |
1993-01-19
| | |
3
| |
2008-01-02
|
2007-02-13
| | |
4
| |
2008-05-28
|
2007-11-3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