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翻车系统 |
申请号 | CN201110425044.5 | 申请日期 | 2011-12-16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150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IPC分类号 | B;6;6;F;1;9;/;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王同建 | 申请人地址 | 河北省沧州市中捷产业园区八队西金太阳园区办公楼201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沧州渤海新区欣昇物流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沧州渤海新区欣昇物流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同建 |
代理机构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凡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转系统,主要解决车厢在翻转过程中容易导致车厢大梁变形的问题,包括:升降装置,相对应设置的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翻转框架,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翻转框架转动;夹紧装置,设置在翻转框架上,用于夹紧框架内待翻转装置;控制台,用于控制升降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夹紧装置。通过夹紧装置将车体夹住,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将车体升高到适当的位置,最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翻转框架翻转车体;夹紧时是对车体两边同时施力,使车体受力均匀,不会造成车体大梁变形,翻转后便于对车体进行组装拆卸或者维修作业。
1.一种用来对半挂车的车厢进行翻转的翻车系统,包括:
升降装置;
安置在升降装置上可进行翻转的翻转框架;
驱动翻转框架进行翻转的驱动装置;
设置在翻转框架上用于夹紧待翻转车体(01)的夹紧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翻转框架下方的平移装置,用于将升降装置外部的待翻转车体移动到水平安置的所述翻转框架正下方;
其中,升降装置具有用来完成升降功能的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
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架具有第一升降柱(1)、与第一升降柱(1)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三升降柱(12)和固定在第一升降柱(1)与第三升降柱(12)之间的第一连接架(14);
其中,所述第二升降架具有第二升降柱(11)、与第四升降柱(13)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四升降柱(13)和固定在第二升降柱(11)和第四升降柱(13)之间的第二连接架(15);
其中,所述翻转框架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上,并且包括:
两个对应设置的横梁(2);
连接在所述横梁(2)端部并对应设置的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
固定在第一纵梁(21)中部并与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一连接架(14)枢接的第一中轴(7);
固定在所述第二纵梁(22)中部并与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二连接架(15)枢接的第二中轴(71);
其中,所述夹紧装置对所述车体两边同时施力,使所述车体受力均匀,防止所述车体大梁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5);
通过所述驱动电机(5)驱动的主动齿轮(41);
由主动齿轮带动旋转的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与翻转装置固定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6)固定在翻转装置的第一纵梁(21)上,其上设有具有使其翻转至预定角度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两个横梁(2)上的多个夹紧座(3);
从每个所述夹紧座(3)向所述翻转框架内伸出的夹紧臂(31);以及
位于所述夹紧臂(31)端部的夹紧爪(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座(3)为液压缸;
所述的夹紧爪(32)为U型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为由液压装置驱动,通过使第一至第四升降柱升降而带动翻转装置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装置包括:
平移板(012),用于承载待平移车体(01),其两侧对应设置的多对承载齿轮(013);
用于安置多对承载齿轮(013)的一对齿条(011),由翻转装置外侧延伸至其下方,通过齿轮(013)沿齿条(011)行走,将平移板(012)上承载的车体(01)由翻转装置外侧移动到其下方。
一种翻车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对半挂车等大型车厢进行翻转的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现有的半挂车等大型车在车厢翻转时通常使用吊车将车厢进行翻转,而后将其进行组装运输。由于车厢整体重量大,翻转车厢过程中容易导致车厢的大梁变形,从而损坏车厢,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需要一种有效的车厢翻转系统,既能快速使车厢进行翻转,而且能避免在其翻转过程中发生大梁变形。\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系统,它主要解决现有车厢在翻转过程中容易导致车厢大梁变形,影响车厢使用寿命的问题。\n[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车系统,于包括:\n[0005] 升降装置;\n[0006] 翻转框架,安置在升降装置上可进行翻转;\n[0007] 驱动装置,驱动翻转框架进行翻转;\n[0008] 夹紧装置,设置在翻转框架上,用于夹紧待翻转装置。\n[0009] 其中,还包括:\n[0010] 平移装置,位于所述翻转框架下方,用于将升降装置外部的待翻转车体移动到水平安置的所述翻转框架正下方。\n[0011]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具有位于翻转框架两端的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其中[0012] 第一升降架具有第一升降柱、与第一升降柱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三升降柱和固定在第一升降柱与第三升降柱之间的第一连接架;\n[0013] 第二升降架具有第二升降柱、与第四升降柱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四升降柱和固定在第二升降柱和第四升降柱之间的第二连接架。\n[0014] 优选的,所述的翻转框架包括:\n[0015] 两个对应设置的横梁;\n[0016] 连接在所述横梁端部并对应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n[0017] 固定在第一纵梁中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枢接的第一中轴;\n[0018] 固定在所述第二纵梁中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枢接的第二中轴。\n[0019]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n[0020] 驱动电机;\n[0021] 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n[0022] 由主动齿轮带动旋转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翻转装置固定成一体。\n[0023] 其中,从动齿轮固定在翻转装置的第一纵梁上,其上设有具有使其翻转至预定角度的限位块。\n[0024] 优选的,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n[0025] 设置在所述两个横梁上的多个夹紧座;\n[0026] 从所述夹紧座向所述翻转框架内伸出的夹紧臂;以及\n[0027] 位于所述夹紧臂端部的夹紧爪。\n[0028] 优选的,所述的夹紧座为液压缸;\n[0029] 所述的夹紧爪为U型爪。\n[0030] 其中,所述的升降装置为由液压装置驱动,通过使第一至第四升降柱升降而带动翻转装置升降。\n[0031] 优选的,所述的平移装置包括:\n[0032] 平移板,用于承载待平移车体,其两侧对应设置的多对承载齿轮;\n[0033] 用于安置多对承载齿轮的一对齿条,由翻转装置外侧延伸至其下方,通过齿轮沿齿条行走,将平移板上承载的车体由翻转装置外侧移动到其下方。\n[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n[0035] 1、本发明通过夹紧装置将车体夹住,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将车体升高到适当的位置,最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翻转框架翻转车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行。特别是,夹紧时是对车体两边同时施力,使车体受力均匀,能够防止车体大梁变形,翻转后便于对车体进行组装拆卸或者维修作业。\n[0036] 2、本发明翻转框架上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咬合,并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主动齿轮内径小于从动齿轮的内径,能有效减少主动齿轮的负载,同时可以降低从动齿轮的转动速度,使车体可以缓慢平稳地实现翻转。\n[0037] 3、本发明升降柱装置使用液压驱动,升降时可以使升降柱平衡缓缓上升,而且夹紧装置使用液压油缸以及U性夹紧座,夹紧座即可夹紧车体又可以起到支撑固定车体的作用,保证车体在翻转过程中不会移动,变形。\n附图说明\n[0038] 图1是本发明翻车系统的主视图;\n[0039] 图2是本发明翻转系统的俯视图;\n[0040] 图3是车体进入本发明翻车系统前的侧视图;\n[0041] 图4是车体处于本发明翻车系统正下方的侧视图;\n[0042] 图5是车体进入本发明翻车系统后夹紧待翻转的侧视图\n[0043] 图6是车体进入本发明翻车系统后翻转90度的侧视图;\n[0044] 图7是车体进入本发明翻车系统后翻转180度的侧视图;\n[0045] 图8是图6的主视图;\n[0046] 图9是图8中夹紧装置的A-A视图。\n[0047]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01、车体;011、齿条;012、平移板;013、轮齿;1、第一升降柱;\n11、第二升降柱;12、第三升降柱;13、第四升降柱;14、第一连接架;15、第二连接架;2、横梁;21、第一纵梁;22、第二纵梁;3、夹紧座;31、夹紧臂;32、夹紧爪;33、油管接口;4、减速器;41、主动齿轮;5、电机;51、电机座;6、从动齿轮;61、限位块;62;加强筋;7、第一中轴;\n71、第二中轴;8、第一中轴座;81、第二中轴座;9、控制台。\n具体实施方式\n[004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n[0049]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翻车系统包括升降装置、可通过升降装置进行升降的翻转框架、驱动翻转框架转动的驱动装置、用于夹紧车体的夹紧装置和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台。\n[0050] 其中,升降装置由相对应设置的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组成,第一升降架具有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一对升降柱1、12以及连接这对升降柱的第一连接架14,第二升降架具有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一对升降柱11、13以及连接这对升降柱的第二连接架15。\n[0051] 翻转框架两端分别枢接在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上,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横梁\n2、连接在横梁2端部并对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第一中轴7一端固定在第一纵梁21中部,另一端枢接在第一连接架14的第一中轴座8上;第二中轴71一端固定在第二纵梁22中部,另一端枢接在第二连接架15的第二中轴座81上。驱动装置的从动齿轮6安置在第一中轴7上,位于固定在第一纵梁21中部。\n[0052]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翻转框架转动,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架13上的驱动电机5、通过减速器4与电机相连的主动轮41、由主动轮41带动旋转的从动轮6。\n[0053] 夹紧装置设置在翻转框架上并用于夹紧框架内车体01。\n[0054] 用于控制升降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夹紧装置的控制台9。\n[0055] 另外,如图1和图3、4所示,待翻转车体通过平移装置移动到翻转框架下方。平移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待平移车体01的平移板012、设置在地面上承载平移板012一对齿条\n011、设置在平移板012底部并安置在齿条011上的齿轮013,齿轮013可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平移板012通过由电机带动旋转的齿轮013在齿条011上滚动,从而使移动翻转装置从外侧移动到其正下方。\n[0056] 其中该翻转框架的长度(即横梁2的长度)必须大于车体01(尤其是拖挂车)的长度,翻转框架的宽度必须大于车体01的宽度,以便于对车体进行夹紧固定翻转。\n[0057] 如图1和图2所示,从动齿轮6上还设置有限位块61,用于防止翻转框架转动超过预定角度,由于该翻转系统需要围绕翻转框架布设油管,所以翻转框架朝一个方向翻转角度过大容易使油管断裂,影响该翻转系统的使用寿命,所以通过限位块61可以有效防止该翻转框架过限翻转。\n[0058] 另外,如图2和图8所示,从动齿轮6内径较大,远大于主动齿轮41的内径;通过大内径的从动齿轮6便于将整个框架带动起来,而在从动齿轮6与翻转框架连接处固定有加强筋62,以提高从动齿轮6与翻转框架的紧密连接;提高该翻转系统的使用寿命。\n[0059] 驱动电机5通过减速器带动主动齿轮41转动,主动齿轮41再带动与翻转框架成一体的从动齿轮6转动,从而使翻转框架翻转。通过这样的驱动方式进行翻转,可以控制翻转过程速度平稳,不会对车体造成损坏。\n[0060] 如图2、8和9所示,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2上的多个夹紧座3;从夹紧座3向翻转框架内伸出的夹紧臂31;以及与夹紧臂31相连的夹紧爪32。优选地,夹紧座3为液压缸;夹紧爪32为U型爪,液压缸上设有连接液压管的油管接口33。其中夹紧装置也可以使用手动螺纹夹紧装置,通过带螺纹的紧固阀并配合翻转框架上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来实现对车体的紧固。\n[0061] 液压驱动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底部,其与控制台9连接。可以在每个升降柱下部分别设置液压升降装置,以使升降柱通过液压控制升降。升降柱也可以使用齿轮升降的方式来实现升降装置的升降。\n[0062] 其中,升降装置的液压驱动装置通过液压管连接在控制台9的液压泵上,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通过电线连接在控制台9上;夹紧装置的液压缸油管连接在控制台9上,以实现控制台9对升降装置、驱动装置和夹紧装置的控制。\n[006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任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21-06-25
- 2019-12-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沧州渤海新区欣昇物流有限公司变更为沧州渤海新区欣昇物流有限公司
地址由061113 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公租房安居工程筑城家园1号楼2单元701室变更为061162 河北省沧州市中捷产业园区八队西金太阳园区办公楼201室
- 2018-06-15
- 2017-10-24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7.09.28
专利权人由王同建变更为沧州渤海新区欣昇物流有限公司
地址由100054 北京市宣武区平原里21号亚泰中心A1107室变更为061113 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公租房安居工程筑城家园1号楼2单元701室
- 2014-09-10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6F 19/00
专利申请号: 201110425044.5
申请日: 2011.12.16
- 2013-06-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