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低密度Fe‑Mn‑Al‑C系冷轧汽车用钢板及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510107144.1
  • IPC分类号:C22C38/06C21D8/02
  • 申请日期:
    2015-03-11
  •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低密度Fe‑Mn‑Al‑C系冷轧汽车用钢板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510107144.1申请日期2015-03-11
法律状态授权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5-06-03公开/公告号CN104674109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C22C38/06IPC分类号C22C38/06;C21D8/02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北京科技大学当前权利人北京科技大学
发明人宋仁伯;张磊峰;赵超;杨富强;彭世广
代理机构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张仲波
摘要
一种低密度Fe‑Mn‑Al‑C系冷轧汽车用钢板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汽车用钢板的化学成分为:0.65%~0.75%C、14.0%~19.0%Mn、7.0%~10.5%Al、P<0.003%、S<0.0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制备工艺步骤包括:冶炼;锻造;钢坯加热到1150~1180℃保温2h后进行多道次热轧变形,开轧温度1050~1100℃,终轧温度850~900℃,累计变形量在80%~90%,卷取温度200~300℃;热轧后钢板进一步固溶处理,在950~1050℃保温0.5~1h后水淬处理;接着冷轧变形,累积压缩量为60~80%;之后退火处理,在1000℃保温10~15min后水淬;试验用钢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最终获得具有低密度、高强韧的冷轧双相汽车用钢板。本发明在保证钢板优良综合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钢板密度,减重效果明显,实现了强度与塑性的良好组合,其强塑积可达40GPa·%,远超出第三代汽车用钢的要求。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