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 |
申请号 | CN202123241566.8 | 申请日期 | 2021-12-22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IPC分类号 | A;6;1;F;7;/;1;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申请人地址 |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201-20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当前权利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发明人 | 柯小婷;钟玲娟;刘丽红;谢伊珊;叶小晴 |
代理机构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廖仲禧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柱、隔套以及封盖,所述连接柱设置在底座上,连接柱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隔套套设在连接柱的外侧,所述封盖与连接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面具有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将冷冻好的冰块装入容置腔,然后套上隔套和封盖即可使用,拆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1.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柱、隔套以及封盖,所述连接柱设置在底座上,连接柱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隔套套设在连接柱的外侧,所述封盖与连接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面具有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包括间隔层和防水层,所述间隔层套设在连接柱外侧,所述防水层套设在间隔层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的下端设有匹配嵌入容置腔的连接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封盖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通孔设置,紧固件的下端与连接柱的上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旋转头、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条形卡块,所述连接柱的上端面设有供条形卡块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下端设有供条形卡块旋转的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的上端设有旋转凸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对称设置在封盖的左右两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连接凸起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第一松紧带,所述封盖的两端设有第二松紧带,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相互卡扣连接。
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医院在接收高热患者时,一般先采用物理降温对患者进行应急降温处理。物理降温是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物理降温的方法主要在患者的腋下架上冰袋,现有临床用的的冰袋大多是医护人员自制的,需先要将盐水装入袋内,然后再将冰袋冷冻后给病人冰敷。但是使用这种冰袋进行降温会存在以下问题:冰袋在冷冻后会发生膨胀并且外形会形成不规则的形状,不好固定安放在患者的腋下。并且有时候家属怕冻到患者,会在冰袋的外部包裹多层毛巾或者棉布,然后再放到病人的腋下,这样就起不到降温效果。\n[0003]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n发明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能够有效固定在患者的腋下,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减少护士的工作量。\n[0005]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n[0006] 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柱、隔套以及封盖,所述连接柱设置在底座上,连接柱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隔套套设在连接柱的外侧,所述封盖与连接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外侧面具有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n[0007] 进一步的,所述隔套包括间隔层和防水层,所述间隔层套设在连接柱外侧,所述防水层套设在间隔层的外侧。\n[0008]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n[0009] 进一步的,所述封盖的下端设有匹配嵌入容置腔的连接凸起。\n[0010] 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封盖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通孔设置,紧固件的下端与连接柱的上端连接。\n[0011]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旋转头、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条形卡块,所述连接柱的上端面设有供条形卡块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下端设有供条形卡块旋转的固定孔。\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头的上端设有旋转凸条。\n[0013]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对称设置在封盖的左右两端。\n[0014]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连接凸起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n[0015]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第一松紧带,所述封盖的两端设有第二松紧带,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相互卡扣连接。\n[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n[0017]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将冷冻好的冰块装入容置腔,然后套上隔套和封盖即可使用,拆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n[0018]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固定连接在患者身上,并且连接柱具有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能够与患者腋下更好的贴合,避免发生位移,使患者佩戴时更加舒适。\n[0019] 3、本实用新型具有隔套,能够避免冰块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避免刺激患者造成不适。\n[0020] 4、本实用新型的隔套具有防水层,降温过程中降温装置内部难免会产生水珠,防水层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水珠流出,使水珠能够更好的吸附在间隔层上。\n附图说明\n[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立体图。\n[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n[0024] 图4为紧固件的外形结构立体图。\n[0025] 图中:\n[0026] 底座‑1;连接柱‑2;容置腔‑21;第一密封槽‑211;\n[0027] 第一弧形部‑22;第二弧形部‑23;限位孔‑24;固定孔‑25;\n[0028] 隔套‑3;隔层‑31;防水层‑32;封盖‑4;连接凸起‑41;\n[0029] 第二密封槽‑411;通孔‑42;紧固件‑5;旋转头‑51;第一杆段‑52;\n[0030] 第二杆段‑53;条形卡块‑54;旋转凸条‑55;第一松紧带‑61;\n[0031] 第二松紧带‑62。\n具体实施方式\n[0032]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n[0033]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腋下降温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柱2、隔套3以及封盖4,连接柱2设置在底座1上,连接柱2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重量较轻且具有更好的热量传递效果。连接柱2内部设有容置腔21,容置腔21可用于存放盐水或者冰块。隔套3套设在连接柱2的外侧,封盖4与连接柱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封盖4用于封堵容置腔21。底座1、连接柱2以及封盖4连接在一起可形成供隔套3嵌入的固定槽,使隔套3连接更加牢固。连接柱2的截面为椭圆形,连接柱2的外侧面具有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第一弧形部22的弧形半径大于第二弧形部23的弧形半径,如此一来,当隔套3紧套在连接柱2上时,隔套3的外侧面也能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弧形侧面,能够同时与大人或者小孩的腋下相适配,提高适用度,还能够起到调整效果,使隔套3能够更好的与患者腋下配合,提高舒适度。\n[0034] 优选的,隔套3包括间隔层31和防水层32,间隔层31套设在连接柱2外侧,间隔层31可采用吸水布,起到吸水和传递热量的作用。防水层32套设在间隔层31的外侧,防水层3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同时橡胶具有一定弹性,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将防水层32更牢固的包裹在连接柱2上,避免发生位移。\n[0035] 优选的,封盖4的下端设有匹配嵌入容置腔21的连接凸起41,使得封盖4能够更好的密封容置腔21,封盖4与连接柱2连接也更加牢固。\n[0036] 优选的,还包括紧固件5,封盖4的上端设有通孔42,紧固件5穿过通孔42设置,紧固件5的下端与连接柱2的上端连接,紧固件5能够进一步将封盖4锁固在连接柱2上,避免封盖\n4与连接柱2分离。\n[0037] 优选的,紧固件5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旋转头51、第一杆段52、第二杆段53以及条形卡块54,连接柱2的上端面设有供条形卡块54穿过的限位孔24,限位孔24的下端设有供条形卡块54旋转的固定孔25。采用上述结构后,锁固封盖4时,只需将紧固件5伸入通孔42,条形卡块54穿过限位孔24后进入固定孔25内,然后再旋转紧固件5即可将封盖4锁固在连接柱\n2上。\n[0038] 优选的,为了方便操作紧固件5旋转,旋转头51的上端设有旋转凸条55。\n[0039] 优选的,紧固件5对称设置在封盖4的左右两端,使封盖4两端受力更加均匀。\n[0040] 优选的,容置腔2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槽211,连接凸起41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槽411,第一密封槽211和第二密封槽411内设有密封圈。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够提高容置腔21的密封性,防止容置腔21内的液体流出。\n[0041] 优选的,底座1的两端设有第一松紧带61,封盖4的两端设有第二松紧带62,第一松紧带61和第二松紧带62相互卡扣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一端的第一松紧带61和第二松紧带62可连接绑在患者的肩部,而另一端的第一松紧带61和第二松紧带62可连接绑在手臂上,从而进一步将本降温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体上,连接更加牢固。\n[0042]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