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 |
申请号 | CN202023246064.X | 申请日期 | 2020-12-2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IPC分类号 | B;2;2;D;2;9;/;0;4;;;B;2;2;C;9;/;2;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深圳市深科硅橡胶模具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狮径社区悦兴路永联五金厂楼房三105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深圳市深科硅橡胶模具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深圳市深科硅橡胶模具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志国;赵健 |
代理机构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艾青;牛悦涵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出料板上表面的拐角处开设有八字槽,所述八字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杆,所述出料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模具槽,所述下模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下模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下模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下模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出料板和滑板,能够将成型的产品直接顶出,便于成型的产品快速脱模,并且设置的滑板能够将顶出的产品向外侧推出至收料箱中,便于快速收集存放成型的产品,加快模具加工的效率。
1.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出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板(1)的上表
面固定安装有凸块(10),所述出料板(1)上表面的拐角处开设有八字槽(2),所述八字槽(2)
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杆(9),所述出料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模板(4),所述下模板
(4)的上表面开设有模具槽(8),所述下模板(4)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收料箱(3),所述收料箱
(3)内部开设有凹槽(17),所述下模板(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11),所述下模板(4)
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15),所述下模板(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模板(6),所述上模
板(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7),所述缓冲杆(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箱(3)
外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6),所述下模板(4)的前端内侧开设有卡槽(19),所述
卡块(16)和卡槽(19)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收料箱(3)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两组卡块(16)和
两组卡槽(19)的相互配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4)
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8),所述限位柱(18)的外壁略小于八字槽(2)的内壁,所述限
位柱(18)共设置有四组,四组限位柱(18)均匀分布在下模板(4)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字槽(2)
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八字槽(2)分别开设在出料板(1)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下模
板(4)与出料板(1)之间通过四组八字槽(2)和四组限位柱(1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9)
共设置有四组,四组复位杆(9)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八字槽(2)的内壁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
(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通过第一滑轨(11)与下模板(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
(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4),所述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5)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滑
板(13),所述滑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珠,所述滑板(13)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电机
(12)和滑块(14)的相互配合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9)
包括上固定块(20)、下固定块(21)和弹簧(22),所述复位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
(20),所述复位杆(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21),所述上固定块(20)和下固定块(21)
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7)
的上表面与缓冲板(5)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缓冲杆(7)的下表面与上模板(6)的上表面贴合,
所述缓冲杆(7)共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缓冲杆(7)均匀的分布在缓冲板(5)和上模板(6)的
中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8)
和凸块(10)均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模具槽(8)均匀的开设在下模板(4)上,若干组凸块
(10)均匀分布在出料板(1)的上表面上,所述凸块(10)的外壁略小于模具槽(8)的内壁。
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n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n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n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往往就需要用到脱模装置,加快生产效率。\n[0003] 但是传统在模具一次生产产品较多,并且产品体积较小,在脱模时比较困难,并且\n对体积较小的产品进行收集需要话费较多的时时间,影响生产加工的效率,另外传统的模\n具生产装置缺少固定回收装置,成品脱模后没有固定位置进行存放。\n[0004] 为此,提出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n实用新型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能够通过设置的出料\n板和滑板,将成型的产品直接顶出,便于成型的产品快速脱模,并且设置的滑板能够将顶出\n的产品向外侧推出至收料箱中,便于快速收集存放成型的产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n出的问题。\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n包括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出料板上表面的拐角处开设有八\n字槽,所述八字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杆,所述出料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模板,所述下\n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模具槽,所述下模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内部开设\n有凹槽,所述下模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下模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n所述下模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n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板。\n[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出料板和滑板,能够将成型的产品直接顶出,\n便于成型的产品快速脱模,并且设置的滑板能够将顶出的产品向外侧推出至收料箱中,便\n于快速收集存放成型的产品,加快模具生产加工的效率。\n[0008] 优选的,所述收料箱外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下模板的前端内侧\n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和卡槽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收料箱与下模板之间通过两组卡块和两\n组卡槽的相互配合固定连接。\n[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料箱与下模板之间通过两组卡块和两组卡槽固定,卡\n块和卡槽的设计使得收料箱位可拆卸式,便于使用人员将收料箱取出,进而对成品进行转\n运收集处理。\n[0010]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壁略小于八字\n槽的内壁,所述限位柱共设置有四组,四组限位柱均匀分布在下模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板与出料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设计,限位柱的外壁略\n小于八字槽的内壁,便于限位柱固定安装在八字槽中。\n[0012] 优选的,所述八字槽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八字槽分别开设在出料板上表面的\n四个拐角处,所述下模板与出料板之间通过四组八字槽和四组限位柱固定连接。\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板与出料板之间通过限位柱和八字槽固定,八字槽\n的开口设计便于限位柱的安装对接,加快磨具的安装对接时间。\n[0014] 优选的,所述复位杆共设置有四组,四组复位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四组八字槽的内\n壁底端。\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限位柱固定安装在四组八字槽的内部并且与八字槽\n内部的复位杆贴合,收料完成后,松动下模板,在复位杆的作用下,下模板恢复原位,便于继\n续填模加工生产。\n[0016]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第一滑轨与下模板\n滑动连接。\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第一滑轨上滑动,进而便于推动滑板与下模板之\n间形成相对位移。\n[0018]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中间\n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珠,所述滑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电机和滑\n块的相互配合滑动连接。\n[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固定安装在电机和滑块的中间,电机推动滑板在下\n模板的上表面滑动,便可以将凸块顶出的成型产品推动至收料箱中,加快了产品脱模加工\n的效率。\n[0020] 优选的,所述复位杆包括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和弹簧,所述复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n有上固定块,所述复位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的中间固\n定安装有弹簧。\n[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杆由三部分组成,当按压下模板时,凸块将模具槽中\n的成品顶出,成品收集完成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下模板受力恢复原位,更加方便操作人员\n的使用。\n[0022] 优选的,所述缓冲杆的上表面与缓冲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缓冲杆的下表面与上\n模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缓冲杆共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缓冲杆均匀的分布在缓冲板和上\n模板的中间。\n[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板受力推动上模板时,若干组缓冲杆均匀受力,避\n免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合模速度过快,进而产生较大磨损。\n[0024] 优选的,所述模具槽和凸块均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模具槽均匀的开设在下模板\n上,若干组凸块均匀分布在出料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凸块的外壁略小于模具槽的内壁。\n[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组凸块均对应一组模具槽,当需要进行生产时,出料\n板位于下模板的正下方,凸块位于模具槽内壁的底部,此时,出料板和下模板之间通过四组\n限位柱固定。\n[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27] 1、通过在该装置添加出料板和滑板,该装置在使用时,出料板能够通过凸块将模\n具槽中的成型产品顶出,顶出后,滑块将成型产品全部推出,使得较小产品的出模速度大大\n加快,并且出模后的产品经过滑块处理后便于操作人员收集,进一步加快了模具生产加工\n的效率;\n[0028] 2、通过在该装置添加收料箱,该装置在使用时,便于快速收集存放滑块推出的成\n型产品,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并且收料箱为可拆卸式,使用时将收集完成后的收料箱拆卸下\n来,对内部的成型产品进行转运处理,便于对较小产品进行批量操作,加快产品的收集转运\n效率。\n附图说明\n[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n[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板和收料箱的拆分结构视图;\n[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八字槽的内部平面结构视图\n[003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位杆的平面结构视图;\n[003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板和上模板的结构视图。\n[0034] 图中:1、出料板;2、八字槽;3、收料箱;4、下模板;5、缓冲板;6、上模板;7、缓冲杆;\n8、模具槽;9、复位杆;10、凸块;11、第一滑轨;12、电机;13、滑板;14、滑块;15、第二滑轨;16、\n卡块;17、凹槽;18、限位柱;19、卡槽;20、上固定块;21、下固定块;22、弹簧。\n具体实施方式\n[003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n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n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n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36]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n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出料板1,出料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块10,出料板1上表面的拐\n角处开设有八字槽2,八字槽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杆9,出料板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下模\n板4,下模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模具槽8,下模板4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收料箱3,收料箱3内部开\n设有凹槽17,下模板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11,下模板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n15,下模板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模板6,上模板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7,缓冲杆7的上\n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板5。\n[003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出料板1和滑板13,能够将成型的产品直接顶\n出,便于成型的产品快速脱模,并且设置的滑板13能够将顶出的产品向外侧推出至收料箱3\n中,便于快速收集存放成型的产品,加快模具生产加工的效率。\n[0038] 具体的,如图2所示,收料箱3外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6,下模板4的前\n端内侧开设有卡槽19,卡块16和卡槽19均设置有两组,收料箱3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两组卡\n块16和两组卡槽19的相互配合固定连接。\n[00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料箱3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两组卡块16和两组卡槽19固\n定,卡块16和卡槽19的设计使得收料箱3位可拆卸式,便于使用人员将收料箱3取出,进而对\n成品进行转运收集处理。\n[0040]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下模板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8,限位柱18的外壁略小\n于八字槽2的内壁,限位柱18共设置有四组,四组限位柱18均匀分布在下模板4下表面的四\n个拐角处。\n[00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板4与出料板1之间为可拆卸式设计,限位柱18的外\n壁略小于八字槽2的内壁,便于限位柱18固定安装在八字槽2中。\n[0042]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八字槽2共设置有四组,四组八字槽2分别开设在出料板\n1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下模板4与出料板1之间通过四组八字槽2和四组限位柱18固定连\n接。\n[004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板4与出料板1之间通过限位柱18和八字槽2固定,八\n字槽2的开口设计便于限位柱18的安装对接,加快磨具的安装对接时间。\n[0044]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复位杆9共设置有四组,四组复位杆9分别固定安装在四\n组八字槽2的内壁底端。\n[00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限位柱18固定安装在四组八字槽2的内部并且与八\n字槽2内部的复位杆9贴合,收料完成后,松动下模板4,在复位杆9的作用下,下模板4恢复原\n位,便于继续填模加工生产。\n[0046]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滑轨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通过第一滑轨\n11与下模板4滑动连接。\n[004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12在第一滑轨11上滑动,进而便于推动滑板13与下\n模板4之间形成相对位移。\n[0048]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二滑轨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4,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n轨15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滑板13,滑块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珠,滑板13与下模板4之间通过\n电机12和滑块14的相互配合滑动连接。\n[004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13固定安装在电机12和滑块14的中间,电机12推动\n滑板13在下模板4的上表面滑动,便可以将凸块10顶出的成型产品推动至收料箱3中,加快\n了产品脱模加工的效率。\n[0050] 具体的,如图4所示,复位杆9包括上固定块20、下固定块21和弹簧22,复位杆9的顶\n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20,复位杆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21,上固定块20和下固定块\n21的中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2。\n[005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杆9由三部分组成,当按压下模板4时,凸块10将模具\n槽8中的成品顶出,成品收集完成后,在弹簧22的作用下,下模板4受力恢复原位,更加方便\n操作人员的使用。\n[0052] 具体的,如图1所示,缓冲杆7的上表面与缓冲板5的下表面贴合,缓冲杆7的下表面\n与上模板6的上表面贴合,缓冲杆7共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缓冲杆7均匀的分布在缓冲板5\n和上模板6的中间。\n[005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板5受力推动上模板6时,若干组缓冲杆7均匀受\n力,避免上模板6和下模板4之间合模速度过快,进而产生较大磨损。\n[0054] 具体的,如图1所示,模具槽8和凸块10均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模具槽8均匀的开\n设在下模板4上,若干组凸块10均匀分布在出料板1的上表面上,凸块10的外壁略小于模具\n槽8的内壁。\n[005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组凸块10均对应一组模具槽8,当需要进行生产时,\n出料板1位于下模板4的正下方,凸块10位于模具槽8内壁的底部,此时,出料板1和下模板4\n之间通过四组限位柱18固定。\n[0056]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12的型号为:180ST‑H17215H。\n[0057] 工作原理:将下模板4放置在出料板1的正下方,使得凸块10位于模具槽8的内壁底\n端,随后将生产原料放入模具槽8中,随后控制上模板6和下模板4进行合模,合模定型完成\n后,控制上模板6和下模板4分离,向下按压下模板4,凸块10将模具槽8中的成型产品顶出,\n随后接通电机12的电源,控制电机12推动滑板13,将顶出的成型产品推动至收料箱3一侧,\n随后将成型产品全部收集至收料箱3中,随后控制电机12推动滑板13恢复原位,此时松动下\n模板4,在复位杆9的作用下,下模板4恢复原位,随后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生产加工,使用方便\n快捷。\n[005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n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n“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n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n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n[0059] 此外,“第一”、“第二”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n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n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n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n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n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n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n[006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n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n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