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发光二极管灯具 |
申请号 | CN200710076266.4 | 申请日期 | 2007-06-29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151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IPC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郑世崧;余光;何立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柱状的散热器、一安装于散热器下部的座体、以及若干围设于散热器外壁的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散热器具有上下贯穿的通口,所述座体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若干热管结合至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具有若干热管结合于散热器,可将其产生的热量迅速地传输至整个散热器,从而避免了热量的堆积,进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且由于发光二极管模组围绕散热器外壁设置,可将光线向灯具四周辐射,达到一较佳的照明效果。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柱状的散热器、一安装于散热器下部的座体、以及若干围设于散热器外壁的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散热器具有上下贯穿的通口,所述座体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若干热管结合至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外壁,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固定于相应外壁上,所述散热器下部向外形成一环形基底,该基底底面与座体相接触,所述座体包括一盖体及一与盖体配合的灯帽,所述盖体的上部与基底底面相接触,所述盖体包括一碗状的本体,上述通气孔开设于该本体侧壁,所述本体底部开设一与上述散热器通口连通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一棱柱体,该棱柱体具有六个供发光二极管模组接触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嵌入上述热管的凹槽,上述发光二极管模组与热管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一鳍片形成于所述散热器相邻外壁的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与外壁共同形成若干区域,上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表面向上延伸出若干第二鳍片及固定柱,所述第二鳍片和固定柱相互交替地与散热器相应外壁相结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二第二鳍片设置于一上述同一区域内,至少一固定柱设置于相邻的另一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鳍片的顶部与散热器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二鳍片和固定柱的高度小于第一鳍片的高度,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位于所述固定柱上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鳍片沿散热器外壁的纵长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表面也开设若干通孔,该等通孔分别设置于各区域内的第二鳍片和固定柱的两侧。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n背景技术\n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高效的发光源,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但是,发光二极管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散发,容易使发光二极管产生过热现象,进而导致其发光效率下降。 \n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板状的散热体及若干安装于散热体一侧的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均匀地排列于若干直线上。当发光二极管被点亮时,其产生的热量经由散热体散发至周围的空气当中。 \n但是,为了获得一较高的发光强度,这些发光二极管被集中地设置于一较小的区域,从而导致散热体上的热量分布不均,造成了热量的堆积,使其不能有效地进行换热,进而影响散热体的散热效率;且,由于这些发光二极管位于散热体的同侧,其所发出的光线只能从散热体的该侧向外辐射而出,发光角度有限,不能同时照亮灯具的四周围,照明效果不佳。 \n发明内容\n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高且照明效果较佳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n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柱状的散热器、一安装于散热器下部的座体、以及若干围设于散热器外壁的发光二极管模组,所述散热器具有上下贯穿的通口,所述座体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若干热管结合至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外壁,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固定于相应外壁上,所述散热器下部向外形成一环形基底,该基底底面与座体相接触,所述座体包括一盖体及一与盖体配合的灯帽,所述盖体的上部与基底底面相接触,所述盖体包括一碗状的本体,上述通气孔开设于该本体侧壁,所述本体底部开设一与上述散热器通口连通的开口。\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具有若干热管结合于散热器,可将其产生的热量迅速地传输至整个散热器,从而避免了热量的堆积,进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且由于发光二极管模组围绕散热器外壁设置,可将光线向灯具四周辐射,达到一较佳的照明效果。 \n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n附图说明\n图1是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组装图。 \n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n图3是图2中散热器的立体放大图。 \n图4是图1的气流走向图。 \n具体实施方式\n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座体(图未标)、一固定于座体上方的散热器30、若干安装于散热器30外侧的发光二极管模组50、以及若干贴设于散热器30内侧且与发光二极管模组50位置相对应的热管40。 \n请参阅图2,上述座体包括一盖体20及与盖体20相配合的一灯帽10,所述灯帽10包括一环形的配合部12及由配合部12下部向下垂直延伸出的一螺接部14。所述配合部12的内壁向内水平延伸出一环形折边16,该折边16与配合部12内壁共同将盖体20相应的部分收容于其中。所述折边16围设出一圆形的通孔18,供发光二极管模组50的导线(图未示)穿过。所述螺接部14外壁设置有若干螺纹,用于与相应的灯座(图未示)相配合而将发光二极管灯具固定。 \n上述盖体20由绝缘材料制成,其用于连接灯帽10和散热器30。该盖体20包括一大致呈碗状的本体22及由该本体22底部垂直向下延伸出的一环形壁24。所述环形壁24的外侧与灯帽10配合部12的内侧相接触,其底部抵靠于灯帽10的折边16,从而使盖体20与灯帽10相结合。所述本体22底部开设有一贯穿环形壁24的开口26,供发光二极管模组50的导线穿过。三弧形的凸起28等间隔地形成于本体22内壁,且位于盖体20开口26处。所述凸起28的上表面与盖体20的本体22上表面相齐平,其中每一凸起28均开 设有一垂直于其上表面的固定孔280。所述每一固定孔280贯穿本体22侧壁,其孔径由上之下逐渐增大,以供螺杆件(图未示)穿设。若干椭圆形的气孔220均匀地开设于本体22侧壁的上部,这些气孔220分别位于三凸起28之间,供气流通过。 \n如图3所示,上述散热器30由热导性能较佳的金属材料所制成,其固定于所述盖体20的上方。该散热器30包括一中空的正六棱柱体(图未标),其具有六相同的矩形外壁300及一贯穿其上下底面的圆形通口306。所述通口306开设于棱柱体中部,其沿棱柱体轴向延伸且与盖体20的开口26相连通,从而形成棱柱体的内壁302。所述内壁302沿棱柱体轴向均匀地开设有若干平行的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308,以供嵌入热管40。散热器30下部水平向外延伸出一环形基底32,所述通口306贯穿该基底32中部,从而形成一气流通道。所述基底32底面与盖体20上表面绝缘接触。六等大的矩形第一鳍片34自棱柱体相邻外壁300的连接处垂直向外延伸而出,所述第一鳍片34顶部与散热器30顶部齐平,底部则座落于基底32上表面。其中每一第一鳍片34均沿棱柱体外壁300纵向延伸,且位于二相邻外壁300的连接处,从而均匀地分布于散热器30外侧。所述第一鳍片34与相应外壁300共同在散热器30外侧围设出六区域。所述基底32上表面垂直向上凸出三固定柱38,这些固定柱38分别分布于三相互间隔的区域且与盖体20的凸起28一一对应。每一固定柱38上表面均开设有一通孔380,其与盖体20凸起28的通孔280相连通,供螺杆件穿设,进而将散热器30固定于盖体20上。若干面积较小的第二鳍片36沿棱柱体外壁300纵向垂直地形成于基底32上表面,所述第二鳍片36相互间隔设置于与上述三区域相互交替的另外三区域,其中每二相邻的第二鳍片36处于同一区域。每二相邻第二鳍片36及固定柱38的两侧均开设有二通孔320,所述二通孔320位于同一区域内,且上下贯穿基底32,供发光二极管模组50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二鳍片36和固定柱38的高度相当且均小于第一鳍片34的高度,且其内侧与散热器30外壁300相结合,其外侧至散热器30中心的距离与基底32外径相等。 \n再如图2所示,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50固定于散热器30外壁300,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50均包括一矩形的电路板52及若干均匀固定于电路板52一侧的发光二极管54。所述发光二极管54位于沿电路板52长度方向延伸的同一直线,从而将其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导至电路板52。每一电路板52的 相对一侧热导性结合于散热器30外壁300,使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50均位于相应的区域内。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50沿散热器30轴向固定于固定柱38上方,其导线依次穿过散热器30、盖体20及灯帽10的通孔320、26、18,从而与热管40、散热器30、灯帽10、及盖体20一同构成上述发光二极管灯具。 \n所述热管40相互平行地嵌入散热器30相应的凹槽308内,其沿散热器30轴向均匀地分布于散热器30内壁302,以将发光二极管模组50产生的热量均匀地散布至整个散热器30。 \n如图4所示,使用该发光二极管灯具时,当发光二极管54通电之后,其产生的热量经由电路板52传导至散热器30上部。由于热管40对应地贴设于散热器30内壁302,其将热量快速地传输至整个散热器30,从而避免了热量的堆积。一部分热量经由第一鳍片和第二鳍片34、36及固定柱38对流至散热器30周围的空气当中。剩余的热量经由散热器30内壁302和热管40传输至位于散热器30内部的空气中,这部分空气吸收热量之后膨胀成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其穿过散热器30通口306的上部上升而离开散热器30;此时位于散热器30下部的空气穿过盖体20的气孔220和散热器30通口306的下部向上移动,进入散热器30内部;之后这部分空气吸收热量再度转变成热空气,从而持续地实现空气对流,不断地移除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热量。 \n综上所述,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具有若干热管40贴设于散热器30内壁302,所述热管40的位置与发光二极管模组50的位置相互对应,可将其产生的热量迅速地传输至整个散热器30,从而避免了热量的堆积,进而提高了散热器30的散热效率;且由于发光二极管模组50围绕散热器30外壁300设置,可将光线向灯具四周辐射,达到一较佳的照明效果。
法律信息
- 2017-08-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21V 29/00
专利号: ZL 200710076266.4
申请日: 2007.06.29
授权公告日: 2010.12.29
- 2010-12-29
- 2009-07-22
- 2008-12-3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01-09-10
| | |
2
| | 暂无 |
2005-11-08
| | |
3
| | 暂无 |
2006-04-26
| | |
4
| |
2005-08-17
|
2003-05-05
| | |
5
| | 暂无 |
2008-05-2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