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申请号 | CN201210342737.2 | 申请日期 | 2012-09-1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528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IPC分类号 | F;2;4;F;1;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吕召彪;杨军;王非;王健全;陈新明;康凯 |
代理机构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若确定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根据环境参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判断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实现了根据通信机房的具体环境动态选择通信机房的温控模式,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应用需求,并且节约了能耗。
1.一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若确定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和室内外温差,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包括: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
判断所述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所述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所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所述通风设备或所述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其中,若所述通风设备为新风设备,则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为新风设备的风量;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包括:
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其中,所述公式为:
其中:
Pw为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
Cp为空气比热;
ρ为空气密度;
M为新风设备的风量;
Tio为室内外温差;
U为负载电压;
I为负载电流;
或者,
若所述通风设备为热管/热交换设备,则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和热交换效率;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包括:
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其中,所述公式为:
其中:
Pt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
Cp为空气比热;
ρ为空气密度;
L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
Tio为室内外温差;
λ为热交换效率;
U为负载电压;
I为负载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计时器,若在预设的时间内所述空气温度仍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向控制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3.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和室内外温差,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包括: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
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所述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所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所述通风设备或所述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其中,
若所述通风设备为新风设备,则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为新风设备的风量;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其中,所述公式为:
其中:
Pw为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
Cp为空气比热;
ρ为空气密度;
M为新风设备的风量;
Tio为室内外温差;
U为负载电压;
I为负载电流;
或者,
若所述通风设备为热管/热交换设备,则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和热交换效率;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其中,所述公式为:
其中:
Pt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
Cp为空气比热;
ρ为空气密度;
L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
Tio为室内外温差;
λ为热交换效率;
U为负载电压;
I为负载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后,启动计时器,若在预设的时间内所述空气温度仍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向控制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5.一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设备、通风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空调设备和所述通风设备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接。
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n背景技术\n[0002] 由于移动通信机房室内空间窄小,通信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散热量较大,因此,为了使通信设备能够在允许的温度下安全运行,需要为移动通信机房配置空调设备和通风设备进行温度控制。\n[0003] 目前,技术人员对通信机房所处地段的室内外温度进行一段时间的评估,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通信机房的空调设备控制模式或通风设备控制模式的时间段,比如,由于夜间室外温度较低,因此,设置晚上12:00到早上8:00为通风设备控制模式;由于白天室外温度较高,因此,设置上午8:00到12:00为空调设备控制模式。\n[0004] 但是,由于通信机房的室内外温度动态变化,因此,目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节能减排。\n发明内容\n[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n[0006]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n[0007] 监测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若确定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和室内外温差,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包括: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n[0008]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n[0009] 判断所述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所述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所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所述通风设备或所述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n[0010]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n[0011]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n[0012]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和室内外温差,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包括: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n[0013]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n[0014] 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所述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所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所述通风设备或所述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n[0015]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空调设备、通风设备,以及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空调设备和所述通风设备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接。\n[001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监测通信机房的空气温度,若确定空气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然后根据环境参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并判断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实现了根据通信机房的具体环境动态选择通信机房的温控模式,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应用需求,并且节约了能耗。\n附图说明\n[0017] 图1为本发明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n[0018] 图2为本发明温度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0019] 图3为本发明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图1为本发明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n[0021] 步骤100,监测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若确定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和室内外温差,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包括: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n[0022] 为了将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在通信机房设置温度控制装置,从而通过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装置实时监测通信机房的空气温度。当温度控制装置确定当前的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其中,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和室内外温差,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包括:通信设备当前工作的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n[0023] 步骤101,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n[0024] 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装置根据获取的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其中,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是指通风设备开启后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工作参数,是设备厂商提前配置好的,需要注意的是,通风设备包括新风设备、热管/热交换设备等,不同的通风设备所对应的第二工作参数也不相同,下面以新风设备和热管/热交换设备为例进行具体说明:\n[0025] 情况一:通信机房中设置的通风设备为新风设备,通过新风设备对通信机房进行温度控制的原理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则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具体的实施方案是:采用高压头、大流量小功率直流高速无刷电机带动离心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新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通过内外空气交换实现对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当通风设备为新风设备时,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为新风设备的风量,从而温度控制装置根据获取的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和新风设备的风量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具体为:\n[0026] \n[0027] 其中:\n[0028] Pw为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n[0029] Cp为空气比热;\n[0030] ρ为空气密度;\n[0031] M为新风设备的风量;\n[0032] Tio为室内外温差;\n[0033] U为负载电压;\n[0034] I为负载电流。\n[0035] 情况二:通信机房中设置的通风设备为热管/热交换设备,通过热管/热交换设备对通信机房进行温度控制的原理是:热交换器在完全隔离内外空气的前提下,利用外界冷源,对内部环境进行冷却,具体的实施方案是:两组风机,分别抽吸外部的冷空气(外循环)和内部的热空气(内循环),冷、热空气在热交换芯体中进行热量交换,通过热交换芯体膜片,内部热空气放出热量,温度降低,降温后的冷空气从机柜上方吹出,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环境温度的目的。当通风设备为热管/热交换设备时,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和热交换效率,从而温度控制装置根据获取的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和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和热交换效率应用以下公式获取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具体为:\n[0036] \n[0037] 其中:\n[0038] Pt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n[0039] Cp为空气比热;\n[0040] ρ为空气密度;\n[0041] L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n[0042] Tio为室内外温差;\n[0043] λ为热交换效率;\n[0044] U为负载电压;\n[0045] I为负载电流。\n[0046] 步骤102,判断所述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所述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所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所述通风设备或所述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n[0047] 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装置根据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后,判断该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制冷效率大于零,则说明不需要开启空调设备,依靠通风设备就可以将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因此,温度控制装置开启通风设备,直到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通风设备,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从而避免了对通风设备的频繁开关;若制冷效率小于等于零,则说明依靠通风设备不能将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因此,温度控制装置开启空调设备,直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才关闭空调设备,从而避免了对空调设备的频繁开关。\n[0048]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监测通信机房的空气温度,若确定空气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然后根据环境参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并判断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实现了根据通信机房的具体环境动态选择通信机房的温控模式,从而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应用需求,并且节约了能耗。\n[0049]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湿度控制装置在确定空气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后,启动计时器,若在预设的时间内空气温度仍大于等于该第一阈值,则向控制中心发送告警信息,从而使技术人员根据告警信息进行现场检测,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n[005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n[0051] 图2为本发明温度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监测模块11、第一获取模块12、第二获取模块13和控制模块14,其中,温度监测模块11用于监测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第一获取模块12用于若确定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通信机房的环境参数和通信设备的第一工作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和室内外温差,第一工作参数包括: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第二获取模块13用于根据环境参数、第一工作参数和通风设备的第二工作参数获取通风设备的制冷效率;控制模块14用于判断制冷效率是否大于零,若是,则开启通风设备,否则,开启空调设备,直到室内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关闭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n[0052]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通风设备包括新风设备、热管/热交换设备等,不同的通风设备所对应的第二工作参数也不相同,下面以新风设备和热管/热交换设备为例进行具体说明:\n[0053] 若通风设备为新风设备,则所述第二工作参数为新风设备的风量,第二获取模块\n13具体用于: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其中,所述公式为:\n[0054] \n[0055] 其中:\n[0056] Pw为新风设备的制冷效率;\n[0057] Cp为空气比热;\n[0058] ρ为空气密度;\n[0059] M为新风设备的风量;\n[0060] Tio为室内外温差;\n[0061] U为负载电压;\n[0062] I为负载电流。\n[0063] 若通风设备为热管/热交换设备,则第二工作参数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和热交换效率,第二获取模块13具体用于: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其中,所述公式为:\n[0064] \n[0065] 其中:\n[0066] Pt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制冷效率;\n[0067] Cp为空气比热;\n[0068] ρ为空气密度;\n[0069] L为热管/热交换设备的风量;\n[0070] Tio为室内外温差;\n[0071] λ为热交换效率;\n[0072] U为负载电压;\n[0073] I为负载电流。\n[0074] 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中各模块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n[0075]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14,还用于在确定室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后,启动计时器,若在预设的时间内空气温度仍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向控制中心发送告警信息,从而使技术人员根据告警信息进行现场检测,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n[0076] 图3为本发明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空调设备1、通风设备2,以及温度控制装置3,其中,空调设备1和通风设备2分别与温度控制装置3相连接,其中,温度控制装置3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空调设备1和通风设备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空调设备和通风设备。\n[0077]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机房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n[007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法律信息
- 2014-12-10
- 2013-0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4F 11/00
专利申请号: 201210342737.2
申请日: 2012.09.14
- 2012-12-1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0-09-22
|
2010-01-19
| | |
2
| | 暂无 |
2011-12-02
| | |
3
| |
2009-12-30
|
2009-07-2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