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 |
申请号 | CN202123290336.0 | 申请日期 | 2021-12-2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IPC分类号 | B;6;1;D;2;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镇江市星翌交通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油坊镇先锋创业园16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镇江市星翌交通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镇江市星翌交通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黄银平;高林 |
代理机构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安利敏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可以解决加热装置固定效果差,使用可靠性低,不方便拆卸,维护时间长的问题,包括主体结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置于主体结构内,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排气管、壳体、上盖板、限位板,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壳体一侧设置排气孔,排气管贴合置于排气孔处,排气管端部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置于壳体侧壁上,并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壳体顶部边缘处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倾斜斜面,两组限位部对称设置,限位板置于两组限位部之间,能够使加热器固定,防止因连接不稳而脱落,安装拆卸方便,大大节约了维护时间,能够保障电加热器稳定工作,提高可靠性。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置于主体结构内,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排气管(1)、壳体(4)、上盖板(3)、限位板(8),所述壳体(4)为长方体结构,壳体(4)一侧设置排气孔(13),排气管(1)贴合置于排气孔(13)处,排气管(1)端部设置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置于壳体(4)侧壁上,并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壳体(4)顶部边缘处设置限位部(14),所述限位部(14)为倾斜斜面,两组限位部(14)对称设置,限位板(8)置于两组限位部(14)之间,限位板(8)两端为斜面结构,限位板(8)端部和限位部(14)贴合,限位板(8)顶部设置贯穿孔(16),导流环(15)置于贯穿孔(16)内,上盖板(3)置于限位板(8)顶部,上盖板(3)两端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置于壳体(4)上,上盖板(3)对应导流环(15)处设置多组进气孔(7),壳体(4)侧壁上设置多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为一端通过螺栓和壳体(4)固定,固定座(5)另一端设置安装孔;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机(9)、电加热器(10),所述风机(9)置于壳体(4)内,风机(9)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置于壳体(4)侧壁上,电加热器(10)通过螺栓固定置于壳体(4)侧壁上,电加热器(10)上设置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12)为蛇形结构,电加热器(10)表面设置固定钩(11),加热管(12)底部抵压置于固定钩(11)上,所述排气孔(13)、电加热器(10)和风机(9)在同一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4)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15)两端的直径不同,较大一侧的直径略大于贯穿孔(16)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材质采用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2)共两组,呈竖直方向上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进气孔(7)为圆形阵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底部设置凸块,所述凸块插贴合限位部(14)内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轨道交通中脚部通风加热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脚部区域范围的温度,通过该脚部通风加热器和车体中的风道配合使用而保证轨道列车脚部空气更好流通,因为轨道列车的空间有限,并且轨道交通在刹车由于惯性,连接部位受到冲击,导致加热装置固定效果差,特别是轨道交通产生震动时,冲击尤为剧烈,降低使用可靠性,并且不方便拆卸,维护时间长。\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可以解决加热装置固定效果差,使用可靠性低,不方便拆卸,维护时间长的问题。\n[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置于主体结构内,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排气管、壳体、上盖板、限位板,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壳体一侧设置排气孔,排气管贴合置于排气孔处,排气管端部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置于壳体侧壁上,并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壳体顶部边缘处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倾斜斜面,两组限位部对称设置,限位板置于两组限位部之间,限位板两端为斜面结构,限位板端部和限位部贴合,限位板顶部设置贯穿孔,导流环置于贯穿孔内,上盖板置于限位板顶部,上盖板两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置于壳体上,上盖板对应导流环处设置多组进气孔,壳体侧壁上设置多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一端通过螺栓和壳体固定,固定座另一端设置安装孔;\n[0005]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机、电加热器,所述风机置于壳体内,风机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置于壳体侧壁上,电加热器通过螺栓固定置于壳体侧壁上,电加热器上设置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蛇形结构,电加热器表面设置固定钩,加热管底部抵压置于固定钩上,所述排气孔、电加热器和风机在同一轴线上;\n[0006] 所述限位部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n[0007] 所述导流环两端的直径不同,较大一侧的直径略大于贯穿孔直径;\n[0008] 所述壳体材质采用不锈钢;\n[0009] 所述加热管共两组,呈竖直方向上设置;\n[0010] 所述多组进气孔为圆形阵列设置;\n[0011] 所述上盖板底部设置凸块,所述凸块插贴合限位部内壁。\n[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n[0013] 一、能够使加热器固定,防止因连接不稳而脱落;\n[0014] 二、安装拆卸方便,大大节约了维护时间;\n[0015] 三、能够保障电加热器稳定工作,提高可靠性。\n附图说明\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的主视图。\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n[0018] 1、排气管;2、固定螺栓;3、上盖板;4、壳体;5、固定座;6、安装板;7、进气孔;8、限位板;9、风机;10、电加热器;11、固定钩;12、加热管;13、排气孔;14、限位部;15、导流环;16、贯穿孔。\n具体实施方式\n[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n[0020]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n[0021] 根据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加热器固定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置于主体结构内,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排气管1、壳体4、上盖板3、限位板8,所述壳体4为长方体结构,壳体4一侧设置排气孔13,排气管1贴合置于排气孔13处,排气管1端部设置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置于壳体4侧壁上,并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壳体4顶部边缘处设置限位部14,所述限位部14为倾斜斜面,两组限位部14对称设置,限位板8置于两组限位部14之间,限位板8两端为斜面结构,限位板8端部和限位部14贴合,限位板8顶部设置贯穿孔16,导流环15置于贯穿孔16内,上盖板3置于限位板8顶部,上盖板3两端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置于壳体4上,上盖板3对应导流环15处设置多组进气孔7,壳体4侧壁上设置多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为一端通过螺栓和壳体4固定,固定座5另一端设置安装孔;\n[0022]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机9、电加热器10,所述风机9置于壳体4内,风机9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置于壳体4侧壁上,电加热器10通过螺栓固定置于壳体4侧壁上,电加热器10上设置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12为蛇形结构,电加热器10表面设置固定钩11,加热管12底部抵压置于固定钩11上,所述排气孔13、电加热器10和风机9在同一轴线上;\n[0023] 所述限位部14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使限位板8固定;\n[0024] 所述导流环15两端的直径不同,较大一侧的直径略大于贯穿孔16直径,提升导流效果;\n[0025] 所述壳体4材质采用不锈钢,增加使用寿命;\n[0026] 所述加热管12共两组,呈竖直方向上设置,提高加热效果;\n[0027] 所述多组进气孔7为圆形阵列设置,增加进气量;\n[0028] 所述上盖板3底部设置凸块,所述凸块插贴合限位部14内壁,使上盖板3固定。\n[0029]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使用时,将风机9和电加热器10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4内,限位板8贴合安限位部14,导流环15放到贯穿孔16内,并通过上盖板3形成固定结构,将排气管1上的安装板6安装在壳体4侧壁上,壳体4通过固定座5固定在轨道交通上,从而达到能够使加热器固定,防止因连接不稳而脱落,安装拆卸方便,大大节约了维护时间的目的。\n[003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