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双边剪上刀架快速装配方法 |
申请号 | CN201310153228.X | 申请日期 | 2013-04-2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587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IPC分类号 | B;2;3;P;1;9;/;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上海市宝山区抚远路2457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邓顺文;向鑫;芦涛;秦保仁;潘新梁;董清 |
代理机构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俊明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边剪装配方法。一种双边剪上刀架快速装配方法,它包括:退出剪刃;拆除双边剪面板连接螺栓及其相关油管;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吊离面板,利用F形的大螺母旋取杆拆除上刀架大螺母;拆除连杆两侧压盖;用支撑筋板将二个连杆进行定位焊接;用二台3T葫芦承吊住连杆,在行车上挂设2台5T葫芦,连接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连杆工装板,拧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装上顶取装置,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设一台50T液压千斤顶,开始同步操作,将刀架及连杆一并脱离出来并吊离;对上刀架进行检修;上刀架的回装;回装连杆侧压盖,油管、面板及大螺母;恢复平衡油缸并紧固面板螺栓,回装剪刃。本发明缩短施工周期,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1.一种双边剪上刀架快速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步骤一、退出剪刃;
步骤二、三方确认,停电、停压,挂牌;
步骤三、拆除双边剪面板连接螺栓及其相关油管;
步骤四、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注意对各油管做好防尘措施;
步骤五、吊离面板,利用F形的大螺母旋取杆拆除上刀架大螺母;
步骤六、拆除连杆两侧压盖,注意做好标识,以便回装;
步骤七、用支撑筋板将二个连杆进行定位焊接,以便回装导入的正确定位;
步骤八、用二台3T葫芦承吊住连杆,在行车上挂设2台5T葫芦,连接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专用连杆工装板,拧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装上顶取装置,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设一台50T液压千斤顶,开始同步操作,将刀架及连杆一并脱离出来并吊离;所述顶取装置为一个上侧边带有凹槽,中心设有拧入螺母的螺孔的矩形板;
步骤九、对上刀架进行检修;
步骤十、上刀架的回装,当连杆与刀架座正确对位并导入10mm后,在连杆上架好专用工装板,在刀架座拉杆上拧入一端带有中心螺纹孔板的套筒丝杆装置,然后利用丝杆将其同步均匀压入,注意在施工过程时刻保持测量,防止进程不均匀的卡死;所述套筒丝杆装置为一个一端用盖板封闭的套管,盖板中心开有螺纹孔;
步骤十一、回装连杆侧压盖,油管、面板及大螺母,端盖的回装必须涂上平面密封胶,各油管接头必须清理干净并检查密封是否完好,紧螺丝时采用对角紧的方法进行;
步骤十二、恢复平衡油缸并紧固面板螺栓,回装剪刃;
步骤十三、三方确认,摘牌,送电、送压,试车。
双边剪上刀架快速装配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双边剪,尤其涉及双边剪的刀架装配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在目前的冶金企业宽厚板双边剪上刀架装配时,传统方法采用拆除双边剪面板及上刀架连杆两端压盖,然后在二根连杆处架设2台10T螺旋千斤顶(还需备用1台随时调整位置),在刀架中上方及2根拉杆位置分别架设1台50T的液压千斤顶(还需备用1台调整及换顶之用),再同时对上刀架进行顶升脱离。而安装时,借助另一侧的双边剪作为支撑,架设液压顶将上刀架进行顶入恢复。主要存在四个问题:1、作业空间狭小,刀架位置的千斤顶架设十分困难,只够一个人侧身架顶;2、刀架脱离过程中,由于顶头的行程有限,需要频繁的增设垫块,施工十分不便;3、施工需所千斤顶数量较多,所需人力也较多;4、安装时,因为借助另一侧的双边剪作为支撑,对设备容易造成损坏。\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边剪上刀架快速装配方法。本发明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人力,确保施工质量,安全性也大大提高。\n[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种双边剪上刀架快速装配方法,它包括:\n[0005] 步骤一、退出剪刃;\n[0006] 步骤二、三方确认,停电、停压,挂牌;\n[0007] 步骤三、拆除双边剪面板连接螺栓及其相关油管;\n[0008] 步骤四、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注意对各油管做好防尘措施;\n[0009] 步骤五、吊离面板,利用F形的大螺母旋取杆拆除上刀架大螺母;\n[0010] 步骤六、拆除连杆两侧压盖,注意做好标识,以便回装;\n[0011] 步骤七、用支撑筋板将二个连杆进行定位焊接,以便回装导入的正确定位;\n[0012] 步骤八、用二台3T葫芦承吊住连杆,在行车上挂设2台5T葫芦,连接 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连杆工装板,拧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装上顶取装置,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设一台50T液压千斤顶,开始同步操作,将刀架及连杆一并脱离出来并吊离;所述顶取装置为一个上侧边带有凹槽,中心设有拧入螺母的螺孔;\n[0013] 步骤九、对上刀架进行检修;\n[0014] 步骤十、上刀架的回装恢复,当连杆与刀架座正确对位并导入10mm后,在连杆上架好专用工装板,在刀架座拉杆上拧入一端带有中心螺纹孔板的套筒丝杆装置,然后利用丝杆将其同步均匀压入,注意在施工过程时刻保持测量,防止进程不均匀的卡死;所述套筒丝杆装置为一个一端用盖板封闭的套管,盖板中心开有螺纹孔;\n[0015] 步骤十一、回装连杆侧压盖,油管、面板及大螺母,端盖的回装必须涂上平面密封胶,各油管接头必须清理干净并检查密封是否完好,紧螺丝时采用对角紧的方法进行;\n[0016] 步骤十二、恢复平衡油缸并紧固面板螺栓,回装剪刃;\n[0017] 步骤十三、三方确认,摘牌,送电、送压,试车。\n[0018] 本发明总体思路是设计一个连杆专用工装板,利用连杆及主偏心轴上的螺孔进行拉取,代替螺旋千斤顶的使用,在刀架通孔位置制作顶取装置,以代替拉杆位置附近的2台液压千斤顶,上刀架的拆除时,只需要利用长顶丝同时进行顶离作业便可完成;而回装时,则设计制作一套筒顶丝,利用刀架的拉紧丝杆螺孔装上套筒丝杆进行工装作业。传统工艺仅上刀架的拆装作业至少需要32小时,而采用该方法仅需16小时即可完成;传统工艺需要频繁调节顶升行程,增设垫块,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传统工艺上刀架的装配过程中,容易造成拉取顶装速度不匀而产生倾斜卡位返工事件,而采用该方法后,拉取过程能更直观的控制。与传统方法相比施工周期大大缩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确保了施工质量,安全性也大大提高。\n附图说明\n[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n[0020] 图1为所述专用连杆工装板示意图;\n[0021] 图2为图1的左视图;\n[0022] 图3为所述顶取装置示意图;\n[0023] 图4为所述图3的左视图;\n[0024] 图5为所述套筒丝杆示意图;\n[0025] 图6为所述大螺母旋取杆。\n具体实施方式\n[0026] 请参见图1-图6,一种双边剪上刀架快速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0027] 步骤一、退出剪刃。\n[0028] 步骤二、三方确认,停电、停压,挂牌。\n[0029] 步骤三、拆除双边剪面板连接螺栓及其相关油管。\n[0030] 步骤四、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注意对各油管做好防尘措施。\n[0031] 步骤五、吊离面板,利用自制的大螺母旋取杆4(如图6)拆除上刀架大螺母。\n[0032] 步骤六、拆除连杆两侧压盖,注意做好标识,以便回装。\n[0033] 步骤七、用支撑筋板将二个连杆进行定位焊接,以便回装导入的正确定位。\n[0034] 步骤八、用二台3T葫芦承吊住连杆,在行车上挂设2台5T葫芦,连接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连杆专用工装板1(如图1和图2),拧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装上顶取装置2(如图3和图4),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设一台50T液压千斤顶,开始同步操作,将刀架及连杆一并脱离出来并吊离。\n[0035] 步骤九、对上刀架进行检修。\n[0036] 步骤十、上刀架的回装恢复,当连杆与刀架座正确对位并导入10mm后,在连杆上架好专用连杆工装板,在刀架座拉杆上拧入套筒丝杆装置3(如图5),然后利用丝杆将其同步均匀压入,注意在施工过程时刻保持测量,防止进程不均匀的卡死。\n[0037] 步骤十一、回装连杆侧压盖(注意检查密封是否完好),油管、面板及大螺母,端盖的回装必须涂上平面密封胶,各油管接头必须清理干净并检查密封是否完好,紧螺丝时采用对角紧的方法进行。\n[0038] 步骤十二、恢复平衡油缸并紧固面板螺栓,回装剪刃。\n[0039] 步骤十三、三方确认,摘牌,送电、送压,试车。
法律信息
- 2016-01-20
- 2013-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3P 19/00
专利申请号: 201310153228.X
申请日: 2013.04.28
- 2013-10-02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5-10-19
|
2004-11-16
| | |
2
| | 暂无 |
2007-05-10
| | |
3
| | 暂无 |
1999-05-07
| | |
4
| |
2010-05-19
|
2009-11-16
| | |
5
| | 暂无 |
1983-09-12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