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 |
申请号 | CN202221326938.9 | 申请日期 | 2022-05-24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IPC分类号 | B;2;2;C;9;/;0;6;;;B;2;2;C;9;/;2;2;;;B;2;2;D;2;7;/;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台州精磊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汝泉工业区1幢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台州精磊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台州精磊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妙友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包括成型部和密封部,成型部上设有用于供电机端盖成型的成型腔,成型部背离成型腔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用于供冷却水注入的冷却槽,冷却槽与外界连通且用于对成型腔的周侧进行冷却;密封部用于安装于成型部,且密封部用于遮挡冷却槽的槽口。模具长期使用后,将密封部从成型部上取下,使得冷却槽暴露于外界,便于人员对冷却槽内产生的水垢和杂质进行清理,使得成型部的热量更加快速的传递至冷却槽内,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增大长期使用后冷却槽的体积,使得较多的冷却水注入冷却槽内。
1.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部(1)和密封部(2),所述成型部(1)上设有用于供电机端盖成型的成型腔(11),所述成型部(1)背离所述成型腔(11)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用于供冷却水注入的冷却槽(12),所述冷却槽(12)与外界连通且用于对所述成型腔(11)的周侧进行冷却;所述密封部(2)用于安装于成型部(1),且所述密封部(2)用于遮挡冷却槽(12)的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2)槽口的端部设有弹性密封板(3),所述弹性密封板(3)用于与密封部(2)贴合;所述成型部(1)上设有第一紧固孔(13),所述密封部(2)上设有第二紧固孔(22),所述第一紧固孔(13)和所述第二紧固孔(22)用于供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后伸出并通过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用于朝向冷却槽(12)的端面设有嵌块(4),所述冷却槽(12)槽口端部设有嵌槽(14),当所述密封部(2)安装于成型部(1)时,所述嵌块(4)用于嵌入嵌槽(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4)具有弹性,且所述嵌块(4)用于与嵌槽(14)的槽壁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2)内设有多个阻流板(5),所述阻流板(5)连接于冷却槽(12)的槽壁,且所述阻流板(5)的最大表面积小于冷却槽(12)的最小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阻流板(5)连接于背离成型腔(11)的冷却槽(12)槽壁,另一部分所述阻流板(5)连接于朝向成型腔(11)的冷却槽(12)槽壁,且相邻所述阻流板(5)之间存在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2)的槽壁上设有连接槽(123),所述阻流板(5)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槽(123)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1)内设有进水孔(15)和出水孔(16),所述进水孔(15)和所述出水孔(16)均与冷却槽(12)连通且均用于与外界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2)包括进水段(121)和出水段(122),所述进水段(121)的一端与进水孔(15)连通,所述进水段(121)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段(122)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段(122)的另一端与出水孔(16)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用于朝向冷却槽(12)的端面上设有冷却腔(21),所述冷却腔(21)用于与冷却槽(12)连通,且所述冷却腔(21)用于对成型腔(11)腔底冷却。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n技术领域\n[0001] 本申请涉及电机端盖加工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n背景技术\n[0002] 电机端盖的生产加工采用模具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电机端盖所需金属材料提前熔化后产生的金属液注入模具的成型空腔内,金属液充满成型空腔后,将冷却水注入模具提前设置的冷却流道,加快对金属液的冷却成型。\n[0003] 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水与模具发生热量交换,冷却水吸收大量热量并升温,导致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冷却流道内产生水垢,水垢附着在冷却流道的内壁从而降低冷却水与模具之间的换热效率,使得电机端盖模具冷却流道的冷却效果降低。\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为了提高电机端盖模具冷却流道的冷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n[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n[0006]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包括成型部和密封部,所述成型部上设有用于供电机端盖成型的成型腔,所述成型部背离所述成型腔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用于供冷却水注入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与外界连通且用于对所述成型腔的周侧进行冷却;所述密封部用于安装于成型部,且所述密封部用于遮挡冷却槽的槽口。\n[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长期使用后,将密封部从成型部上取下,使得冷却槽暴露于外界,便于人员对冷却槽内产生的水垢和杂质进行清理,使得成型部的热量更加快速的传递至冷却槽内,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增大长期使用后冷却槽的体积,使得较多的冷却水注入冷却槽内。\n[0008] 优选的,所述冷却槽槽口的端部设有弹性密封板,所述弹性密封板用于与密封部贴合;所述成型部上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密封部上设有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用于供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后伸出并通过螺母固定。\n[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密封部贴合弹性密封板,通过螺栓和螺母之间的压紧力驱使密封部抵紧弹性密封板,进而对密封部与成型部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冷却槽内的冷却水不易流出。\n[0010] 优选的,所述密封部用于朝向冷却槽的端面设有嵌块,所述冷却槽槽口端部设有嵌槽,当所述密封部安装于成型部时,所述嵌块用于嵌入嵌槽内。\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密封部在成型部的表面发生滑移,从而保证密封部能够遮挡住冷却槽的槽口。\n[0012] 优选的,所述嵌块具有弹性,且所述嵌块用于与嵌槽的槽壁密封连接。\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嵌块的弹性形变,对嵌块与嵌槽槽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阻碍冷却水流入嵌槽内。\n[0014] 优选的,所述冷却槽内设有多个阻流板,所述阻流板连接于冷却槽的槽壁,且所述阻流板的最大表面积小于冷却槽的最小截面积。\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冷却槽内流动的水流处于紊流状态,使得冷却水充分与冷却槽槽壁接触并发生热量传递,从而提高冷却效率。同时,成型部的部分热量传递至阻流板,增大换热面积,提高冷却效率。\n[0016] 优选的,一部分所述阻流板连接于背离成型腔的冷却槽槽壁,另一部分所述阻流板连接于朝向成型腔的冷却槽槽壁,且相邻所述阻流板之间存在间距。\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冷却槽内的冷却水更好的产生紊流。同时增大成型腔传递至冷却槽的热量,提高冷却效果。\n[0018] 优选的,所述冷却槽的槽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阻流板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槽卡接。\n[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冷却槽内水垢时,将阻流板从连接槽内取出,便于人员更好的清理冷却槽。\n[0020] 优选的,所述成型部内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均与冷却槽连通且均用于与外界连通。\n[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将进水孔和出水孔设置于密封部上,将进水孔与出水孔设置于成型部上,使得冷却水不易泄露,有利于提高密封性。\n[0022] 优选的,所述冷却槽包括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进水段的一端与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段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段的另一端与出水孔连通。\n[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冷却水在冷却槽内的流动时间,使得冷却水充分换热后流出,提高冷却效率。\n[0024] 优选的,所述密封部用于朝向冷却槽的端面上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用于与冷却槽连通,且所述冷却腔用于对成型腔腔底冷却。\n[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冷却腔对成型腔腔底进行冷却,提高成型腔冷却效果。\n[0026]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n[0027] 1.模具长期使用后,将密封部从成型部上取下,使得冷却槽暴露于外界,便于人员对冷却槽内产生的水垢和杂质进行清理,使得成型部的热量更加快速的传递至冷却槽内,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增大长期使用后冷却槽的体积,使得较多的冷却水注入冷却槽内。\n[0028] 2.限制密封部在成型部的表面发生滑移,从而保证密封部能够遮挡住冷却槽的槽口。\n附图说明\n[0029]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视图。\n[0030]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型部和密封部的结构示意图。\n[0031]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却槽的结构示意图。\n[0032] 附图标记说明:1、成型部;11、成型腔;12、冷却槽;121、进水段;122、出水段;123、连接槽;13、第一紧固孔;14、嵌槽;15、进水孔;16、出水孔;2、密封部;21、冷却腔;22、第二紧固孔;3、弹性密封板;4、嵌块;5、阻流板。\n具体实施方式\n[0033]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n[0034]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包括成型部1和密封部2。\n[0035] 参照图1和图2,成型部1上设有用于供电机端盖成型的成型腔11,成型部1背离成型腔11开口的端面上设有冷却槽12,冷却槽12沿成型腔11周向延伸且用于对成型腔11的周侧进行冷却。冷却槽12槽口的端部设有弹性密封板3,弹性密封板3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质以使其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板3采用橡胶材质。\n[0036] 密封部2用于遮挡冷却槽12的槽口,密封部2用于朝向冷却槽12的端面上设有冷却腔21,冷却腔21用于与冷却槽12连通且用于对成型腔11的腔底冷却。成型部1上设有沿成型腔11轴向贯穿的第一紧固孔13,密封部2上设有沿冷却腔21轴向贯穿的第二紧固孔22,冷却腔21开口的端部用于与弹性密封板3贴合,第一紧固孔13和第二紧固孔22用于供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后伸出并通过螺母固定。\n[0037] 参照图2,冷却腔21开口的端部设有嵌块4,嵌块4关于冷却腔21对称设有两个。冷却槽12槽口的端部设有嵌槽14,嵌槽14关于冷却腔21对称设有两个。当冷却腔21开口的端部与弹性密封板3贴合时,嵌块4嵌入嵌槽14内。嵌块4采用橡胶或硅胶等材质以使其具有弹性,嵌块4用于与嵌槽14的槽壁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嵌块4采用橡胶材质。\n[0038] 参照图1和图3,冷却槽12包括进水段121和出水段122。进水段121的一端密封,进水段121密封一端的周侧设有与进水段121连通的进水孔15,进水孔15用于供冷却水流入进水段121。出水段122的一端与进水段121的另一端连通,出水段122的另一端密封,出水段\n122密封一端的周侧设有与出水段122连通的出水孔16,出水孔16用于供冷却水流出。进水孔15和出水孔16均沿成型腔11径向贯穿成型部1。\n[0039] 冷却槽12的槽壁上设有多个连接槽123,一部分连接槽123位于背离成型腔11的冷却槽12槽壁,另一部分连接槽123位于朝向成型腔11的冷却槽12槽壁,且相邻阻流板5之间存在用于供冷却水流动的间距。冷却槽12内设有多个阻流板5,阻流板5的一侧用于与连接槽123卡接,阻流板5的另一侧伸入冷却槽12内,且阻流板5的最大表面积小于冷却槽12的最小截面积。\n[00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加工的高效冷却模具的实施原理为:\n[0041] 成型部1对电机端盖注塑成型后,将阻流板5与连接槽123卡接,并将嵌块4嵌入嵌槽14内,使得冷却腔21开口的端部与弹性密封板3贴合。通过螺栓穿过第一紧固孔13和第二紧固孔22后利用螺母进行固定,并使得冷却腔21开口的端部贴紧弹性密封板3。通过进水孔\n15向冷却槽12和冷却腔21内注入冷却水,出水孔16将换热完毕的冷却水排出。\n[0042] 长时间使用后,将密封部2从成型部1上取下,对冷却腔21进行清理;进一步将阻流板5从连接槽123中取出,便于人员对冷却槽12内水垢进行清理,提高冷却槽12槽壁与冷却水之间的换热效率。\n[0043]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