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 |
申请号 | CN202220336769.0 | 申请日期 | 2022-02-19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IPC分类号 | A;0;1;G;1;3;/;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胡瑞学 | 申请人地址 |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南平街10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胡瑞学 | 当前权利人 | 胡瑞学 |
发明人 | 胡瑞学;张静;李超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包括包括铰接杆组、滑块、固定杆和纱网,其中铰接杆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且呈交叉状,固定杆主体直立设置,所述铰接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该铰接杆组相邻的滑块上,所述固定杆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滑块具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滑块通过螺杆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方式锁定在固定杆上,所述纱网套于固定杆以及铰接杆组所形成骨架的外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弹性纱网对植物枝叶进行包裹,容易造成枝叶的折断,长时间的包裹会影响植物枝叶生长的问题。
1.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杆组、滑块(3)、固定杆(4)和纱网(6),其中铰接杆组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中部铰接且呈交叉状,且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数量相同,所述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有至少3组且交替设置,固定杆(4)主体直立设置,每一固定杆(4)上分别有两个滑块(3),所述铰接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的末端分别铰接在该铰接杆组相邻的滑块(3)上,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的投影为环形结构,所述固定杆(4)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滑块(3)具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滑块(3)通过螺杆(5)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方式锁定在固定杆(4)上,所述纱网(6)套于固定杆(4)以及铰接杆组所形成骨架的外部;
所述滑块(3)可连在固定杆(4)不同位置以改变骨架的外径,以改变纱网(6)围合区域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的横截面形状为弓形,所述固定杆(4)的外壁面且位于固定杆(4)的上下两端分别粘接有限位块(7),位于上方所述限位块(7)的顶端与固定杆(4)的顶端平滑过渡,且形成圆滑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的外壁和滑块(3)的外壁具有相同的弧度,且位于同一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由滑块(3)的内侧螺接于螺纹孔内,且所述螺杆(5)螺接至最大限位时,所述螺杆(5)的螺纹末端位于滑块(3)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的底端安装有固定钎(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滑块(3)、螺杆(5)、限位块(7)和固定钎(8)均为聚碳酸酯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的外壁面和滑块(3)的外壁面均为粗糙表面。
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是减少农作物损害、促进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植物病害的诊断可分为田间诊断和病原物鉴定,田间诊断是以观察田间植株症状特点为主要依据,确定病害的种类,植物虫害的诊断往往通过植物受害的典型症状来辨认害虫的种类,防治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n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作物制宜进行防治,使病虫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n[0003] 在针对病虫害时采用农药等方式进行防治的同时,还使用有弹性的纱网将植物的枝叶部分包围起来,以避免相邻的植物的虫害进行交叉感染,但弹性的纱网将植物的枝叶进行包裹的同时,可能造成枝叶的折断,长时间的包裹也会影响植物枝叶的生长。\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弹性纱网对植物枝叶进行包裹,容易造成枝叶的折断,长时间的包裹也会影响植物枝叶生长的问题。\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杆组、滑块、固定杆和纱网,其中铰接杆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且呈交叉状,且铰接杆组和固定杆数量相同,所述铰接杆组和固定杆有至少3组且交替设置,固定杆主体直立设置,每一固定杆上分别有两个滑块,所述铰接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该铰接杆组相邻的滑块上,铰接杆组和固定杆的投影为环形结构,所述固定杆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滑块具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滑块通过螺杆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方式锁定在固定杆上,所述纱网套于固定杆以及铰接杆组所形成骨架的外部;\n[0006] 所述滑块可连在固定杆不同位置以改变骨架的外径,以改变纱网围合区域的体积。\n[0007]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横截面形状为弓形,所述固定杆的外壁面且位于固定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粘接有限位块,位于上方所述限位块的顶端与固定杆的顶端平滑过渡,且形成圆滑的弧面。\n[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和滑块的外壁具有相同的弧度,且位于同一弧面。\n[0009] 优选的,所述螺杆由滑块的内侧螺接于螺纹孔内,且所述螺杆螺接至最大限位时,所述螺杆的螺纹末端位于滑块的内腔。\n[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安装有固定钎。\n[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滑块、螺杆、限位块和固定钎均为聚碳酸酯材质。\n[0012]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外壁面和滑块的外壁面均为粗糙表面。\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通过滑动一个固定杆上的两个滑块,使两个滑块相向滑动,并通过螺杆对滑块进行限位,此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水平夹角变小,同时每组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水平距离变长,使的由第一支撑杆和固定杆组成的环形直径变大,然后将具有弹性的纱网覆盖于固定杆和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可避免弹性纱网直接包裹植物的枝叶,造成枝叶的断裂,同时由于长时间纱网的包裹影响植物枝叶的生长。\n附图说明\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示意图。\n[0016] 图中: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滑块,4、固定杆,5、螺杆,6、纱网,7、限位块,8、固定钎。\n具体实施方式\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18]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技术方案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n[0019] 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包括:一种植物病虫防护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杆组、滑块3、固定杆4和纱网6,其中铰接杆组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n2,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中部铰接且呈交叉状,且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数量相同,所述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有至少3组且交替设置,固定杆4主体直立设置,每一固定杆4上分别有两个滑块3,所述铰接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的末端分别铰接在该铰接杆组相邻的滑块3上,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的投影为环形结构,所述固定杆4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滑块3具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所述滑块3通过螺杆5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方式锁定在固定杆4上,所述纱网6套于固定杆4以及铰接杆组所形成骨架的外部;\n[0020] 所述滑块3可连在固定杆4不同位置以改变骨架的外径,以改变纱网6围合区域的体积。\n[0021] 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滑块3是以套装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杆4上的,固定杆4实现滑块3的导向滑动。\n[0022] 当每个固定杆4上的两个滑块3分别与固定杆4两端的限位块7相接触时,由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组成的骨架直径为最小的状态,当每个固定杆4上的两个滑块3相向滑动至固定杆4中部相邻的两个第一定位孔时,由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组成的骨架直径为最大的状态,根据植物枝叶的大小选择滑块3的位置,以保证骨架在枝叶的外侧,不会对植物的枝叶造成挤压,然后将滑块3通过螺杆5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方式锁定在固定杆4上,然后将纱网6套于由铰接杆组和固定杆4组成的骨架外部即可对植物进行隔离。\n[0023] 固定杆4的横截面形状为弓形,所述固定杆4的外壁面且位于固定杆4的上下两端分别粘接有限位块7,位于上方所述限位块7的顶端与固定杆4的顶端平滑过渡,且形成圆滑的弧面,所述限位块7可对滑块3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定,同时限位块7与固定杆4形成的圆滑弧面,可在固定杆4外壁套接纱网6时,对纱网6进行保护,避免在套接过程中纱网6发生损坏,无法起到隔离作用,同时弓形的固定杆4在纱网6的套接完成后的固定产生一定的效果,避免有弹性的纱网6在弹力的作用下发生脱落。\n[0024] 限位块7的外壁和滑块3的外壁具有相同的弧度,且位于同一弧面,同一弧面的限位块7和滑块3进一步保证的纱网6套接的便利性,同时也避免在套接纱网6时容易对纱网6造成损坏。\n[0025] 螺杆5由滑块3的内侧螺接于螺纹孔内,且所述螺杆5螺接至最大限位时,所述螺杆\n5的螺纹末端位于滑块3的内腔,避免滑块3的外壁面产生凸起,同样避免在套接纱网6和取下纱网6时对纱网6产生损坏。\n[0026] 固定杆4的底端安装有固定钎8,可将固定钎8插于土壤内,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n[0027] 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滑块3、螺杆5、限位块7和固定钎8均为聚碳酸酯材质,该材质重量轻,硬度高,耐腐蚀,符合该装置的工作条件和环境。\n[0028] 限位块7的外壁面和滑块3的外壁面均为粗糙表面,粗糙的表面可在提高纱网6与其的摩擦力,在不会对纱网6造成损坏的同时,避免可由于纱网6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发生脱落的问题。\n[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