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 |
申请号 | CN201510260003.3 | 申请日期 | 2015-05-2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382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IPC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A;0;1;C;2;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内蒙古朵日纳硒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教孵化园孵化器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内蒙古朵日纳硒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 | 内蒙古朵日纳硒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发明人 | 杨勇;张海荣;李文栓;李培军;杨淑华 |
代理机构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叶面喷施肥按重量份数计,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硫:壳聚糖季铵盐为:1:2.0‑3.0:0.4‑0.6:0.4‑0.6:0.4‑0.6:0.7‑0.8:1.5‑2.5:7.0‑8.0:2.6‑3.6:0.7‑0.8。将本发明喷施肥喷洒至小麦、水稻叶面,可被植物快速吸收,补充硒及植物必须的多种营养元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减少植物病害、增产和产品富硒等显著效果。
1.一种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其特征在于:叶面喷施肥按重量份数计,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 硫:壳聚糖季铵盐为:1:
2.0-3.0:0.4-0.6:0.4-0.6:0.4-0.6:0.7-0.8:1.5-2.5:7.0-8.0: 2.6-3.6:0.7-0.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硒元素选自亚硒酸钠;铁元素选自硫酸亚铁;锰元素选自硫酸锰;铜元素选自硫酸铜;锌元素选自硫酸锌;镁元素选自硫酸镁。
3.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一亩作物施入量的稀释后叶面肥在小麦拔节期与灌浆期分别喷施一次;
或,将上述一亩作物施入量的稀释后叶面肥在水稻抽穗期与灌浆期分别喷施一次。
一种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领域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n背景技术\n[0002] 硒是人类和动物健康生长的必须微量元素,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防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缺硒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人体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缺硒有关。适量补硒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保护和修复受损细胞、防癌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减轻环境能够污染物的毒害具有积极作用。食物是人体补硒的主要渠道,开发富硒农产品,对于保证人体日常的硒摄入,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n[0003] 我国位于世界缺硒带,72%国土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华北、东北、西北等二十二个省市的广大地区农业种植土壤硒含量明显偏低。土壤硒含量不足导致粮食等农产品硒含量过低;我国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缺硒地区,2/3人口存在硒摄入量不足问题。在东北更是存在由于缺硒形成的克山病等病症。在土壤缺硒地区生产富硒农产品,解决人群硒摄入量不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n[0004] 经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发现,以往富硒叶面喷施肥料虽可使小麦籽实硒含量有一定程度增加,但仍难达到富硒农产品生产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植物叶面存在防止水分过量蒸发的蜡质层影响了硒及其他营养物质进入植物体内,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种阻滞作用尤为明显。因此急需研发高效富硒农作物叶面喷施肥。\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n[0007] 一种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叶面喷施肥按重量份数计,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硫:壳聚糖季铵盐为:1:2.0-3.0:\n0.4-0.6:0.4-0.6:0.4-0.6:0.7-0.8:1.5-2.5:7.0-8.0:2.6-3.6:0.7-0.8。\n[0008] 所述硒元素选自亚硒酸钠;铁元素选自硫酸亚铁;锰元素选自硫酸锰;铜元素选自硫酸铜;锌元素选自硫酸锌;镁元素选自硫酸镁。\n[0009] 高效富硒小麦或水稻叶面喷施肥的使用方法,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将硒、铁、锰、铜、锌、镁与壳聚糖原料混合,用水定容至1L作为制剂A;将烷基多苷与壳聚糖季铵盐混合,用水定容至200ml作为制剂B;而后将500ml制剂A与100ml制剂B混合,混合后稀释至制剂A和制剂B总体积的70-90倍作为一亩小麦或水稻的施入量。\n[0010] 具体:将上述一亩作物施入量的稀释后叶面肥在小麦拔节期与灌浆期分别喷施一次;\n[0011] 或,将上述一亩作物施入量的稀释后叶面肥在水稻抽穗期与灌浆期分别喷施一次。\n[0012]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n[0013] 为了利于和促进植物对硒的吸收,本发明选取烷基多苷作为表面活性剂,壳聚糖作为助剂,添加硫、铁、锰、铜、锌和鎂多种元素。使富硒小麦、水稻叶面喷肥的配方具有如下特点:\n[0014] 1.本发明选取烷基多苷(APG)作为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湿润和渗透性质,无毒并可生物降解,能延缓喷施肥液体水分蒸发,长时间保持为液体溶解状态,不会长期残留于植物叶面,适当浓度的APG可部分溶解植物叶面蜡质作用,提高植物叶面对肥料的吸收速度和吸收比率。在促进植物叶面对硒的和其它营养成分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对植物无不良影响。\n[0015] 2.本发明选取壳聚糖作为助剂。壳聚糖分子中带有游离氨基,在溶液中呈阳离子性质,可在一定程度减缓亚硒酸根离子的流失,增加植物对硒的吸收同时,壳聚糖本身属于天然植物生长促进剂与叶面肥原料,复配后的壳聚糖可起到植物杀虫、抗病、增强植物免疫力、增加植物生物量和籽实硒含量的作用。\n[0016] 3.本发明选用硫元素和铁离子对植物吸收硒具有促进作用。营养元素原料均选用硫酸盐,硫可促进植物对硒的吸收,同时保证了植物对硫元素的需求。\n[0017] 4.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与阳离子吸附特性,对于增强植物对阳离子养分吸收与叶片短期失蜡后的保护具有明显作用。\n附图说明\n[0018] 图1: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小麦富硒效果图。\n[0019] 图2: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小麦富硒效果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n[0021] 实施例1\n[0022] 实验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完成,供试土壤采自沈阳生态实验站,该站地处辽河平原的中心地带,距沈阳市区约35km。土壤为草甸棕壤,此地块未使用化学品超过10年,属清洁土壤。供试土壤0-20cm,其基本理化性质如下:土壤的速效氮、磷、钾分别为\n80.4、12.0、77.0mg/kg.土壤硒含量为0.14mg/kg。其它理化性质见表1。\n[0023] 表1\n[0024]\n[0025] 试验品种:小麦品种为辽春10号。\n[0026] 实验采用的陶瓷盆钵,高20cm,直径15cm,每盆装土2.5kg,土壤过2mm筛后,投加基肥,基肥为氮肥、磷肥和钾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分别为0.2g/kg、0.1g/kg、和0.1g/kg。\n所述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尿素、P2O5和K2O,平衡2周后播种小麦。\n[0027] 实验设计对照(ck)3盆,喷施富硒肥6盆,共9盆。小麦种子经过消毒、催芽处理后,每盆播种15粒,出苗后保持每盆10株。每3日以自来水灌溉,保持约60%田间持水量,采用物理方法除虫,以避免农药等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n[0028] 按重量份数计富硒肥中,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硫:壳聚糖季铵盐为:1::2.0:0.4:0.4:0.4:0.7:1.5:7.0:2.6:0.7。\n[0029] 所述硒元素选自亚硒酸钠;铁元素选自硫酸亚铁;锰元素选自硫酸锰;铜元素选自硫酸铜;锌元素选自硫酸锌;镁元素选自硫酸镁。\n[0030] 施用配制方法:\n[0031] 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将硒、铁、锰、铜、锌、镁、壳聚糖原料混合,用水稀释至1L,作为制剂A,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再将烷基多苷与壳聚糖季铵盐混合,用水定容至200ml作为制剂B,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n[0032] 每个盆的面积为0.018m2,将A制剂5ml与B制剂1ml混合,加放置3日的自来水稀释至500ml,每盆喷施该混合液1.5ml。喷施前将上述混合液稀释3倍喷施。在小麦拔节中期喷施1次,灌浆中期以同样的方法和用量再喷施1次。\n[0033] 小麦于成熟后取样,籽实样品收集后用纯净水冲洗3次,于60℃烘干。消解采用微波消解法。小麦籽实硒含量的测定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 5009.93-2010,食品中硒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3盆对照硒含量平均值为0.087mg/kg,喷施本富硒肥的6盆硒含量平均值为0.32mg/kg,后者为前者的3.7倍。说明本富硒肥对小麦子实富硒效果明显。本发明富硒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3盆对照产量平均值为10.17g,喷施本富硒肥的6盆产量平均值为11.65g,喷施硒肥可使小麦单位面积增产14.55%。富硒效果十分显著。\n[0034] 实施例2\n[0035] 实验地点、实验方法和供试土壤同实施例1。\n[0036] 按重量份数计富硒肥中,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硫:壳聚糖季铵盐=1:3.0:0.6:0.6:0.6:0.8:2.5:8.0:3.6:0.8。\n[0037] 所述硒元素选自亚硒酸钠;铁元素选自硫酸亚铁;锰元素选自硫酸锰;铜元素选自硫酸铜;锌元素选自硫酸锌;镁元素选自硫酸镁。\n[0038] 施用配制方法:\n[0039] 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将硒、铁、锰、铜、锌、镁、壳聚糖原料混合,用水稀释至1L,作为制剂A,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再将烷基多苷与壳聚糖季铵盐混合,用水定容至200ml作为制剂B,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n[0040] 每个盆的面积为0.018m2,将A制剂5ml与B制剂1ml混合,加放置3日的自来水稀释至500ml,每盆喷施该混合液1.5ml。喷施前将上述混合液稀释3倍喷施。在小麦拔节中期喷施1次,灌浆中期以同样的方法和用量再喷施1次。\n[0041] 小麦于成熟后取样,籽实样品收集后用纯净水冲洗3次,于60℃烘干。消解采用微波消解法。小麦籽实硒含量的测定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 5009.93-2010,食品中硒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3盆对照硒含量平均值为0.087mg/kg,喷施本富硒肥的6盆硒含量平均值为0.33mg/kg,后者为前者的3.78倍。说明本富硒肥对小麦子实富硒效果明显。本发明富硒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3盆对照产量平均值为10.17g,喷施本富硒肥的6盆产量平均值为11.74g,喷施硒肥可使小麦单位面积增产15.42%。本实验结果说明增加了除硒外其它原料的比例但富硒效果和产量同实施例1比较差别不大。\n[0042] 实施例3\n[0043] 2012年在小麦生产基地使用本发明富硒肥进行了中试规模应用。实施地点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大佘太镇南昌村,实施面积10亩。其中沙壤土、重壤土面积各5亩。根据全国土壤类型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确认该土壤类型为灌淤草甸栗钙土。其主要理化性质见表2.\n[0044] 表2大佘太小麦基地土壤理化性质\n[0045]\n[0046] 小麦品种为宁春4号。播种时间2012年3月15日,顶凌早播,种植密度45万株/亩,种肥为磷酸二铵15kg/亩,尿素10kg/亩,播种机播入。\n[0047] 田间管理包括如下措施:分别于小麦生长3-4叶时浇头水,6-7叶时浇2遍水,抽穗时浇3遍水,灌浆期浇间4遍水,每亩每次水量80-100m3。小麦生长期间未发生病虫害。\n[0048] 按重量份数计富硒肥中,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硫:壳聚糖季铵盐=1:2.5:0.5:0.5:0.5:0.75:2.0:7.5:3.1:0.75。\n[0049] 所述硒元素选自亚硒酸钠;铁元素选自硫酸亚铁;锰元素选自硫酸锰;铜元素选自硫酸铜;锌元素选自硫酸锌;镁元素选自硫酸镁。\n[0050] 施用配制方法:\n[0051] 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将硒、铁、锰、铜、锌、镁、壳聚糖原料混合,用水稀释至1L,作为制剂A,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再将烷基多苷与壳聚糖季铵盐混合,用水定容至200ml作为制剂B,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n[0052] 喷施前将制剂A 500ml与制剂B 100ml混合,混合后稀释至50公斤,作为一亩地的施入量。在小麦拔节期与灌浆期用相同的量各喷施1次。\n[0053] 本小麦收获时间7月20日,生长125天。平均亩产365kg。收割时两地块按照梅花样采样法各采5个小麦样品,脱粒后混合,测定籽实营养指标与硒含量。对照样品取自未喷施本发明富硒肥对照区同品种小麦。样品预处理与硒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蛋白质、脂肪等指标分析方法依据标准为GB 5009.5-2010、GB/T 5009.6-2003、GB/T 5009.89-2003、GB/T \n5009.92-2003、GB/T 5009.14-2003、GB 5009.93-2010。\n[0054] 表3巴彦淖尔市大佘太小麦生产基地籽实测定结果\n[0055]\n[0056] 叶面喷施硒肥后小麦籽实硒含量平均为0.31mg/kg,比对照明显增加,其他指标,如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有较大程度提高。\n[0057] 实施例4\n[0058] 2013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白彦花镇小麦生产基地实施,喷施面积10亩。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土壤类型为灌淤土。其主要理化性质见表4。\n[0059] 表4白彦花小麦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质量\n[0060]\n项目 实测结果\npH 7.28\n镉mg/kg 0.12\n铅mg/kg 3.2\n砷mg/kg 9.1\n[0061]\n汞mg/kg 0.030\n铬mg/kg 59.6\n铜mg/kg 34.0\n有机质g/100g 1.17\n全氮g/100g 0.08\n有效磷mg/100g 2.20\n有效钾mg/kg 88.4\n[0062] 该小麦生产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n[0063] 小麦品种为宁春4号,播种时间2013年3月20日,顶凌早播,种植密度45万株/亩,种肥为磷酸二铵15kg/亩,尿素10kg/亩,播种机播入。\n[0064] 田间管理包括如下措施:分别于小麦生长3-4叶时浇头水,6-7叶时浇2遍水,抽穗时浇3遍水,灌浆期浇4遍水,每次水量控制在100m3左右。小麦生长期间未发生病虫害。\n[0065] 按重量份数计富硒肥中,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硫:壳聚糖季铵盐=1:2.5:0.5:0.5:0.5:0.75:2.0:7.5:3.1:0.75。\n[0066] 所述硒元素选自亚硒酸钠;铁元素选自硫酸亚铁;锰元素选自硫酸锰;铜元素选自硫酸铜;锌元素选自硫酸锌;镁元素选自硫酸镁。\n[0067] 施用配制方法:\n[0068] 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将硒、铁、锰、铜、锌、镁、壳聚糖原料混合,用水稀释至1L,作为制剂A,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再将烷基多苷与壳聚糖季铵盐混合,用水定容至200ml作为制剂B,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n[0069] 喷施前将制剂A 500ml与制剂B 100ml混合,混合后稀释至50公斤,作为一亩地的施入量。在小麦拔节期与灌浆期用相同的量各喷施1次。\n[0070] 本小麦收获时间7月20日,生长期为120天,平均亩产425kg。收割时在麦田中部梅花式采集小麦样品5个,脱粒后混合均匀,测定小麦营养成分与硒含量。对照样品采自未喷施本发明富硒肥的对照区,小麦品种与耕作管理措施相同。样品处理与测定同实施例3,测定结果见表5.\n[0071] 表5白彦花镇生产基地小麦测定结果\n[0072]\n[0073] 从表5看出对照硒含量为0.076mg/kg,喷施富硒肥的小麦籽实硒含量为0.32mg/kg,是对照的4.2倍,说明本产品已具有大面积种植情况下明显增加小麦籽实硒含量与改善其他营养指标的效果。\n[0074] 实施例5\n[0075] 2014年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水稻生产基地实施,该基地位于无定河萨拉乌苏水库坝下18公里处,属无定河一阶地,土壤类型为草甸沼泽土,主要理化性质与环境质量见表6.[0076] 表6水稻种植基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质量\n[0077]\n检测项目 实测结果\npH 7.75\n镉mg/kg 0.058\n铅mg/kg 9.6\n砷mg/kg 7.9\n汞mg/kg 0.018\n铬mg/kg 18.6\n铜mg/kg 17.8\n有机质g/100g 0.81\n全氮g/100g 0.30\n有效磷mg/100g 96.30\n有效钾mg/kg 29.3\n[0078]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4.344cmol/kg,六六六、滴滴涕、丁草胺均未检出。\n[0079] 水稻种植面积共计20亩,种植品种为稻花香和宁香稻2号各10亩。种植时间为5月\n10日插秧,收获时间为10月12日,生长期152天。\n[0080] 稻田施用底肥为磷酸二铵和贝特有机肥。所述贝特有机肥产自宁夏贝特肥料有限公司,有机质含量>45%,氨基酸含量>8%,N+P2O5+K2O含量>12%,腐植酸含量>10%。磷酸二铵每亩施用量为10kg,贝特有机肥每亩为40kg。中间追施了两次贝特有机肥。第一次追肥时间为6月1日,追施量为每亩25kg;第二次追肥时间为6月20日,追施量为每亩15kg。\n[0081] 按重量份数计富硒肥中,硒元素: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锌元素镁元素:烷基多苷:壳聚糖:硫:壳聚糖季铵盐=1:2.5:0.5:0.5:0.5:0.75:2.0:7.5:3.1:0.75。\n[0082] 所述硒元素选自亚硒酸钠;铁元素选自硫酸亚铁;锰元素选自硫酸锰;铜元素选自硫酸铜;锌元素选自硫酸锌;镁元素选自硫酸镁。\n[0083] 施用配制方法:\n[0084] 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将硒、铁、锰、铜、锌、镁、壳聚糖原料混合,用水稀释至1L,作为制剂A,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再将烷基多苷与壳聚糖季铵盐混合,用水定容至200ml作为制剂B,装入不透光塑料瓶中。\n[0085] 喷施前将制剂A 500ml与制剂B 100ml混合,混合后稀释至50公斤,作为一亩地的施入量。\n[0086] 上述一亩地的施入量,水稻抽穗期与灌浆期各喷施一次。\n[0087] 收获时稻花香水稻亩产为950斤,宁香稻亩产为1000斤。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1%与16%。\n[0088] 收获时按照两个水稻种植品种分别采样,各采水稻样品5个,混合后脱粒,分析稻米蛋白质与硒含量,预处理及分析方法同实施例3。\n[0089] 表7大米硒含量与蛋白质测定结果\n[0090]\n[0091] 使用本发明富硒肥后稻花香和宁香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46和7.48g/100g,硒含量分别为0.267和0.213mg/kg,比对照均有明显提高。
法律信息
- 2017-12-26
- 2015-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5G 3/00
专利申请号: 201510260003.3
申请日: 2015.05.20
- 2015-08-12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8-04-09
|
2007-09-21
| | |
2
| |
2012-03-28
|
2011-09-18
| | |
3
| |
2015-05-13
|
2013-11-04
| | |
4
| | 暂无 |
2004-02-09
| | |
5
| |
2015-03-25
|
2014-12-1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