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和方法 |
申请号 | CN201310630798.3 | 申请日期 | 2013-12-02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887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IPC分类号 | G;0;7;C;9;/;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大连智慧城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建设路淘金地大厦E座801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深圳市呤云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深圳市呤云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耀光;刘德田;程越 |
代理机构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龙锋 |
摘要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由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和通信终端组成,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用户注册,注册通过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会下发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给通信终端;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开门请求;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收到开门请求,并对开门请求进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合法性验证,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通过,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用户不需要刷卡或通过其它生物身份识别等手段使用网络门禁系统,尤其是当有访客时,用户可以在办公室、家中或是任何地点通过通信终端开启门禁,让用户使用更便捷;且因为不在需要用户接触性操作,可以安装在门锁附近的任何地方,极大方便了工程部署。
1.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和通信终端组成,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和通信终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进行通信;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处理通信终端的注册并下发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给通信终端;处理通信终端的开门请求,根据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合法性验证的结果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301),用于连接网络,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02),用于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303),用于处理用户注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下发及在通信终端发出开门请求时进行门禁身份标识的合法性验证、处理开门请求;
门禁权限执行模块(304),用于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
通信终端,用于完成用户注册操作,根据存储的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发起开门请求,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401),用于连接网络,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第二数据存储模块(402),用于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数据;
交互模块(403),用于用户主动发起注册请求、发起开门请求及此过程中的用户交互操作,开门请求信息中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404),用于完成用户注册过程、执行开门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为PC、平板或手机。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用户注册,注册通过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会下发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给通信终端;
步骤S102,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开门请求;
步骤S103,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收到开门请求,并对开门请求进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合法性验证,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通过,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用户注册过程是基于用户真实信息的身份注册,用户真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号码、工号、身份证号、住所单元房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对应着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内特定的门禁权限,该门禁权限是开启或关闭门禁、播放声音、打开摄像头、或打开指定灯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2中,开门请求中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和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禁的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传统门禁系统通常由身份识别器、门禁控制器、开锁器及管理软件组成,工作原理是来访者出示自己的身份标识(如IC/ID卡、指纹、面部等),门禁系统对其出示的身份标识进行身份识别和权限确认,身份识别通过后,门禁系统开通相应的门禁。随着技术的发展,衍生出:非接触RFID卡 (IC/ID卡 ) 门禁系统,指纹识别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等。\n[0003] 这些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身份识别装置都是基于实体(如RFID卡、人体)的特征识别,都需要设置在门禁的外面,以便用户近距离的接触操作,对于一些室外应用场景,这类设备通常都要具备耐高温、高湿、防水等特性,产品成本较高。\n[0004] 另外,RFID卡门禁系统需要发放大量的RFID卡,系统的建设成本比较高;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成本相对较高,用户使用时,需要与门禁设备进行近距离的接触操作,无法实现远距离感应开启门禁,不方便用户使用。\n发明内容\n[0005] 为了克服传统门禁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和方法。\n[0006]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由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和通信终端组成,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和通信终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进行通信;\n[0007]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包括:\n[0008] 第一通信模块301,用于连接网络,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n[0009] 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02,用于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数据;\n[0010] 第一处理模块303,用于处理用户注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下发及合法性验证、处理开门请求。\n[0011] 门禁权限执行模块404,用于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n[0012] 通信终端, 包括:\n[0013] 第二通信模块401,用于连接网络,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n[0014] 第二数据存储模块402,用于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数据;\n[0015] 交互模块403,用于用户主动发起注册请求、发起开门请求及此过程中的用户交互操作;\n[0016] 第二处理模块404,用于完成用户注册过程、执行开门请求及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n[0017] 所述通信终端为PC、平板或手机。\n[0018]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19] 步骤S101,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用户注册,注册通过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会下发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给通信终端;\n[0020] 步骤S102,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开门请求;\n[0021] 步骤S103,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收到开门请求,并对开门请求进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合法性验证,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通过,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n[0022] 所述步骤S101中,用户注册过程是基于用户真实信息的身份注册,用户真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号码、工号、身份证号、住所单元房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n[0023] 所述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对应着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内特定的门禁权限,该门禁权限可以是开启或关闭门禁、播放声音、打开摄像头、或打开指定灯光。\n[0024] 所述步骤S102中,开门请求中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n[0025] 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收到的开门请求中如果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则直接进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的合法性验证;如果所述开门请求中未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信息,则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需要向所述通信终端发起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请求,所述通信终端必须提供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信息给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对收到的验证信息进行合法性检测。\n[0026] 本发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从使用便利性的角度看,用户不需要刷卡或通过其它生物身份识别等手段使用门禁系统,尤其是当有访客时,用户可以在办公室、家中或是任何地点通过通信终端开启门禁,让用户使用更便捷;从成本角度看,因为不需要安装硬件身份识别装置,节省了大量成本;且因为不在需要用户接触性操作,可以安装在门锁附近的任何地方,极大方便了工程部署。\n附图说明\n[0027] 图1是本发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原理图。\n[0028] 图2是本发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的通信终端原理图。\n[0029] 图3是本发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方法流程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0] 本发明的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和通信终端,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和通信终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进行通信。\n[0031]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处理通信终端的注册并下发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给通信终端;处理通信终端的开门请求,根据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合法性验证的结果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n[0032] 通信终端,用于:完成用户注册操作,根据存储的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发起开门请求。同一用户可以通过多个通信终端进行开门操作,也可在同一通信终端上登录不同的用户,基于不同的用户门禁身份标识进行不同权限的开门操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与通信终端既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通信,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n[0033]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包括:\n[0034] 第一通信模块301,用于连接网络,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n[0035] 第一数据存储模块302,用于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数据;\n[0036] 第一处理模块303,用于处理用户注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下发及合法性验证、处理开门请求。\n[0037] 门禁权限执行模块404,用于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n[0038] 通信终端原理如图2所示, 包括:\n[0039] 第二通信模块401,用于连接网络,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n[0040] 第二数据存储模块402,用于: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数据;\n[0041] 交互模块403,用于用户主动发起注册请求、发起开门请求及此过程中的用户交互操作;\n[0042] 第二处理模块404,用于完成用户注册过程、执行开门请求及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n[0043] 本实例所述通信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具备联网的PC、平板、手机等。\n[0044] 网络门禁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n[0045] 步骤S101: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用户注册,注册通过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会下发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给通信终端;\n[0046] 用户注册过程结束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会获知用户在本系统中登记的真实信息;\n[0047] 所述用户注册过程是基于用户真实信息的身份注册,用户真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号码、工号、身份证号、住所单元房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用户门禁身份标识是一种逻辑存在,具有唯一性,不同用户的门禁身份标识不相同;所述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存在于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内,与具体的通信终端硬件无关,与用户登记的真实信息逻辑相关;所述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对应着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内特定的门禁权限。该门禁权限可以是开启或关闭门禁、播放声音、打开摄像头、打开指定灯光等。仅在第一次使用通信终端注册时才下发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给所述通信终端。\n[0048] 步骤S102:通信终端向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发起开门请求;\n[0049] 通信终端发起的开门请求中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当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中存在多个位置(如不同单元或出入口/通道)安装有门禁时,通信终端可以向指定的位置发起开门请求。\n[0050] 步骤S103: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收到开门请求,并对开门请求进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合法性验证,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通过,执行相应的门禁权限操作。\n[0051] 所述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收到的开门请求中如果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则直接进行用户门禁身份标识的合法性验证;如果所述开门请求中未包含用户门禁身份标识信息,则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需要向所述通信终端发起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请求,所述通信终端必须提供用户门禁身份标识验证信息给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网络门禁身份识别装置对收到的验证信息进行合法性检测。\n[0052]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9-08-06
专利权全部无效
IPC(主分类): G07C 9/00
专利号: ZL 201310630798.3
授权公告日: 2016.08.24
无效宣告决定号: 34957
无效宣告决定日: 2018.02.26
- 2019-08-02
专利权全部无效
IPC(主分类): G07C 9/00
专利号: ZL 201310630798.3
授权公告日: 2016.08.24
无效宣告决定号: 34957
无效宣告决定日: 2018.02.26
- 2017-12-08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7.11.20
专利权人由大连智慧城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呤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创新路1号变更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建设路淘金地大厦E座801
- 2016-08-24
- 2014-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7C 9/00
专利申请号: 201310630798.3
申请日: 2013.12.02
- 2014-03-26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3-02-20
|
2012-11-23
| | |
2
| |
2013-04-03
|
2011-09-25
| | |
3
| |
2013-03-20
|
2011-09-06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