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一方的管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另一方的管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靠所述第三流体流动上游侧的位置,在所述一方的管(43a)上形成有突出部(400),该突出部(400)朝向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突出,并且不与所述外翅片(50)接触,
所述另一方的管(16a)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和所述突出部(400)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相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厚度和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厚度不同。
3.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厚度和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厚度不同。
4.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该热交换器还具备:
第一流体箱部(74),其在所述第一管(16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进行在所述第一管(16a)中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的聚集或分配的第一流体空间(748);以及第二流体箱部(73),其在所述第二管(43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进行在所述第二管(43a)中流通的所述第二流体的聚集或分配的第二流体空间(731),
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及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具有:
集管板(751),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管(16a)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
第一中间板构件(851)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其固定于所述集管板(751);以及箱形成构件(753),其固定于所述集管板(751)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并且在该箱形成构件(753)的内部形成所述第一流体空间(748)及所述第二流体空间(738),所述集管板(751)具有供所述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一流体用贯通孔(751a)以及供所述第二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二流体用贯通孔(751b),
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具有供所述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一流体用贯通孔(851a)以及供所述第二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二流体用贯通孔(851b),
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具有供所述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一流体用贯通孔(852a)以及供所述第二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二流体用贯通孔(852b),
所述第一管(16a)与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内的所述第一流体空间(748)经由所述集管板(751)、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所述第一流体用贯通孔(751a、851a、852a)相连通,
所述第二管(43a)与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内的所述第二流体空间(738)经由所述集管板(751)、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所述第二流体用贯通孔(751b、851b、852b)相连通,
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管(16a)与所述第二管(43a)未重合配置,所述集管板(751)、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中的两个构件相互接合,
所述相互接合的两个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的板面具有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延伸的板侧槽部(801、802),
在所述板侧槽部(801、802)内形成的槽内空间,从相邻配置的所述第一流体用贯通孔(751a、851a、852a)与所述第二流体用贯通孔(751b、851b、852b)之间的部位到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以及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的外部连续地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与所述箱形成构件(753)的接合面具有在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箱侧槽部(803),
在所述箱侧槽部(803)内形成的槽内空间,从相邻配置的所述第一流体空间(748)与所述第二流体空间(738)之间的部位到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以及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的外部连续地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形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部(700)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在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一列。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该热交换器作为在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中使压缩机排出冷媒放热的放热器而使用,
所述第一流体是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
所述第二流体是吸收了外部热源所具有的热量的热介质,
所述第三流体是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低的一方的流体,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另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高的一方的流体,
所述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另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短。
10.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所述热交换部(700)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在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一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该热交换器作为在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中使压缩机排出冷媒放热的放热器而使用,
所述第一流体是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
所述第二流体是吸收了外部热源所具有的热量的热介质,
所述第三流体是空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低的一方的流体,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另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高的一方的流体,
所述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另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短。
13.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以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
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不同,
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一方的管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另一方的管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靠所述第三流体流动上游侧的位置,在所述一方的管(43a)上形成有突出部(400),该突出部(400)朝向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突出,并且不与所述外翅片(50)接触,
所述另一方的管(16a)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和所述突出部(400)的所述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相同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厚度和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厚度不同。
15.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以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
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不同,
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厚度和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厚度不同。
16.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以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
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不同,
该热交换器还具备:
第一流体箱部(74),其在所述第一管(16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进行在所述第一管(16a)中流通的所述第一流体的聚集或分配的第一流体空间(748);以及第二流体箱部(73),其在所述第二管(43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进行在所述第二管(43a)中流通的所述第二流体的聚集或分配的第二流体空间(731),
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及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具有:
集管板(751),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管(16a)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
第一中间板构件(851)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其固定于所述集管板(751);以及箱形成构件(753),其固定于所述集管板(751)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并且在该箱形成构件(753)的内部形成所述第一流体空间(748)及所述第二流体空间(738),所述集管板(751)具有供所述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一流体用贯通孔(751a)以及供所述第二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二流体用贯通孔(751b),
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具有供所述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一流体用贯通孔(851a)以及供所述第二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二流体用贯通孔(851b),
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具有供所述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一流体用贯通孔(852a)以及供所述第二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二流体用贯通孔(852b),
所述第一管(16a)与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内的所述第一流体空间(748)经由所述集管板(751)、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所述第一流体用贯通孔(751a、851a、852a)相连通,
所述第二管(43a)与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内的所述第二流体空间(738)经由所述集管板(751)、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所述第二流体用贯通孔(751b、851b、852b)相连通,
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管(16a)与所述第二管(43a)未重合配置,所述集管板(751)、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中的两个构件相互接合,
所述相互接合的两个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的板面具有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延伸的板侧槽部(801、802),
在所述板侧槽部(801、802)内形成的槽内空间,从相邻配置的所述第一流体用贯通孔(751a、851a、852a)与所述第二流体用贯通孔(751b、851b、852b)之间的部位到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以及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的外部连续地相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与所述箱形成构件(753)的接合面具有在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箱侧槽部(803),
在所述箱侧槽部(803)内形成的槽内空间,从相邻配置的所述第一流体空间(748)与所述第二流体空间(738)之间的部位到所述第一流体箱部(74)以及所述第二流体箱部(73)的外部连续地相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形成为一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部(700)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在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一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该热交换器作为在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中使压缩机排出冷媒放热的放热器而使用,
所述第一流体是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
所述第二流体是吸收了外部热源所具有的热量的热介质,
所述第三流体是空气。
21.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低的一方的流体,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另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高的一方的流体,
所述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比所述另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少。
22.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热交换部(71、72、700),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16a)以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43a)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三流体用通路(70a),其是在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所述第三流体流通;以及
外翅片(50),其配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用通路(70a)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管(16a)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管(43a)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所述外翅片(5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这双方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一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与所述第二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
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所述第二管(43a)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不同,
所述热交换部(700)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在与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一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该热交换器作为在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中使压缩机排出冷媒放热的放热器而使用,
所述第一流体是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
所述第二流体是吸收了外部热源所具有的热量的热介质,
所述第三流体是空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低的一方的流体,
在所述至少一个外翅片(50)所接合的所述第一管(16a)以及所述第二管(43a)中的另一方流动有所述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温度高的一方的流体,
所述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比所述另一方的管的在所述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少。
热交换器\n[0001]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n[0002] 本申请以2012年12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85569为基础,通过参照而将其公开内容组入本申请中。\n技术领域\n[0003]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能够在三种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n背景技术\n[0004] 以往,已知有构成为能够在三种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热交换器中,公开了构成为能够进行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与室外空气(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n[0005] 具体而言,在该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相互交替地层叠配置供冷媒流动的冷媒用管与供外部热源的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用管,并且在形成于相邻的冷媒用管与冷却水用管之间且使外部空气流通的外部空气通路中,配置能够实现冷媒用管与冷却水用管之间的热移动的外翅片。由此,不仅能够实现冷媒与送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以及冷却水与送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还能够实现冷媒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n[0006] 因此,例如在进行除去附着于冷媒用管的霜的除霜时,能够使冷却水所具有的热量传递至冷媒用管的整个区域,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冷却水所具有的热量。\n[0007] 在先技术文献\n[0008] 专利文献\n[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821号公报\n发明内容\n[0010] 然而,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那样仅交替地配置冷媒用管与冷却水用管,存在冷却水所具有的热量相对于进行除霜所需的热量而言过多的情况。\n[0011] 对此,本申请人之前在特愿2012-62935中提出了如下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备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配置的上游侧热交换部以及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热交换部的下游侧配置的下游侧热交换部,并且使冷媒用管的根数相对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的管的总根数的比例与冷媒用管的根数相对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的管的总根数的比例不同(以下称为在先申请例)。由此,作为热交换器整体,能够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n[0012] 然而,如上述在先申请例那样仅使上游侧热交换部中的冷媒用管的根数比例与下游侧热交换部中的冷媒用管的根数比例不同,存在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的调整不充分的情况。\n[0013]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的热交换器。\n[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热交换器具备:热交换部,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第三流体用通路,其是在第一管及第二管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第三流体流通;以及外翅片,其配置在第三流体用通路中,并且与第一管的外表面及第二管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外翅片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管以及第二管这双方接合,该至少一个外翅片与第一管接合的接合面积和该至少一个外翅片与第二管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与该至少一个外翅片接合的第一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和与至少一个外翅片接合的第二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不同。\n[0015] 据此,作为与第一管以及第二管这双方接合的外翅片而言,通过第一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二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从而该外翅片与第一管接合的接合面积和该外翅片与第二管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由此,作为热交换器整体,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即,通过改变与外翅片接合的第一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和第二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n[0016]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热交换器具备:热交换部,其层叠配置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及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中的至少一方的管,从而使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与第三流体进行热交换;第三流体用通路,其是在第一管及第二管中的相邻的管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供第三流体流通;以及外翅片,其配置在第三流体用通路中,并且与第一管的外表面以及第二管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接合,从而促进各个流体之间的热移动。外翅片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管以及第二管这双方接合,该至少一个外翅片与第一管接合的接合面积和该至少一个外翅片与第二管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与该至少一个外翅片接合的第一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和与至少一个外翅片接合的第二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不同。\n[0017] 据此,作为与第一管以及第二管这双方接合的外翅片而言,通过第一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与第二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不同,从而该外翅片与第一管接合的接合面积和该外翅片与第二管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由此,作为热交换器整体,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即,通过改变与外翅片接合的第一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和第二管的在第三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排列数,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n[0018] 所谓“一方的管的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另一方的管的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靠第三流体流动上游侧的位置”并不是说由于制造误差、组装误差而使一方的管的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另一方的管的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稍微靠第三流体流动上游侧的位置,而是指一方的管的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另一方的管的第三流体流动最下游部靠第三流体流动上游侧为另一方的管的第三流体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的几%(例如10%)以上。\n附图说明\n[0019]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的供暖运转的概要图。\n[0020]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的除霜运转的概要图。\n[0021]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的制冷运转的概要图。\n[0022]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外观立体图。\n[0023]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n[0024]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25] 图7是图4的VII-VII剖视图。\n[0026] 图8是图4的VIII-VIII剖视图。\n[0027] 图9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的冷媒以及冷却水的流动的示意立体图。\n[0028]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29]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30]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31]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32] 图14是图13的XIV部放大图。\n[0033]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34] 图16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贮水箱的分解立体图。\n[0035] 图17是表示构成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贮水箱的第二中间板构件的示意俯视图。\n[0036] 图18是表示构成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贮水箱的第一中间板构件的示意俯视图。\n[0037] 图19是表示构成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贮水箱的集管板的示意俯视图。\n[0038] 图20是表示构成第六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贮水箱的箱形成构件的示意俯视图。\n[0039]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的供暖运转的概要图。\n[0040] 图22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的暖机运转的概要图。\n[0041] 图23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的制冷运转的概要图。\n[0042] 图2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43] 图2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长度方向上的示意剖视图。\n[0044] 图2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用管的放大剖视图。\n[0045] 图27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用管的放大剖视图。\n[0046] 图28是表示构成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贮水箱的中间板构件的示意俯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47]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各方式中,有时对与在先的方式中说明过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方式中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能够对结构的其他部分应用在先说明过的其他方式。不仅可以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具体明示出能够组合的部分彼此组合,只要在组合时没有发生特别的障碍,则即便未明示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n[0048] (第一实施方式)\n[0049] 根据图1~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热交换器70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中的进行车室内送风空气的温度调节的热泵循环系统\n10。图1~图3是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整体结构图。\n[0050] 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应用于从内燃机(发动机)以及行驶用电动马达MG获得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所谓的混合动力车辆。\n[0051] 混合动力车辆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负荷等使发动机动作或停止,从而切换从发动机以及行驶用电动马达MG这双方获得驱动力进行行驶的行驶状态、使发动机停止而仅从行驶用电动马达MG获得驱动力进行行驶的行驶状态等。由此,混合动力车辆相对于仅从发动机获得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通常的车辆而言,能够提高车辆燃料利用率。\n[0052] 热泵循环系统10是车辆用空调装置1中发挥对向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车室内输送的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功能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系统。因此,该热泵循环系统10能够通过切换冷媒流路,来执行对作为热交换对象流体的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加热而对车室内进行供暖的供暖运转(加热运转)、对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冷却而对车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运转(冷却运转)。\n[0053] 此外,在该热泵循环系统10中,还能够执行使附着于后述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的室外热交换部16的霜溶解并将其除去的除霜运转,其中,该室外热交换部16作为供暖运转时使冷媒蒸发的蒸发器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3的热泵循环系统10所示的整体结构图中,以实线箭头示出各运转时的冷媒的流动。\n[005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采用通常的氟利昂系冷媒来作为冷媒,构成高压侧冷媒压力不超过冷媒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制冷循环系统。该冷媒中混入有用于润滑压缩机11的冷冻机油,冷冻机油的一部分与冷媒一起在循环系统中循环。\n[0055] 首先,压缩机11是如下的电动压缩机:其配置在发动机室内,在热泵循环系统10中吸入冷媒、进行压缩后将其排出,利用电动马达11b来驱动排出容量被固定了的固定容量型压缩机11a。作为固定容量型压缩机11a,具体而言能够采用涡旋型压缩机构、叶片型压缩机构等各种压缩机构。\n[0056] 电动马达11b是通过从后述的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其动作(转速)的构件,可以采用交流马达、直流马达中的任意一种形式。而且,通过该转速控制来改变压缩机11的冷媒排出能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11b构成压缩机11的排出能力变更机构。\n[0057] 在压缩机11的冷媒排出口连接有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冷凝器12的冷媒入口侧。室内冷凝器12是配置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室内空调单元30的壳体31内、使在其内部流通的高温高压冷媒与通过后述的室内蒸发器20后的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加热用热交换器。需要说明的是,室内空调单元30的详细结构见后述。\n[0058] 在室内冷凝器12的冷媒出口侧连接有作为供暖运转用的减压机构的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该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使供暖运转时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冷媒减压而膨胀。\n作为该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能够采用节流孔、毛细管等。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的出口侧连接着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的室外热交换部16的冷媒入口侧。\n[0059] 此外,在室内冷凝器12的冷媒出口侧连接有固定节流件迂回用通路14,该固定节流件迂回用通路14使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冷媒绕过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并将其向室外热交换部16侧引导。在该固定节流件迂回用通路14中配置有对固定节流件迂回用通路14进行开闭的开闭阀15a。开闭阀15a是通过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其开闭动作的电磁阀。\n[0060] 另外,冷媒通过开闭阀15a时产生的压力损耗相对于通过固定节流件13时产生的压力损耗非常小。因此,在开闭阀15a打开的情况下,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冷媒经由固定节流件迂回用通路14侧而向室外热交换部16流入,在开闭阀15a关闭的情况下,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冷媒经由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而向室外热交换部16流入。\n[0061] 由此,开闭阀15a能够切换热泵循环系统10的冷媒流路。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开闭阀15a发挥作为冷媒流路切换机构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这种冷媒流路切换机构,也能够采用对将室内冷凝器12出口侧与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入口侧连接的冷媒回路、以及将室内冷凝器12出口侧与固定节流件迂回用通路14入口侧连接的冷媒回路进行切换的电动三通阀等。\n[0062] 室外热交换部16是使在热交换器70的内部流通的冷媒与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该室外热交换部16配置于发动机室内,在供暖运转时作为使低压冷媒蒸发来发挥吸热作用的蒸发用热交换部(蒸发器)而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使高压冷媒放热的放热用热交换部(放热器)而发挥功能。\n[0063] 另外,送风风扇17是通过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运转、即转速(送风空气量)的电动式送风机。\n[006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与后述的散热器部43一体构成,该散热器部43使冷却上述室外热交换部16以及行驶用电动马达MG的冷却水与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n[0065]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送风风扇17构成朝向室外热交换部16以及散热器部43这双方输送外部空气的室外送风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将室外热交换部16以及散热器部43一体构成而成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的详细结构见后述。\n[0066] 在室外热交换部16的出口侧连接有电动三通阀15b。该三通阀15b通过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其动作,并且与上述的开闭阀15a一起构成冷媒流路切换机构。\n[0067] 更具体而言,三通阀15b在供暖运转时切换成将室外热交换部16的出口侧与后述的储液器18的入口侧连接的冷媒流路,在制冷运转时切换成将室外热交换部16的出口侧与制冷用固定节流件19的入口侧连接的冷媒流路。\n[0068] 制冷用固定节流件19是使制冷运转时从室外热交换部16流出的冷媒减压而膨胀的制冷运转用的减压机构,其基本结构与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相同。在制冷用固定节流件\n19的出口侧连接有室内蒸发器20的冷媒入口侧。\n[0069] 室内蒸发器20是配置于室内空调单元30的壳体31内的比室内冷凝器12靠空气流动的上游侧的位置、并且使在其内部流通的冷媒与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车室内送风空气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在室内蒸发器20的冷媒出口侧连接有储液器18的入口侧。\n[0070] 储液器18是将流入到其内部的冷媒的气液分离并贮存循环系统内的剩余冷媒的低压侧冷媒用的气液分离器。在储液器18的气相冷媒出口连接有压缩机11的吸入侧。因此,该储液器18发挥抑制液相冷媒被压缩机11吸入而防止压缩机11的液体压缩的功能。\n[0071] 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在制冷运转时从热交换器70的散热器部43流出的冷却水的温度比从热交换器70的室外热交换部16流出的冷媒的温度低。由此,在室外热交换部16作为使高压冷媒放热的放热用热交换部而发挥功能的制冷运转时,能够使从室外热交换部16流出的冷媒的过冷度上升,因此能够提高循环效率。\n[0072]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在供暖运转时热交换器70的散热器部43内部的冷却水的温度比从热交换器70的室外热交换部16流出的冷媒的温度高。由此,在室外热交换部16作为使低压冷媒蒸发来发挥吸热作用的蒸发用热交换部而发挥功能的供暖运转时,通过吸收冷却水所具有的热量而对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促进冷媒的蒸发。\n[0073] 接着,对室内空调单元30进行说明。室内空调单元30配置于车室内最前部的仪表盘(仪表面板)的内侧,并且在形成其外壳的壳体31内收容有送风机32、前述的室内冷凝器\n12、室内蒸发器20等。\n[0074] 壳体31形成向车室内输送的车室内送风空气的空气通路,由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且强度方面也优异的树脂(例如聚丙烯)成形。在壳体31内的车室内送风空气流动最上游侧,配置有切换导入车室内空气(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内外部空气切换装置33。\n[0075] 在内外部空气切换装置33形成有向壳体31内导入内部空气的内部空气导入口以及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口。此外,在内外部空气切换装置33的内部配置有内外部空气切换门,该内外部空气切换门连续地调整内部空气导入口以及外部空气导入口的开口面积来使内部空气的风量与外部空气的风量的风量比例变化。\n[0076] 在内外部空气切换装置33的空气流动下游侧,配置有将经由内外部空气切换装置\n33吸入的空气朝向车室内输送的送风机32。该送风机32是通过电动马达对离心式多叶片风扇(西洛克风扇)进行驱动的电动送风机,该送风机32通过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转速(送风量)。\n[0077] 在送风机32的空气流动下游侧,相对于车室内送风空气的流动,依次配置有室内蒸发器20和室内冷凝器12。换而言之,室内蒸发器20相对于室内冷凝器12而言配置在车室内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n[0078] 此外,在室内蒸发器20的空气流动下游侧且室内冷凝器12的空气流动上游侧配置有空气混合门34,该空气混合门34调整通过室内蒸发器20后的送风空气中的、通过室内冷凝器12的风量比例。另外,在室内冷凝器12的空气流动下游侧设置有混合空间35,该混合空间35使在室内冷凝器12中与冷媒热交换而被加热了的送风空气和绕过室内冷凝器12而未被加热的送风空气混合。\n[0079] 在壳体31的空气流动最下游部,配置有向作为冷却对象空间的车室内吹送在混合空间35中混合而得的空调风的吹送口。具体而言,作为该吹送口,设置有朝向车室内的乘客的上半身吹送空调风的面部吹送口、朝向乘客的脚边吹送空调风的足部吹送口、以及朝向车辆前窗玻璃内侧面吹送空调风的除霜吹送口(均未图示)。\n[0080] 因此,通过空气混合门34对通过室内冷凝器12的风量的比例进行调整,从而在混合空间35中混合了的空调风的温度得以调整,从各吹送口吹送的空调风的温度得以调整。\n即,空气混合门34构成用于调整向车室内输送的空调风的温度的温度调整机构。\n[0081] 换而言之,空气混合门34在构成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室内冷凝器12中发挥作为对压缩机11排出冷媒与车室内送风空气的热交换量进行调整的热交换量调整机构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空气混合门34被通过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动作的未图示的伺服马达驱动。\n[0082] 此外,在面部吹送口、足部吹送口以及除霜吹送口的空气流动上游侧,分别配置有调整面部吹送口的开口面积的面部门、调整足部吹送口的开口面积的足部门、调整除霜吹送口的开口面积的除霜门(均未图示)。\n[0083] 上述的面部门、足部门、除霜门构成用于切换吹送口模式的吹送口模式切换机构,经由连杆机构等由其动作被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的未图示的伺服马达驱动。\n[0084] 接着,对冷却水循环回路40进行说明。该冷却水循环回路40是使作为冷却介质(热介质)的冷却水(例如乙二醇水溶液)在形成于作为动作时伴有发热的车载设备之一的前述的行驶用电动马达MG的内部的冷却水通路中循环,来对行驶用电动马达MG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循环回路。\n[0085] 在该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配置有冷却水泵41、电动三通阀42、复合型的热交换器\n70的散热器部43、使冷却水绕过该散热器部43而流动的旁通通路44等。\n[0086] 冷却水泵41是在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将冷却水向在行驶用电动马达MG的内部形成的冷却水通路压送的电动式的泵,该冷却水泵41通过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转速(流量)。因此,冷却水泵41发挥作为使将行驶用电动马达MG冷却的冷却水的流量变化来调整冷却能力的冷却能力调整机构的功能。\n[0087] 三通阀42切换将冷却水泵41的入口侧与散热器部43的出口侧连接而使冷却水向散热器部43流入的冷却水回路、以及将冷却水泵41的入口侧与旁通通路44的出口侧连接而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部43流动的冷却水回路。该三通阀42通过从空调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其动作,构成冷却水回路的回路切换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三通阀42还发挥作为通过切换冷却水回路来控制向散热器部43流入的冷却水的流入量的冷却水流入量控制机构的功能。\n[0088] 即,如图1等的虚线箭头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能够切换按照冷却水泵41→行驶用电动马达MG→散热器部43→冷却水泵41的顺序使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回路、以及按照冷却水泵41→行驶用电动马达MG→旁通通路44→冷却水泵41的顺序使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回路。\n[0089] 因此,在行驶用电动马达MG的动作中,在三通阀42切换成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部\n43而流动的冷却水回路时,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部43进行放热,从而使冷却水的温度上升。\n即,在三通阀42切换成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部43而流动的冷却水回路时,行驶用电动马达MG所具有的热量(发热量)被积蓄到冷却水中。\n[0090]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从热交换器70的散热器部43流出的冷却水的温度成为预先确定的基准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5℃)以下。由此,能够保护行驶用电动马达MG的逆变器免受高温的影响。\n[0091] 室外热交换部16配置于发动机室内,作为使冷却水与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放热用热交换部而发挥功能。如上所述,散热器部43与室外热交换部16一起构成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n[0092] 这里,使用图4~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n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图示清楚,在图6中以点剖面线示出冷媒用管16a,以网格剖面线示出冷却水用管43a。另外,在图9中以实线示出热泵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的流动,以虚线箭头示出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的冷却水的流动。\n[0093] 首先,如图4及图5所示,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构成为所谓的箱-管(tank and tube)型的热交换器结构,具有使冷媒或冷却水流通的多根管、配置在该多根管的两端侧而进行在各个管中流通的冷媒或冷却水的聚集或者分配的一对聚集分配用箱。\n[0094] 更具体而言,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具备供作为第一流体的一例的冷媒在内部流通的冷媒用管16a、以及供作为第二流体的一例的冷却水在内部流通的冷却水用管43a。\n[0095] 另外,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具备交替地层叠配置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而构成的上游侧热交换部71。上游侧热交换部71是使在冷媒用管16a中流通的冷媒与在冷媒用管16a的周围流动的作为第三流体的一例的空气(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使在冷却水用管43a中流通的冷却水与在冷却水用管43a的周围流动的空气(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n[0096] 在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设置有层叠配置冷媒用管16a而构成的下游侧热交换部72。下游侧热交换部72是使在冷媒用管16a中流通的冷媒与在冷媒用管16a的周围流动的空气(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n[0097] 作为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采用长度方向垂直剖面的形状呈扁平形状的扁平管。更具体而言,作为冷媒用管16a,采用通过按压加工而成形的具有扁平多孔形状的剖面形状的管。另外,作为冷却水用管43a,采用通过折弯一张板材而形成的具有扁平双孔形状剖面形状的管。\n[0098] 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以其外表面中的平坦面彼此相互平行且对置的方式隔开规定的间隔而交替地层叠配置。同样地,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也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层叠配置。\n[0099] 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配置在冷却水用管43a之间,冷却水用管\n43a配置在冷媒用管16a之间。另外,当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和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或冷却水用管43a相互重合配置。\n[0100] 在热交换器70中,在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与冷却水用管43a之间形成的空间、以及在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相邻的冷媒用管16a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供由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流通的外部空气通路70a。外部空气通路70a也可以用作供第三流体流通的第三流体用通路的一例。\n[0101] 而且,在该外部空气通路70a中配置有外翅片50,该外翅片50能够促进冷媒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以及冷却水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并且能够实现在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中流通的冷媒与在冷却水用管43a中流通的冷却水之间的热移动、以及在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相邻的冷媒用管16a中流通的冷媒彼此的热移动。\n[0102] 作为该外翅片50,采用将导热性优异的金属薄板弯曲成形成波状的波纹翅片,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外翅片50通过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n43a这双方接合,能够实现冷媒用管16a与冷却水用管43a之间的热移动。此外,外翅片50通过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相邻的冷媒用管16a彼此接合,能够实现相邻的冷媒用管16a之间的热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外翅片50的表面,沿着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切起形成多个百叶窗状的通风窗(未图示)。\n[0103] 接着,基于图6,对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的长度(宽度)比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的长度(宽度)短。因此,就与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这双方接合的外翅片50而言,与冷媒用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与冷却水用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n[0104] 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和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n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另外,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n[0105] 接着,对上游侧箱部73以及下游侧箱部74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层叠型的热交换部70具备在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上游侧箱部73、和在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下游侧箱部74。\n[0106] 在上游侧箱部73形成有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该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进行在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中流通的冷却水的聚集或分配。另外,在下游侧箱部\n74形成有下游侧冷媒空间741,该下游侧冷媒空间741进行在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中流通的冷媒的聚集或分配。\n[0107] 上游侧箱部73以及下游侧箱部74形成为一体。以下,将上游侧箱部73和下游侧箱部74形成一体后的部件称为贮水箱75。\n[0108] 贮水箱75具有:用于固定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为两列的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这双方的集管板751;固定于集管板751的中间板构件752;以及箱形成构件753。\n[0109] 箱形成构件753通过固定于集管板751以及中间板构件752而在其内部形成上述的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以及下游侧冷媒空间741。具体而言,箱形成构件753通过对平板金属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在从其长度方向观察时呈双山状(W字状)。\n[0110] 而且,通过使箱形成构件753的双山状的中央部753c与中间板构件752接合,从而划分出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以及下游侧冷媒空间741。\n[0111] 如图7及图8的剖视图所示,在中间板构件752上形成有多个凹陷部752a,通过将中间板构件752固定于集管板751,从而在该多个凹陷部752a与集管板751之间形成与冷却水用管43a连通的多个连通用空间76。\n[0112] 在凹陷部752a的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即与下游侧箱部74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贯通其表背的第一贯通孔752b。由此,连通用空间76与下游侧箱部74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连通。\n[0113] 因此,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流入到连通用空间76的冷媒从第一贯通孔752b向下游侧冷媒空间741流出。因此,该连通用空间76发挥作为使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与下游侧箱部74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连通的连通路的功能。\n[0114] 连通用空间76在将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以及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中的、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合配置的冷媒用管16a的端部彼此连结的方向上延伸。更具体而言,连通用空间76在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以及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的端部,沿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n[0115] 另外,在中间板构件752的、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贯通其表背的第二贯通孔752c。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贯通该第二贯通孔752c。由此,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与在箱形成构件753内形成的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连通。\n[0116] 此外,如图5所示,在上游侧热交换部71中的贮水箱75侧的端部,冷却水用管43a比冷媒用管16a向贮水箱75侧突出。即,冷媒用管16a的贮水箱75侧的端部与冷却水用管43a的贮水箱75侧的端部被配置为不对齐。\n[0117] 另一方面,在中间板构件752中、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中的未与连通用空间76连通的冷媒用管16a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贯通其表背的第三贯通孔752d。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中的未与连通用空间76连通的冷媒用管16a贯通该第三贯通孔752d。由此,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中的未与连通用空间76连通的冷媒用管16a与在箱形成构件753内形成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连通。\n[0118] 此外,如图5所示,在下游侧热交换部72中的贮水箱75侧的端部,未与连通用空间\n76连通的冷媒用管16a比与连通用空间76连通的冷媒用管16a向贮水箱75侧突出。即,相邻的冷媒用管16a的端部彼此被配置为不对齐。\n[0119] 此外,箱形成构件753的中央部753c形成为与在中间板构件752形成的凹陷部752a相适合的形状,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和下游侧冷媒空间741被以内部的冷却水或冷媒不会从集管板751以及中间板构件752的接合部位漏出的方式划分成。\n[0120] 另外,如图4所示,在配置于冷却水用管43a的长度方向一端侧(附图纸面的上侧)的上游侧箱部73的长度方向一端侧(附图纸面的左侧)连接有使冷却水向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流入的冷却水流入配管434。在配置于冷却水用管43a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上游侧箱部73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附图纸面的右侧)连接有使冷却水从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流出的冷却水流出配管435。配置于冷却水用管43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附图纸面的下侧)的上游侧箱部73的长度方向两端侧被封闭构件封闭。\n[0121] 另外,在配置于冷媒用管16a的长度方向一端侧(附图纸面的上侧)的下游侧箱部\n74的长度方向一端侧(附图纸面的左侧)连接有使冷媒从下游侧冷媒空间741流出的冷媒流出配管165。在配置于冷媒用管16a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下游侧箱部7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附图纸面的右侧)连接有使冷媒向下游侧冷媒空间741流入的冷媒流入配管164。配置于冷媒用管16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附图纸面的下侧)的下游侧箱部74的长度方向两端侧被封闭构件封闭。\n[0122] 另外,如图9所示,在配置于冷却水用管43a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图4的纸面上侧)的上游侧箱部73(以下称为第一上游侧箱部730a),配置有将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沿第一上游侧箱部730a的长度方向分隔为两部分的上游侧分隔构件732。\n[0123] 以下,将被上游侧分隔构件732分隔出的两部分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中的、与冷却水流入配管434连通的空间称为第一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a,将与冷却水流出配管435连通的空间称为第二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b。另外,将配置于冷却水用管43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图4的纸面下侧)的上游侧箱部73称为第二上游侧箱部730b。\n[0124] 另一方面,在配置于冷媒用管16a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图4的纸面上侧)的下游侧箱部74(以下称为第一下游侧箱部740a),配置有将下游侧冷媒空间741沿第一下游侧箱部\n740a的长度方向分隔为两部分的下游侧分隔构件742。\n[0125] 以下,将被下游侧分隔构件742分隔出的两部分下游侧冷媒空间741中的、与冷媒流入配管164连通的空间称为第一下游侧冷媒空间741a,将与冷媒流出配管165连通的空间称为第二下游侧冷媒空间741b。另外,将配置于冷媒用管16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图4的纸面下侧)的下游侧箱部74称为第二下游侧箱部740b。\n[0126] 因此,如图9的示意立体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中,经由冷媒流入配管164向第一下游侧箱部740a的第一下游侧冷媒空间741a流入的冷媒的一部分向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流入,并在该冷媒用管16a内从图的上侧朝向下侧流动。另外,向第一下游侧箱部740a的第一下游侧冷媒空间741a流入的冷媒的另一部分经由在集管板\n751与中间板构件752之间形成的连通用空间76而向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流入,并在该冷媒用管16a内从图的上侧朝向下侧流动。\n[0127] 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流出的冷媒在第二下游侧箱部740b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中聚集。另外,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流出的冷媒经由在集管板751与中间板构件752之间形成的连通用空间76而在第二下游侧箱部740b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中聚集。\n[0128] 在第二下游侧箱部740b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中聚集了的冷媒从图的右侧朝向左侧流动。然后,在第二下游侧箱部740b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中聚集了的冷媒的一部分向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流入,并在该冷媒用管16a内从图的下侧朝向上侧流动。另外,在第二下游侧箱部740b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1中聚集了的冷媒的另一部分经由在集管板751与中间板构件752之间形成的连通用空间76而向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流入,并在该冷媒用管16a内从图的下侧朝向上侧流动。\n[0129] 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流出的冷媒在第一下游侧箱部740a的第二下游侧冷媒空间741b中聚集。另外,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流出的冷媒经由在集管板751与中间板构件752之间形成的连通用空间76而在第一下游侧箱部740a的第二下游侧冷媒空间741b中聚集。\n[0130] 在第一下游侧箱部740a的第二下游侧冷媒空间741b中聚集了的冷媒从图的右侧朝向左侧流动,并从冷媒流出配管165中流出来。\n[0131] 另一方面,如图9的示意立体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中,经由冷却水流入配管434而向第一上游侧箱部730a的第一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a流入的冷却水向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流入,并在该冷却水用管43a内从图的上侧朝向下侧流动。\n[0132] 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流出的冷却水在第二上游侧箱部730b的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中聚集。然后,在第二上游侧箱部730b的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中聚集了的冷却水从图的左侧朝向右侧流动。\n[0133] 之后,在第二上游侧箱部730b的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中聚集了的冷却水向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流入,并在该冷却水用管43a内从图的下侧朝向上侧流动。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流出的冷却水在第一上游侧箱部730a的第二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b中聚集。\n[0134] 在第一上游侧箱部730a的第二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1b中聚集了的冷却水从图的左侧朝向右侧流动,并从冷却水流出配管435中流出来。\n[0135] 在上述热交换器70中,由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以及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这双方构成室外热交换部16,由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却水用管43a构成散热器部43。\n[0136] 另外,上述热交换器70的冷媒用管16a、冷却水用管43a、贮水箱75的各构成部件以及外翅片50均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合金)形成。而且,集管板751和箱形成构件753在夹入中间板构件752的状态下通过铆接而被固定。\n[0137] 此外,将被铆接固定了的状态下的热交换器70整体投入到加热炉内进行加热,使预先包覆在各构成部件表面上的焊料熔解,然后冷却至焊料再次凝固,从而将各构成部件钎焊为一体。由此,室外热交换部16和散热器部43被一体化。\n[0138] 需要说明的是,从上述说明可知,也可以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媒与第一流体对应,冷却水与第二流体对应,空气(外部空气)与第三流体对应,冷媒用管16a与供第一流体流通的第一管对应,冷却水用管43a与供第二流体流通的第二管对应。\n[0139]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控制部进行说明。空调控制装置由包含CPU、ROM以及RAM等在内的众所周知的微型计算机和其外围电路构成,空调控制装置基于存储于该ROM内的空调控制程序来进行各种运算、处理,从而控制与输出侧连接的各种空调控制设备11、15a、\n15b、17、41、42等的动作。\n[0140] 另外,在空调控制装置的输入侧,连接有检测车室内温度的内部空气传感器、检测外部气温的外部空气传感器、检测车室内的日照量的日照传感器、检测室内蒸发器20的吹送空气温度(蒸发器温度)的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压缩机11排出冷媒温度的排出冷媒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热交换部16出口侧冷媒温度Te的出口冷媒温度传感器51、检测向行驶用电动马达MG流入的冷却水温度Tw的作为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的冷却水温度传感器52等各种空调控制用的传感器组。\n[01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冷却水温度传感器52来检测从冷却水泵41压送出的冷却水温度Tw,但当然也可以检测被冷却水泵41吸入的冷却水温度Tw。\n[0142] 此外,在空调控制装置的输入侧连接有配置于车室内前部的仪表盘附近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并且被输入来自设置在该操作面板上的各种空调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作为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各种空调操作开关,设置有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动作开关、设定车室内温度的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运转模式的选择开关等。\n[0143]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控制装置是将对压缩机11的电动马达11b、开闭阀15a等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构成为一体来控制它们的动作的装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控制装置中的、对压缩机11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结构(硬件以及软件)构成冷媒排出能力控制机构,对构成冷媒流路切换机构的各种设备15a、15b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结构构成冷媒流路控制机构,对构成冷却水的回路切换机构的三通阀42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结构构成冷却水回路控制机构。\n[014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装置具有基于上述的空调控制用的传感器组的检测信号来判定在室外热交换部16是否产生结霜的结构(结霜判定机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结霜判定机构中,当车辆的车速为预先确定的基准车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0km/h)以下且室外热交换部16出口侧冷媒温度Te为0℃以下时,判定为在室外热交换部16产生结霜。\n[0145] 接着,对上述结构中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就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而言,能够执行对车室内进行供暖的供暖运转、对车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运转,并且在供暖运转时能够执行除霜运转。以下对各运转中的动作进行说明。\n[0146] (a)供暖运转\n[0147] 当在操作面板的动作开关接通(ON)了的状态下,通过选择开关选择供暖运转模式时,供暖运转开始。而且,在供暖运转时,当由结霜判定机构判定为产生室外热交换部16的结霜之际执行除霜运转。\n[0148] 首先,在通常的供暖运转时,空调控制装置将开闭阀15a关闭并且将三通阀15b切换至将室外热交换部16的出口侧与储液器18的入口侧连接的冷媒流路,并且,使冷却水泵\n41以压送预先确定的规定流量的冷却水的方式动作,并将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三通阀42切换至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部43而流动的冷却水回路。\n[0149] 由此,热泵循环系统10被切换至冷媒如图1的实线箭头所示那样流动的冷媒流路,冷却水循环回路40被切换至冷却水如图1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流动的冷却水回路。\n[0150] 在该冷媒流路以及冷却水回路的结构中,空调控制装置读入上述的空调控制用的传感器组的检测信号以及操作面板的操作信号。并且,基于检测信号以及操作信号的值,来计算出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的目标温度即目标吹送温度TAO。\n[0151] 进而,基于计算出的目标吹送温度TAO以及传感器组的检测信号,来决定与空调控制装置的输出侧连接的各种空调控制设备的动作状态。\n[0152] 例如,关于压缩机11的冷媒排出能力、即向压缩机11的电动马达输出的控制信号,如以下那样来决定。首先,基于目标吹送温度TAO,参照预先存储在空调控制装置中的控制映射,来决定室内蒸发器20的目标蒸发器吹送温度TEO。\n[0153] 然后,基于该目标蒸发器吹送温度TEO与由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来自室内蒸发器20的吹送空气温度之间的偏差,使用反馈控制方法,以使来自室内蒸发器20的吹送空气温度接近目标蒸发器吹送温度TEO的方式决定向压缩机11的电动马达输出的控制信号。\n[0154] 另外,关于向空气混合门34的伺服马达输出的控制信号,使用目标吹送温度TAO、来自室内蒸发器20的吹送空气温度以及由排出冷媒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11排出冷媒温度等,以使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的温度成为由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设定的乘坐人员所希望的温度的方式来决定。\n[0155]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常的供暖运转时以及除霜运转时,也可以将空气混合门34的开度控制成使从送风机32输送来的车室内送风空气的全部风量通过室内冷凝器12。\n[0156] 并且,将如上述那样决定出的控制信号等向各种空调控制设备输出。之后,按照规定的控制周期反复进行上述的检测信号以及操作信号的读入→目标吹送温度TAO的计算→各种空调控制设备的动作状态决定→控制电压以及控制信号的输出这样的控制例程,直至通过操作面板请求停止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动作。\n[0157]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运转时也基本上同样地反复进行这种控制例程。\n[0158] 在通常的供暖运转时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冷媒向室内冷凝器12流入。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中的冷媒与从送风机32输送而通过了室内蒸发器20的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放热。由此,车室内送风空气被加热。\n[0159] 由于开闭阀15a关闭着,因此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高压冷媒流入到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被减压而膨胀。然后,经由供暖用固定节流件13被减压而膨胀了的低压冷媒向室外热交换部16流入。流入到室外热交换部16的低压冷媒从由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吸热而蒸发。\n[0160] 此时,在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由于切换至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部43而流动的冷却水回路,因此不会发生冷却水向在室外热交换部16中流通的冷媒放热的情况、冷却水从在室外热交换部16流通的冷媒吸热的情况。即,冷却水不会对在室外热交换部16中流通的冷媒造成热影响。\n[0161] 由于三通阀15b被切换至将室外热交换部16的出口侧与储液器18的入口侧连接的冷媒流路,因此,从室外热交换部16流出的冷媒流入到储液器18而被气液分离。然后,经由储液器18被分离出的气相冷媒被压缩机11吸入而被再次压缩。\n[0162] 如以上所述,在通常的供暖运转时,在室内冷凝器12中利用从压缩机11排出的冷媒所具有的热量对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能够进行车室内的供暖。\n[0163] (b)除霜运转\n[0164] 接着,对除霜运转进行说明。在此,如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那这样,在室外热交换部16中使冷媒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来使冷媒蒸发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当室外热交换部16中的冷媒蒸发温度成为结霜温度(具体而言是0℃)以下时,有可能在室外热交换部16产生结霜。\n[0165] 若产生这种结霜,则热交换器70的外部空气通路70a会被霜阻塞,因此导致室外热交换部16的热交换能力显著下降。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在供暖运转时,当由结霜判定机构判定为产生室外热交换部16的结霜之际执行除霜运转。\n[0166] 在该除霜运转中,空调控制装置使压缩机11的动作停止,并且使送风风扇17的动作停止。因此,在除霜运转时,相对于通常的供暖运转时而言,向室外热交换部16流入的冷媒流量减少,向外部空气通路70a流入的外部空气的风量减少。\n[0167] 此外,空调控制装置将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三通阀42切换至使冷却水如图2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向散热器部43流入的冷却水回路。由此,不会发生冷媒在热泵循环系统10中循环,冷却水循环回路40被切换至冷媒如图2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流动的冷却水回路。\n[0168] 因此,在散热器部43的冷却水用管43a中流通的冷却水所具有的热量经由外翅片\n50而传递至室外热交换部16,从而进行室外热交换部16的除霜。即,能够实现有效利用了行驶用电动马达MG的废热的除霜。\n[0169] (c)制冷运转\n[0170] 当在操作面板的动作开关接通(ON)了的状态下,通过选择开关选择制冷运转模式时,制冷运转开始。在该制冷运转时,空调控制装置将开闭阀15a打开,并且将三通阀15b切换至将室外热交换部16的出口侧与制冷用固定节流件19的入口侧连接的冷媒流路。由此,热泵循环系统10切换至冷媒如图3的实线箭头所示那样流动的冷媒流路。\n[0171] 此时,就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三通阀42而言,在冷却水温度Tw成为了基准温度以上时,将该三通阀42切换至使冷却水向散热器部43流入的冷却水回路,在冷却水温度Tw小于预先确定的基准温度时,将该三通阀42切换至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部43而流动的冷却水回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以虚线箭头示出在冷却水温度Tw成为了基准温度以上时的冷却水的流动。\n[0172] 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冷媒流入到室内冷凝器12,与从送风机32输送来而通过了室内蒸发器20的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放热。\n由于开闭阀15a打开着,因此,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高压冷媒经由固定节流件迂回用通路\n14而向室外热交换部16流入。流入到室外热交换部16的低压冷媒向由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一步放热。\n[0173] 由于三通阀15b被切换至将室外热交换部16的出口侧与制冷用固定节流件19的入口侧连接的冷媒流路,因此,从室外热交换部16流出的冷媒经由制冷用固定节流件19被减压而膨胀。从制冷用固定节流件19流出的冷媒流入到室内蒸发器20,从由送风机32输送来的车室内送风空气吸热而蒸发。由此,车室内送风空气被冷却。\n[0174] 从室内蒸发器20流出的冷媒流入到储液器18而被气液分离。然后,在储液器18中分离出的气相冷媒被压缩机11吸入而被再次压缩。如以上所述,在制冷运转时,低压冷媒在室内蒸发器20中从车室内送风空气吸热而蒸发,由此能够将车室内送风空气冷却来进行车室内的制冷。\n[0175]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中,如上所述,通过切换热泵循环系统10的冷媒流路以及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冷却水回路,从而能够执行各种运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的热交换器70,因此能够细微地调整冷媒、冷却水、外部空气这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n[0176]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中,就与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n43a这双方接合的外翅片50而言,与冷媒用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以及与冷却水用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n[0177] 具体而言,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比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短。\n[0178] 此外,将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n71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冷媒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因此,作为热交换器70整体,能够适当地确保冷媒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n[017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用管43a的配置是一例,通过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改变冷却水用管43a的配置,能够改变冷却水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因此能够细微地调整冷却水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即,越将冷却水用管43a配置于外部空气流动上游侧,越能够增大冷却水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越将冷却水用管43a配置于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越能够降低冷却水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n[0180] 然而,当室外热交换部16中的冷媒蒸发温度成为结霜温度以下时,有可能在室外热交换部16产生结霜。若产生这种结霜,则热交换器70的外部空气通路70a会被霜阻塞。\n[0181]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以及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这双方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因此,即使配置有外翅片50的部位(外部空气通路70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被霜阻塞,也能够从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附近的外翅片50的侧部导入空气。这样,能够抑制因结霜引起的外部空气通路\n70a的阻塞,因此能够提高抗结霜性。\n[0182] 然而,冷却水用管43a为供发动机的冷却水流通的管,因此是车辆的行驶系统的部件。因此,与作为非行驶系统的部件的冷媒用管16a相比,需要提高相对于碰撞破坏的抵抗性。\n[0183]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因此,相对于来自车辆前方的碰撞的冲击,冷媒用管16a比冷却水用管43a先受到碰撞的冲击,从而能够保护冷却水用管43a使其免受碰撞的冲击。\n[0184] 同样地,也能够保护冷却水用管43a使其免受行驶时的飞石等的冲击。\n[0185] (第二实施方式)\n[0186] 接着,基于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的结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1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对应的附图。\n[0187]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热交换部71通过层叠配置冷媒用管16a而构成。\n本实施方式的下游侧热交换部72通过交替地层叠配置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而构成。当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时,在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却水用管43a重合的部位均未配置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n[0188]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媒用管16a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排列配置有两根,而相对于此,冷却水用管43a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配置有一根。因此,与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冷媒用管16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排列数和与一个外翅片50接合的、冷却水用管43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排列数不同。\n[01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采用外形彼此相同的管。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冷却水用管\n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n[019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与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这双方接合的外翅片50,设置通过使冷媒用管16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排列数与冷却水用管43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排列数不同而使与冷媒用管16a接合的接合面积和与冷却水用管43a接合的接合面积不同的外翅片,从而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n[0191] 然而,若要将不同种类的管16a、43a配置为在从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合,则需要使不同种类的管16a、43a的厚度(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管层叠方向上的长度)一致,因此会失去管16a、43a的设计自由度。\n[0192]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时,在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却水用管43a重和的部位未配置冷媒用管16a,因此也能够通过改变管16a、43a的厚度来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因此,能够提高管16a、43a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n[0193] (第三实施方式)\n[0194] 接着,基于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比,热交换部的结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11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对应的附图。\n[0195]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具备交替地层叠配置冷媒用管\n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而构成的热交换部700。即,相对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具有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串联配置的上游侧热交换部71以及下游侧热交换部72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具有单列的热交换部700。换而言之,热交换部700的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在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配置成一列。\n[0196] 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的厚度相等。另外,相对于冷媒用管16a而言,冷却水用管43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较短。具体而言,冷却水用管43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约为冷媒用管16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的一半。\n[0197] 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以及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与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以及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n[0198] 此外,在具有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串联配置的上游侧热交换部71以及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热交换器70中,在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管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管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成为所谓的死区。\n[0199]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热交换器70构成为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具有单列的热交换部700,从而能够消除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管与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管之间的死区。由此,能够缩短热交换器70中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因此能够实现热交换器70的小型化。\n[0200] (第四实施方式)\n[0201] 接着,基于图12,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四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比,冷却水用管43a的长度以及配置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12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对应的附图。\n[020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用管43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约为冷媒用管16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的2/3。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上游侧的位置。\n[0203]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比,使冷却水用管43a的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变长,并且将冷却水用管43a配置在外部空气流动上游侧。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冷却水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量。\n[0204] (第五实施方式)\n[0205] 接着,基于图13及图14,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第六实施方式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比,冷却水用管43a的结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13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对应的附图。\n[0206]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设置有朝向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突出且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平行地延伸的棒状的突出部\n400。\n[0207] 突出部400与冷却水用管43a形成为一体。另外,突出部400未与外翅片50接触。突出部40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以及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在突出部400自身未形成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流路。\n[0208]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冷却水用管43a上设置突出部400,并且使突出部400、冷媒用管16a以及外翅片50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在制造热交换部\n700时,能够使热交换部700的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端面一致。由此,能够提高热交换器70的生产率。\n[0209] (第六实施方式)\n[0210] 接着,基于图15~图20,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第六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将中间板构件752设成两张板构件的层叠结构这一点等不同。\n[0211] 需要说明的是,图15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对应的附图。另外,为了使图示清楚,在图17~图19中,以点剖面线示出与冷媒用管16a连通的部位,以网格剖面线示出与冷却水用管43a连通的部位。\n[0212]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中,当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时,冷媒用管16a和冷却水用管43a未重合配置。另外,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配置在比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上游侧的位置。另外,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的位置。\n[0213] 如图16所示,在上游侧箱部73形成有进行在冷却水用管43a中流通的冷却水的聚集或分配的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8。另外,在下游侧箱部74形成有进行在冷媒用管16a中流通的冷媒的聚集或分配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8。\n[0214] 在此,也可以是,本实施方式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8与进行在第一管中流通的第一流体的聚集或分配的第一流体空间对应,下游侧箱部74与具有第一流体空间的第一流体箱部对应,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8与进行在第二管中流通的第二流体的聚集或分配的第二流体空间对应,上游侧箱部73与具有第二流体空间的第二流体箱部对应。\n[0215] 中间板构件752通过层叠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这两张板构件而形成。即,贮水箱75构成为具有集管板751、第一中间板构件851、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以及箱形成构件753。\n[0216] 在集管板751上,形成有供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插入而接合的冷媒用管连接孔751a以及冷却水用管连接孔751b。冷媒用管连接孔751a以及冷却水用管连接孔\n751b形成为贯通集管板751的板面的表背。\n[0217] 另外,冷媒用管连接孔751a以及冷却水用管连接孔751b形成为分别与冷媒用管\n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的外周剖面形状对应的扁平形状,在其内周面接合有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的外周面。\n[0218] 第一中间板构件851是一方的板面与集管板751的板面接合的板状构件。第一中间板构件851形成有使冷媒连通的多个冷媒连通孔851a和使冷却水连通的多个冷却水连通孔\n851b。冷媒连通孔851a以及冷却水连通孔851b形成为贯通第一中间板构件851的板面的表背。另外,冷媒连通孔851a以及冷却水连通孔851b形成为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延伸的长孔形状。\n[0219] 更具体而言,冷媒连通孔851a形成为以与构成上游侧热交换部71的冷媒用管16a以及构成下游侧热交换部72的冷媒用管16a中的、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合配置的冷媒用管16a这双方连通的方式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延伸的长孔形状。\n[0220] 冷却水连通孔851b形成为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上的长度比冷媒连通孔851a短的长孔形状。冷却水连通孔851b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与冷媒连通孔851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冷却水连通孔851b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配置在比冷媒连通孔\n851b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靠外部空气流动上游侧的位置。\n[0221] 第二中间板构件852是一方的板面与第一中间板构件851的另一方的板面接合的板状构件。在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上,设置有形成为贯通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板面的表背的第一贯通孔852a以及第二贯通孔852b。第一贯通孔852a以及第二贯通孔852b形成为在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上延伸的长孔形状。\n[0222] 第一贯通孔852a形成为在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被接合了时与冷媒连通孔851a重合。此外,第一贯通孔852a形成于在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与箱形成构件\n753被接合了时与下游侧冷媒空间748对应的部位(即,外部空气流动下游侧)。\n[0223] 由此,冷媒用管16a与下游侧箱部74内的下游侧冷媒空间748经由冷媒用管连接孔\n751a、冷媒连通孔851a以及第一贯通孔852a而连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冷媒用管连接孔\n751a、冷媒连通孔851a以及第一贯通孔852a也可以用作供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一流体用贯通孔的一例。\n[0224] 第二贯通孔852b形成为在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被接合了时与冷却水连通孔851b重合。此外,第二贯通孔852b形成于在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与箱形成构件753被接合了时与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8对应的部位(即,外部空气流动上游侧)。\n[0225] 由此,冷却水用管43a与上游侧箱部73内的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8经由冷却水用管连接孔751b、冷却水连通孔851b以及第二贯通孔852b而连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用管连接孔751b、冷却水连通孔851b以及第二贯通孔852b也可以用作供第二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第二流体用贯通孔的一例。\n[0226] 此外,在集管板751的外周缘部形成有爪部751c。通过在将集管板751、中间板构件\n851、852以及箱形成构件753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将爪部751c向箱形成构件753侧弯折(铆接),从而将集管板751、中间板构件851、852以及箱形成构件753固定。\n[0227] 在此,在第一中间板构件851的外周缘部形成有多个局部向外方侧突出的定位部\n851c。通过该定位部851c与集管板751的爪部751c抵接,来进行第一中间板构件851相对于集管板751的定位。\n[0228] 关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以及箱形成构件753,通过将它们的外周缘部与爪部751c抵接,来进行相对于集管板751的定位。因此,在第二中间板构件851与集管板751的内侧之间,在不存在定位部851c的部位,形成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外部空间(未图示)。\n[0229] 此外,在集管板751、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以及箱形成构件753上分别形成有槽部\n801、802、803。\n[0230] 具体而言,如图16及图19所示,形成于集管板751的作为板侧槽部的一例的槽部\n801(以下也称为第一槽部801)形成在与第一中间板构件851对置的集管板751的板面上。第一槽部801通过使集管板751的该板面凹陷而形成。另外,第一槽部801以横穿相邻的冷媒用管连接孔751a与冷却水用管连接孔751b之间的部位的方式从集管板751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上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地呈直线状形成有多根。\n[0231] 如图16及图17所示,形成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作为板侧槽部的一例的槽部802(以下也称为第二槽部802)形成在与第一中间板构件851对置的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板面上。第二槽部802通过使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该板面凹陷而形成。另外,第二槽部802以横穿相邻的第一贯通孔852a与第二贯通孔852b之间的部位的方式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上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地呈直线状形成有多根。\n[0232] 换而言之,槽部801、802在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与集管板751以及第二中间板构件\n852接合了时、从成为接合面的冷媒连通孔851a与冷却水连通孔851b之间的部位到第一中间板构件851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端部的范围内形成有多根。\n[0233] 在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与集管板751以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接合了时,槽部801、\n802内的槽内空间在该外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端部与上述的外部空间连通。即,槽部801、\n802内的槽内空间从相邻配置的冷媒连通孔851a与冷却水连通孔851b之间的部位到外部空间连续地相接。\n[0234] 如图16及图20所示,形成于箱形成构件753的作为箱侧槽部的槽部803(以下也称为第三槽部803)形成在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对置的箱形成构件75的中央部753c的板面上。第三槽部803通过使箱形成构件753的中央部753c的该板面凹陷而形成。另外,第三槽部\n803以从中央部753c的管层叠方向上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直线状。\n[0235] 如图16所示,在集管板751的爪部751c上形成有狭缝孔751d。狭缝孔751d是贯通集管板751的表背的贯通孔。另外,狭缝孔751d形成在与槽部801、802、803的端部对应的多处位置。\n[0236]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集管板751以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分别形成槽部801、\n802,从而即使在冷媒连通孔851a中流通的冷媒或在冷却水流通孔851b中流通的冷却水从集管板751、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以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彼此的接合面中漏出,也能够将它们向形成在槽部801、802内的槽内空间引导。因此,能够抑制冷媒与冷却水混合。\n[0237] 另外,通过在箱形成构件753上形成槽部803,从而即使在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8中流通的冷却水或在下游侧冷媒空间748中流通的冷媒从箱形成构件753与第二中间板构件\n852的接合面中漏出,也能够将它们向形成在槽部803内形槽内空间引导。因此,能够抑制冷媒与冷却水混合。\n[0238] 此外,由于槽内空间经由狭缝孔751d而与外部连通,因此能够将漏出到上述接合面上的冷媒以及冷却水排出至热交换器70的外部。因此,能够抑制漏出到接合面上的冷媒与冷却水中的一方的流体在冷媒连通孔851a或冷却水流通孔851b内、或者上游侧冷却水空间738或下游侧冷媒空间748内与另一方的流体混合。\n[0239]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中,当从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X观察时,冷媒用管16a和冷却水用管43a未重合配置,因此,能够将槽部801、802形成为直线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抑制冷媒与冷却水在贮水箱75内混合。\n[0240] (第七实施方式)\n[0241] 接着,基于图21~图23,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图23的整体结构图所示,说明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改变了热泵循环系统10以及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结构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1~图23中,以实线示出热泵循环系统10中的冷媒的流动,以虚线箭头示出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的冷却水的流动。\n[0242]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循环回路40是使作为冷却介质(热介质)的冷却水在形成于作为动作时伴有发热的车载设备之一的发动机EG的内部的冷却水通路中循环来对发动机EG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循环回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去掉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行驶用电动马达MG,取而代之配置有发动机EG。\n[024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去掉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冷凝器12,而在室内空调单元\n30的壳体31内配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型的热交换器70。而且,使该热交换器70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部16作为室内冷凝器12而发挥功能。以下,将热交换器70中的作为室内冷凝器12发挥功能的部位表记为室内冷凝部。\n[0244] 另外,使热交换器70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部43作为利用冷媒所具有的热量对冷却水进行加热的热回收用热交换部45而发挥功能。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也能够执行利用冷媒的热量加热冷却水来进行发动机的暖机的暖机运转。热回收用热交换部45配置于冷却水循环回路40中的旁通通路44。\n[0245] 另一方面,室外热交换部16构成为使在内部流通的冷媒与从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单一的热交换器。同样地,散热器部43构成为使在内部流通的冷却水与从送风风扇46输送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单一的热交换器。\n[0246] 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代替除霜运转而执行暖机运转,但其他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n[0247] 以下,对暖机运转进行说明。在此,为了抑制发动机EG的过热,期望将冷却水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上限温度以下,并且为了降低封入至发动机EG内部的润滑用油的粘度增加所引起的摩擦损失,期望将冷却水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下限温度以上。\n[0248]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中,在供暖运转时,当冷却水温度Tw成为了预先确定的基准温度以下之际执行暖机运转。在该暖机运转中,使热泵循环系统10的三通阀15b与通常的供暖运转时同样地进行动作,并且将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三通阀42切换至使冷却水如图22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绕过散热器43的、即向热回收用热交换部45流入的冷却水回路。\n[0249] 因此,如图22的实线箭头所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高温冷媒与通常的供暖运转时同样地,向室内冷凝部12流入。由于三通阀42被切换至使冷却水向热回收用热交换部\n45流入的冷却水回路,因此流入到室内冷凝部12的高温高压冷媒所具有的热量向由送风机\n32输送来的送风空气传递,并且经由外翅片50而向冷却水传递。其他动作与通常的供暖运转时相同。\n[0250] 如以上所述,在暖机运转时,在室内冷凝器12中利用从压缩机11排出的冷媒所具有的热量对车室内送风空气进行加热,从而能够进行车室内的供暖。此外,在室内冷凝器12中,从压缩机11排出的冷媒所具有的热量经由外翅片50也向冷却水传递,因此,冷却水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利用冷媒所具有的热量来实现发动机EG的暖机。\n[0251] 当然,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循环系统10也可以应用第二~第六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热交换器70。\n[0252]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各种变形。\n[0253]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冷媒用管16a的厚度与冷却水用管43a的厚度相等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24所示,也可以使冷媒用管16a的厚度比冷却水用管43a的厚度厚。另外,如图25所示,也可以使冷却水用管43a的厚度比冷媒用管16a的厚度厚。\n[0254] 这样,通过改变冷媒用管16a以及冷却水用管43a的厚度,也能够细微地调整三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量。\n[0255] 需要说明的是,当使冷却水用管43a的厚度比冷媒用管16a的厚度厚时,在外部空气通路70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被霜阻塞的情况下,能够从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附近的外翅片50的侧部导入更多的空气。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结霜引起的外部空气通路70a的阻塞,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抗结霜性。\n[0256] (2)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在冷却水用管43a中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下游部设置突出部4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突出部400的配置位置、形状并不局限于此。\n[0257] 例如,也可以将突出部400设置在冷却水用管43a中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针对碎片(行驶时的飞石)的抵抗性。另外,也可以在冷却水用管43a的外部空气流动最上游部以及最下游部中的、与冷媒用管16a的外部空气流动方向端部之间的距离较近的一方设置突出部400。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降低突出部400的体积,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也可以将突出部400设置于冷媒用管16a。\n[0258] 另外,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将突出部400形成为在外部空气流动方向X上延伸的棒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26所示,也可以在突出部400上形成贯通孔401。另外,如图27所示,也可以在突出部400上形成凹部402。据此,能够使突出部400轻量化,因此能够实现热交换器70的轻量化。\n[0259] (3)在上述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对在集管板751以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上分别形成槽部801、80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第一中间板构件851的两面上分别形成槽部801、802。\n[0260] (4)在上述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对将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构成为不同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28所示,也可以将第一中间板构件\n851以及第二中间板构件852形成为一体的中间板构件752。\n[0261] 在该情况下,由于不存在第一中间板构件851与第二中间板构件852之间的接合面,因此不会发生冷媒或冷却水从该接合面漏出。因此,无需形成第二槽部802,所以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来抑制冷媒与冷却水混合。\n[0262] (5)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热泵循环系统10的冷媒作为第一流体的一例、采用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冷却水作为第二流体的一例、并且采用由送风风扇17输送来的外部空气作为第三流体的一例的例子,但第一~第三流体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第七实施方式那样采用车室内送风空气作为第三流体。另外,第三流体也可以是冷却水。\n[0263] 例如,第一流体可以是热泵循环系统10的高压侧冷媒,也可以是低压侧冷媒。\n[0264] 例如,第二流体可以采用对向发动机、行驶用电动马达MG供给电力的逆变器等电气设备等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另外,作为第二流体,也可以采用冷却用油,使第二热交换部作为油冷却器而发挥功能,还可以采用蓄热剂、蓄冷剂等作为第二流体。\n[0265] 此外,在将应用了本发明的热交换器70的热泵循环系统10应用于固定式空调装置、冷暖保存库、自动售货机用冷却加热装置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对作为热泵循环系统\n10的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电动马达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等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来作为第二流体。\n[0266]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热泵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中应用了本发明的热交换器7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热交换器70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此。即,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在三种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等。\n[0267] 例如,能够作为应用于车辆用冷却系统的热交换器而应用。而且,第一流体也可以为吸收了动作时伴有发热的第一车载设备所具有的热量而得到的热介质,第二流体也可以为吸收了动作时伴有发热的第二车载设备所具有的热量而得到的热介质,第三流体也可以为室外空气。\n[0268] 更具体而言,在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一车载设备设为发动机EG,将第一流体设为发动机EG的冷却水,将第二车载设备设为行驶用电动马达,将第二流体设为行驶用电动马达的冷却水。\n[0269] 这些车载设备的发热量分别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行驶负荷)而变化,因此发动机EG的冷却水的温度以及行驶用电动马达的冷却水的温度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而变化。因此,根据该例,能够使在发热量较大的车载设备中产生的热量不仅向空气中放热,还向发热量较小的车载设备侧放热。\n[0270] 另外,作为第一车载设备或第二车载设备,也可以采用废气回流装置(EGR)、增压器、动力转向装置、电池等。另外,也可以使热交换部作为EGR冷却器、中间冷却器、动力转向油冷却用的油冷却器等而发挥功能。\n[0271] 另外,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也可以是温度不同的相同种类的流体。例如,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可以是温度相互不同的冷媒,还可以是温度相互不同的冷却水。另外,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可以是在相互不同的流路(回路)中流通的流体,也可以是从一条流路(回路)中分流出的流体。\n[0272]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电动三通阀42作为切换冷却水循环回路40的冷却介质回路的回路切换机构的例子,但回路切换机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恒温阀。恒温阀是由利用体积根据温度而变化的热敏蜡(感温构件)而使阀体位移来对冷却介质通路进行开闭的机械机构构成的冷却介质温度随动阀。因此,通过采用恒温阀,还能够去掉冷却水温度传感器52。\n[0273]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采用通常的氟利昂系冷媒来作为冷媒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冷媒的种类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二氧化碳等天然冷媒、烃系冷媒等。此外,热泵循环系统10也可以构成压缩机11排出冷媒成为冷媒的临界压力以上的超临界制冷循环系统。
法律信息
- 2022-11-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28F 9/26
专利号: ZL 201380068350.5
申请日: 2013.12.05
授权公告日: 2017.03.29
- 2017-03-29
- 2015-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8F 9/26
专利申请号: 201380068350.5
申请日: 2013.12.05
- 2015-09-02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1999-03-10
|
1997-12-0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